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评中级工程师:走近片段教学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1:49:47

——前言 
      所谓片段教学,一般是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10~20分钟的教学,以展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自定型片段教学是由教师自己选择教学内容,他定型片段教学则由他人指定选题。自定型片段教学便于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展示教师的风采,提高教学实效,教研活动多采用这种形式;他定型片段教学更能真实地反映上课教师个体的设计能力、应变能力,带有评比和考核性质的片段教学多采用这种形式。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和主题两种类型。节选型片段教学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主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主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即教师面对学生进行教学,具有更强的仿真性,能较客观地反映被测试者的常态教学水平;虚境型片段教学,即教师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受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
  在某些地方的“小高”、“小中高”评选、教师招聘考核中,片段教学已然成为“热点”,甚至成为重头戏。究其原因,说课是以前考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形式,但说课内容、程式、步骤常常被固化,容易形成套路,导致“说”与“教”的水平大相径庭。因此,有些地方开始出现片段教学,并逐渐被更多的地方接受。
  本期在片段教学的大背景下,重点讨论虚境型片段教学,以期让更多教师通过对本专题的关注,了解片段教学,研究片段教学,提高片段教学能力。

        ——了解 

      了解: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片段教学等同于教学片段,有些教师认为片段教学就是压缩了的常态课,有些教师认为片段教学就是概述自己的教学流程,有些教师认为片段教学只有虚境型一种……可以说,片段教学对多数教师而言,是不熟悉的,甚至是陌生的。研究片段教学就必须先认识它,了解它。在策划人语中,我们已经简要地了解了片段教学的几种分类方式和类型,现在就让我们随施教授的文章,了解片段教学的特征吧。
  
   片段教学特征初探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施茂枝
  现场上课真实地展现教学过程,直观地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考评结果可信度较高,但受考评者众多时,运作上存在困难。说课节省了时间,也不需要学生,便于运作,但说课与真实的课堂存在差距,考评结果的可信度较低。为确保结果的可信度又便于操作,片段教学便应运而生。片段教学不是从常态的教学设计中截取片段加以实施,更不是常态完整课删枝剪叶的缩微版,而是内容特定、课时长度特殊的微型课。作为较新鲜的事物,片段教学难免让人感到陌生,但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把握其实质,它的特征便逐渐从混沌中清晰起来。
  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结构的完整性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不同教师教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师教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很少完全相同,但高度概括起来,不外乎就是导入、新课、结课三大部分。
  高水平的课堂教学,绝不满足于具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显性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致力追求教学结构之美,力求构造出主线清晰、起承转合天衣无缝的教学环节链,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常态教学如此,片段教学亦然。由于对“片段”二字产生误解,不少教师容易将其视为常态完整课的一个片段,导致教学结构不整,甚至出现导入和结课的残缺。须知,片段教学也需要有相对完整的结构,导入、结课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营造教学结构美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某教师进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8226;童年8226;骆驼队》中“看骆驼咀嚼”的实境型片段教学,新课部分以“呆”为线索展开,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呆”、“是什么让英子看呆了”、“英子是怎样的人”,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更重要的是精心设计了导入和结课。
  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冬阳8226;童年8226;骆驼队》,课文勾勒了暖暖的冬阳下,悦耳的驼铃声中,缓缓而来,又渐渐远去的骆驼队。这是林海音在童年生活中最清晰的画面,如今这画面又浮现在她的心头。
  生(齐读):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来了,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课件出示阅读内容。)
  师:在作者童年生活的画面里,你认为哪个镜头最有趣?(课件出示骆驼咀嚼、讨论铃铛用途、想为骆驼剪毛、询问骆驼去向的画面。)
  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也就是文中的英子一起去看看骆驼咀嚼的画面吧!
  结课
  师:多么有趣的镜头!多么天真的孩子!多么难忘的童年!长大后的英子还会这样做吗?
  生:不会!
  师:是的,“傻”只属于孩子,只属于童年!(新课环节,学生讨论“什么是呆”时,多数学生提到了“傻”。)读——
  生: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课件出示阅读内容,并配有音乐。)

  《冬阳8226;童年8226;骆驼队》共有10多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写“看骆驼咀嚼”。教学时,教师并不直奔这里,而是从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入手,巧妙链接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句子,导入新课。结课时,对本片段教学进行了小结,链接并让学生齐读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的句子。导入和结课,独运匠心,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给人以氤氲的教学之美。
  二、一天游四季,十里不同天——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如果说常态课的教学内容是一年四季,那么片段教学的内容也不应只是一个或两个季节,也应呈现出四季的变换和相应的美景——不是加大片段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密度,将40分钟的教学容量浓缩成短课,而是合理选择和调配,使教学内容的类型呈现多样性。语文阅读课的片段教学尤应如此。阅读教学的课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有字词句段篇和语修逻等语文知识,即课文的形式,又有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即课文的内容。其教学内容又有不同类型,大致有人文内涵领悟点、语言训练点、思维引爆点三大类,每一大类还可细分,如语言训练点可分为语言形式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如何确定和调配这些“点”,体现了教师的语文性质观、教学观和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常态教学,还是片段教学,都应兼顾类别不同的“点”。假如在常态教学中某篇课文有分属于三大类型的共10个“点”,有5个落在课文某个片段中,而巧合的是这5个“点”都属于其中某一类,并无不当。但若就这个片段设计并实施片段教学,也如此安排就很不合理,必须适当调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中《我想》写孩子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全诗5个小节,除最后一小节外,其余4个小节结构相同,且都用“我想把……”开头,朗朗上口,适合学生模仿创作。一般情况下,教师大多在教完第三或第四小节后安排仿作练笔。但若是关于第一、二小节的片段教学,就可以在第二小节后安排练笔,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高水平的片段教学,总是合理地、艺术地选择和调配各种类型的“点”,不但能让评委或同行透过这个窗口感受到执教者对课程的理解和教学的能力,而且有助于营造跌宕起伏、疏密有致极具艺术感的教学节奏,让学生时而动情阅读,时而静思默想,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奋笔疾书,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三、一两米下锅,三十六样家什——教学手段的聚拢性
  下锅之米不多,工具却一样不能少。片段教学容量虽小,但不能因此忽视教学手段、方法的灵活性和丰富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丰富而恰当的教学手段,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巧妙、灵活运用,既是创造教学美的重要条件,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样的课文片段,片段教学与常态教学比,“点”的类型更多样,因此各种教学手段、方法也应相应聚拢。
  先看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我想》一、二两个小节常态的教学实录——
  师:出示“小手﹢桃树枝”,如果把你的小手安在桃树枝上,会长出什么呢?

