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的冤不冤:洪涛信箱:小小竹罐驱寒凉(文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0:49
    【洪涛信箱】小小竹罐驱寒凉    编导:唐莹 摄像:姜可千    【解说】在北京东方医院针灸科的诊室里,每天都有很多患者,在这里接受中医传统的拔罐疗法,玻璃罐是常见的,但是也有不一样的,正在接受治疗的吴女士就要体验这种不一样的拔罐。医生用玻璃罐在她背上拔了几下之后,揭开了旁边的一个电饭锅,只见满锅的热汤里煮着很多黑乎乎的小筒,医生夹出其中的一个,控一下水,然后直接把它扣在吴女士的后腰上。    【吴女士】热乎乎的。热的,热气往里透的感觉是吧。    【解说】同样的黑乎乎的东西,接二连三地扣在了吴女士的腰上,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像是在蒸什么一样,这就是在做治疗吗?    【吴女士】它有一股热气,热乎乎的就像往里钻的似的,那种感觉,特别舒服。    【主持人】拔罐我们都很熟悉,在我们节目中也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看到的主要就是玻璃罐,有的还用竹罐,可是您看刚才那场面,一种黑乎乎的罐子,还在一锅汤里面煮着,然后拿出来,就那么热气腾腾地扣在了人的腰上,那这是拔的什么罐呀?要说这个,还得从那位吴女士的一段特殊经历说起。    【吴女士】你看我原来没有生病的时候,这是照片,你看那会儿穿的裙子,像普通人一样,也是这样的,能够穿裙子出去玩去,跟我们同事。后来一生病以后,把那些裙子就给送给人家了,然后我们同事来谁能穿,就都拿走得了,我要它也没用,我就觉得我这辈子就不能穿那裙子了。    【解说】北京的吴女士,正在讲述她几年前的那段经历,那时候的她,不仅不能穿裙子,很多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    【吴女士】我这人就像一个吸风的,那个凉气都来找我,就觉得什么感觉,就觉得那些凉气不到别的地方去,都来找我来了。    【吴女士的丈夫】夏天都是穿秋裤,她晚上睡觉得拿那个围巾,把脑门子围着睡觉,夏天都得盖被子。    【解说】其实从前的吴女士并不是这样的,只是2006年之前的几个冬天改变了她。    【吴女士】就是我在一个单位的时候,有几年供暖不好,所以特别冷,然后就比人家穿的很多,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越来越冷,越来越冷。【解说】从那以后,吴女士变得越来越怕冷,但是让她自己也觉得奇怪的是,她的冷还特别有特点。    【吴女士】下半身尤其是腰这块,腰和腿下边都是凉的,腰整个都是冰凉的,都是凉的。    【解说】腰上的皮肤冰凉,两条腿外侧的皮肤也是冰凉,尤其是冬天更为难受,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吴女士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    【吴女士】把原来半截的棉背心,我给它拆开,弄一个这样的。弄成这样然后我就穿上棉裤以后,然后再弄上护腰,因为我觉得中间的衣服热气都跑了,我所以就弄一这个,增加点保暖性吧。弄上这个,这样一弄,你看前面是这样,后面它都得塞到棉裤里头去。    【解说】吴女士变得怕冷之后,对很多东西都提不起兴趣,只是对温度异常的关注。    【吴女士】像这样的温度计,我们家每个房间都要有,然后我厨房甚至都放了一个,然后就是我观察一下温度的话,只要这个温度低于18度,我就觉得浑身难受。    【吴女士的丈夫】说要安一个土暖气呢,实际上那温度也是挺高的,我们家冬天水能烧到19度、20度,这样的,你像正常人没事,她可是老觉得冷。    【解说】北京的冬天虽然比较冷,但屋里有暖气,吴女士感觉还好些,如果迫不得已要出门,那麻烦可就来了。    【吴女士】这个皮背心要穿的,这帽子、围脖都得戴好,这个保暖内衣和毛衣,还有这个这是脚上穿的,这是棉裤,里面穿的棉裤,外边穿的棉裤,这个护腰这都要穿上的,然后再穿上这个大衣,等于比别人多两层两件衣服的大衣,戴上帽子再戴上这些。我一般的情况下不怎么出门,出门的话得穿上这些,我就累得我不行了。    【解说】吴女士那么近乎夸张的怕冷,让他们一家人都觉得非常奇怪,她是不是得了什么奇怪的病啊?    【吴女士的丈夫】这两年这病没少瞧,药没少吃,你看这个她这堆药,你看她吃的这堆药,那会你看吃的药多了,你看那么多药,效果也不多好。    【吴女士】我就觉得怎么得的这个病啊,自己也想是怎么回事?    【解说】吃药不管用,检查也查不出问题,可是吴女士怕冷的情况依然在持续变化。【吴女士】就是越来越怕冷,然后身上就像冰一样,到三伏天的时候,人家都出汗,偶尔我也出汗,但我摸着身上都像冰一样,你摸着我前心、后心哪的地方全都冰凉冰凉的,有时候我自己摸摸我自己的鼻子,连鼻子尖都是凉的。    【解说】吴女士感觉越来越怕冷,到了2008年的冬天,她就几乎不敢离开厚厚的棉被,整天都捂在床上,而且还添了新的问题。    【吴女士】一点儿力气都没有,我说话都累的慌,我整天躺在床上。然后还得开着电暖气什么的,一点力气没有。    【解说】越来越怕冷,体力也越来越差,躺在床上的日子时间仿佛被冻结了,每一天都特别的漫长,吴女士担心自己再也找不回那种不冷的日子。    【吴女士】我不瞒你说,我当时那种情况,我自己把我的后事都想了,真是的,我给我丈夫买了好几件衣服,搁哪儿,冬天的夏天的我都给他分开搁着了,我还有一个80岁的老妈,我就给她买几件衣服给她搁在那儿,我想别人也替不了我,都想到了,反正就想到自己那什么的时候了。    