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景区旅游攻略:教学交往行为及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26:57
教学交往行为及特点 柳夕浪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述、问、答等等都是导向学生的行为,即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他们的学习需要出发,加工处理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输出教学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学生也通过反馈评价、模仿等途径对教师产生影响。教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依据,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因为教师的教而变得富有成效,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双向互动的性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称教学行为为交往行为。没有交往,缺乏互动,也就谈不上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当然,我们不能由此而把所有的交往行为归结为教学行为。教学交往与其他交往行为相比,有它自己的特点。

第一是它的社会规范性。教学交往主要是一种社会角色交往,所涉及的社会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关系,而不是个人情感状态的自由选择关系。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与家长之间形成“契约关系”,必须按照社会期望的统一要求施教。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期望在不断变化,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而不是消解教师与学生角色。师生也不可能还原为没有“教师”和“学生”角色概念的抽象的人。他们在课堂上的交往是公开的,受到社会现实原则的支配,同日常生活中的私下交流、随机交往是有区别的。

第二是它的可理解性。课堂交流是师生间以可理解的方式共享知识经验、分享思想情感的过程,是以教学语言、教材为媒介的双向理解过程。这里的“理解”不仅指领会、把握知识经验的认知过程,也是指人际间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过程,是主体不断消除误解和障碍、反思自身、达成自我理解、自我发展的过程。作为教师,应“理解学生,教在心灵”;作为学生,要“理解教师,勤学奋进”。

第三是它的动态生成性。不能把课堂交流看成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知识经验、思想情感的彼此交流、碰撞,可以产生新知识、新思想。这同没有增值的物的交换过程有着质的区别。在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一方面是处于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儿童,内在的情感、想象力、潜能在教师的感召、同伴的启迪和自我的激励下得以开掘;另一方面,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体会到个体生命价值,获得专业发展,享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

教学交往行为因教与学双方在交往的发起、展开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行为模式。我们将它分为讲授教学、对话教学、活动教学三类。

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经验、结论直接显示给学生,并作必要的举例、阐释,学生主要通过聆听和观察作接受式的学习。整个交往过程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及教科书,根据自己编制的教案启动教学活动,直接呈现知识,学生则聆听教师的讲授,观察记录教师的板书,在交往过程中处于被支配、被主导的地位。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主导者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达到自己预期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目标的过程。交往过程主要表现为教师主导下的倾斜模式。

1.讲授教学

讲授教学中,教师主要借助口头言语,将知识内容呈现给学生,具体呈现方式有讲述、讲解、讲演等,同时辅以必要的板书和声像显示技术。随着视听媒体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声像呈示行为绝不仅仅停留于向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而是逐渐与整个教学过程加以整合,推动着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深刻变革,甚至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不过,这已经超出了课堂教学研究的范畴;同时,这种“人—机”互动也不可能取代“人—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

2.对话教学

如果说讲授教学主要由教师控制的话,那么,对话教学本质上应当是师生平等参与、共同活动的过程。主要特征有三。一是问题引导。双方须有共同的“话题”,有“话”可“对”。话题就是问题,就是不断向对方质疑问难。一旦“问题”被“消灭”了,对话也就暂时终止。二是双向互动。提问与应答不断转换着,一方不依附于另一方,不主宰控制着另一方,彼此间蕴含着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对话双方都要兼顾对方的意愿,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都有可能突破原有体验与理解的局限性,获得新见解。与逻辑连贯、意义确定的“独白”不同,对话的逻辑是开放的。三是和而不同。这既是指处理相互关系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和立场,也是指对话的结果。和谐相处,而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苟同、依附他人,才能建构一个积极的自我。对话须寻求“共识”,产生视界融合,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对差异的尊重、理解,达到“共生”状态。课堂上的对话行为主要有两种:师生对话与小组讨论。前者指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后者侧重于学生小组内的交流活动。

3.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自主性活动过程。在学生的自主性活动中,教师只是作为“辅导者”的身份出现的,学生成了互动的主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教学交往的内容、进程与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应学生活动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练习活动。做练习挤占了中小学生大部分课外活动时间,同时在课内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学生练习的时间、内容、方式、结果等等,都与教师的练习辅导行为密切相关。

200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