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歌曲mp4免费下载:朱爹爹:武汉方言活字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6:18:11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徐颖 摄影记者尚炜

    出场人物脸谱:朱建颂,男,85岁,华中师范大学汉语方言学副教授、武汉文史馆馆员,一辈子研究汉话,著有《武汉方言词典》、《武汉市志·社会志·方言》、《武汉俗语纵横谈》等20多本语言学专著,发表于报刊的长短语言论文500余篇。

    不服周
    中学生胆大报纸发文论战学者

    最近,本报《茶馆·汉腔》的多位嘉宾、汉话学者推荐我们采访85岁的朱建颂老人,说他一辈子研究武汉方言,孜孜不倦。“这可是抢救性采访啊!”他们言辞急切。
    18日,踏着鹅毛大雪,我们跟着武汉市第一技术学校教师、武汉方言研究爱好者胡全志前往华师找朱老。当我们来到学校老龄办办公室时,朱老已在此等候了,可他还说:“天气不好,真是辛苦你们了!”老人家站起身来,腰弯得像长弓,但说起“武汉话”,他嗓门响亮,一谈一笑间两眼眯成一条缝。
    “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爱武汉,爱汉话。”这是朱老对自己的开场白。1926年,朱建颂出生在硚口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工人父母的智慧很质朴,教育他“凡事要尽力去办,成人要靠自己”。1938年,朱建颂读完小学四年级,经过半年初中预备班,升入法租界的法汉中学。当时,朱建颂在报纸上看到一篇谈武汉方言的文章,其中说“无业游民”汉话叫“荒气”、“蚂蚁”汉话称“马引子”,这位中学生琢磨,认为应该是“荒器”才对,所谓“不成器”嘛;而“蚂蚁”,汉话应为“马燕子”……于是在这张报纸上,有了一位中学生与当时汉话学者的论战,在当时的租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朱建颂在法汉中学,除了读国文外,每天还要背诵大量的法语、英语课文,这让他对语言以及“a:”“i:”“u:”这些国际音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同音标组合,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语音,武汉方言也是这个原理,他开始留心钻研方言发音、读写、释义的规律。

    过细
    边听边记边推敲收录武汉方言词条8000个

    1948年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毕业后,朱建颂到法汉小学当了一名国文教师,解放后先后执教于武汉第一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56年,他还被派到北京,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主办的普通话语音研究学习班。在那里,他受到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树、李荣、徐世荣、周殿福等的教诲,对语言语音的规律了解更加深入,回湖北后一边推广普通话,一边开展方言调查,发表了论文《汉口方言与北京语音的对应规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走到哪里,他总是兜里揣着小本和纸笔,听到有意思的方言,就记下来。有一次走在路上,他听见几个女工说:“像这样的媳妇,我屋里载得着。”这个“载得着”,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是“用得着、能发挥作用”的意思,他小心地记下了。像这样的汉话词条,几十年他一共收录了8000个,1995年他出版了《武汉方言词典》,成为人们查阅武汉方言的权威工具书。
    汉话,很多武汉人说得遛,但具体怎么写,大多搞不清楚。朱建颂也常遇到这种情况,他从不马虎过去,一定要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来考证清楚。比如农村挑东西的“cong担”,朱建颂小时候就常听人说这个词,但怎么写呢,有人写成“冲担”,他当年则认为应写作“葱担”,因为小葱就是头儿尖尖,这个物件外形相似。多年后,他偶然一次翻看《西游记》,看到里面有句:“尖担挑柴两头脱”,便受了启发:汉话的“cong担”就是“尖担”,随后他又翻到《广韵》、《集韵》,里面解释“楤,两头尖叶”,朱建颂考证到此,兴奋不已,“楤担”从此正名了。

    扎实
    咬文嚼字脑子里有本活字典

    作为85岁高龄的老人,朱建颂思维很清晰,他边回答我们的提问,边自己总结:“我的经历大概就是三个阶段……”他说,这种条理“可能是因为咬文嚼字多了的缘故”——因为喜欢咬文嚼字,他看过的书报都没有完整的,许多被他剪下来,用红色圆珠笔在他认为用错词句的地方批注,用夹子夹成一摞摞,汇总后收录起来最后整理成书;因为喜欢咬文嚼字,家里的大小词典都被他翻烂了,在他的书房里找不到一本完好无损的书……
    汉话研究爱好者胡全志最近几年因为常常给报社投稿,在一次汉话研讨会上认识了朱老。他记得有两次给朱老打电话都非常吃惊:一次是他要投给报社的稿件中谈到了“打cou和”,cou是否写作“抽”,他拿捏不准,便向朱老请教,电话那头的朱老一下都没犹豫,像“活字典”似地给他解释:“写成‘抽’是不对的,应该是‘ ’,《现代汉语词典》里面解义:将箱子的一头端起来,让其倾斜,里面的东西倒出来”。还有一次,胡全志问武汉话说“上不了cha子”,该怎么写?朱老马上滔滔不绝起来:“武汉话有‘礓 子’,指的是‘台阶’。武汉以前是个大码头,工人搬运货物上台阶叫上礓 子,这考验工人的力气够不够。所以后来衍生出‘上不了 子’就是指‘达不到水平’……”

    结根
    千叮咛万嘱咐媒体再莫用错“克”“哈”“岔”

    朱老说话很随和,但是遇到别人语言用得不规范的时候,他的一股子批评劲就上来了。
    朱老说:“有时候看报纸,突然冒出一个什么‘幺蛾子’(指‘坏主意’),这是北京方言,很多武汉人都不懂的。作为大众媒体,为什么不说通俗易懂的,非要说些黑话?”“还有,好多人按武汉话的发音来书写武汉方言,是不对的。比如:‘岔着吃’、‘岔着拿’、‘岔着卖’,应该是‘敞’;‘出克’、‘克玩’,应该还是写作‘出去’、‘去玩’;‘等一哈’、‘有哈数’,应该是‘等一下’、‘有下数’……以后这些千万莫弄错了,不然就贻笑大方了。”
    我们问朱老:“网络语言日新月异,对‘神马’、‘浮云’、‘给力’这些新词语,如何看待?”他解释说语言用得恰当的主要标准是大多数人能懂,语音、语义都是有一定流变性的。他说:“方言就是民间的语言,要吸收民间的智慧。”
    还有一次,武汉一家论坛上有网友对一些汉话疑惑不解,争论不休,后来论坛干脆发起网友见面会讨论,并联系汉话专家当面解答,这次见面会的活动联络人给朱老打电话,问他愿不愿意去,走不走得动,他还未听完客气话,在电话那头就急了,说:“我走得我走得,我坐公交车过去,我有老年证……”
    临走前我们说,下次有问题要请教,想去朱老家中拜访。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家里没开空调,只有一个小取暖器,基本上都没开,要是开了一次便会习惯插电取暖,不低碳啊!”看啰,老人家说话还蛮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