  生:我会长出稚嫩的花蕾,在阳光下尽情地绽放。
  生:我会长出稚嫩的枝条,在春风春雨中尽情地生长。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想法?
  生:我会与树上的小鸟、桃树枝、桃树叶成为好朋友。
  师:出示“脚丫十柳树根”,如果把你的脚丫接在柳树根上,又会长出什么呢?
  生:我会长好多好多的根。
  师:此时的你会有些什么愿望?
  生:我会给人们遮阴,让我的同学在树下乘凉、读书……
  这2个小节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一样,这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但由于全诗共有5个小节,如果是常态课,只要后面3个小节改用其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也还差强人意;若片段教学也如此,就有手段贫乏、方法单一之嫌,不说是败笔和大忌,至少也是重大的缺憾。某教师进行实境型片段教学,对第一小节中的“悠啊,悠”和第二小节中的“长啊,长”两处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
  (一)

  师:悠啊,悠——是怎样的悠?(晃、摇。)
  师:就这样悠啊,悠——你一抬起头来看见了什么?(阳光、蓝天、白云、小鸟。)
  师:就这样悠啊,悠——你一低下头来看见了什么?(小溪、野花、小鱼、碧野。)

  师:看到这美好的一切,你的心情怎么样呀?(快乐、自在、愉快。)
  师:我们一起带着一份自在,一份快乐,读——“悠啊,悠——悠出了声声春的歌唱。
  (二)

  师:如果说“悠啊,悠”是慢慢的、缓缓的悠啊,那么——(停顿)聪明的孩子们,猜猜教师准备问什么?
  生:“长啊,长”是怎样地长?
  师:太聪明了!教师想问的正是这个问题。谁来回答?
  生:急切地、迫不及待、很快地长。师:急切地、迫不及待、很快地长,对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为什么要这样急切地、迫不及待、很快地长?
  师:为什么要这样急切地、迫不及待、很快地长?大家一起说。(出示:“我”想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师:长成篷帐似的柳树是什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描绘吗?
  对“悠啊,悠”,教师主要运用想象画面、入境体验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诗人的情感。而对“长啊,长”,教师主要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再辅以学生自己的语言描述,示现画面,领会诗人的情感。两处设计截然不同,充分展示了教师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四、座中无童子,处处有学生——教学情景的准现场性
  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不可或缺的三要素,没有学生就无所谓教学。因此,虚境型片段教学必须虚拟出学生的存在,营造出现场一般的氛围,让评委或同行产生置身现场的感受。当然,这“现场”毕竟不是真现场,姑且称之为准现场。那么,如何虚拟出不存在的学生,营造出准现场呢?
  课堂中师生互动主要凭借言语来实现,学生言语的存在就象征着或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学生的存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以下的对话:甲——小王明天要走了。乙——明天要走?这么快呀!“明天要走?”这是言语交际中的回声现象,语言学上叫回声问。回声问句源于对方的话语或内心所想,句式也与对方的话语相近,因此它具有这样的功能:即使没有看见甲,没有听见甲的原话,但只要看见乙,听见并理解乙的回话,便可以猜到甲的原话,并明白其义,同时也就感觉到甲的存在。
  师生交流时,教师一般不宜重复学生的原话,但少量、局部的重复,在所难免,也非常必要,因此,教师的回应语或评价语中往往包括着学生言语的部分内容。以下是王崧舟在《一夜的工作》中的教学片段。
  师: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总理的一夜,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这是怎样的一夜?生:辛苦。
  师:(板书“辛苦”)王老师想问你,你是怎样想到用“辛苦”这个词的?
  生:“厚厚的一叠”说明他的辛苦。
  师:“厚厚”他没放过。这个词让他感受到辛苦。读书就应该这样。
  生:繁忙。
  师:(板书“繁忙”)请问,当你用“繁忙”这个词概括总理的一夜,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的答案大部分包含在王老师的评价和回应中,虽与回声不全相同,但局部融入了回声的某些元素。若更多地注入回声元素,将这段对话适当改造,就成为下面这样。
  师:假如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总理的一夜,你想用哪个词?这是怎样的一夜?坐在后边的那位男孩,你来说一说。(稍停,以1秒左右的时间为宜,代表学生在作答。若遇到让学生练笔、讨论、默读或批注等,适当延长时间。下同。)
  师:“辛苦”(板书),好的。王老师想问你,你是怎样想到用“辛苦”这个词的?(稍停。)
  师:你认为“厚厚的一叠”说明他的辛苦。同学们,“厚厚”这个词他没放过,让他感受到辛苦。读书就应该这样。边上的那位女同学,你说。(稍停。)
  师:哦,你用“繁忙”(板书)。请问,当你用“繁忙”这个词概括总理的一夜,你想到了什么?
  将回声元素引入教师的回应语和评价语,教师的教态、语态都始终处于最自然的状态,更能让评委或同行如临现场。采用此法,以停顿代表学生作答等活动给执教者留下了思考的时间,将使教学实施更加从容。以上片段中,没有学生的只言片语,但透过教师的回应和评价,学生的言语却分明历历在耳,使人产生学生似在现场的感觉。因此,可以将此法作为片段教学中虚拟学生存在的重要法宝。
  教师的体态语对营造准现场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恰到好处地走动。常态教学时,教师总是走动于教室,虚境型片段教学时,教师可在讲台附近自然地走动。尤其是虚拟学生默读、动手或讨论等环节,教师更应在讲台周围走动,以象征着巡视。第二,合理分配目光。常态教学时,教师的目光总是紧随学生,说课则投向评委或同行。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导入、过度、小结时目光应分配给评委或同行,与虚拟的学生个别交流时则应投给那位实无似有的学生。第三,强化手势的运用。尤其是指定虚拟的学生个别发言时,手势应指向“心中学生”的所在,若配以投去的目光,则更有助于营造恍若现场的感觉。
  指定学生时应多用处所词,如“坐在后面的那位男孩”、“边上的那位女同学”,处所词彰显了空间感,言之凿凿地指出学生的所在,也让人仿佛置身真实课堂。此外,保持常态课上的音量,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五、先知先觉,全知全觉——教学生成预设的全面性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无法回避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常态教学尽管也有精心的预设,但总是充满变数,难以完全预知,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这就需要教师机智应对,灵活变通。因而,关注学情、恰当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便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学生的实际存在,没有情境中的学情,没有任何变数,教学完全按预设进行,无须进行任何变通。此时,教师是万能的“上帝”,对于学生可能的反应,全知全觉,先知先觉。学生说什么,教师怎么说,一切都依计划而行。那么,没有实际的学生,没有真实的互动,如何显示教师对学情、对生成的关注、把握和运用呢?《盘古开天地》有一句话:“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这样改行吗?左边那位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女孩,你说?(稍停。)

