葛优瘫为什么火:中国“汽车泡沫”究竟有多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50:02

沃尔沃、通用、戴姆勒等各大公司近来纷纷表示将在中国建厂,并扩大营销网络,通过它们就可以发现全球汽车制造商对中国市场的热情。但这也引发关注,有分析担心世界汽车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已经过多,正在催生汽车泡沫。在近期举行的日内瓦车展上,有警示信号显示,中国可能很快将出现长期困扰欧美的产能过剩问题。(3月2日环球网)

 

在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扩产的同时,跨国汽车公司也不甘寂寞,他们与本土作战的中国汽车企业一起,不断的扩张产能。在他们眼中,扩产是一种汽车市场竞争的需要,谁也不能被落下,在产能上掉队就意味着销售的失利。在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中国直线上升的汽车需求对这些跨国公司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美市场销量直线下降造成的损失。

 

与西方国家汽车销售量走下坡路相比,中国汽车销售却是高歌猛进。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达到1806万辆,同2009年相比,增幅达32.37%,甚至超过了美国历史最高水平”。翻阅一下相关资料:美国最高新车销售年是2000年,达到1740.25万辆,其次是2001年的1717.78万辆。就在2005年,中国新车销售量还只有576万台,5年间这个数字翻了3倍,甚至在2006年有关部门的规划中,汽车的重要部件内燃机的总产量到2010年才1700万台。

 

从表面上看,中国汽车的销量增长十分惊人。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光是因为这个原因,今后,中国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也是不可避免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行业预测的马里乌斯·巴德尔称:“中国汽车增速已经很快,要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是非常困难的。”在他看来,汽车业是一个周期性较强的产业。虽然不如潮起潮落那样明显,即使去年、今年和明年的销售数据依然漂漂亮亮,但汽车制造商还是不可能一直乐观下去。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1800多万辆的巨大产销量,仍不能满足中国许多汽车企业的愿望,他们对下一个5年计划纷纷摩拳擦掌志在必得,其目标总产量已轻松逾越4000万辆的产能,高于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所提出的3124万辆的目标。国内的汽车企业如此“大跃进”,其实已远超过市场的承受能力,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继出台的汽车“限购令”即可见一斑。

 

实际上,中国汽车市场或许正在形成一个有可能令国内汽车企业损失惨重的产能泡沫。一些分析人士担心,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均在推动汽车业扩张,中国扩大后的产能势将超过需求。应当看到,目前曾经消费能力最为强劲的一线城市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中国汽车只好向二、三线城市的转移。

 

也许有人会说,国内消费不足可以寻求海外市场来弥补,但这种想法很天真。有一个数字足以佐证,2010年国内汽车总产量达到1826.47万辆,蝉联全球第一,但其出口量仅有54.49万辆,尚未恢复至2008年的水平,且汽车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2.98%,这个比重在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处于最低水平,不仅无法企及日本、德国、韩国等汽车出口大国的水平,也不及泰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失利,主要原因是他们还未能对国外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进行全面的分析,便道出了自己的宏大志向。由于内需不断增长,中国汽车企业在本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一局面赋予了他们进军国外的信心,却没有赋予他们必要的工具。因为汽车不像电脑或手机那样,只要放到一个方形的柜台里就能卖得出去。

 

现在要预测中国“汽车泡沫”究竟有多大?也许还是一个难题。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中国汽车企业的富余产能正不断增长,而且很快会给市场带来冲击。但这还不只是汽车业特定行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更广泛影响的问题。中国汽车业似乎变得依赖于一种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模式:用投资“治愈”今年的产能过剩,结果将增加2011年、2012年的产能过剩。

 

当然,这种担心并不会影响中国汽车企业的投资热情,甚至沃尔沃、通用、戴姆勒等跨国公司也加入其中。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那家企业愿意对扩产计划进行修正,也没有企业表露出会这么做的意向。如此盲目的扩充产能,一旦无法形成有效的销售,只会把一些企业拖垮。可以预见,如果不加以控制,中国“汽车泡沫”增大的预言或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