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企业级应用:马晓天上将:我国应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58:55

马晓天上将:我国应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论坛出处:西陆中国军事 作者:广东兄弟 时间:2011-01-18 08:26:41 分享到搜狐微博

马晓天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马晓天上将在1月17日出版的《学习时报》上发表题为《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时代内涵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担当》的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十六大全面深入分析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战略判断为坚持改革开放、确保综合国力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科学依据。2010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一科学分析,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和国家和平发展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战略机遇期问题的基本认识

  深入理解战略机遇期问题,首先应对战略机遇期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实质特点。一般而言,战略机遇期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战略机遇期是与国家发展道路紧密相连的政治概念。战略机遇期问题历来受到中外政治家的高度重视,既遵循普遍规律,又有鲜明的个性。一般来讲,战略机遇期泛指有利于某个国家达成其战略目标的特定时机和环境。但不同国家由于发展道路不同,其对战略机遇期内涵的认知和把握也各不相同。例如,历史上曾有过某些国家试图通过战争谋求利益,实现扩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大国之间的彼此猜疑、国际矛盾的尖锐复杂、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有利于其扩军备战、发动战争。因此,局势的持续动荡对这些国家反而意味着一种战略机遇。对于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来说,和平稳定的国际形势、开放包容的国际秩序、世界各国的合作互信,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搞好自身建设,实现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国际及周边环境的持续稳定期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发展道路的和平性质,决定了我们对于战略机遇期内涵的界定和认识。

  第二,战略机遇期是对国家发展环境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综合判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战略机遇期的判断需要宽宏的战略视野。从时间上说,我们的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一个较长时期,有相当的时间跨度。从空间上看,我们的战略机遇期是指覆盖国家发展全局的有利环境,基于对国家内外形势的总体判断。局部稳定、整体动荡,短暂平静、长期不稳的局面,不构成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坚持立足长远和着眼全局的思想方法,超越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域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孤立和偶发的现象所误导。我们既不能把某个短暂、局部的有利时机等同于战略机遇期,也不能因一时一地的不利局面否定战略机遇期的存在。

  第三,战略机遇期的确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其《论持久战》中指出:在指导行动、展开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根据客观事实,提出计划”,反对“主观地看问题”;另一方面,“必须发挥自觉的能动性”,深入研究形势,形成“符合客观事实的思想”并据以指导实践。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述为我们深化对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方面,战略机遇期不是主观向往的结果。没有必要的内外客观条件,就不会有战略机遇期。对于坚持和平发展的国家来说,促成战略机遇期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没有迫在眉睫、举国迎敌的战争或战争危险,没有成为世界主要矛盾的一方,国际和地区形势总体有利。促成战略机遇期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社会总体稳定,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战略机遇期同样需要强烈的发展意愿和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有利的内外形势并不能自动形成战略机遇期。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文革”后百废待兴的国内形势,邓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展示了我党老一代革命家推进国家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强烈意愿。与此同时,透过美苏两家的激烈争夺,邓小平同志综合分析国际战略形势,敏锐地得出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大判断。这一系列战略论断,为我国成功抓住战略机遇、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战略机遇期的维护和经营需要精心运筹。保持稳定发展并避免成为各方矛盾的焦点,是确保自身发展进程不被中断的关键。这就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其战略机遇期内要力求保持稳定,力避四面出击,集中精力发展自己。1990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可以说,“不当头”是促成和维护一个国家战略机遇期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力求稳妥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在整个战略机遇期内,积极有所作为同等重要,其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寻求和维护战略机遇期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一个国家在其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既要为国家崛起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又要赢得国际社会对自身发展的广泛认同和支持,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有所作为正是为延长和维护战略机遇期创造有利条件;相反,无所作为就难以完成战略机遇期的历史使命。其二,国家的发展,特别是一个大国的发展是在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进行的,战略机遇期的争取、维护和经营本身就是国际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与较量。任何国家的战略机遇期内,都会伴随着各种竞争,有时是非常激烈的角逐较量。近年来,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少风浪和危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周旋和斗争,既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也始终把握住了国家稳定发展的大局。例如,从李登辉1995年公然访美引发台海危机,到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我们围绕台湾问题与有关各方展开多轮较量,既坚定地维护了我国的核心利益,又维护了外部环境的总体稳定。历史经验表明,在维护和经营战略机遇期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又要把握节奏、有理有利有节,这是一个国家在战略机遇期内需要时刻关注的重要原则。

  二、当前我国维护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总体环境

  在新世纪的头 10年中,我们成功抓住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 21世纪第二个10年到来之际,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一方面,要清醒地看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维护我国的战略机遇期仍面临一系列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只要运筹得当,新的风险和挑战不会轻易改变我国总体稳定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对此应充满信心。

  近年来,我们明显感到我国外部压力有所增大,内外安全环境面临一些新挑战,维护战略机遇期的任务更加艰巨。主要表现在: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部分国家对华心态趋于复杂,疑虑增大,我们运筹大国关系的难度有所上升;我国周边局势紧张动荡较前加剧,朝鲜半岛核问题等热点问题复杂性日益增强,南亚恐怖活动保持高发态势,塑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难度有所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可能继续释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更趋突出;国际舆论中的对华负面情绪上升,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等不时泛起,我们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境内外敌对势力寻机滋事、干扰搅局的图谋没有改变;我国融入世界的规模程度不断加深,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关联互动更趋紧密,对维护国内稳定大局增添了难度。

