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市场价多少钱一斤:“卖掉”北京,“买下”美国? 日本泡沫经济 ? 2011.03.01 BZRXZ zhuanti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59:42
“卖掉”北京,“买下”美国?
2011.03.01  BZRXZ   zhuantie
2011年03月01日 07:23:39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资料图片:中国大城市房价正在超越美国,这是否也是“大趋同”时代的一个表征?
“卖掉北京,就能买下美国?”这是最近网上热炒的话题。一句看似玩笑的话,折射出的是我们不得不警惕的事实。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2010年北京平均地价大概为8000元/平方米,北京国土面积为164.1亿平方米,两者相乘,可以得出当前北京土地总市值为13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美国GDP总量大概为14.5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为95万亿元。理论上,北京土地总市值已经超过了美国的GDP总量。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二战后三十几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其GDP增长率曾一度保持在两位数。巅峰时期的日本也曾经出现过诸如“卖掉日本皇宫可以买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卖掉东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说法。结局是日本“失去的10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单纯依靠房地产。环顾四周,反而会发现,包括日本、爱尔兰、西班牙在内,房地产泡沫带来的总是短暂好处之后的长久伤痛。
再来看看现在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0-2011)》称,目前我国35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泡沫达到29.5%,中国面临经济房地产化风险。如今,大家在讨论“卖掉北京,可以买下美国”这个话题时,更多的是担忧。历史已经向我们展示了惨痛的教训,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不去重蹈日本的覆辙。
中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日本泡沫经济覆辙
2011年02月01日 09:24:18  来源: 新华国际


日报载文说,房地产泡沫、对美贸易摩擦、劳动力短缺……日本经济发展40年中遭遇的各种课题,如今几乎同时摆在了中国面前,使得政府的政策制定变得更加艰难。

1月27日晚,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当日,重庆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重庆作为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从1月28日开始向个人房产征收房产税。重庆主城9区内存量增量独栋别墅、新购高档商品房、外地炒房客在重庆购第二套房,将被征收房产税,其税率为0.5%—1.2%。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中国显现出日式泡沫经济
中国目前面临的政策课题堆积如山:包括房地产政策、劳动力不足、人民币问题等。中国1月27日决定开征房产税,这类似于日本1990年前后在应对泡沫经济时采取的措施,中国的政策走向开始呈现出同当时的日本相似的趋势。中国不仅面临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也曾遇到的诸如劳动力不足引起薪金上涨和货币改革等课题,数年后亦将步入劳动力人口减少期。日本在40年间经历的各种课题在中国几乎同时喷涌而出,使得政府的政策制定变得更加艰难。
2010年,中国政府逐步转变宽松货币政策,开始收紧商品房贷款,进一步限制房地产融资,但是房价却依旧一路上扬。因此,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27日宣布试点开征房产税(相当于日本的固定资产税)。这意味着中国启动了针对房地产的赋税制度。
1989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开始恶化,金融当局发出通知要求银行迸一步限制贷款。但是该措施收效甚微,于是日本在1991年颁布了一系列与房地产价格相关的法案。中国现在也将房地产政策从限制贷款层面推进至税制改革,和当时的日本十分类似。
目前的中国经济和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在对美贸易摩擦问题上也是如出一辙:日本当时的对美贸易盈余持续扩大,引发了汽车出口问题,此次胡锦涛主席访美的首要课题也是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另外,在日本的三菱银行收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银行后,日本的各大银行便纷纷效仿,导致日本威胁论在美国空前高涨。今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也收购了一家美国银行。中国似乎在重蹈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的覆辙。
图表:上海、重庆出台房产税细则 新华社发
亟待解决诸多政策难题
然而,中国并未完全解决日本高速增长期产生的各种政策课题。去年涨薪大潮席卷中国。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曾充当劳动力供给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中国已迎来劳动力资源从剩余转向不足的“刘易斯拐点”。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也曾遇到这种问题。如果中国的涨薪步伐加快,那么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就将减弱。此外,环境对策和人民币改革也都刚刚起步。
外界认为,中国在2020年前将迎来劳动力减少时期。这意味着中国届时将面临日本目前在经济成熟期遇到的各种课题。中国的社会保障等负担将进一步加剧。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契机,中国成功重建在文化大革命中毁于一旦的国民经济,并在30多年后一举登上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二的宝座。正是因为中国一贯将发展经济置于首位,所以现在将被迫同时处理日本在40年间解决的各种政策课题。
