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歌剧三杰:林彪出逃后?毛泽东为何让周恩来读《晋书》--文史--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9:26

林彪出逃后 毛泽东为何让周恩来读《晋书》

2011年01月10日09:14  来源:《东方早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毛泽东把《晋书》中的谢安、谢玄、桓伊、刘牢之传编成一组,有正有反,让周恩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阅读,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为鉴,可谓用心良苦。

 

  延伸阅读:

  ·金冲及谈毛泽东与周恩来:谋事是毛,成事是周

  ·毛泽东与周恩来相知互信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炼成的?

  毛泽东特别关注中国动乱分裂的历史。1971年林彪突然出走,预示着“文革”的彻底失败,对毛泽东来说是一次最为沉重的打击。中共九大党章上钦定的接班人,怎么会落得如此不光彩的下场?对毛泽东来讲,他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有一个明白的交待,而且这个交待必须说得过去。而且林彪一死,接班人成了空缺,原来的交接班打算全部落空,身后之事还得重新盘算。而这时北方边境又有苏联陈兵百万。为处理好这些麻烦透顶的事,心力交瘁的毛泽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调整党政军领导机构,提升周恩来在党内的地位,要他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毛泽东还对中央军委办事组的成员说:“凡讨论重大问题,要请总理参加。”(《毛泽东传》)从《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在连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贯彻毛泽东的指示,讨论重大问题。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那样的顺利。

  虽然如此,当毛泽东心中有难消的郁闷,仍然习惯于从史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972年10月1日,毛泽东通过姚文元向中共上海市委写作组的朱永嘉布置大字本古籍的校勘注释任务,首次布置的是《晋书》中的《谢安传》、《谢玄传》、《桓伊传》、《刘牢之传》,要求将四传标点简释,合订为一册,上送毛泽东。

  又是几十年过去了,研究“文革”史的学者感兴趣的是,毛泽东选读这四篇古文,而且还要政治局的人都读,究竟是为什么?毛泽东要用传记中的哪些事情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对这些问号的破解,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毛泽东在这个重要时刻的心态。

  毛泽东是影射史学的高手,善于以古代之矢射今世之的。但是历史和现实总要有某些相似之处,方可给咏史的人抒发机会。因此,不妨把这四篇古文所记事件的背景作简略介绍:东晋在北方苻坚百万大军压境,江南处于弱势,如何能以弱胜强,克敌制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国家危难之际,谢安出山,率侄子谢玄迎战苻坚于淝水,最终使东晋政权稳定,得以偏安于江南。王、谢两家是东晋的名门望族,是东晋政权的顶梁柱,一直维持到南朝结束,到了中唐时,当然都已经衰落了。当时面临各种危局,谢安这个人临危不惧,对朝廷大局的稳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谢安字安石,是谢尚的堂弟,童年时就神色沉敏,风宇条畅,受到东晋名臣桓彝的称赞:“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长,官府召用,称病不就,与王羲之、高阳等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谢安隐居会稽东山,放情丘壑,每出游必以妓相随,后人称之为“东山之乐”。善清谈的简文帝司马昱能猜透谢安的心思,说:“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朋友们为谢安对官府的屡召不应,深为感叹地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可见人们对谢安所寄予的期望,恰如当时期望于周恩来。周恩来读《谢安传》不会不注意这两句的,读了之后又该作如何想呢?

  简文帝病逝,东晋政局不稳,形势动荡,谣言四起,人人自危,这是老皇帝病逝时都会有的局面。桓温移兵新亭,大陈兵卫,将要篡东晋政权,召谢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王坦之很紧张,问计于谢安,谢安说:“晋祚存之,在此一行。”既见桓温,王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而谢安则从容就座,问桓温:“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也?”公然指出壁后有伏兵。使桓温图谋篡权的阴谋消弭于笑谈之中。

  谢安为中书令(也就是宰相)后,不久苻坚便率众号称百万,驻扎于淮水、淝水之间,京师震动,谢安的侄子谢玄是带兵作战的统帅,去问谢安用兵之策。“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然后出山墅,亲朋毕举,两人下起了围棋。谢玄的棋艺好,而“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冷静是安定危局的一着高棋,唯其如此,方能沉着应对。