  尽管我们面临上述新挑战新困难,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基本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利益纽带更趋紧密,制约战争的因素持续增加;世界主要力量无意通过武力方式解决彼此间分歧矛盾,军事手段普遍成为解决争端的最后选项,通过和平协商、理性化解矛盾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同时,我们有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雄厚积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参与国际竞争、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运筹对外关系的资源和手段也更加丰富。以上这些都是有利于维护战略机遇期的基本条件。此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的条件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美利益交融不断增强,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有望维持总体健康稳定的发展局面。尽管近一段时间美对华政策中的一些负面因素较为突出,但总体上看,美在今后一个时期,仍会奉行以合作与对话为基调的对华政策。这是因为:在经济上,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日益提升。两国经济交流合作日趋紧密,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从经济层面讲,中美两国已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这将推动美在对华关系上采取审慎务实的态度。在安全上,中美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维护和促进国际与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反恐、防扩散,处理全球性挑战以及一些地区热点问题上,都需要相互间的合作与支持。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对美的国事访问,可望进一步推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二)世界多数国家希望保持对华关系稳定,我国国际战略回旋空间不断扩大。总体上看,尽管近期一些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产生一些质疑,但我国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的势头没有受到大的冲击。一是世界大国均有分享我国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对世界增长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2.3%上升到当前的20%以上,我国与主要国家间的利益交融和互利合作不断发展。尽管一些国家仍戴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发展,但他们无意也不愿承受与中国关系发生严重倒退的经济代价。二是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进一步推进。多年来,我国坚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平等相待、经济上互利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积累了深厚的道义资源。这将为巩固和加强我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随着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和我国国际影响日益拓展,我们塑造有利国际环境的空间依然广阔,在世界范围内尚不会形成于我不利的政治局面。美国著名学者扎卡里亚在《后美国的世界》一书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不再分属不同的阵营,而是比以往有了更深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制衡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可能是一种危险的、引起动荡并可能自食其果的政策。如果美国选择制衡中国,会发现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自己反而成为破坏性力量,并为此在经济和政治上付出高昂代价”。

  (三)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总体稳定,继续争取较为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仍是可能的。2010年,中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周边形势变化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完全有可能继续维护总体有利的周边环境。近年来,周边部分国家虽然对我国实力地位快速上升仍有疑虑,但其与我国地缘位置相近、利益纽带坚实,普遍希望搭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快车”。这些国家从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出发,采取敌视中国或联手对华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我国与周边各国关系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的发展势头仍是大势所趋。

  (四)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总体有利,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机遇仍然存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但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总体有利的局面没有改变。一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4月世界银行春季会议通过改革方案,中国的投票权将由2.77%提高至4.42%,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世行第三大股东国。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改革方案,中国持有份额将从3.72%升至6.39%,投票权将从3.65%升至6.07%,成为居美、日之后拥有第三大表决权的国家。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话语权的进一步提升,将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二是主要力量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美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25年全球趋势》报告中称,未来20年中国将拥有最大影响力。日本内阁2010年5月发布《世界经济趋势》报告预计,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占全球 23.9%,是日本的4倍。我作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市场”的地位仍然牢固,将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新兴产业经济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生产发展的跨越提供了可能。当前,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从战略高度对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进行谋划,积极出台一系列重要科技战略措施。美欧日俄印等纷纷出台以发展清洁能源为主的“绿色经济”革命,将政策重点放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新兴产业经济的出现,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竞争重新处于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目前,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生产能力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这一势头。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五)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模式的认同感日益提高,我国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1989年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曾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作出“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之间互相竞争的历史已经终结”的断言。但20年后的2009年,福山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却修正了自己先前的判断:“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对于一个处于崛起进程中的国家来说,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跃升固然重要,但发展模式、思想文化等软实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发展道路日益被国际社会认同接受,是我国一笔无形的宝贵资源,为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营造更友善的国际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们维护战略机遇期奠定了更加坚实的道义基础。

  (六)国内环境中的多种有利条件也为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党执政经验不断丰富,管理国家和处理危机的能力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科技创新能力日趋增强,经济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完全可能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的资源和手段更加丰富,各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不安定因素将得到有效控制。具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可以举全国之力共同应对重大挑战。

  中央关于战略机遇期的重大战略判断,为我国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总结继承历史经验,努力维护和经营好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第一,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战略机遇期这样的重大战略判断,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因一时一事而动摇。一方面,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应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珍惜、抓住并用好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今后我们维护战略机遇期的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样。我们仍应居安思危,努力维护国家发展大局。第二,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增强忧患意识,最大限度减少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和挑战,努力维护日益拓展的国家利益,营造更和谐的外部环境。第三,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要维护好、经营好、捍卫好战略机遇期,很关键的一点是要高度重视维护内部安全稳定。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把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严防敌对势力插手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国家稳定大局。第四,继续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不断增强国家软实力。国际战略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解决好发展问题,才能有足够强大的资源和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战略机遇期。为此,我们应始终保持强烈的发展意识,集中精力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我们应努力培育国家的软实力,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我国文明、公正、民主、进步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