  师:你认为不行,觉得这样没有力气。那么,用“抡”,用“猛劈”怎么就有力气了呢?(稍停。)
  师:“因为猛劈,就是要靠很重的力气朝前面劈过去。”是的,说得好!而且是“抡”起大斧头!请大家做一个“抡”的动作。(稍停。)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坐在最后排的男孩,你为什么一直没有举手?就你,来说吧!(稍停。)
  师:听清楚了吗?他说:“就是咬紧牙关,就是很用力!”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他。(稍停。)
  师:那就再请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吧。(稍停。)
  师:是有点儿猛,但还不够。前排这位眼睛亮晶晶的女孩,你来读,大家听一听,她读得够不够猛。
  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全知全觉的教师应该对“可能的生成”进行最切实际和尽可能充分的预设。首先,不仅应与常态教学一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身心特点拟定学习任务、设计各种问题,而且应以此为基础预设学生的答案。有些教师为了“扮靓”教学,刻意追求答案的精彩。不错,虚境教学与常态教学不同,存在着理想化的情形,只要教师能提出问题,虚拟的学生便可无所不能,要多出彩的答案都可以。但超出相应学段学生实际水平太高的答案未必能获得评委或同行的认同,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上例在这一点上拿捏得恰到好处。其次,应尽可能预设出即时生成的学情并拟定措施。“那位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你为什么一直没有举手”、“听清楚了吗”、“这位眼睛亮晶晶的”,这些学情或透露出的学情都是生成性的。在常态教学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教师总是即时捕捉,即时处理,不会事先预设这些学情,但在虚境型片段教学中先知先觉的教师对此应作出充分的预设和处置。值得一提的是,即时生成的学情还包括学生表现的不足和答案的错误,对此,教师也应预设并进行相应的引导和点拨。如此,对学情、对生成的关注就得到了彰显,也极大地增强了准现场感。
   
 

——探误 

       探误:学习别人的经验,可以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分析别人的错误,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余辉老师2007年就开始进行片段教学研究,并且经常担任片段教学的评委。他将自己担任评委时经常见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加以分析,帮我们指引通向片段教学的捷径。


  片段教学的常见问题分析
  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余 辉
  一、教学目标泛化
  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对课时目标的整体把握及与其他课时目标的关系,在进行片段教学前,教师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及课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择的教学片段,将课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出片段教学目标,进而恰到好处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促进片段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片段教学目标不能直接套用课时教学目标,更不能没有明确的目标,其目标要具体确切,不能求全、泛化。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中“在数轴上认识正负数”这一片段时,如果将《生活中的负数》全课的教学目标作为这一教学片段的教学目标,就没有针对性,也无法在这一片段教学中达成整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在数轴上认识正负数”的片段,明确这一教学片段的教材安排意图和作用,细化出片段教学的明确目标“借助学生熟悉的温度计,认识正负数,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内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确保在进行片段教学设计时,能够紧扣片段教学目标,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二、与说课杂糅或脱钩
   片段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要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体现课堂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重在落实课堂教学行为,偏于实践;而说课重在“说”教学的依据、缘由,以说清楚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为主,偏于理性的阐述。片段教学产生于说课之后,目的就在于弥补说课坐而论道的不足。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共同成为考核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少教师没有搞清楚说课与片段教学的区别,在实践中容易出现两种误区:一是把说课与片段教学割裂开来,导致说课与片段教学脱钩。主要表现为:说课归说课,片段教学归片段教学,选取的片段教学设计与说课中“说教学程序”这个环节相脱离,既不能用说课的理论来指导片段教学,也不能用片段教学来证明说课中教学设计理念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二是结构混乱,导致片段教学的表意不明,说课与片段教学杂糅,主要表现为在片段教学中重复说课中阐述的“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我准备采取的方法”等内容,仅仅强调和解释了这样教学的目的和依据,而没有阐述清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这一片段教学的精髓。
  要避免片段教学与说课的脱钩或杂糅,教师一方面要准确把握片段教学和说课的特点,明确说课的关键在于说清楚“为什么这样教”,而片段教学的根本是“怎样教”;另一方面写说课稿时就要充分考虑自己将要进行的片段教学,在说教学流程时,对此进行重点分析,然后围绕片段教学的实质内涵,假想学生存在,精心设计导入语、过渡语、总结语,精心设计师生问答、教师评议等教学语言,做到教学过程有引有导、有问有答、有评有议,就像上常态课那样连贯自然,让听课者仿佛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效果。
  三、无可操作的教学设计
  不少教师认为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学生在场,教学是自导自演,只要体现新理念就行,因此忽视片段教学的设计。在片段教学中操作性不强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过于注重形式创新,而淡化数学本质。某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不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选择教学方法,而是让片段教学的内容迎合教学方式。如在导入新课时,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管何种教学内容,一律以生活情境导入。另一种倾向是既要说课又要进行片段教学时,大多数教师把精力放在说课稿的准备上,忽视片段教学方案的设计,以致说课头头是道,片段教学不知所措或条理不清。
  在片段教学前,教师应重视片段教学的设计,力求创设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教学情境,虚拟学生参与、体验、感悟、思考、理解、讨论等教学环节,通过这样具体可操作的清晰活动主线,把教学活动串成一个整体,使片段教学过程合理流畅,富有层次感。要设计出具体而又可操作的片段教学情境,教师一方面应努力创设蕴涵数学知识的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个引导性的问题,逐步搭起学习活动的“脚手架”;另一方面,要以问题作为互动过程的“导火线”,“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讨论、发现、解决问题,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只有设计出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主线,片段教学才能在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的同时,“成就”鲜活的课堂教学。四、忽视师生双边活动
  虚境型片段教学缺乏学生主体,有些教师进行片段教学时,干脆就淡化或放弃了师生的双边活动,代之以满堂灌的教法。虚境型片段教学看似是由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但是教师绝不能只“读”或“背”教案,而应努力创设一种虚拟的情境,来突出师生互动。片段教学的互动情境有相当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评价来体现的,因此在备课时应充分地进行这方面的预设。如教师说完“下面请大家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后,如果立刻评价说“你的回答太棒了”、“你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就会让听课教师莫名其妙,搞不明白学生的回答“棒”在何处,“好”在哪里。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好充分的预设,预设学生会说出的一些重点内容,在上课时把预设学生的回答重复一遍,然后再进行评价,如可以说“哦,你是说……你的回答很有见解”。当然,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转述预设的学生回答,还可以体现对学法等的指导,如:提出“请同学们尝试计算,想一想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后,评价“我发现有的同学自己解答完后,还和同桌交换看法,这是合作学习,应该坚持”,这种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出“老师想听听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后,评价“你的想法真独特!其他同学听懂他的回答了吗?你们能试着复述吗”,这种评价是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交流。
  进行虚境型片段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时而是教师,时而是学生,时而把听评课教师看成学生;要注意语言的改变,时而转述学生的话语,时而对学生进行表扬评价;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做到有问有讲,有讨论有评价,有组织有互动。教师只有做到“眼中无生心中有生”,才能虚拟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也才有可能让听课教师仿佛进入了真实的课堂,感受到课堂教学效果。
  五、把握不好教学时间
  习惯了40分钟的课堂节奏,有的教师在进行片段教学时有头无尾,戛然而止,有的教师甚至来不及展开教学重点就超时了。把握教学时间,在片段教学时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不可贪多求全,太过细致。教师应深入分析教学片段的内容,抓住主要目标,做好重点内容的设计,尽量减少教学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情境。为了说明某个问题,同类的问题最好只出现一个,只要用好这一个问题情境就可以了。
  其次,要十分注意导课语、环节间过渡语的设计,避免过于细致的导课及冗长的过渡语挤占分析重难点时间。导课语和过渡语应尽量单刀直入,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展开对重点内容的教学。最后,既要说课又要进行片段教学时,不能轻片段教学重说课。无论是设计说课稿、片段教学预案还是进行说课和片段教学,都不可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要求,合理安排两者的教学时间。如果没有具体要求,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善教就将片段教学的时间安排长些,善说就将片段教学的时间安排短些。无论怎样安排,教师都要预设好片段教学的内容与节奏,确保在相应的时间内顺利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避免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情况的发生。