  现在要说说谢玄了。谢玄字幼度,深为谢安所器重。谢安曾经戒约子侄,说:“子弟亦何缘人事,而正欲使其佳?”那意思是说子弟跟父兄有什么关系,父兄一定要使子弟好?诸子侄没有人能对,谢玄对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安听了,甚为高兴。谢玄少年时像纨绔子弟一样,好佩紫萝香囊,谢安对此有些担心,但又不愿打击侄子的爱好,遂以戏赌取得,即以火焚之,谢玄从此就不再佩香囊。谢玄和谢安一样,虽有经国才略,但是对官府屡召不仕。后应桓温之召才出仕。

  苻坚侵犯东晋边境时,朝廷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谢安推荐了谢玄。郗超平日虽与谢玄不相友善,还是有所感叹地说:“安违众举亲,明也;玄必不负举,才也。”大家都不以为然,郗超说:我曾经和谢玄在桓温府中共事,见到他使用人才的情况,虽屐屐小事,也各得其所。这是称赞谢玄的用人之道。

【1】 【2】 【3】 

(责任编辑:吴皓)

“文革”中江青宣传画

1933-1934年:共产党员自首叛变率为何高达95%

  • 圣人出而黄河清?三门峡水库为此折腾了数十年
  • 天安门城楼曾在40年前被秘密拆除重建
  • 孙中山并没指定接班人 谁把蒋介石推上权力高峰
  • 1911年盛宣怀被判死刑:得罪既得利益者 后果很严重
  • 毛泽东访苏受冷落 临时下令卸下送给斯大林的礼物
  刘少奇的接班人位置是如何失去的?

《炎黄春秋》文章:毛泽东总结一生的谈话

  • 杨尚昆回忆:张闻天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遭忌恨
  • 斯大林昏迷十多个小时没抢救 谁是希望他死去的人?
  • 马嵬驿迷雾:被缢杀的人不是杨贵妃本人?
  • 李世民隐瞒了什么:囚慈父于后宫 曾有弑父之心
  • 国军师长余程万凄凉后半生:家道中落 女儿做艳星

1912年10月,袁世凯授予孙中山、黄兴等人大勋位,黄兴当即复电谢绝。随后袁又派人将委任状、勋章、授勋令一起送到上海,还送来了几件礼物和两匹英国种的枣骝玉点马。黄兴命人把东西悉数退回,却把马留下了。黄的儿子问:“为什么要留马?”黄说:“因为…更多

胡适评价五四说,“因为中年智识阶级不肯出头,所以少年学生来替他们出头了;中年智识阶级不敢开口,所以少年学生替他们开口了。现在大家往往责备各省的学生干政,酿成学潮;殊不知少年学生所以干政,正因为中年的智识阶级缩头袖手不肯干

林彪出逃后?毛泽东为何让周恩来读《晋书》--文史--人民网 林彪出逃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读《晋书》 林彪出逃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读《晋书》 林彪出逃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读《晋书》 林彪出逃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读《晋书》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读《晋书》 毛泽东为何 让政治局读《晋书》 毛泽东为何让政治局读《晋书》 “九一三”后毛泽东为何要政治局读《晋书》?_ “九一三”后毛泽东为何要政治局读《晋书》? “九一三”后毛泽东为何要政治局读《晋书》?(转载) 毛泽东为何决定率部“上山”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文史--人民网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职务发生过哪些变化?--文史--人民网 林彪坠机身亡后周恩来为何紧握毛泽东手痛哭 林彪坠机身亡后周恩来为何紧握毛泽东手痛哭? 林彪坠机身亡后周恩来为何紧握毛泽东手痛哭? 林彪坠机身亡后周恩来为何紧握毛泽东手痛哭?2 大字-林彪出逃前的五一晚会:毛泽东与周恩来不同表现 林彪出逃前的五一晚会上:毛泽东与周恩来不同表现 林彪出逃前的五一晚会:毛泽东与周恩来不同表现 毛泽东与周恩来相知互信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炼成的?--文史--人民网 毛泽东与“亲密战友”林彪最后一张合影出台内幕--文史--人民网 毛泽东为何否认"九·一八"为抗日战争起点?--文史--人民网 历史散叶12:毛泽东为何送大葱给斯大林祝寿?--文史--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