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落叶季节:《南京暴行》所穷究的我们至少要知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2:10:26

                            《南京暴行》所穷究的我们至少要知道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为一本书寻寻觅觅,笔者寻觅的这本书是《南京暴行》,作者是美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直到那天,在书城二楼里侧的“阑珊”处,笔者才蓦然发现了这本书,它毫不醒目地置身于一堆图书中间。书名改成了《南京大屠杀》,原书名《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忘的大屠杀》 长是长了点,但题目中“被遗忘的”一词,正是作者特意点明,用以警示世人的。

  张纯如说,她写这本书,是因为她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恐惧“30万中国人被屠杀的历史可能会消失”。在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几乎无人不知奥斯威辛集中营,知道珍珠港事件,晓得在广岛、长崎投掷过两颗原子弹,许多人还读过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所写的“密室日记”……然而,大多数人———包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却对南京大屠杀一无所知。张纯如在美国接触到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后者承认,她在读研时,“南京暴行”就从未被当作历史课题提及过;还有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律师羞愧地告诉张纯如,她以前甚至连中国与日本曾经发生过战争的事都不知道;更有一个亚裔妇女竟然问出这样的怪问题:“南京是什么?是一个朝代吗?”

  如果说上述“遗忘”是不经意的话,那么,在日本有些人则完全是蓄意为之,他们可不是一般的等闲之辈,他们是大臣、长官、教授、学者、作家、企业界领袖等“有头有脸”的人物。那个写过《日本可以说“不”》、现任东京都知事的石原慎太郎就公然抹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那不是真的,是中国人编造的故事。这个故事破坏了日本的形象,但那是个谎言。”在日本顽固鼓吹、散布这种论调的大有人在。其实,石原之流才真正是谎言的制造者。

  张纯如说:“正是因为某些日本人对历史别有用心的歪曲,使得我十分强烈地确认了撰写这部书的必要性。”她采访了许多幸存者、知情者,搜集、阅读了大量原始资料,包括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没有公开过的档案和密函,用这些确凿的历史材料和证言,无可辩驳地重现了“南京暴行”的历史真相。比如,书中揭示出一个有力的证据,这个证据是一封被美国情报部门截获的密电———它被存封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密电中说:“自几天前回到上海之后,我调查了关于日本军队在南京和其他地方所施暴行的报告。……至少有30万中国平民被杀,许多杀人方式是蓄意的和极其残忍的。”发这份密电可不是什么“反日人士”,而是当时的日本外相广田弘毅(战后他也被定为“甲级战犯”),拍发密电的时间是1938年1月17日,此时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还没有结束。对如此言之凿凿的证据,石原之流右翼分子还有什么话好说?说广田弘毅“胡说”,还是说美国情报部门“编造”?

  读张纯如的这本书,当然不会轻松,尤其是在读到书中“六个星期滔天罪恶”、“南京的陷落”、“屠城六周纪实”等章节,确实会令人压抑,压抑得使人简直透不过气来。除了陈示日军令人发指的种种暴行,张纯如还在书中作出一系列的追问和深究,如日本军国主义为什么会“走向大屠杀之路”?南京城为什么四天内失守?十几岁的日本孩子兵、天真的日本青年怎么会变成“杀人机器”?……她透辟地告诉我们:“本书的终极目的在于对人性阴暗面进行个人探索,从南京大屠杀可以汲取许多教训,其中之一就是人类文明本身浑如薄纸!”

  近日有报道披露,中国将为张纯如制作雕像———其中一尊安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缅怀她顽强揭露日军侵华罪行,穷究历史真相的精神”。半年前,笔者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张纯如’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80后’读者群中,张悦然、可爱淘等肯定比张纯如享有高得多的知名度。”为张纯如塑制雕像,也许会使知道她的人多一些吧。但更重要的是,是要如她生前所冀望的,牢记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民族苦难的历史。生在美国长在美国的张纯如有这样一种“穷究历史真相的精神”,我们即使做不到像她那样“穷究”,至少也应该“知道”,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1997年《南京暴行》在美国出版,很快就上了《纽约时报》等报纸的畅销书榜;仅在美国就再版十多次,印行了数十万册。这本书在我们这里将会怎样呢?记得三年前,一本薄薄的小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在中国热销百万册,这还不包括那些跟风的“奶酪”书。张纯如的这本书也会畅销于中国吗?虽然此书写的是发生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事件,虽然从理论上说此书在中国应该拥有比美国更多的读者,然而,说实话,笔者真的不敢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