【主持人】这冷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怕冷的人在我们身边也见过不少,可是像吴女士怕冷怕到这个程度的还真的是不多见,关键是,她不仅仅怕冷,这体力还越来越差,说是有问题吧,做了检查又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还吃了很多的药也没有见到效果,到最后都绝望了,您说,这个吴女士她到底是怎么了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从中医上来讲,她应该是属于一个,或者是阳虚,或者是寒实,就是说寒气,我们说感受寒气了,这种寒气凝聚在体内,把这个经络闭阻了,这个气血,包括阳气也就不能运行,那么对这样的病人,我们可以用这种温肾、助阳的方法。    【解说】2010年的3月,四处求治的吴女士找到了胡慧,胡医生不光给她指出了问题,还推荐给她这种特别的疗法。    【吴女士】它的那个热气往里渗透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特别舒服,一下就像冰化了冻一样的那种感觉。    【解说】热气腾腾的小筒扣在背上,当然会有种很舒服的感觉,但是对于长期被寒冷包裹的吴女士来说,这样就能解决她怕冷的问题吗?    【吴女士】当时我想试试得了,好像就是那种死马当活马医了那种感觉。    【解说】尽管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吴女士还是很留意这特殊拔罐的效果,特别是第一次做完治疗之后,还特意观察了自己背上的罐印。    【吴女士】回家照镜子,我那个印都是像茄子皮,比茄子皮稍微浅点那颜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这样的病人我们一般也就是认为她寒气比较重。    【解说】从那以后,吴女士坚持每天都去做治疗,每次都是先用玻璃罐做一下闪罐,然后再用这种黑乎乎的小筒,在她的腰部左右两边各扣上两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我们选的位置分别是脾俞和肾俞,这是一个罐,下面气海俞和关元俞在一个地方用了一个罐,这侧对应是一样的。    【解说】去掉四个小筒之后,胡医生接着又在吴女士的后腰中间扣上两个小筒。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我们现在给她放的是命门和腰阳关。这几个穴分别是督脉,走在人后背正中的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俞穴,那么这两条经和人的这种阳气的运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用这样经脉的俞穴来通调阳气,来疏通她的经络。    【解说】吴女士不明白胡医生这样的设计,她只是将信将疑地接受着这样的治疗。    【吴女士】第一次做完以后它能够热一段时间,第二次做的时候就有点又凉了,再慢慢就这样循序渐进,等到第二次做的时候就不凉了,就热乎了。    【吴女士的丈夫】晚上睡觉的时候,有时候她就不蒙那个头了,不蒙那个围巾什么的了,盖被褥有时候觉得盖得太厚了,也觉得累了、沉了,说那个什么也不是那么冷了,被褥就去了一床薄被子。    【主持人】为什么在腰上扣上些黑乎乎的,用热汤煮过的罐子,几次下来吴女士就没那么怕冷了呢?中医说,阳虚生外寒,阳指的就是阳气,是体内抵御病邪、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力量,源自先 天继承和后天营养,具有温暖肢体和脏腑的功能,根据中医理论,阳气也是在体内循行的,吴女士是先天体弱,又曾经有几年工作在寒冷的环境当中,寒邪入侵了体内,使体内的经络闭阻了,气血 循行不畅,阳气得不到生发,自然就无法温暖肌肉四肢,她会感到异常的怕冷。而腰这个位置是非常关键的,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而“肾为一身之阳”,腰附近的经络穴位,是阳气循行的枢 纽和阀门,因为这个位置是与肾相关的,而肾的能量是全身阳气的主要内容,如果寒邪让腰周围的经络闭阻了,阳气循行的枢纽就关闭了,就会出现像吴女士那样,腰和下肢特别特别地怕冷。而胡 医生选择的穴位都在腰附近,有一些光听名字您就知道它有多么重要了,比如说这个穴位,命门,您听听生命之门,古人认为人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这个穴位是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 穴位叫腰阳关,这是阳气通行的关口。在这些部位拔罐,吸出寒气,让阳气的循行正常,那怕冷的状态自然就能够得到改观了。可问题是,要通过拔罐祛除寒邪,那用玻璃罐不也一样吗,为什么一 定要用那些黑乎乎的,而且还要在热汤里煮过的罐子呢?      【解说】您还记得电饭锅里煮的那些小黑筒的水吗?如果您在治疗室里,一定能感觉出来那不是一锅普通的水,而是有着浓浓的中药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我们肯定要有辛温助阳的这些药,比如说生草乌,比如说细辛,这些药都是大温大热的,它的温阳作用非常强。