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电脑如何打出拼音:古诗妙句之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51:36
王美春 ]!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妙句之妙)   
    ——宋·陈师道《十七日观潮》
  钱塘江潮是闻名遐迩的一大奇观,中国古诗对此多有描绘。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七绝《十七日观潮》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评论者大都将此诗的后两句“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视为妙句,大为赞赏。其实,诗的前两句“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巧比妙喻,也堪称别有韵致的妙句。 0H(WEwd`  

    “漫漫平沙走白虹”,以奔腾的白虹比喻江潮掀起的冲天巨浪,这至少有三妙:虹是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色圆弧,诗人以之喻江潮,突出其水急浪高,此一妙也;虹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而诗人却偏偏以“白虹”作比,舍虹之原色,而取其气势,此二妙也;虹本来是静止的,诗人却将它写成动态的,用以比喻奔腾的潮水,新颖别致,此三妙也。“瑶台失手玉杯空”,以传说中居住在瑶台里的神仙失手倒空了玉杯里的琼浆比喻波浪翻滚、汹涌奔腾的江潮,想象奇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两句与后两句交相辉映,便将钱塘江潮的壮观活现于读者的面前,给人以壮美的艺术享受。 t>{4w'Oes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4月16日第七版]  
n&9(/Hi  
   }/5Fv`iiGa  
   n2ue%lm*K  
  野桃含笑竹篱短 溪柳自摇沙水清(妙句之妙) Q3]Jra  
yHB!,t  
  ——宋·苏轼《新城道中二首》 l!iPO[N5  
   g7kyd"  
  这是宋代诗人苏轼七言律诗中的颈联。此联承接上文,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景物,语言生动,诗意盎然。 LjU<^<;  
Xo   Y{!BCssF~  
  出句“野桃含笑竹篱短”重在描写“野桃”,对句“溪柳自摇沙水清”主要是刻画“溪柳”。前者不明言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野桃含笑”这诗化的诗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来;不直说“野桃”高过竹篱,而以“竹篱短”三字从侧面加以烘托。后者不写溪边柳的枝条被春风吹得摇曳多姿,而写它在自由自在地自我摇动,给人以“溪柳”主动翩翩起舞之感。如此着墨,也就写活了“野桃”、“溪柳”,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跃然纸上。 M}'nLd)  
f?fwLZ/h7  
   d4j$SVE  
   M"}CRKiL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4月19日 第七版] :] $w9 $  
]Bpp_Re g  
     UCWB[N6V  
   HRD0U X  
   好是满江涵返照  }7}3T]SOK  
水仙齐著淡红衫
J2v oT1u/7  
   ——宋·李觏《忆钱塘江》(妙句之妙)  8 +0,\A$  
9CH|zd  
   $ Hg(S-jD  
  这是宋代诗人李觏《忆钱塘江》诗中的后两句,其大意是: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这里,诗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将拓深诗的意境;继而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返照入江的情景;最后,则展开想象的翅膀,以“水仙齐著淡红衫”奇妙的比喻,艺术地再现了夕阳辉映点点白帆奇景。这两句诗亦实亦虚,虚实相间,也完全切合诗人醉眼观赏醉景——令人陶醉的钱塘江奇景的特点。人在醉时多奇思异想嘛! ~Gi3$`YnC  
qc5P8+"at  
   |GLi c;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6月9日第7版〕   u=wU@b?<  
eBPHW] c,  
   7f#0=QwTN  
   '>Ro=  
   雪中何以赠君别 惟有青青松树枝(妙句之妙) PPVKb  
Do(]ah2U[  
   #e<*|@/P  
   ——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9l =e+T3  
   %zJPce|O  
     TXHl Hz"b  
  唐代诗人岑参的七言歌行《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描绘了北国的严寒与奇瑰的雪景,抒发了诗人深切真挚的别情,是一首耐人咀嚼之作。尤其是结句“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余韵悠长。它用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雪中用什么赠别呢?只有那青青松树枝。” 4^0l m  
DWM(/ ?  
   }qNh|4  
    中国汉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在古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往往折柳赠别,即折柳用以牵系行人(“柳”与“留”谐音),表示送行者依依不舍的别情。唐代人也往往折柳赠别,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便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词句。但岑参在冰雪覆盖、万里云凝的塞外送客,无柳可折,代之以“青青松树枝”,一则松树具有傲霜凌雪的品质,“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露自金盘洒,风从玉树吹。寄言谢霜雪,贞心志不移”(隋·李德林《咏松树》);二则青松象征着友谊常青,如此结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hB|6 |D  
=f4,G}g;  
     wvv6w  
   Y d\Rq#ow  
  附诗作原文: 6Stb>?=  
   :zQ9Ah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aOj=WYb  
b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Im)n"/a3!  
Ik7I*JN#~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mG!y+  
M#2@eE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Eb- n3 ,  
a{E.KGHPzY  
       f{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UAma.`qB  
t?Ap$!"sz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 gGUWxa  
C>jO4 7nvJ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A)8!62(`  
)d&h2dr{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K=?eI #  
D`VH+~RM  
   mFq#b;(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02月08日 第七版]  34#xI  
  {q{|\)cbn  
         i 26uOq1G@  
         >tDeB:`  
低头羞见人  >zk ;n"A  
双手结裙带
(妙句之妙) DZQmp  
          6 -`.M6g  
——明·毛铉《幼女词》 T k#|(N  
  yELe\_k  
  Am JU:PP  

    ,iX%kv4!i  
明代诗人毛铉的《幼女词》写情窦初开的少女的情态,别具一格。尤其是后两句摹写幼女初学“小姑”(诗中指新娘)成婚拜堂时的含羞心态,巧妙自然,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态之感。“双手结裙带”,写幼女以双手扎缚、抚弄裙带来掩饰其含羞之情。而要“结裙带”,就得“低头”,其不自然的心理就被自然的动作所掩饰了。

vV#r)d?hK  

ysh` &  
  这两句对后世的影响较大。鲁迅先生的“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所闻》),写一个给豪门侍宴的“娇女”(侍女),在豪门酒宴上以“佯看罗袜”这一动作掩饰其“啼痕”,以及她失去亲人(亲人被战火夺去生命)后的悲情,其写作技法上或许受到毛铉这两句的启迪。

nwjv l`I  

 

jLV  >BH  

  附诗作原文:

|D.G iwj  

 

5n}`0ak7/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b!gi>{  
-sL0u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