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冷寒天txt下载:计生部门 请别再勉强维持一胎政策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3:45
建议第6003号
建言主题: 中国养老或将崩溃,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姓名:刘忠良  会员编号:64756
所在地:北京市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建议人:刘忠良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主办(上报部门):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协办: 政协
建议类别: 民生类建议 提交建议时间: 2011年03月01日
会员口号:人口决定民族命运!
中国养老或将崩溃,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刘忠良
http://cnlonglzl.blog.163.com/
面对中国现在的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包括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养老制度健全了养老问题就可以自动解决而不必调整人口政策。对此,我不敢认同。按照他们的说法,美国欧洲日本都应该养老问题更轻,因为他们经济最发达养老制度最健全。但现实却相反,那些经济不发达、养老制度不健全但生育率高人口结构年轻的国家养老压力最轻。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经济发展能否提高养老能力从而降低养老压力。人的需求会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老人也一样,所以说经济发展养老压力未必会降低。也许有人认为老人的需求会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即便是老人的自主需求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但老人的医疗、护理等被动需求未必会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寿命会随之延长。随着寿命的延长,老人寿龄的提高,老人的医疗、护理等被动需求会加速提高。比如医疗费用,人的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据1993年和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城市居民每年住院费用0-4岁为817元,10-19岁增加到2244元,40-49岁为4577元,65岁以上则增加到5096元。1993年和1998年的老龄人口还是低老龄的,老年人口的医疗花费已经是儿童的6.2倍,那未来高龄高老龄化呢?这就更不可想象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低生育率造成的未来劳动力短缺,劳务价格未来会大幅提高。而老人,欲是年龄越大,需要的护理需求就越多。因此,未来的养老价格必定会大幅上升。因此,经济发展未必会提高养老能力降低养老压力。
事实上,现实表明,经济发展不仅不能提高养老能力,反而是降低。无论是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对比看,还是从发达国家自身历史的纵向对比看,经济越发达养老压力越大,反而穷发展中国家养老压力低。即使在中国,一对夫妇养两个老人的压力,经济发达地区要高于贫困的穷乡僻壤。这也许令人难以理解,怎么会经济发展养老能力反而降低呢?无论全世界,还是中国人,都有这个感受:在经济很落后的时候,养五六个孩子甚至七八个孩子还能行;但经济发展了,养一个孩子就感到压力很大了,甚至再生二胎就成了奢侈品。这能说经济发展养孩子的能力就提高了吗?显然是经济发展养孩子的能力降低。这是因为孩子上学越来越长,而同时孩子在各时期的养育费用大幅提高,养孩子成本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随着经济发展养孩子的能力就降低了。而养老人,跟养孩子费用增长的原因类似:随着经济的发展,养老人的时间更长,养老人的费用加速增长,结果就是经济发展养老压力反而增加。
有不少人口专家认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所谓提高劳动生产率,只不过是经济发展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想提高多少就提高多少的。显然一些人口专家对经济问题很无知。事实上,跨国研究表明,由于老龄化降低人口活力、创新活力、经济社会活力且恶化投资预期,老龄化是十分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日本工业部门的投资大致相同,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明显超过日本。目前日本的投资额比美国多三分之一,但劳动生产率仍落后美国近20%,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情况也大致如此。也就是说,看似人口专家为中国养老问题开出了一个药方,但客观规律决定这个药方的药效是与他们所说的结果是相反的。
