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城建华府观澜小区:臭名昭著的中国砖家、叫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7:41:03

时下的中国,欣逢盛世,各行各业专家辈出。记住几个诸如维生素、蛋白质、胆固醇之类的名词,就可以号称营养专家。说得出几个诸如恋母情结、心理障碍、迫害妄想症之类的名词,就可以号称心理专家。时下的中国,缺少的不是这类把持了各行各业话语权误导视听的表演艺术家,缺少的是真正把心思用在学术研究上作风端严慎言谨行的学者。

痛恨之余,是否应该反思专家之所以敢如此透支社会信用度以及社会话语权?是民众太傻还是专家太精抑或是社会情境异化?[

  极美和极丑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能在闹市中引起轰动,才能满载而归。我们时代的丰满美熟女偶像——芙蓉姐姐,就是典型例子。而从“砖家”到“伪砖家”,也不外如此

  这年头,媒体需要专家,就像建筑商需要民工一样。

  首先,编辑记者需要专家。官员的脸蛋绷得太紧,老板的肚子挺得太大,明星的保镖太凶猛,相比之下,体位上通常很配合的专家,也就成了救火队员,可以让编辑记者完成版面任务,成功搞定这个月的薪水奖金。

  其次,媒体老板需要专家。同样的废话,从顶着专家头衔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比从菜市场上的中年妇女口中说出来,要体面得多。老百姓心理也更易满足,觉得值回票价,媒体老板也因此可多赚点钱。

  不过正如我们的B版名牌胜似原装正版,冒牌的专家也很受欢迎。比如昨晚,我就在刘建宏的访谈节目里看到了隆重推出的马克坚观点:教练的水平主要体现为执教能力!我的天,如果这也是专家观点,那什么才是红头文件的语言呢?

  又比如,重大事件找到专家。有的专家却犹如最倒霉的周易算命师傅。非典初期某权威的“衣原体”,伊拉克战争时期某军事专家找了半个多月的“游击队”,如此种种,以至北京大爷们都说,只要按照专家尤其是CCTV专家的意见反着想,准没错。

  循规蹈矩的专家,最多挣点车马费,一不小心还要陪上专业名声,并不划算。所以智商通常高达250的专家,自然要另外想辙,一想,就想到了西晋时代的两个正反典型:

  西晋有个快男叫潘安,唇红面白,美得不行,连贾后都对他流口水。他每次乘车出游,都引来大批女粉丝,“携手绕车,投花掷果,以示爱慕之意”,于是空手出门,满载而归,家里也因此开了好几个鲜花水果铺。

  同时代还有个畅销作家叫做左思,其作品流行度跟现在的中天老师有一拼。据说当时女性出门,除了胭脂花粉和卫生巾,还要带上他的书,所以他自认粉丝基础雄厚,不让潘安。于是左思也乘车出游,却因为长得实在对不住观众,被妇女同志们投之以砖头石块,砸得脑壳上到处都是包。不过,也算满载而归,家里因此做起砂石生意。

  从上述两个典型看,极美和极丑都是有价值的,关键是要能在闹市中引起轰动,才能满载而归。我们时代的丰满美熟女偶像——芙蓉姐姐,就是典型例子。而从“砖家”到“伪砖家”,也不外如此。

  一般来说,专家既然称“专”,那就不是“博”士,而是“狭”士。所以,一旦进入公共领域,有些专家们就如脱缰之野马,一下子就博了,也勃了,挺着话儿权就在各个并不擅长的领域信口开河。

  大胆玩过界的“砖家”,一旦胡乱开口,很快就会引来千夫所指,成为“伪砖家”。由“专家”而“砖家”而“伪专家”,不仅是无本生意,而且没风险。搞好了,鲜花满车,搞不好,砖头满车,亦有商业价值。更重要的是,比起为专家而专家来,当伪砖家还不需要陪上自己的专业名声。整对了,那是一专多能,英明神武;搞砸了,也无损专业声誉,博导照当,课题照做。因此,由“专家”而“伪砖家”,进可无本万利,退也秋毫不损。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专家,一对着话筒镜头采访机,就立刻口吐莲花大放厥词,成为“知道教主”了。 中国老百姓有点傻,凡事迷信专家。什么是专家呢?自然有教授和研究员头衔的便是。老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对知书达礼之辈,总是怀有敬意,近代以来讲科学,自然是有大头衔的大知识分子才懂科学,于是迷信翻了番。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产业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尊重知识和尊重专家的名义下,某些专家开始在台前露脸了。