 

      ——实践 
 
     
实践:片段教学能够在招聘、职称评审、选拔课堂教学参赛者等考评方式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源于它具有教学仿真性,能在非常有限的时空内较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实践水平。实践,是片段教学生存的土壤;指导实践,是研究片段教学的核心价值。以下将从片段教学的设计、实境型片段教学、虚境型片段教学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片段教学,以期提高我们片段教学的实战能力。

片段教学设计“五特别”
    福州市钱塘小学王芳
  片段教学是检查教师教学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开展教学研讨和教学技能竞赛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在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就要对片段教学进行严密合理的设计,因此片段教学设计与常态教学设计有明显的区别。笔者以为片段教学设计应注意“五特别”,现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中“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片段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做好片段教学设计。

   一、内容选择要特别注意适量性
  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所选教学内容就不能太多,否则就无法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选择片段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量体裁衣,绝不能因贪多而嚼不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的难易度选择适量的内容。如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片段教学,可选择“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片段,根据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引导,设计三个活动:①让学生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几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这些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内角和,得出“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②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正好等于180°,并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③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可分两次操作完成:第一次探究操作,组织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并得出猜想;第二次验证操作,组织学生通过拼或折的方法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 ,并配上必要的提示或演示。这样让学生通过两次操作感受、体验探索过程,既能很好地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又能突出教学优化,提高教学效率。而对于教材中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应用及相关巩固练习的内容则不宜安排在这个片段进行教学。
  二、目标确定要特别注意针对性
  由于片段教学的内容只是课时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片段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片段教学目标要根据所教学具体内容而定,要求更细更有针对性,而没有必要在一个片段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因此要对课时目标进行全面把握,理清课时目标与片段目标的关系,对片段知识点对应的目标要有所侧重,定准片段教学目标。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课时目标为:通过测量、剪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发展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体会转化迁移的思想方法;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而“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片段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通过测量、剪拼、折叠等方法,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发展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转化迁移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把握要特别注意侧重性
  课时教学的重点有时就是片段教学的全部内容,有时不全在片段教学中,因此片段教学必须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好教学片段中的重点问题。片段教学对重点的把握要以课时教学重点为本,并使各环节都服务并服从课时教学重点,做到既体现课时教学重点又有所侧重。如“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片段教学不能让学生在测量三角形三个角的大小、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些环节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通过测量得到准确结果,因此只要他们通过测量、计算,感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就可以了,而应重点把握后面的探索、验证环节,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引导学生用剪、拼、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上。
  四、结构安排要特别注意紧凑性
  片段教学时间短,因此对教学结构安排更要紧凑,各个环节要一环扣一环。结构安排要求做到前后衔接,转折自然,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如“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教学片段,在安排测量与计算、剪拼和折叠这三个活动的教学结构时,要注意做好三个方面:提出的问题要层层深入,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分配时间要合理,如“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片段中引导学生测量与计算活动大约用5分钟,引导学生剪拼、折叠等验证活动大约用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拓展等环节大约用5分钟;要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组织比较,沟通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只有教学结构安排科学、紧凑,才能促进片段教学的最优化。
  五、方法选择要特别注意适用性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片段教学里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选择的教学方法必须最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必须特别适用,如“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这个片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法可选择启发点拨法、演示法等,学法可选择尝试法、实验法、发现法、验证法、讨论法等。同时,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灵活选择,只有合理、灵活使用教法与学法,使师生在教学中互动协调,产生教与学的共振,才能有效提高片段教学效益。

 


  
 ——编后

  近年来,片段教学作为一种考评形式在教师招聘、职称评审、选拔课堂教学参赛者等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汉语词典》对“片段”的解释是“整体当中的一段”。那么,片段教学是否是课堂教学整体中的一段呢?当“片段教学”作为一种考评形式用以衡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片段”二字的词典意义是否应该被颠覆?片段教学是依附于整体课堂的“部件”,还是自成一统、别有洞天的“小小世界”?只有对片段教学有了深入本质的理解,才能对它有客观的认识。
  片段教学的应运而生自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其弊端也不可忽视。当我们置身其外,以辨证的视角审视这一新生事物,虚拟的场景、臆造的学习活动让我们对它的研究失去了真实的依托。于是,当我们徘徊于片段教学与常态教学之间,就必然要对两者之间何为源、何为流进行思索。
  片段教学目前主要用于教师招考和职称晋升等考评活动中,不少“备考”教师向实施过片段教学的同行讨教经验,向当过片段教学评委的专家讨教片段教学技巧,希望在短期内习得片段教学技巧。其实,进行片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片段教学来观察、了解、评价教师的常态教学水平。追本溯源,提高常态教学水平才是有效实施片段教学的根本之道。良好的片段教学能力离不开对常态教学的研究和常态教学经验的积累。


