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婷信商是什么啊:知变化 得大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08:33

        知变化 得大道                                                                                                                                                    -----读夏荣山水画           初见夏荣画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他的画很新奇,技法也很独特。水墨山水,水气墨韵之间所表达的种种意蕴,需要我们用心灵品读才能理解和渗透,而重彩山水则是激情外泄,使人热血沸腾。画家试图用一种猛烈的笔触、纵横涂抹,恣意挥洒、为所欲为,视一些传统与法度于不顾,来解释中国画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全新的美学观念。近来,当我一次次面对夏荣的山水画时,我开始意识到,他要表现的是山的灵魂、山的气质、山的品德,表现的是一股阳刚正气和磅礴大气,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性和文化內涵。

  夏荣学习中国画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其间他也画了不少花鸟画、人物画,在他涉入山水画时,仍停留在民情乡俗的表现,手法还是画小幅的河湾、山林、牧歌、樵夫,那种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画面,给人一种小感觉、小情趣、小场面的印象。他在苦苦地思索,中国画要不断出新,不能走沿袭古人的老路,一个画家要勇于创新,画出不同时代风格的作品。为此,他面对灯红酒绿的现实生活,甘守寂寞,远离尘嚣,躲进小楼,尤如达摩面壁。他为自己确立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宋.苏轼)的目标,只有这样方有可能进入艺术最高境界,寻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方法和一种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语言系统,他把这些称之为:进行山水画的一场革命。

  青山起于垒石,大洋汇之细流,大雕大琢之后,方有大朴大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养的增厚,他逐步创作出水墨山水、重彩山水,《红土地》系列,由于他对这批画最着力,最用心,所以也最能集中体现出他的艺术追求与思索。2000-2005年间,他以积墨取代小幅画中常用的泼墨,注重大的体面和层次,强调画面质与量的视觉效果,重峦叠嶂、壁立千仞、连绵起伏,以红、蓝、黑色彩的明暗对比,大山水、大境界的表现形式,再现祖国山河的雄伟气势。画家将内心世界的意象情怀移入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几年来,夏荣在深思后,画出一批全新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形式上表现出一种整体性,技法上甚至是叛逆的,并不刻意追求它对客观写实的造型功能,而着力表现出山体的“似”与“不似”的意象形式,这些符号语言,他以元代倪云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理论为基础,从“形”的束缚中得完全的解脱,再到个性符号。用夏荣自己的话说:“我的画是从传统的程式里走出来的,从内心到形式都不受任何约束,追求感情真实,平淡天真。在生活中培养性灵,在读书中增长学问,用学问表达意境。”透过这些作品,我想说,他已画出了高远意境,将自己的灵魂、心智,全部熔铸在画中。

  有人说夏荣的画,一点也看不懂,他的画不是传统的,他的画是色彩的。山体只是线条构勒几笔,不用皲擦点染,水墨透明清丽。也有人说,他的画是大写意的,是抽象型的,他的画挺前卫的,好象无一笔是画,无一笔不是画,他是画家中的革新派。

  从夏荣的艺术中可以看出,现实世界被画家意象化、纯净化,并加以改造,主观的不受传统约束,笔墨大幅度运动,大胆地删繁就简、凝练,把他心灵的所感、所闻贯注于笔端,自由释放。是人与自然的感情共鸣,融为一体,进入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

  据此看来,夏荣作品是全人格、全生命力的表现。因而,他的大写意画才能有如此人性的诠释和情感的律动,才能饱含着超越世俗的空明清纯和精神境界。刘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