既然经济发展不能解决养老问题,那完善养老制度会有多大效果呢?制度只是个壳子,养老归根结底是工作的劳动人口养不工作的老年人口,而不是养老制度在养老人。老人手中的货币,只不过是一堆纸,还必须有劳动人口把它变成真正的财富,否则它只是一堆废纸而不能购买任何东西。而未来的劳动者,只能是现在养的孩子。所以无论任何养老方式,真正的依靠者和养老供给者还是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的的孩子。如果整个国家社会都没有孩子,未来就没有劳动者,也就不会有人给你养老,一切养老方式也都无法存在。所以,养孩子,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养老制度的实质是怎样分配社会资源给老人养老,也就是说养老制度只是分配社会资源而非创造社会资源。养老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更好的分配社会资源跟老人,从而给老人更好的养老。由于养老制度只是怎样分配社会资源而不能创造社会资源,如果养老制度分配给老人的资源多,那用于其它方面的资源就少了,社会的养老压力就会提高。即便是养老制度不增加社会的负担,而是怎样更好的分配社会资源给老人,优化老人的资源配置,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未富先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完善养老制度只能是小幅改善养老问题,而无法从跟不上解决养老问题。
现在我们分析一些除养孩子之外的六种养老模式:
1、投资养老,多数是买基金买股票。如现实的股票与基金的高风险一样,这种养老方式的风险非常大,收益极不稳定。这种养老方式要在经济不景气时投资(投资成本低)并在经济景气时收回(收回的可能性与收益率较高)才比较划算。但是,中国整体在2015年或2020年之前处于景气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而到收益的时候,在2025或2030年之后,由于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高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年轻消费者不足等因素将造成经济很不景气,甚至直接面临发展的危机,且由于股票基金对经济的反应过度夸大,到时候投资收回时的风险非常大。比如日本,现在日经指数仅为1989年最高点的1/4,也就是说1989年投资股市养老现在就损失了3/4!实际上,这还没有扣除通货膨胀,如果扣除的话损失会更高。即使有上帝保障收益稳定,这能有人力资本投资(养孩子)的收益率高吗?况且没有上帝的保障,与生孩子相比,它的风险很大。
2、以房养老。由于持续低生育率造成未来中国年轻人口和年轻家庭的严重不足,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的房地产业将在2020-2030年爆发危机。盖房子卖房子的都危机了,以房养老的模式焉能不出现危机?而且,中国现在房价处于高价位阶段或泡沫时期,当到你老的时候却变成了大危机或危机过后的严重低迷阶段,这怎么保证未来的收益?恐怕许多人只能是白白养了房子几十年(即为存钱买房子而节俭了几十年,或分期付款购房当了几十年房奴,未来却因房价大跌而损失严重)。
3、储蓄养老。这在中国是最笨的养老方式之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通货膨胀率近6%,储蓄的未来实际购买力在中国只会大幅的缩水。计划生育造成中国未来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必定会造成物价大幅上涨和劳务价格飞涨,让老年人手中的货币大幅贬值。在80年代你可以每月花50元请一个保姆,在90年代你可以每月花500元请一个保姆,在通货膨胀和劳务价格飞涨的双重压力下,你能在2030年每月花5000元请一个保姆吗?如果按保姆实际工资年8%的上涨率和年6%的通货膨胀率计算,2030年你就要至少每月付保姆25475元工资,恐怕现在你(普通民众)一年的收入还不够付未来保姆一个月的工资。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提出,到2027年对上海这样一线大城市的居民来说,预备1000万元来养老恐怕未必够。还要强调的是,这位教授还没有将无底洞般的医疗费用计算进去。有人认为通过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就可以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不缩水,这种想法也是十分天真的。所谓理财方式,不是直接的投资组合就是间接的投资组合,而中国人口形势与经济规律决定投资养老照样不保险。赵本山在其春晚小品中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人活着钱却没了”,你能保证这说的不是你吗?
4、商业养老保险。这就是每年交一笔钱,然后由保险公司进行投资运作,到你老的时候再支付给你。这相当于每年强制自己定期储蓄一笔钱,交给保险公司帮大家共同“投资养老”,老的时候再取出来。可中国现实决定,无论储蓄养老还是投资养老都不保险。由于持续低生育率给中国未来带来的高度老龄化和经济不景气,保险公司的投资运作根本避免不了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如果保险公司投资损失,那你的养老金也跟着损失。不仅收益无法保障,通货膨胀和劳务价格飞涨还在等着你。所以,商业养老保险也不保险。
5、政府养老。持续低生育率将给中国带来高度的老龄化、未富先老和严重的经济不景气,到时候连经济发展都是个未知数,政府哪有什么能力给你养老?看看比我们富得多且现在老龄化程度远低于我们未来的欧洲、日本、美国,他们的政府能给国民这样的保障吗?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政府说自己有财力可以“政府给养老”,它们都是把养老的主要负担推给社会。而我们到时候是又老又穷经济又暗淡劳动力又缺乏,“只生一个好,政府给养老”能实现吗?这只是计生工作者为方便自己的工作而随口开的空头支票,没有人会兑现的。