       实境型片段教学要“四变”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毕年
  在实践中,不少教师认为实境型片段教学与常态教学没什么区别,因此完全按常态教学的思维和方式进行实境型片段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其实,实境型片段教学受特定主题、背景、目标、时空等因素的影响,与常态课堂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现结合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有关的片段段教学实践,谈谈从常态教学到实境型片段教学的“四变”。
  一、教学目标的拟定:变多元为精炼
  常态教学倡导目标多元化,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角度拟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而实境型片段教学内容少、时间短,这就决定了其教学目标应更加简练、集中、具体。若将常态课的多元教学目标简单地浓缩在实境型片段教学中,势必造成片段教学面面俱到,浮光掠影,缺乏针对性、深刻性。因此,片段教学不必完整地体现常态课的教学目标,而应根据片段教学的重点内容拟定精炼的教学目标,做到精确不杂乱,具体不含糊,突出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实践性。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推导”片段教学时,某教师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与活动:
  片段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计算、操作、比较等活动,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片段教学活动

1.观察媒体演示,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它的底和高有关。
   2.计算方格图示,猜测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3.动手操作学具,将平行四边形纸卡剪拼成已学过图形。
   4.观察、比较、推导,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上述片段教学目标围绕着“公式推导”这一片段重点,以“在活动中探究数学”理念为指导,对常态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筛选、提炼,精炼明了,其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环节相对应,又显得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测性。
  二、教学素材的选择:变丰厚为简洁
  与常态课堂教学情境多样、素材丰富、资源厚实的特点相比,实境型片段教学受教学时间限制,一般要求教学素材简洁,不繁杂。有些教师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片面追求“多”、“全”、“新”,过度地引入教学素材,导致教学内容臃肿,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片段教学在全课中所处的地位,针对片段教学目标和学情特点,精心选择简洁的教学素材,并通过综合性运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巩固”片段教学中,某教师以平形四边形纸卡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教学:①让学生动手测量平行四边形纸卡的相关数据,计算出面积,然后对计算方法进行比较、评价,认识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要注意底和高的对应。②给出一个底边长8厘米,面积是4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卡,让学生求对应的高,通过对平行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逆用,进一步理解面积计算公式。③要求学生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卡,画出和这个平行四边形(前一环节中出现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但是形状不同的平形四边形,在画的过程中体验“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④给出条件“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邻边长分别是6厘米、10厘米(学生每人有一张对应的平行四边形纸卡),一条高是8厘米”,要求学生在平行四边形纸卡上画一画,标出相关数据再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教学素材简单,有利于将主要精力用在突破重难点上,增强了片段教学目标的指向与达成度。
  三、教学活动的指导:变粗犷为细腻
  常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放眼全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有较为充裕的教学时间,可倡导实践、自主、探究等主体型学习方式,以粗犷式指导推进教学。而实境型片段教学有着鲜明的目标性与强烈的时效性,教师应立足于片段教学目标的实现,慎用常态课堂教学中常使用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太开放的探究学习等“费时”方法,而应在指导上更理性和细腻,把握好教学节奏,促进教学活动的明快推进。
  例如在“平边形面积计算的引入”片段教学时,对于教材呈现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花坛,哪个面积比较大”的内容,常态教学与片段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应有所不同。
  [常态教学](1)求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然后思考长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2)思考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
  [片段教学](1)多媒体呈现长方形和平形四边形花坛的图形,让学生猜猜哪块地的面积比较大。(2)引导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两块地的面积,提出把两者的面积计算出来再比较。(3)给两个图形标上数据,让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复习面积计算公式。(4)让学生类比迁移,猜测平形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因势利导地引入新课。
  对比以上两则案例中教师的指导活动,可以看出片段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与运用,更加关注对教学生成的指导与疏通,使片段教学细腻、丰盈、流畅而。
  四、教学脉络的处理:变独立为相联
  一节常态的数学课相对比较独立、完整,即使没有揭示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可以自成整体。而实境型片段教学只针对一个片段或主题展开,如果就“片段”而教“片段”,势必会让听课者难以洞察全貌,无法整体把握。因此,片段教学应跳出“片段”,立足于全课甚至全单元的知识教学,对片段教学的首尾进行“前联后延”的处理,揭示片段教学内容关联知识。所谓“前联”,就是以简短的开场白代替复习铺垫、情境酝酿等功能,阐述清楚知识的“来时路”;“后延”就是在教学末尾进行拓展,清晰地阐述知识的“延展处”,让听者能感受到片段在整体教学中的联系与地位,进而2)思考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
  [片段教学](1)多媒体呈现长方形和平形四边形花坛的图形,让学生猜猜哪块地的面积比较大。(2)引导学生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两块地的面积,提出把两者的面积计算出来再比较。(3)给两个图形标上数据,让学生计算长方形面积,复习面积计算公式。(4)让学生类比迁移,猜测平形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因势利导地引入新课。
  对比以上两则案例中教师的指导活动,可以看出片段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与运用,更加关注对教学生成的指导与疏通,使片段教学细腻、丰盈、流畅而。
  四、教学脉络的处理:变独立为相联
  一节常态的数学课相对比较独立、完整,即使没有揭示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可以自成整体。而实境型片段教学只针对一个片段或主题展开,如果就“片段”而教“片段”,势必会让听课者难以洞察全貌,无法整体把握。因此,片段教学应跳出“片段”,立足于全课甚至全单元的知识教学,对片段教学的首尾进行“前联后延”的处理,揭示片段教学内容关联知识。所谓“前联”,就是以简短的开场白代替复习铺垫、情境酝酿等功能,阐述清楚知识的“来时路”;“后延”就是在教学末尾进行拓展,清晰地阐述知识的“延展处”,让听者能感受到片段在整体教学中的联系与地位,进而了解执教者的整体思路。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探究”片段教学时,教师可于课始简明交代:“我们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长乘宽’,对于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大家提出了‘底乘高’和‘邻边相乘’两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正确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片段教学结束时,教师可进行这样的“后延”:① 提示后续学习。师:“我们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还要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才能真正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②阐述学习意义。师:“在今天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第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方法很重要,在以后的几何公式学习中,我们将经常用它解决问题!”这样“前联后延”地沟通联系,有利于清楚揭示片段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关系及在全课中的地位,使片段教学更趋完整,富有结构性。