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改革和贫富差距也亟待解决。正因为如此,如果经济发展停滞,民众的愤怒就可能瞬即喷涌而出。因此,中国必须在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抑制泡沫,解决贸易失衡问题,并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近来在深入研究日本当年的政策。对于来自海外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表示“不能重蹈日本在‘广场协议’中的覆辙”,政府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行事谨慎,以期避免出现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那样的局面。为改善贫富差距,中国今后是否会效仿日本,引入遗产税和地方交付税制度来重新分配收入,似乎将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认真研究日本经济教训
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中国认为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之后日元急剧升值,对日本的出口产业造成打击,是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开端。因此,中国对于海外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呼声一直持慎重态度。但是在日本,多数意见认为导致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直接原因是政府在“广场协议”后推行了过于宽松的金融政策,因此对中国的分析表示怀疑。
日本对于泡沫经济破裂的一般解释是,政府推行金融紧缩政策为时过晚。在2008年秋季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基于对经济形势恶化的担忧,转而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2010年,中国断然加强了对融资条件的限制,并上调了利率。中国是在密切关注股市等市场动向的同时,慎而又慎地实施这些政策的。这次引入房产税制度,中国也采取了以日本的政策内容为参考,一边观望市场一边行动的战略。
目前北京等大城市的房价大概相当于当地居民40至50年的总收入,如何使这高得离奇的房价实现软着陆,是政府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后中国可能还会借鉴日本。
中国的中长期课题是缩小贫富差距。其关键是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在日本,地方自治体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在中国,200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上海市和最低的贵州省之间存在8倍的悬殊差距。虽然日本的遗产税和地方交付税制度可供中国借鉴,但由于既得利益阶层必然站出来反对,中国是否能推行彻底的税制改革,前景尚不明朗。
外媒: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2011年02月16日 08:44:07  来源: 新华国际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2月14日文章:中国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中国虽然效仿日本崛起的模式,但它不是20年前的日本。中国已经从日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且由于国家调控和二元经济的作用,会避免房地产泡沫破灭的连锁反应。中国的崛起不会受到阻碍。
瑞士《伯尔尼日报》2月11日发表记者兼作家克里斯托夫·奈德哈特的文章,题为《北京从东京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认为中国不会重复日本经济衰退的老路。
作者写道:“中国的崛起依照日本的模式,中国的政治家也常常证实这点。问题是:中国是否和20年前的日本一样,正在形成一个肯定会破灭的泡沫?”“现在,中国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迅速上升,上海的房价2010年蹿升了21%,仅仅在12月就上涨了7.6%。按照平均收入衡量,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已经比美国或欧洲贵得多。较之国民生产总值,中国的房地产总值接近日本泡沫破灭前夕的程度。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人们就议论房地产泡沫,期待奥运会后冷却,可是价格却继续上升,明显比工资上升得快。”
文章指出,美国敦促日元升值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泡沫的形成”,现在又“同样针对北京重复这个错误”。“与当年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不让资金听命于货币政策的支配。它从日本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也不害怕拒绝投机性资金。通过增收新税和高首付的规定,北京试图阻止过热,谁要是购买第二套住房,在某些城市就得首付60%的房款,政府已经宣布进一步的果断措施。“无论如何,今日之中国不是昨天的日本。尽管有通货膨胀,中国的价格远远没有像日本20年前的价格那样离谱,当时一个瓜售价超过100美元,全球的投资顾问都推荐日本股票。他们怀疑地观察中国的证券,中国两大股市2010年都以亏损结束。” 文章认为,廉价资金在日元升值后涌进日本,诱使日本经济债台高筑。“中国的银行比当时的日本银行更加资本化,也更少招惹是非:中国人迅速付清房贷。据估计,今后 30年将有4.5亿人购置新房,也就是说需求依然如故。此外,建造住房只是建筑业繁荣的极小部分。其余的是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和商业方面的房地产,国家插手其中,会懂得防止价格下跌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文章还强调:“与25年前的日本不同,最重要的是中国还有二元经济。沿海大城市已经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内陆农村在经济上被隔离。经济繁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大都市,同时,全球化又向中国内陆蔓延。一旦危机席卷大都市,内陆地区会起到缓冲器的作用。2008年,很多危机的受害者就返回乡村。上世纪30年代的日本之所以比欧洲和美国都更快地克服世界经济危机,就是因为它有二元经济,内陆地区缓解了城市的失业压力。1990年日本就行不通了,其都市与各县之间的落差已太过平缓。”
对于中国经济的前景,作者表示乐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确过热,价格迟早会停止上涨,开始下降,甚至大跌,这可能会阻止中国的增长,与日本不同的是,这不会阻止中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