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威rx5双胞胎视频:日美领土争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38:07
日前,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北方四岛以及日本议员空中巡视北方四岛为标志性事件,两国在北方四岛方面的争端愈演愈烈。并且由于双方对北方四岛问题各执一词,使得双方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开始大挖其历史根源,都希望以此来论证本国对北方四岛领土的领有是合法的。但事实究竟如何,笔者研究生课题即为日俄北方领土争端问题起源,故做此文以期尽最大努力还原历史真相。


千岛群岛实际共有为北中南三部分。北起堪察加半岛,南至沢捉海峡的部分一直被统称为千岛群岛,而北方四岛则是沢捉、国后、色丹三岛以及齿舞群岛这四部分构成。目前日俄关于北方四岛领土争端的历史根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领有论,就是双方都认为本国对此区域是传统上的领有者;另一种是条约领有论,其论证主要集中在1855年日俄《下田条约》和1875年的《桦太千岛交换条约》这两个条约上。下面笔者将以这两种观点为对象对其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于传统领有这种说法,日本方面将北方四岛甚至是包括沢捉海峡以北的千岛群岛南部以及库页岛南部地区视作自己传统的领土其可参考的最直接证据则是1644年松前藩绘制的《正保御国绘图》。作为历史上最早将北方四岛以及库页岛南部地理位置标出的地图现在其史料价值已被认可,并被选入日俄两国外交部共同编撰的《日俄领土问题相关历史资料集》(以下简称《资料集》)。


值得一提的是,《正保御国绘图》中所绘制的关于库页岛南部以及北方四岛的地图与实际情况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也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遭到学术质疑的焦点之一。日本学者木村汎在其《日俄国境交涉史》中指出,关于地图存在差异的问题,关键是由于当时松前藩的地图绘制人员在绘制北方四岛以及库页岛南部地图时,并没有进行实地测绘,换句话说,并没有实际登上该诸岛,只是通过前来松前藩进行贸易的岛民的描述以及乘船沿岛而游得出的结论。所以除去对松前藩的地图描述比较准确以外,对北方四岛以及库页岛南部的描述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出入也是合理的。不过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相比较中国康熙朝绘制的《皇舆全览图》,以及近代国家地图的绘制原则,既然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实际登上上述岛屿并进行实地测绘,那将其视为其传统领土是否合理就值得商榷了。


而同样入选《资料集》的俄罗斯方面由И.П.考兹列夫斯基于1713年编写的《海岛图》则如此记述:“沢捉、国后以及得抚岛皆有异国人居住,其信仰相同,语言是否相同尚不明了。住民与松前城所在之松前岛互通往来,并且每年自松前岛会有来岛贸易之人。此三岛中以沢捉及得抚岛为大岛,且人口众多。国后岛民是否为松前氏之臣属尚不可得知,但沢捉岛及得抚岛民皆按自身意愿生活,且并不臣服于任何人,自由往来贸易。”


从以上记述我们不难看出,虽日本于1644年就已绘制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正保御国绘图》,但根据俄罗斯学者К.Е.切列夫科在其著作《17——19世纪日俄关系探究》中所述,自1713年俄国人И.П.考兹列夫斯基以发现“日本国”为目的自堪察加半岛开始向千岛群岛发出实际勘探开始直至1722年И.М.叶夫雷诺夫和Ф.Ф.鲁日因到达国后岛水域的这十年间,日方的所有文献记录皆没有半分反映。而日本人第一次发现俄船也是在1739年5月由М.П.什潘别尔克所乘坐的“阿尔汉格尔.米哈伊尔”号双桅帆船驶达日本今岩手县水域才被日本人发现。并且,关于日本人与俄罗斯人在千岛群岛的直接接触最早也是在1744年,在磨勘留岛上与俄罗斯贵族碰面并接受其要求在国后岛进行交易。关于此次日俄两国人直接在千岛群岛上见面并交易的事件,日俄双方均有记载。但另一方面从日本外务省编撰由原书房出版的《日俄交涉史》中记载,自1745年俄罗斯进入千岛群岛第五岛并且对其进行细致勘察,并擅自将当地土著入籍为俄国籍之后,俄罗斯便加紧了进一步对千岛群岛的侵略步伐。俄罗斯军官丘普洛夫和什尔努耶夫在沢捉岛横征暴敛。1768年当其返回得抚岛营地时又绑架了沢捉岛上的土著酋长并将其杀害,而这种侵略行为也招致了当地土著的反抗,1771年当地岛民杀死了俄国人数十人,1772年当地岛民又袭击了俄国人驻扎的磨勘留岛并且也杀死了当地驻守的俄国人。从以上这些记载我们也就不难看出虽然日方对于北方四岛领土主权所坚称的“传统领有权”并不是真正站得住脚。而俄罗斯对于千岛群岛和北方四岛的领有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侵略行为之上的。