我们还要再加上一些散寒通络 的,要通过这些药物的疏通能够把温阳的这些药物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比如说像威灵仙,像香加皮,这类药它通络的作用非常好。还有,我们还要加一些调理气血,养血柔筋的药,比如说当归、 川芎,这样这个药方的组成就比较完整了。          【解说】把生草乌、细辛、威灵仙、香加皮、苏木、当归、川芎、鸡血藤等等这些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药,放进大布包里,在锅里加水煮上20分钟,就熬成了浓浓的药汤,其实这就是不能用玻璃 罐的秘密所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现在我们看到锅里煮的这个,是黑漆漆的一个筒,这个筒实际上在它还没有被使用之前,在新的时候它是这个样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竹罐。     【解说】这些小黑筒原来就是一段段的小竹节,那种特殊治疗依赖的就是竹子的特殊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它是一个植物,所以它有一定的吸附性。我们看现在在锅里煮的这个,因为已经经过长时间浸煮以后,它的颜色已经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些药汁、药液都被它吸附在壁筒上面,但是用玻璃罐它就没有这种吸附性。     【解说】竹罐在中药汤里煮10分钟之后,热热的药汁被充分地吸收,这样还能发挥它不一样的作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个罐口在不断地冒热的蒸汽,这个实际是药罐治疗的一个很大的一个因素,这个蒸汽里面它也含有药的成分,就像我们做那种药的蒸浴那种作用是一样的,这个和玻璃罐不一样,玻璃罐不会有这样的蒸汽。     【解说】热腾腾的竹罐扣在穴位上,罐里的热气一点点渗透到吴女士腰部的皮肤里。     【吴女士】它跟玻璃罐不太一样,玻璃罐是那个特别紧唑的,它有一股热气,热乎乎的就像往里钻的似的那种感觉,特别舒服。     【主持人】把竹罐在药汁中煮过,然后再拔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方法,其实就是中国古老的药罐疗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中的药,是针对不同的病症,可以有不同配伍的,吴女士受寒邪 侵袭,经络闭阻,肢体怕冷,所以就用了具有温阳、散寒、通络、活血作用的中药。药汤煮好之后,再把特制的竹罐放进去煮,在煮的过程当中,中药的药液和蒸汽整个都充注到了竹罐里面,然后 借助于药液的热力排出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它就可以直接吸附在皮肤上了。由于玻璃罐吸附力更大,也就是说唑得更紧,所以在用药罐之前,需要用玻璃罐来做一下闪罐,刺激一下皮肤,让毛 孔都打开,然后再扣上药罐,药罐虽然吸附力会弱一些,但是里边的药物蒸汽会一点一点地往穴位里渗透,加强了温阳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听起来挺有特色的,可是吴女士已经被冷的感觉折磨了 4年之久,这样的治疗能不能彻底解决她的问题呢?     【解说】2010年3月,在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之后,一次不经意的动作,让吴女士欣喜不已。    【吴女士】我有一次又拿手摸我自个儿的腰,我觉得我自己的腰是热乎的,不像原来一摸冰凉冰凉的了。    【解说】最怕冷的腰居然感觉热了,这让吴女士非常高兴。为了巩固疗效,现在吴女士依然隔三差五到医院做一下药罐治疗,药罐停留5分钟之后,就该起罐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 胡慧主任医师】你看现在这个罐印已经比开始的时候要淡了很多,已经没有特别明显的黑紫那种情况,刚开始的时候反应会特别灵敏。      然后现在这个病人的皮肤摸上去,包括这些周围的这些皮肤,也不是那种像冰冷的寒气从内往外透的那种感觉,应该说这个病人的症状还是改善了很多。    【吴女士】我现在好多了,原来这个季节我都穿着好多的衣服,现在就等于是穿的少了,现在你看我穿个衬衫,穿个毛背心就行了,原来我要穿三保暖的,我还要穿个羊毛衫,下边原来都得厚袜子,现在都穿丝袜了,现在暖和了,好多了,我现在。    【解说】几个不起眼的竹罐,两个星期的治疗,吴女士奇迹般告别了寒凉,重新找回了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吴女士的丈夫】以前这好几年了,厨房她干不了,都是我一个人的,现在好多了,她也能搭把手了,我呢反正主要还是心情,活干的少点不说,她的心情也好点,以前她病歪歪的,你干活,她心里也不痛快,现在能搭把手了,心情也好了。    【吴女士】反正我这一病,这好几年,把我先生累苦了,我这好点了,我赶紧多干点,省得老累他一个人,我得体谅体谅他呀。    【主持人】其实药罐疗法只是中国罐疗大家族当中的一员,这种自然、绿色,带着竹香和药味的古老方法,是越来越成为大家保健方面的常见手段了!好了,观众朋友这期节目到这儿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别忘了《中华医药》牵挂您的健康,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