 

       “虚”中带“实” 演绎虚境课堂 
 
       
南平市扬真小学 郭美兰
  虚境型片段教学是没有学生参与的特殊教学形式,这就意味着“教”与“学”双边活动都是教师一人完成的“独角戏”。如何在“独角戏”中,演绎课堂教学呢?
  一、环节要细致紧密,变“虚”为“实”,体现教学思路
  在实境教学时,教师常常留下较开放的“弹性空间”,给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动态生成创设条件。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学生的参与,因此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等都无法如常态课堂一样自然生成。如果虚境型片段教学也采用版块式、较开放的设计,就可能影响听课者对教学思路的了解。因此,虚境型片段教学要针对实境教学中的生成内容进行更细致的预设,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生成信息呈现出来,通过真实、具体的环节来呈现虚拟生成的内容,从而确保虚境型片段教学的顺利实施,让听课者在清晰的教学流程和生成环节中清晰地了解执教者的教学思路、教学构想。[例1]“用数对表示位置”片段
  师:(指板书“第3组,第2个”)这种描述方法已经比较简洁了,还能再进一步简化吗?能不能不用文字,只用数字和符号就把这个位置记录下来?试一试!(稍停顿,表示学生在尝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吗?(眼光扫过教室、评委,作询问状。)请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教师模仿学生在黑板上写“三2”、“3,2”、“3(2)”、“3-2”、“3/2”、“3、2”……)
  师:同学们的方法还真不少!(手指板书。)这些记录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教师模仿):老师,它们都表示第3组第2个,都有数字3和2。
  生(教师模仿):老师,它们中间都有用符号隔开。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为什么中间要隔开呢?(稍停顿,表示学生在回答。教师作倾听状。)
  师:你们说得真好,因为不隔开就变成32了。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记录方法已经和数学家的方法很接近了。数学家是这样记录的(板书“(3,2)”),我们把类似(3,2)的表示结果称为数对,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读作“三、二”。
  如果是实境型教学,这个环节教师只要设计成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第3组,第2个’,然后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针对性的调控即可。但虚境型片段教学中有哪些生成信息,这些信息以怎样的顺序生成,其中哪些生成性内容需要板书都必须精心预设好,并且要预设出用怎样的节奏、语言表达,该配合怎样的肢体语言、表情,何时该停顿、停顿多久等。以上片段虽为虚境教学,但由于教师进行了详细的预设,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场感。另外,执教者在这个片段中很好地运用了板书,对呈现完整的教学思路也起到了辅助作用。令人遗憾的是,以上环节在预设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捕捉得还不够,因此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第3组,第2个”而执教者要求他们用(3,2)记录时,学生常常会问(即使没问也会纳闷)“为什么不用我们的方法呢”,尤其是在执教者称赞“你们的记录方法已经和数学家的方法很接近”时,学生更会产生类似的疑问。况且,让学生辛辛苦苦地探究了自己的表示方法,然后撇开学生的探究成果,另出“新规”,既会让听课者觉得执教者不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也会让听课者觉得执教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不到位,觉得课堂上的自主探究也是伪探究。针对这一问题,在提出用“(3,2)”表示后,教师可以增加一个“质疑——交流”环节:“学生”提出质疑,教师组织“学生”讨论(3,2)比“三2”、“3,2”、“3(2)”、“3-2”、“3/2”、“3、2”更合理的地方,最终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3,2)的表示方法。
  二、生成要精心谋划,以“虚”显“实”,展现调控能力
  众所周知,目前的片段教学主要是用来考核、选拔教师之用,作为教师重要素质之一的课堂调控能力无疑会成为听课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可是虚境型片段教学是教师的“独角戏”、一切都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无法像常态课那样给教师提供展示自己课堂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教学机智的机会。因此,进行虚境型片段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谋划,创造一些“节外生枝”的环节,展现自己发现、调控、处理生成资源的能力。如教师可策划一些学生的“意外想法”或“错误认识”,然后巧妙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探究、交流。教师还可大胆地策划一些超越教材、“超出”教师预设但又是教学容的延伸、学生疑惑所在的生成,并通过及时鼓励、引导,达到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种,化解学生疑惑的效果。
  [例2]顺势而导的机智
  师:刚才我们都画了射线,同桌两人比一比谁画的射线长?(稍停顿。)
  师:我们看到了同学们都在用尺子量自己画的射线长度。认为自己画的射线长的同学请举手。(停顿,目光做观察学生状。)这对同桌怎么两个人都举手?
  生(教师模仿):老师,其实原来是我画的射线长,他刚刚延长了自己画的射线,才比我的长。
  师:他能够将自己画的射线延长,(面向全班)你们画的射线也能延长吗?(停顿。)是的,大家的射线都能延长。我发现有些同学已经拿起笔和尺子在延长了。别急着画,请认真地思考:谁的射线长?(停顿片刻。)生(教师模仿):老师,一样长!
  生(教师模仿):不对,射线没有长度
  “其实原来是我画的射线长,他刚刚延长了自己画的射线,才比我的长”这一“意外”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你们画的射线也能延长吗”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在这个片段中课堂“意外”不仅使突破“射线没有长度”的难点落到实处,更闪耀出教师正面激励、顺势引导的调控能力。 

虚境型片段教学的三种形式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肖俊宇邵巧治
  虚境型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境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甚至是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没有学生的教学活动如何进行,通过什么形式来反映师生双边的活动状况呢?这是最棘手,也是必须面对的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发现,以下三种基本形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单口相声式
  单口相声式,就是教师身兼师生双重身分,自问自答,自言自语,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反应清楚地展示出来。在教学时,教师既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流程,又要预设学生的回答再进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要模仿学生的语气,甚至要模仿学生的表情动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课中,“猫头鹰当大王”一节有这么几句:“猫头鹰想自己成了‘万兽之王’,神气极了,立刻下令:‘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采用单口相声式模拟教学“神气极了”一词可这样进行
——
  师:这段话中,猫头鹰的神情怎样?

  生(由教师扮演学生并举手回答,下同):老师,猫头鹰“神气极了”。
  师:从哪里能看出神气?
  生:老师,从“挥着翅”、“瞪大眼”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生:老师,从“昂着头”、“拍着胸”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生:老师,从“眉飞色舞”、“目空一切”看出猫头鹰神气极了。
  师:同学们,“神气极了”能否换个词——“( )极了”(板书),使意思基本不变?
  生:老师,我换成“得意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狂妄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疯狂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骄傲极了”。
  生:老师,我换成“搞笑极了”、“恐怖极了”、“威风极了”……
  师:猫头鹰这么神气说了什么,谁能读出那种神气?

