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耀副all耀:被虚构的李鸿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6:49:03
1913年,被虚构的李鸿章
闻 声    2009-02-20      15版:解放周末·博闻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这便是自称从160万字的李鸿章手稿和日记中节选编译而成的《李鸿章回忆录》。

  该书的主编曼尼克思在前言中说,李鸿章并不注意保管自己的日记,当他去世后,他的一个侄子多方努力,将他的手稿收集在一起,并存放到李鸿章在广东的旧居中。1911年,经过大清帝国的许可和李鸿章后人的同意,曼尼克思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翻译,编纂出版了这本《李鸿章回忆录》。

  此书的一些章节,此前已经在纽约的《太阳报》和伦敦的《观察家报》刊登过。美国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对曼尼克思并不熟悉。他们将书稿交由科士达审阅。科士达曾任美国国务卿,1897年中日谈判期间,他曾经担任李鸿章的顾问,与李鸿章有很密切的接触。

  科士达兴致勃勃地读完《李鸿章回忆录》,认为这本书是真实可信的。在专家的首肯下,本书顺利出版。美国各大报纷纷报道,《芝加哥每日论坛》、《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用大版面选载。这本书迅速热销,到1914年5月,该书已开始了第七次印刷。曼尼克思迅速成为当红的中国问题专家。

  1900年,作为美国第九步兵团的一名普通士兵,曼尼克思随部队参加了八国联军的行动,在中国呆了几个月。1901年4月,曼尼克思回国、退伍,之后再也没有去过中国。

  半年后,李鸿章走完了充满争议的一生。不久,李鸿章的英文秘书、美国人毕德格也因病去世。毕德格保存了李鸿章大量的官方和私人文件,装了整整一大箱。但这只珍贵的文件箱却在毕德格死后突然失踪。

  1913年,当曼尼克思的《李鸿章回忆录》引起巨大轰动时,不少人都怀疑正是他偷走了毕德格的那箱文件。但文件失踪时,曼尼克思早已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并不具备偷窃文件的“作案条件”。

  且说1911年11月,退伍后的曼尼克思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广告者报》任记者。但不久后,他冒用老板名义给自己开了张支票,为此被判了一年监禁。

  然而,曼尼克思却并不气馁,计划利用这段时间,用自己的写作天赋赚点钱。他请朋友从图书馆借了大量有关中国和日本的书籍,飞快地读完。在牢房中,他将自己想象成伟大的东方政治家李鸿章,开始了“回忆录”的创作,每写完一部分,就将稿件寄给一些报刊。

  “李鸿章日记”引起了媒体的强烈关注。纽约《太阳报》请专家对这些“日记”进行了鉴定,确认为真品,便迅速为曼尼克思开设了专栏,名为《李鸿章日记:根据中国广东的原始资料编译》。随后,伦敦的《观察家报》主动来信,希望能在报纸上开专栏,并保证更大的版面以及每篇1000美元的稿费。

  曼尼克思欣然接受。于是,“李鸿章”同时在大西洋两岸畅谈他的人生、事业,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阅。

  曼尼克思获得了巨大的名声,夏威夷总督干脆下令给他减刑。出狱后,曼尼克思在著名的马诺阿山谷安了家,专心写作。但曼尼克思并不满足现状,又组建了一个“太平洋联合通讯社”,亲自出任主席。这家“通讯社”的总经理、秘书和司库等人,虽然都堂皇地在公司信笺中印了大名,但实际上都是曼尼克思虚构出来的人员。这家“通讯社”给美国的各家报刊总编辑写信,推销他们的新闻服务。这些信的落款则为奉天、新加坡或悉尼。

  此时,《李鸿章回忆录》开始遭到挑战。

  挑战者是大名鼎鼎的杜维德。他在大清海关任职多年,精通中文,与李鸿章关系很深。李鸿章1896年访美期间,他全程陪同。引起杜维德怀疑的,是李鸿章在美国最后一天的日记。书中,李鸿章在旧金山写道:

  “今天,我的朋友们带我参观金门湾,这是我第一次从世界的这一边看到辽阔的太平洋。真难以相信它如此辽阔万里。当我登上旧金山海湾入口处的高高悬崖,举目眺望,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美丽的祖国。那些有关我的非议和责难,我一概不予理睬———我只有一颗中国心。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皇上,我屈膝向他下跪;我也仿佛看到了天津、广东和汉口,这些我曾经热爱并将永远热爱的地方。我回到住处后,良久无言,这几个月来我走遍了世界,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能亲吻到祖国的土地!” 

  这段声情并茂的文字令人感动。但问题是,李鸿章为了表示对美国排华政策的不满,拒绝访问排华严重的美国西部,为此辗转取道温哥华登上回国的邮轮。作为“全陪”的杜维德,与李鸿章一起在温哥华的酒店中度过了美洲大陆的最后一天,李鸿章怎么可能跑到遥远的旧金山金门湾去眺望祖国、大发感慨呢?

  杜维德由此生疑,并对这本书做了细致地勘对,发现了很多问题。他断言,这本书至少有一部分是伪造的。杜维德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了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并交给了美国《国家》杂志。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质疑纷涌而来。倍受压力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决心彻查。

  这时,曼尼克思却“不见”了。据他的代理人莱昂纳德说,曼尼克思正在中国访问,与李鸿章的继承人们商谈要事。当然,这位代理人莱昂纳德依然是曼尼克思虚构团队中的成员。曼尼克思此时定居加州,忙于为很多报纸写专栏,没时间、更没办法应对霍敦·密夫林出版社的质疑,只好杜撰一个“代理人”出来挡驾。

  在出版社的催促下,曼尼克思以“代理人”莱昂纳德的名义,给出版社发出了第二封信,他将全部责任推给又一个臆造出来的人物———檀香山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威勒博士,说书中有关李鸿章访问欧美的部分,因报刊连载时曼尼克思不在国内,委托威勒博士修改,不知道他为什么将温哥华换成了旧金山。

  此后,曼尼克思又说,自己写作《李鸿章回忆录》一书,主要参考了他哥哥约瑟夫的著作。他说,在义和团活动期间,约瑟夫是《评论回顾》的编辑,在广东呆了六星期,多次见到李鸿章,在《评论回顾》发表了15篇有关李鸿章的报道,为他编写《李鸿章回忆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曼尼克思还说,他在中国服役期间,曾经和毕德格深谈过几次,毕德格安排他亲自采访了李鸿章一小时。

  然而,出版社把那几年的《评论回顾》查了个遍,既没找到一位叫“约瑟夫·曼尼克思”的编辑,也没那一系列研究李鸿章的文章。而且,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事件中,忙于应对列强的李鸿章,怎么可能抽空接见一个普通的美国士兵、并畅谈一小时呢?

  无奈之下,出版社只好用了最笨的一招:将《李鸿章回忆录》与曼尼克思坐牢时借阅的所借书籍进行比对。人们惊讶地发现,曼尼克思的大作,绝大多数材料都来自那些书籍,但都做了十分巧妙的编辑处理,用李鸿章的口气进行了精心改写。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被“忽悠”了一把的霍敦·密夫林出版社,并没有吃亏。这本书在被当作真实史料时,为他们赚进了大量美元,待到这本书被确定为小说后,他们只是增加了几十页有关该书真实性调查的文字,照样热卖。

  (《国家历史》杂志,2009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