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广场灵异事件漫画: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二姨夫猜想”(人民时评)--传媒--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59:08

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二姨夫猜想”(人民时评)

杨健

2010年12月27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分享
  • 推荐
  • 微博
  • 字号

  “二姨夫猜想”虽然以令人欣慰的方式走向尾声,但它所敲响的警钟,应该时时在干部们耳边回响

  

  12月25日,在复旦学生黄山遇险报警事件中被传“非常有影响力”的“二姨夫”终于现身,以自己“下岗工人”的身份证明,之前对于沪皖两地强力联手救援的种种推断,只是并无依据的猜想。

  仅就这一特定事件而言,谜底的揭开道明了真相,厘清了传言,让可能被牵连的当事人和机构松了一口气,但“二姨夫猜想”所反映出的公众心态和舆论情绪,却远不能令人轻松。

  “二姨夫猜想”,只是近年来众多热点公共事件的一个侧影。在这些事件中,公众心里有一根弦始终紧绷。大家对事件背后的人际关系、权力影响、可能存在的潜规则保持高度警觉,有时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干部家属组团出国游,是不是公款埋单?公车肇事逃逸后司机自首,是不是在当替罪羊?领导的孩子提干了,是不是借了家庭的光?这些质疑和追问,有时有答案,有时没有答案,更多的时候“不需要答案”,集体围观下的缺席审判,通常都是“有罪推定”。

  公平地讲,在这种社会心理氛围之下,不免会有事实偏差,难免造成误伤,领导干部群体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是无声隐忍、委屈申辩、高调辟谣,还是激烈的“双起诉”、“跨省抓捕”?以怎样的态度分析和对待此类事件,涉及舆论监督、干部形象、干群关系等重要问题,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高度警醒、深刻思考。

  应当看到,“二姨夫猜想”不能一概视为“二姨夫臆测”、“二姨夫谣言”。因为事实证明,这类“猜想”虽有捕风捉影之嫌,但“不幸而猜中”的情形不在少数。从华南虎照到高考移民、从罗彩霞案到“局长日记”,调查结果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行为确实有失检点,以权谋私现象的确并不鲜见。不少情况下,上海的“二姨夫”只是在替另外某个地方的“二姨夫”埋单,而不能怪舆论戴着“有色眼镜”。

  应当看到,失去监督的信任往往是速朽的。人民群众把社会管理的重任托付给公职人员,是出于他们可贵的信任,但这种信任决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批评和监督政府部门、公职人员,既是群众对自身民主权利的维护,也是帮助政府部门及早发现问题、改正缺点、提高行政水平。对这些监督的声音,委屈允许存在,申辩也有必要,但决不能逃避,更不能打压。

  还应当看到,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过激情绪和言论,固然有其不客观、不理性的一面,但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跟一些地方言路不畅、对群众呼声响应不力有关。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如果呼声得到重视,如果监督的制度始终健全、监督的渠道始终畅通,群众绝不会有意为难谁,即使出现一些偏颇的言论、偏激的情绪,也一定能够及时化解。

  “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群众的“猜想”,基于平日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决定于各级领导干部所展现的形象。“二姨夫猜想”虽然以令人欣慰的方式走向尾声,但它所敲响的警钟,应该时时在干部们耳边回响。

领导干部该如何面对“二姨夫猜想”(人民时评)--传媒--人民网 治理者如何面对“失当批评”(人民时评) 警惕面对群众诉求的“制度休眠”(人民时评)--观点--人民网 面对公务接待潜规则(人民时评) 人民时评:食品安全“一把手”如何负责--人民网食品频道--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治理者如何面对“失当批评” 人民时评:如何看待少林寺的现代生存--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多少人打肿脸充胖子,如何应对未富先奢--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食品安全“一把手”如何负责--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面对救援牺牲民警,“驴友”咋如此自私狂妄--观点--人民网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警惕面对群众诉求的“制度休眠”--观点--人民网 警惕面对群众诉求的“制度休眠”(人民时评) 食品安全监管如何“道高一丈”(人民时评) 领导干部应有“大气象”(人民论坛)人民日报-人民网 人民时评:谁该对一学期只上一天课的学生负责--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绕着走、躲着走、低头走,“三走干部”该歇了--观点--人民网 重视消除“百慕大”现象(人民时评)--观点--人民网 醉驾入刑要杜绝“模糊上路”(人民时评)--观点--人民网 禁烟禁酒谁该率先垂范(人民时评) 监管为何总在出事后(经济时评)--传媒--人民网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媒体? 人民时评:微博上“火”起来的官员如何更“火”--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三最"女贪罗亚平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观点--人民网 人民时评:"放慢"与"加快",中国如何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跨越--观点--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