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婷所有产品图片:2、利益的根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4:46:15

2、利益的根本所在

【原文】且万乘之主、千乘之君,后妃、夫人、適子1为太子者,或有欲其君之蚤死者。何以知其然?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语曰:“其母好者其子抱。”然则其为之反也,其母恶者其子释。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2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妇人事好色之丈夫,则身见疏贱,而子疑不为后,此后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故《桃左春秋》曰:“人主之疾死者不能处半。”人主弗知,则乱多资。故曰:君死者众,则人主危。故王良3爱马,越王勾践爱人,为战与驰。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买。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故后妃、夫人、太子之党成而欲君之死也,君不死,则势不重。情非憎君也,利在君之死也。故人主不可以不加心于利己死者。故“日月晕围于外,其贼在内;备其所憎,祸在所爱。”是故明王不举不参之事,不食非常之食;远听而近视以审内外之失,省同异之言以知朋党之分,偶4叁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士无幸赏,赏无逾行;杀必当,罪不赦,则奸邪无所容其私。

【译文】况且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君主、拥有千乘兵车的中等君主,其后妃、夫人、正妻儿子做太子的,或者有想要他们的君主早点死去的想法。怎么样知道他们会这样呢?所谓的夫妻,没有骨肉的恩情,相爱就亲近,不爱就会疏远。俗话说:“母亲很好那么她的儿子就会被父亲抱在怀里。”那么反过来说,母亲被厌恶那么她的儿子就没人抱。成年男子到了五十岁而爱好女色的本性没有减弱,妇女年龄到了三十岁美丽的容颜就衰退了。以衰退了容颜的妇女来侍奉好色的男人,那么就会被疏远和看不起,而她的儿子也就怀疑自己不能成为继承人,这就是后妃、夫人希望她们的君主死去的原因。而唯有母亲成了太后而儿子成了君主,那么发布命令无不施行,下达禁令无不停止,男女之间的欢乐不会比先前的君主差,而独揽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政权毫无疑问了才能放心,这就是鸩酒毒杀绞缢扼杀之所以被使用的原因啊。所以《桃左春秋》说:“君主生病去世的不能达到半数。”君主不知道这些,那么混乱就会有更多凭借了。所以说:认为君主死了对自己有利的人众多,那么君主就危险了。所以王良爱马,越王勾践爱人,是为了打仗和赶路。医生善于吮吸别人的伤口,口含别人的脓血,并不是和病人有骨肉之亲,是因为有利益加在这些事上。所以造车的人造成车子,那就是想要别人富贵;木匠造成棺材,那就是想要人死亡。并不是造车人仁爱而木匠坏,而是因为别人不富贵,那么车子就卖不出去;人不死亡,那么就没有人来买棺材。木匠的人之常情并不是憎恨别人,而是因为他的利益是在别人的死亡上。所以后妃、夫人、太子的党羽结成后就希望君主快死去,君主不死,那么他们的权势就不会大。他们的人之常情并不是憎恨君主,而是他们的利益是在君主的死亡上。所以君主不能不对那些因为自己的死亡而有利可图的人多加小心。所以说“日月有光圈围绕在外,它的毛病在内部;防备自己所憎恨的人,祸根却在所爱的人身上。”所以明白的君王不举荐没有经过参验的事情,不吃不寻常的食物;既打听远方的情况也要观察身边之事来审察内外的失误,省察相同和不同的言论来了解党派的区分,配合各种检验结果来督责臣下陈述问题的真实;拿事后的结果来对照事前的言行,按法令来治理民众,根据各方面情况来检验观照;对读书人没有侥幸的奖赏,奖赏不会逾越等级;诛杀必须与罪行相当,有罪一概不赦免;那么奸邪之人就没有地方可以容纳阴私了。

【说明】本节接着对防内作出说明,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什么会谋算自己?那就是“利益”!自夏启王天下以来,天下就成了一个人的天下,到夏朝末期,私有制愈演愈烈,所以商汤夺天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有制更是畸形发展,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土地而算计,而奋斗,而抛头颅洒鲜血,人们都为了自己的私有利益而不顾社会的公有利益,不顾家庭的公有利益,不顾亲人的利益,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开始丧失了群体意识,而且也丧失了人类的良知。这种畸形状况一直发展到今天,私有制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制度。但是现在的人们却忘记了,一个人必须是要依赖别人的劳动成果才能生存下去的,就是鲁滨逊,也依赖了别人制造的工具和前人留下的智慧。人们在沉醉于私有利益的时候,往往就不在乎别人的利益,被眼前利益蒙蔽,从而也就成了睁眼瞎。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私有利益在作怪。因此,只要真正认清利益的根本所在,也就能很好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

【注释】1.適:(dí敌)古通“嫡”。正妻生的长子称嫡子,省称“嫡”。《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適以长,不以贤。”《韩非子·亡征》:“轻其適正,庶子称衡。”《列子·力命》:“齐公族多宠,嫡庶并行。”《汉书·杜周传附翟义》:“此必適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篇海类编·人事类》:“適,適庶,与嫡同。”这里用为正室长子之意。

2.解:通“懈”。《诗·大雅·假乐》:“不解于位,民之攸墍。”《诗·周颂·桓》:“天命匪解,桓桓武王。”《诗·鲁颂·閟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礼记·杂记一》:“三日不解。”《易·杂卦传》注:“解,缓也。”这里用为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之意。这里引申为减弱之意。

3.王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善御者。

4.偶:(ǒu藕)《书·君奭》:“汝明勗偶王,在亶,乘兹大命。”《管子·心术上》:“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这里用为配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