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蒂动车停运:“吃空饷”能否曝出制度之漏洞?(原创首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8:06:08
“吃空饷”能否曝出制度之漏洞?(原创首发) [ 江南醉 ] 于2011-02-26 13:35:31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十多年前,从某医学院毕业的吴文荣回到家乡山东省鱼台县,托同村一位长辈帮忙找工作,想一圆自己的“白衣天使”梦。没想到,这一等就是13年,最终只能在街头摆摊度日。就在她梦想破灭心灰意冷之时,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自己的档案资料竟在11年前就被他人冒用,冒名顶替者正是当初所托长辈的女儿,而且冒名顶替者一直在县里两家医院“吃空饷”。(《皖江晚报》2月24日)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又是一起吃“吃空饷”,并且一吃就是11年!可见“吃空饷”背后的制度监督和约束是如何混乱?“吃空饷”事件不断被曝光的,暴露出了当前行政体制内的某些深层次弊端,而其本质则是一种腐败现象。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为什么会存在“吃空饷”现象?笔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让当事人钻了政策的空子有关。现行的工资统发制度和人事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一是工资发放具有隐密性,难于察觉。工资由银行直接拨付到个人工资账户,一般只有当事人和管理单位知道,没有特殊情况,他人不会去主动探问,发放具有隐密性,不易被他人察觉。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人员变动及工资发放情况更是不易及时掌握。从“吃空饷”情况看,“吃空饷”乡镇多于县直,乡村老师多于其他单位工作人员。从吃“空饷”存在的两种具体形式“单位吃空饷”、“个人吃空饷”来看,一方面单位借为在编不在岗人员隐瞒保留编制一事套取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在编不在岗人员利用单位“吃空饷”的心理为自己下海经商留条后路;另一方面,单位人多,无岗可安排,干部拿工资卡做生意,但不享受单位一切福利待遇,单位为其保留编制。这二者都达到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赢”,所以单位刻意隐瞒,当事人更不会自说,造成查处难。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二是工资发放疏于管理,监督不力。个别地方的工资发放管理部门对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发放只注重于“发”,忽略了“审”及“管”,对人员是否符合进工资统发中心的对象及条件审核不严,导致一些自收自支或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违规进入了工资发放中心;对人员是否在岗、有何变动等情况疏于检查,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吃空饷问题没有及时被发现;有关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和通气机制;有的单位领导怕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对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管理中的违纪违规现象熟视无睹,不闻不问;有的为了单位利益,故意弄虚作假,虚报冒领。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三是对“吃空饷”问题认识不高,处罚不够。现在个别干部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吃“空饷”吃的是国家的,国家有的是钱,不在乎这点。吃“空饷”一不为偷二不为抢,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心理上没有一种羞耻感。于是,表现在处理上,也不过硬,在清理吃“空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往往只是停留在督促意义上,最多是纠正错误,而对吃“空饷”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追究行政纪律责任、经济责任的几乎没有,处罚手段的软弱纵容了吃“空饷”现象的蔓延。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吃空饷”反映出了当前基层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管理的漏洞很多。尤其是信息公开的工作以及监察制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财政和人事信息不公开,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管理就没有社会公众的监督,或是监督不力,这是造成很多地方存在“吃空饷”的主要原因。从制度层面来看,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并不缺失,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少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管理的制度,包括薪酬管理制度,都是人事或财政部门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也就是群众俗称的“红头文件”,而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法制化程度比较低。这就使得外部监督无法作为,没有一个很好的监督渠道。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吃空饷”屡禁不止,这除了有管理混乱、监督不力等原因外,还与处罚力度不足有关,鲜有人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笔者认为,应让“吃空饷”的相关部门或当事领导担责,让“吃空饷”者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公开审判,让“吃空饷”者和涉及者暴露在阳光下......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