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婴和葆苾康有何区别:“战略机遇期”犹在,我们紧握不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19:34
“战略机遇期”犹在,我们紧握不放 http://www.gmw.cn 2011-03-03 10:04:2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3月1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达北京。这是来自云南省的全国政协委员抵达北京。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特邀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刘树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 康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张雁 户华为

  1820年的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将近33%,综合国力居全球之首,但在闭关锁国的决策下,错失了世界工业化浪潮的机遇,迅速走向衰落——历史不断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发展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能不能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至关重要。

  回顾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们党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坚定不移地促改革、谋发展,成功应对了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向我们走来之时,中国,在经历了成就斐然的“十一五”之后,“十二五”的大幕徐徐拉开,我们将有怎样的机遇,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记者:在刚刚跨入21世纪的时候,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重申,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当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第二个十年刚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及其深远影响的新情况,面对30多年来我们所取得的经济快速增长奇迹和面临的新矛盾,我国发展是否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贾康: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能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和机遇,并对其历史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

  迟福林: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是否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这是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和温家宝总理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刘树成:作出这个判断,是基于我们对国际国内形势的认识。从国际形势看,虽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地区冲突和纠纷时有发生,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从国内形势看,虽然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较多,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加之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社会大局稳定等有利因素,国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这一判断对我国下一阶段的发展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迟福林: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受到世人的瞩目。与此同时,在国际上,中国同一些大国在贸易、汇率等方面摩擦不断,国内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滞后等问题,这给人一种感觉,似乎我们的快速发展之路已经走到了头,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认识到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信心。

  贾康:只有认清了形势,才能作出正确合理的应对。认识到我们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有利于我们真正从实际出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觉坚持科学发展。

  刘树成:站在国家发展、民族强盛的角度看,这一判断有利于我们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再上新台阶。

  记者:机遇稍纵即逝,应如何抓住?

  贾康: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重要战略机遇期并不意味着今后面临的困难会减少。事实上,十七届五中全会不仅给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判断,而且做出了未来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的清醒判断。

  迟福林:这两个判断提示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也要增强忧患意识。要在主动适应环境变化中抓住机遇,还要在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中用好机遇。

  刘树成:就国际形势来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就国内形势来说,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大方向,积极面对,妥善处理。

  (本文漫画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