  生:老师,我来读。(教师扮演学生神气活现地进行朗读。)
  师:同学们,谁能表演“神气极了”的样子?生:老师,我来表演。(教师代表学生表演。)
  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神气极了的情况吗?请用“神气极了”来说话。
  生:老师,邻居小弟弟新买了一把玩具手枪,别在腰间,大摇大摆,走来走去,神气极了……
  运用单口相声式,学生的活动、发言,可以通过“老师,……”的开头语,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清楚地区分开来,清晰地再现师生双方的活动情况。善表演或朗读的教师可发挥自己的优势,像单口相声演员一样表演师生双边的活动。

  二、重复评价式
  重复评价,就是通过教师重复学生的发言,评价学生的发言来展示师生双边的活动情况。如引导学生用“树”字组词——
  师:同学们,谁能用“树”字来组词?

  师(似乎面对学生,手势示意,下同):哎呀,真不错,你组“松树”,你组“柏树”,你组“杨树”,你组“榕树”……
  师:同学们,能不能不说两个字的树?

  师:很有创新,你组“冬青树”,你组“梧桐树”,你组“落叶树”,你组“常青树”……
  师:同学们,下面再组,能不能不说整棵的树?

  师:嗯,你说“树干”,这只是树的一部分了,你组“树枝”,你组“树茎”,你想到了“树根”,你想到了“树皮”,你还想到了“树心”……
  师:同学们,下面再组,能否不含树木的意思?

  师:呵,真了不起,你说“树立”,树立就是直立,没有树木的意思了;你说“树人”,有一句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懂得真多!你说“树敌”,树敌太多,不利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提倡和为贵;你说“建树”,你长大以后一定会很有建树的……
  “重复”学生的内容,并相机引导和评价,能很好的展示师生的互动过程。这种方式随不及单口相声式形象生动,但几乎适合所有的教师。运用这种方式体现师生双边活动时,一定要配以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有意识地将评委或班级课桌想象成学生,时不时地用眼神、微笑、体态语和他们交流,切忌站立不动,眼神无处可放,过于呆板、拘谨。

  三、转述说明式
  有时也可以采用教师转换叙述方式,将学生的答案清晰转述出来。如,教师出示两个句子(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问:“你是谁?你在哪儿?”)并提问:“哪句话是小青蛙说的,哪句话是小青蛙听到的?
  师:有的学生说第一句是小青蛙说的,第二句是小青蛙听到的。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师:学生可能回答第二句话里有“看不见的小青蛙”,说明小青蛙没看见另一只青蛙,只是听到的。
  师:太棒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师模拟学生读。)
  师:真好,同学们都能读出疑问句的语气。有的同学读第二句时,老师仿佛还看出他惊奇的样子。
  为了节省时间,可少量地采用一些转述说明的方式。如上例中用“树”组词环节,用转述说明就是“学生可能还会组‘树龄、树种、树荫、树影、树形、树碑立传、树倒猢狲散’等,我一一给予引导肯定”,省时且高效。但若过多采用这种方式,就容易使片段教学听起来像说课中的“说教学流程”环节,难免会给人将说课与片段教学杂糅之感。因此,这种方式宜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以便节省教学时间,展示完整的教学过程。
  这三种形式各有所长:单口相声式,把师生双边的互动完全模拟出来;重复评价式,教师的身份始终如一,可以保持自然教态;转述说明,省时高效,可以补充一些需要让评委或同行了解的信息。选择何种方式,既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喜好、习惯和特长,如擅长表演和朗读的教师可以选择单口相声式,一般教师采用重复评价式为佳,又要考虑各种方式本身的特点,如某个片段教学可以从头到尾仅用单口相声式或重重复评价式,也可两者混用,但转述说明式一般只作为补充。总之,用什么形式,应以能够清晰、顺当表现师生活动情况为目的。

 

什么是片段教学
 

近年来,片段教学几乎与“说课”形影不离,成为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华的重要途径之一。遗憾的是目前对片段教学的研究却“门前冷落鞍马稀”,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鲜有成果。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片段教学上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让片段教学和说课真正做到比翼齐飞,相得益彰。

一、什么是片段教学

所谓片段(片断)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

片段教学与正常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听课者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而后者是整体的、实际的,功用是“传道受业解惑”,听课者是学生。片段教学也不同于教学片段,前者是根据指定的“片段”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都是独立的;而后者只是课后从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截取某一部分记录罢了。片段教学更不同于“说课”,前者是实施(或模拟)课堂教学,而后者只是谈论课堂教学。片段教学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与说课联系比较密切,不少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水平的考核,往往先让教师进行说课,然后再要求在说课基础上进行片段教学,把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跟教学实施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克服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

二、片段教学的类型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节选与专题两种类型。节选类是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专题类是从某节课中抽取一个专题(或一个知识点、能力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师施教,教者以此为目标进行教学。同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果指定课文的第四、五段进行片段教学,就属于节选类;如果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通感”方法,则为专题类片段教学。再比如,高中英语第二册下第一单元的阅读部分,如果指定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进行教学,就属于节选类;如果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中likely与possible,probable三个单词的区别,则为专题类片段教学。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实境型片段教学为教者提供真正的课堂,教者可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虚境型则只能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所以尽管有脱离学生主体之弊,但在事实上更频繁地被使用。

从选题来源看,片段教学可分为自定和他定两种类型。自定型是由教者自己选择片段教学的内容;他定型则由他人(专家、评委、组织者)指定选题,教者按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教研活动多采用自定型片段教学,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利于开展教研活动,展示教师的风采。竞赛活动和评价工作多采用他定型片段教学,临时抽签,当场限时准备,依次上课,以检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能够比较客观地评判其高下优劣。

三、片段教学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这是片段教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因为从本质上说,片段教学就是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如果说课是教者向听众展示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重点在于比较系统地介绍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那么片段教学就是将此教学构想具体化实践化的过程,目的在于体现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片段教学将课堂教学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2、完整性

前面说过,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完整性是指教学步骤的完整。因为片段教学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实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时候也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实施过程。另一方面,片段教学也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才是课堂实施,这一过程同样也表现了完整性。

3、虚拟性

这是虚境型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因为这种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境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甚至是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