  只是,走上台前的专家,无论在电视上,还是在报刊杂志抑或讲坛上,说的往往不是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的,往往是给他们机会露脸人的意思。比较柔和一点的"导演",在讲之前,大体告诉讲者该怎样讲,让专家把握大体方向就行,比较生硬的,干脆写好内容,打在背板上,让专家照着念就是。如果有专家不识趣,非要说自己的话,那么多半出不来声音,而且下次绝对不会找你了。我曾经问过一个法制栏目的制作人员,为什么你们总是找某一个大学的教授?对方回答说,人家听话,让怎么说就怎么说。

  如果说,仅仅听命于有关部门,那么我们的专家还可以说自己是尊重国家意志,但是,还有很多情况,专家往往是在为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利益集团说话,从专家之口,借助公开的媒体说出来的"专家意见",不知怎么总是和某些部门和大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一致到了不用专业知识,仅凭常识就一清二楚的地步。更多的情况是,由谁召集专家开会论证某个事情,专家就不约而同地都向着召集会议的部门说话,全体一致,一丁点不同意见都没有。不知道我们的专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不是也经常如此的意见一致,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是怎样保持自己研究的独创性的。

  这样的专家露脸,是传声筒。当传声筒也有好处,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即便说出的话往往对老百姓不利,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只有在电视上露脸的专家,才是真正的大专家。二来可以拿到具体而且直接的好处费,有多少,不知道,但肯定有。往往是说出的话越昧良心,好处越多。

  专家的智商都不低,知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在。市场经济就是眼球经济,大学早就变成了学店,焉能不让专家学者变商人。有关部门让露脸时露脸,不让露脸,自己争取也要露脸,宁可把自己变成二丑,拼着命也要出名。骂街的有,打架的也有,故意放话,说什么什么时候战争要打起来的,什么时候房价或者股市涨还是跌的也有。等到自己话破产了,再补上一次道歉,露两回脸,出来吓两次人。这样的专家学者,已经变成了芙蓉姐姐。

  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余英时先生很奇怪,全世界的学者都十分在乎脸面,但恰恰中国学者不在乎,只要能出名,挣到银子,什么都能做,被当场抓住,居然可以脸都不红地为自己辩解。如果他老人家知道我们这里还有很多甘做传声筒和芙蓉姐姐的专家学者,那么这种感慨也许就不会发了。

  中国老百姓有点傻,凡事迷信专家。什么是专家呢?自然有教授和研究员头衔的便是。老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对知书达礼之辈,总是怀有敬意,近代以来讲科学,自然是有大头衔的大知识分子才懂科学,于是迷信翻了番。有关部门以及有关产业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尊重知识和尊重专家的名义下,某些专家开始在台前露脸了。

  只是,走上台前的专家,无论在电视上,还是在报刊杂志抑或讲坛上,说的往往不是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的,往往是给他们机会露脸人的意思。比较柔和一点的"导演",在讲之前,大体告诉讲者该怎样讲,让专家把握大体方向就行,比较生硬的,干脆写好内容,打在背板上,让专家照着念就是。如果有专家不识趣,非要说自己的话,那么多半出不来声音,而且下次绝对不会找你了。我曾经问过一个法制栏目的制作人员,为什么你们总是找某一个大学的教授?对方回答说,人家听话,让怎么说就怎么说。

  如果说,仅仅听命于有关部门,那么我们的专家还可以说自己是尊重国家意志,但是,还有很多情况,专家往往是在为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利益集团说话,从专家之口,借助公开的媒体说出来的"专家意见",不知怎么总是和某些部门和大企业的利益高度一致,一致到了不用专业知识,仅凭常识就一清二楚的地步。更多的情况是,由谁召集专家开会论证某个事情,专家就不约而同地都向着召集会议的部门说话,全体一致,一丁点不同意见都没有。不知道我们的专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不是也经常如此的意见一致,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是怎样保持自己研究的独创性的。

  这样的专家露脸,是传声筒。当传声筒也有好处,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即便说出的话往往对老百姓不利,还是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只有在电视上露脸的专家,才是真正的大专家。二来可以拿到具体而且直接的好处费,有多少,不知道,但肯定有。往往是说出的话越昧良心,好处越多。

  专家的智商都不低,知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所在。市场经济就是眼球经济,大学早就变成了学店,焉能不让专家学者变商人。有关部门让露脸时露脸,不让露脸,自己争取也要露脸,宁可把自己变成二丑,拼着命也要出名。骂街的有,打架的也有,故意放话,说什么什么时候战争要打起来的,什么时候房价或者股市涨还是跌的也有。等到自己话破产了,再补上一次道歉,露两回脸,出来吓两次人。这样的专家学者,已经变成了芙蓉姐姐。

  著名的美籍华人学者余英时先生很奇怪,全世界的学者都十分在乎脸面,但恰恰中国学者不在乎,只要能出名,挣到银子,什么都能做,被当场抓住,居然可以脸都不红地为自己辩解。如果他老人家知道我们这里还有很多甘做传声筒和芙蓉姐姐的专家学者,那么这种感慨也许就不会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