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中国经济超日本”的忧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59:55
“中国经济超日本”的忧思

彭兴庭

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日本实际GDP增长3.9%,名义GDP增长1.8%。按可比价格计算,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万亿美元,在美国、中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这也是1968年以来,日本经济首次退居世界第三。(新华网12月14日)

“中国经济超日本”,这一消息立刻飞遍各大媒体,牢牢占据头条的位置。虽然GDP总量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的富足和健康,也不能体现人民的幸福感。但是,就国家综合竞争力而言,GDP总量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对此,瑞信银行的分析师认为,“这具有新闻价值,但没有经济价值。”新闻价值的背后,是历史意义,是中国数百年来的积贫积弱和饱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蹂躏。在我看来,“中国经济超日本”,不仅意味着中国的崛起,更意味着即将至来的各种压力。

1958年,日本GDP超过意大利,1961年超过中国大陆,1962年超英国,1968年超西德,1978年,日本GDP总量超过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世界第二”的帽子下,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一片繁荣。1980年代,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器在全世界通行无阻;日本的地价和房价持续追高;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买下美国”之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日本也面临着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巨大压力。

1985年,在美国等国的压力下,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协议的目的,是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的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从此,日元开始大幅升值,从1985到1987,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1986年,日本出口下降了15.89%,日本经济出现不景气。为了减轻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的增加以及日元越来越“值钱”的信心膨胀,很快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中体现出来,日本经济被拖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泡沫之中。

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泡沫破灭,银行业、证券业相继陷入萧条,实体经济也急转直下。从1998-2008年,平均实际GDP增长率只有1%。2010年,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第20年,《纽约时报》为其画像:“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涌现,从此,日本陷入了缓慢而无情的衰退中。……在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里,这个国家深陷于低增长和价格下跌即通货紧缩的泥沼。在此过程中,这只昔日的经济猛兽雄风不再,失去了在全球经济中的傲人地位……”

今天的中国与当时的日本何其相似!人民币面临同样的升值压力;中国早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价格同样疯狂上涨;所谓“中国模式”成为追捧的对象;在《中国不高兴》、《大国崛起》的氛围中,每一个国民都当然地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现在,中国又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经济超日本”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人民币的升值,还将面临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的压力、碳排放的压力等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日本的悲剧已经上演二十年了,中国的悲剧会不会开幕?

中国与日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相似点,就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以金融行政、主银行制度和间接金融结构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曾经创造了日本金融机构不倒的神话。然而,成也政府,败也政府。政府主导型的金融体制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而逐渐僵化,并失去创新的活力,最终成为泡沫经济的元凶和经济改革的绊脚石。相比日本,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主导”的色彩更浓。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政府主导是经济赶超时代的产物,应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及时改变。否则,日本的昨天,就是中国的今天。

读日本的近20年的经济史,感觉就在读中国当下的经济史,唯一的不同点是,当时的日本,已经是发达国家,有了健全的法治,所以泡沫破灭后尽管经历了20年的萧条,但人民生活依然富裕,社会秩序正常运转,但在中国,如果任由泡沫生长,一旦衰退来临,社会能保持稳定的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