6、社会养老。由于中国未来是未富先老和高度老龄化,这种养老模式也根本不行。所谓社会养老,也就是全体社会的后代人养前代人,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后代人才能保证这种模式的成功。现在,发达的且外来年轻人不断涌入(即受到很大的人口再生产补贴)的上海就已经面临大量的社保基金缺口(2008年上海市本级财政支出不到900多亿,用于弥补社保的窟窿竟达170多亿,占比18%) ,上海高呼自已的养老面临危机。但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超低生育率是全国性的,现在上海在受到国内其他地方大量人口再生产补贴的情况下还喊自己的养老危机,但未来谁能补贴(庞大的)整个中国?现在全国养老金缺口就已经相当于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到2033年将出现高达8万亿的养老金缺口。现在富裕的老龄化程度比我们未来低好多的欧美发达国家就已经感到严重的养老压力——既面临巨大养老金缺口又面临来自老人们的不满,而未来我们的老龄化程度比现在的他们严重的多且我们还比较穷,我们的情况会反而更好?美国在发达国家大国中最富,且是唯一的生育率维持在世代更替的发达国家,即使如此美国也感到自己的社会养老危机,难道上帝会特殊照顾这个未来又穷又老生育率又超低且劳动人口飞速减少的中国?所谓社会养老也就是所有孩子作为社会的养老力量给社会上所有老人养老。但大家都抱着社会养老的心态都不想要孩子或多要孩子(即一个不要或仅要一个孩子),这个社会养老的“社会(力量)”又哪里来?由于未来中国的高度老龄化和快速人口衰减使人们对经济前景预期暗淡、对未来政府和对社会养老失去信心,像今天的日本国民一样出于对破产边缘的社会养老的不信任,工作人口尤其是倒霉的年轻人更不愿交养老金,使后代人养前代人的社会养老模式濒临破产。就连日本的年轻人,也是日本最应该不爱储蓄的群体,也开始选择比较差的储蓄养老方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因为他们已经对社会养老失去信心,至少储蓄养老还能让他们感到还有希望。到时候,中国的社会养老所面临的问题比今天的日本还严重,社会养老模式根本不行。国人们既想没有养孩子负担又想社会养老的无后顾之忧,这种一生轻松的美好景象是在做白日梦,我劝中国人还是提早赶快醒醒吧!一个没有养孩子负担的民族,注定是一个要灭亡的民族;一个没有养孩子负担的国家,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若同胞们再想没有养孩子负担而社会给养老,不但中华民族复兴要打个问号,连自己后半辈子的养老也都成问题!
面对未来的老龄化压力,还有人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就可以了。问题是,当你老时,你愿意国家实施这样的政策吗?在发达国家每当政府提出延长退休年龄以缓解养老压力时,工人就大规模抗议,利益决定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十分困难。在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尤其是人口衰减的重老龄化国家,由于消费旺盛的年轻人口减少及经济预期恶化,消费与投资需求双双乏力,就业压力大。到时候国家是让你继续呆在工作岗位上还是把就业岗位让给年轻人呢?又面临两难选择。即便延长退休年龄,能延长多少?随着经济与医疗科技发展,易长寿的中国人寿命延长很快。随着超低生育率的持续和退休潮的到来,中国老龄化将急速发展,难道让你的退休年龄延长速度与寿命延长速度和中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同步吗?况且,中国老人不像日本等发达国家老年人一样知识水平高、健康状况好,可以承担非体力或轻体力工作。由于中国老年人原本大多是体力劳动者,知识技术水平低,健康状况差,加之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中国很难像发的国家一样让老人继续工作。所以,想以延长退休年龄而不是以提高生育率来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想法是相当幼稚的。
养老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人口结构的问题,实质就是老人比重大,社会的养老负担因此过重。决定人口结构的是生育率、人均寿命和移民。人均寿命无法控制,移民对人口大国来说作用微乎其微,所以决定未来中国人口结构的就是中国的生育率的高低。因此,解决中国未来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中国的生育率。
社会养一个老人,比培育一个孩子的费用要大得多。以美国为例,即使考虑到昂贵的教育费用,一个孩子消耗的社会资源还是比一个成人少28%,而一个老人又比一个工作的人多消耗27%的社会资源,因为老人需要的医疗费用太大。而随着寿命的继续延长,未来高龄老龄人口养老费用将会更高,养老人与养孩子的成本相比将进一步的大为增加。今天不投资孩子,则明天将被迫用更高的财政比例去支付养老费用;今天少生孩子看似为社会降低负担,则明天就会让社会因养老而不堪重负。所以,提高生育率,鼓励多生孩子,不仅是解决中国未来养老问题最根本的出路,而且还是解决中国未来养老问题最好的选择。
在2010年9月10日《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的发布会上,人保部副部长王晓初表示到2035年我国将会面临两名纳税人供养一名养老金领取者的情况。根据今年最新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养老金空帐大约为1.3万亿元。而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近日提出,到2027年对上海这样一线大城市的居民来说,预备1000万元来养老恐怕未必够。还要强调的是,这位教授还没有将无底洞般的医疗费用计算进去。这些结论无疑让每个中国人都大为惊恐。虽然老龄化和养老问题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到来,但计划生育无疑给中国的养老问题推波助澜,一胎政策或将导致中国养老崩溃。
建议:
养老的问题本质是人口结构问题,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是提高生育率。在超低生育率之下,未来又老又穷的中国根本无法承载其自身的养老体系。要根本长期改善未来中国的养老难题,必须大力鼓励生育。
http://elianghui.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id=170120&boardId=3&vi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