4、预设性

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可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四、片段教学的意义

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运用的范围也很广,领导检查教学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研讨教学,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均可采用片断教学的方法。因此片段教学不但具有教研作用,而且具有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功能。正是基于此,片段教学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检测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认为开展片段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者而言,片段教学要求他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的局部入手,寻求最佳的角度切入,安排恰当的教学活动,这与平时的教学完全一致,而且更集中,更精炼,更需要讲究教学艺术,更富有挑战性。对听者而言,片段教学对自己的启发不亚于整节课,而由于片段教学的精短使自己更容易吸取精华和发现问题,作为今后教学的借鉴。如果再加以真切的研讨并听取中肯的评点,那对提高教学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通过片断教学,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片段教学重点突出,节奏紧凑,容不得拖沓,这正是高效率课堂所追求的。其实课堂教学无非是若干个片段教学的有机组合,片段效率提高了,整节课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3、片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听评课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只能听到个别教师的课,虽然不乏针对性,但形式单一容量不大。教学片断比武(或观摩)不失为一种多样化高密度大容量的教研活动形式,而且不受教学进度、教育对象的限制,使最优化的教学片断得以展示。半天时间可安排上十个教师进行片段教学,给老师们提供了广泛的学习机会,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

4、有利于提高评价教学水平的信度。众所周知,片段教学产生于说课之后,以弥补说课坐而论道的不足,于是这两种形式相辅相成,共同成为考核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说课之后再通过片段教学,进一步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课堂教学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进而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显然远比仅凭说课定高下客观得多。

五、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执教者首先要树立“大学科”“大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第三,如果片段教学前要求说课,那么教者可先用一些时间简要介绍片段教学设计,然后用较多时间进行片段教学(一般可按规定时间安排)。教者要善于创设(虚拟)课堂教学情境,力求教学生动、简练,富有流动感和层次感。如果要求片段教学后进行说课,那么片段教学就可以用足给定的时间。下面具体说一说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1、表现崭新教学理念

在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必须表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就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方法,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能满堂灌;教学内容,也要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只有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才跟得上教育教学新形势,片段教学才有学术价值。

2、注重片段教学设计

片段教学的内容或由教者自定,或由评委指定,但无论如何,都要吃透教材,做好片段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胸有成竹,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教学设计涉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其中最应重视的是教法和步骤,教法可以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是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步骤则是教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安排好步骤可以使教学过程合理流动,有条不紊,富有层次感。在教学设计时,还要注意导入语设计、问答设计、活动设计、板书设计等,还可以考虑将平时自行设计、制作并已被教学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实验仪器、可动式幻灯片等道具溶入教学片断之中,使之增色添彩。

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

4、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既然片段教学是教学活动,不是说课,也不是课后总结,所以语言应注意准确性,如"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准备采取的方法"在片段教学时候是十分忌讳的。特别要强调的是,片段教学要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要像上课那样,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教者要把听评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虽然片段教学不能像真实的课堂上那样进行操作,但是你要用好教学语言让听者犹如身置课堂之中。

5、及时调整自己心态

片段教学中的角色与说课中的角色不同,与讲课中的角色也不尽相同,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教者迅速适应,而且在片段教学实施过程中因其虚拟性也需要较强表演能力,因此片段教学时应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尽快地进入片段教学中的角色里去。

6、努力展示自身素质

如同说课和课堂教学一样,片段教学也能展示教者的基本素质。你可以用板书来表现书法功力,你可以用范读来表现朗读水平,你可以用广征博引来显示自己的知识面,你还可以用自然的教态、饱满的精神、洋溢的激情,去获取评委的好感,进而感染评委,引起评委的共鸣,最终获得评委的好评。

六、片段教学的误区

1、片段教学与说课脱钩

片段教学固然可以单独进行,但经常与说课结伴偕行,一般说来,说课在先,片段教学在后,说课是片段教学的蓝本和依据,而片段教学则是说课设想的实施过程,二者关系密切。但许多教师把两者割裂开来,说课归说课,片段教学归片段教学,不能用说课的理论来指导片段教学,也没有用片段教学来证明说课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2、片段教学与说课杂糅

片段教学与说课是属于两个范畴的活动。说课是静态的研究,而片段教学是动态的实施。片段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因此它的核心不在于说理,不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而在于教学步骤的实施,教学计划的实现。但不少教师仍然不知二者的区别,在片段教学时只是简单复述说课中的“说教学程序”这个环节,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不断强调和解释教学的目的和依据,把片段教学与说课混合起来。

3、无法虚拟课堂的双边活动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读、讲、议、练等活动来完成。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缺少学生这一主体,有些执教者便淡化或放弃师生的双边活动,代之以满堂灌的教法,而不懂得以虚拟的双边活动来表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4、不把教学设计当作一回事

备课写教案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毋庸置疑的。但设计片段教学方案似乎一直被人忽视,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说课稿的准备上,以致造成在说课时头头是道,在片段教学时仓促混乱的尴尬情况。不打无准备之战,片段教学同样需要备课,需要做好教学设计。

5、没有掌握好片段教学时间

如果片段教学与说课同时进行,往往出现说课用时过多,片段教学时间不够的现象,这与重说课轻片段教学有关;如果单独进行片段教学,往往出现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的情况,这是因为教学内容和节奏没有调控好。

七、如何评价片段教学

评价片段教学应注意做到四点:一看导向性,是否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从教学和科研方向上去评,给教师指出努力的方向。二看客观性,即从教师、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客观地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给教师以激励作用。三看整体性,既要依据片段教学内容去分项评析,又要从整体上给片段教学下结论,写评语,更要指导教师、培训教师,使之尽快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所以评者也应做必要的准备。

评价的关键是制定和把握科学的评价标准,优秀的片段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明确。能从一节课乃至一个单元,并联系选题的特点来确定片段教学的目标,能以局部目标体现整体教学的三维目标,做到具体明确。

2、教材分析透彻。能正确认识所选片段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能准确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选好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3、教法科学实用。教学的总体设计合理,富有新意,表现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学程序的设计科学,能实现教学目标。导入、转换、收束等教学环节和重点、难点突破符合学科特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把能力的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法设计的依据科学,教学手段的选用有助于提套课堂教学效率。板书设计精要、简洁、艺术。

4、教学对策恰当。对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分析准确,采取的教学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心理障碍。

5、能力训练到位。训练目的明确、具体,与本课的教学目标一致。训练题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层次性。训练方法得当,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而言之,好的片段教学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层次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有改革意识,有见地,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