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高洪涛怎么了:养生调补无小事 中医保健可延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7:52
作者:大连市中医院
养生调补无小事,中医保健可延年
——中医养生学杂谈
现今,是一个生活日益富裕,人们愈来愈注重保健养生的年代,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温饱,而是在此基础上,如何生活的更健康,更长寿,而在养生调补,防病疗疾等方面,中医在几千年的医疗保健的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并有凡膳皆药,寓医于食的理论。做为现代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也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笔者以中医养生观为基础并结合现代养生保健的极美内容,谈谈一点心得:
1、中医的养生观的根本基础是“中庸”,是以调节人体的内在的平衡和内与外界的协调为最高境界。
中医在养生保健,治病调养的过程中,其根本的手段就是“辩证论治”,其应用原则即是“谨查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人体如果在健康的状况下,体内的状况,人体与外界适应状况一定处于最佳的动态平衡,即阴阳平衡。反之则为阴阳逆乱,气血失衡,则为病患。此恰恰符合古代哲学的“中庸”之道,所谓“过犹不及”。过虚过耗不好,过盈过补亦不好。所以说中医界所说最高境界的补,决不是单纯吃补药、补品才可以养生。如果身体不虚,而盲目进补,或不恰当的峻补过补亦可导致一系列“误补益疾”的病患发生。又如身体不虚,反有实火瘀积,清热解毒,通腑泻浊,排除体内的垃圾亦是一种最好的补,所以中医还有“六腑以通为补”之说。对“补益”涵义的真正理解,才是我们日常进补的基础与原则。
2、调养进补要以辩证论治为根本,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与个人的经济状况没有必然联系。调养正确,粗茶淡饭可为仙丹;应用错误,美味珍馐亦为毒药。所以,决不应该盲目的跟风进补,跟着广告吃药。而是了解或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或疾病性质,客观辩证的选择最符合自身状况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如果不能明了自身的健康状况,请医生帮助分析一下岂不更好。首先应考虑是否需要用补药,而后再考虑用什么补药。临床时常可听到“虚不受补”之说,中医不同意这种说法。治虚症,惟用补法,虚不受补,是因补之不当之故。任何一种虚症,因其体质、病程、病机、部位不同,其补法亦当有别。应当在辨证的基础上,因证、因时、因地、因人,用药或施膳。如果不加分析的赶潮流,只知补肾壮阳,当然会补之不当。一般说来,中医将人体虚弱的情况大致分为阳虚、阴虚两大范畴。阳虚者虚而兼寒,当温补;阴虚者,虚而兼热,当滋补;而具体辩证用药时,又大致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类症型,因此在服补药时,应根据身体虚弱的不同症型,选购不同的药物及补品,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发挥补药补品的疗效,又可避免盲目进补带来的不良后果。具体运用如下:(一)气虚当补气:气虚主要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低下,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短汗出、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药补可选用补中益气丸,食补可选用人参、黄芪、山药等入药膳食用。(二)血虚当养血:血虚主要反映人体的营养物质虚亏,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发脱落,药补可选用归脾丸、乌鸡白凤丸等,食补可选用桂圆肉、枸杞子、当归、阿胶等入药膳食用。(三)阴虚当滋阴:阴虚主要反映人体的营养物质亏乏,兼见虚热征象者,表现除血虚征象外,尚见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消瘦盗汗等,药补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食补可选用西洋参、生百合、麦冬、银耳、燕窝、甲鱼等入药膳食用。(四)阳虚当温阳:阳虚主要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低下较甚,兼见虚寒征象者,表现除气虚征象外,尚见畏寒肢冷、形寒畏风、小便清长、大便清溏等,药补可选用龟龄集、金匮肾气丸等,食补可选用胡桃仁、冬虫夏草、鹿角、鹿茸、杜仲、牛鞭、狗鞭等入药膳食用。
3、提倡“天人相应”的养生观念。
所谓天人相应,概而论之,即顺应四时季气之变化,昼夜寒暑之更替,阴阳盛衰与转化。力求不做违背自然规律,扰乱自身生物钟,干扰食饮规律的事情。有一些人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利于健康养生的坏习惯,比如不按时休息(熬夜看电视、打牌),饮食饥饱无度(早上不吃饭,晚上暴饮暴食,或不爱吃就不吃,碰到可口的就暴食),过于偏嗜(嗜食辛辣、肥甘、酗酒、嗜烟)等等,也自嘲为顺其自然。岂不知这只是一种对自身恶习的放纵,而不是一种真正顺应自然的天人相应的养生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后宣布,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取决于遗传,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近年来愈发愈多的由生活方式不良而引发的疾病,不正在不停的给我们敲着警钟吗!而近年来世界上盛行最佳养生法是“生物钟养生法”。即按生物钟规律办事:(1)按时作息,(2)有劳有逸,(3)按时就餐,(4)不暴饮暴食,(5)戒除不良嗜好(高脂、过咸、过辣、高糖、嗜烟、酗酒),(6)顺应自然。《内经》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又说:“圣人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验之于我们的保健养生实践,有天人相应,顺其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谨和五味,怡养延年等等内容。
4、养生调补无近功,持之以恒自有益。
在对待养生保健的态度上,我最欣赏一位哲人的观点:即养生一如做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告诉我们,爱护生命,养生保健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而养生之大忌就是自我放纵,明明知道过嗜辛辣肥甘,过度酗酒嗜烟,饮食无度,起居失节等等不良习惯对健康有害,但总是自我安慰,总觉得都是小节,一时半会不能怎样,虽然对身体有害,但无碍大局,所以小恶常为。也知道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生命在于运动等等好的生活习惯对健康的益处,但也总是自己不断的给自己找借口而不去身体力行,即所谓善小不为,日积月累,小疾终蕴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