并且俄罗斯这种侵略行为直接导致了日本近代海防思想的崛起以及其北进政策的实行。1783年仙台藩医工藤平助所著之《赤虾夷风说考》一方面阐述了俄国南下对虾夷地(现今北海道)的威胁,另一方面也系统阐述了自己积极北进的海防思想。不过观其书名笔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德川时代日本,被冠以“风说”字样的书籍一是每年荷兰商馆向幕府献上的《阿兰陀风说书》,一是中国对日贸易船队向幕府献上的《唐船风说书》。既然工藤平助将自己的著作定义为“风说”,一方面是由于其介绍的内容中包含了大量俄罗斯的内容,另一方面其书中对北方领土的态度则是“开拓虾夷,经营北地”,也就是以北海道为基础来经营北方,而这一切主要是为了阻挡来自俄国的压力。而被称为日本海防思想鼻祖的林子平在其《海国兵谈》中也曾经对北进扩张有着详细的描述。可见此时的日本国内对于本国领土的概念并没有跳出虾夷地(北海道),而北方领土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固有领土,所以对于北方四岛日本所持的“传统领有论”自此可以说从幕末近代海防的角度上来讲就已经被打破了。被日本人奉为圭臬的1798年进藤重藏立于沢捉岛上的“大日本惠登吕府”的石碑也只不过是这种海防思想下日本对北方诸岛开始了进一步扩张的产物。而从人种的角度上来讲,北方四岛、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的土著居民,其人种都是不同于日本本岛大和民族的通古斯人种,从其血缘上来说与俄罗斯远东黄色人种以及我国东北的很多少数民族的血统较为近似,同时还有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虾夷人)也渡海与其杂居,被日本统称为“虾夷”。并且日本对北海道的开发和对当地少数民族的同化尚且延续至明治时期(明治初期日本陆军为六镇台,北海道设屯垦军),如果单单只从血缘同一性上来论证“虾夷人”所在之地即为日本领有这种说法就未免和当年德国侵占苏台德区有着很高的相似性。两国对北方岛屿的争夺使当地土著居民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可以这么说,两国对于北方领土的领有权完全是建立在对北方诸岛土著居民的侵略的基础之上的。而所谓的“传统领有论”也只不过是无视了当地诸多原住民的选择性失明的说法。


关于“条约领有论”,日本学者的依据主要则是1855年日俄两国签订的《下田条约》和1875年签订的《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同时,在这里笔者要特别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除去北方四岛,在日本国内还存在一种很大的呼声,也就是将库页岛南部,包括南萨哈林斯克(日本于1905年《朴茨茅斯合约》规定占领整个库页岛后将其改名为丰原)在内的诸多领土也视为俄罗斯应交还日本的“被非法侵占之领土”,其依据也是以上述条约为准。


究其历史根源,是由于松前藩曾于17,18世纪数次向库页岛派出官吏巡视,并且于1679年于久春古丹(今格尔恰科夫港)建造了临时据点并开始移民。但日本却忽略了中国历史上就对东北地区进行过长时间的管辖,起码自元明以来,就有明确证据表明东北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就一直是中国领土。并且自《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更是明文规定了以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东北地区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并且1708年康熙派出法国传教士张诚等人对全国进行测绘,经过10年的时间绘制了当时最为精确的中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而《皇舆全览图》则更是从近代地图绘制原则上明确了库页岛是属于中国领土。


但1855年《下田条约》第二条中关于日俄两国领土内容却是如此规定:“自今起日俄两国国境以千岛群岛之沢捉岛以南为日本领土,得抚岛以北为俄罗斯领土,桦太(即库页岛)边界不予划分以两国成例遵循之。”而1875年日俄《桦太千岛交换条约》则是以日本所占之库页岛南部与俄罗斯所占之千岛群岛北部进行交换,俄罗斯领有库页岛全部,而日本领有堪察加半岛以南的千岛群岛全部。


不过在这里日本忽略的基本史实则是,根据《中俄尼布楚条约》所规定,库页岛是属于中国领土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而日本方面的历史学者则绕开了这一历史事实以1855年的《下田条约》中所定条款为依据来进行论证。殊不知中国将库页岛割让给俄罗斯是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内容,也就是说《下田条约》中关于领土问题的规定尤其是关于库页岛问题的处理都是非法的,日本充其量只能说是在中国对东北控制不是很严格的情况下在库页岛上私自进行殖民行为,而如果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库页岛南部是日本传统领土的证据既不符合史实也和近代国际法相违背。并且提到条约,既然日本外务省主编的《日俄交涉史》中所载《下田条约》的内容中都将沢捉岛称为千岛群岛的一部分,那目前日本也就没有理由提出所谓的“北方四岛”独立于千岛群岛之外,而《波茨坦公告》中的日本将放弃对千岛群岛的领有对北方四岛来说也就是有效的。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日本对于其所声称的“北方四岛”是其传统合法领土这种提法其实有很多地方是站不住脚的。结合近年来日本与周边诸国的领土纠纷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其本岛资源匮乏,开发海洋资源迫在眉睫,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日本更希望通过对争议领土的领有来达到突破《波茨坦公告》对其的限制。就在不久之前日本已经修改了其防卫大纲并将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而如果日本再从领土事实上突破《波茨坦公告》对其的限制,其下一步所要进行的无非就是突破宪法第九条对其的限制。所以说,在目前东北亚局势中北方四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地区稳定的关键性因素,而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则是东北亚各国尤其是日俄两国需要长时间冷静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