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如何回收给官网:蔡锷挽救了民国,孙中山则终结了民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8:16

蔡锷挽救了民国,孙中山则终结了民国
文章提交者:山谷无风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有的人,他就是革命的化身,我们可以不清楚他究竟要做什么,或者这样做的意义和结果,但却可以肯定那就是革命的行为,反对他的,自然就是反革命,比如孙中山先生。也有的人,怎么看都像一位投机革命的旧官僚,只是他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如此的悲壮和崇高,比如蔡锷。


1911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满清王朝被推翻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建立了,这就是中华民国。

说到中华民国,大家自然会联想到那个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想到青天白日旗的中华民国。如果是这样,你就错了。那个新生共和国的国旗不是青天白日旗,而是五色旗,它和后来的民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我们通常将辛亥革命功劳归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其实,最终使得辛亥革命成功的主要力量,除了同盟会外,还包括以下方面的力量:1、会党;2、立宪党人;3、光复会;4、文学社和共进会;5、某些满清地方官员;6、北洋系军政人员。

有人奇怪了,为什么要将一贯反动的立宪党人、满清地方官员、北洋军人列进来呢?这里只不过是尊重一个事实,没有他们的参与,辛亥革命是不会成功的。

立宪党人其实是支持革命的。虽然他们不主张非要推翻满清不可的革命,但他们不反对同盟会等组织去这么做。他们的理想是推进宪政政治,共和政体下更容易实现他们的宪政理想。于是,发生革命的地方,立宪党人都会积极参与,我们的历史书上称他们是窃取革命成果,但是要是没有他们的窃取,很多省份的起义也许未必会成功。想像一下,有些省真正起义的官兵就几百人,正是由于各地立宪党人的支持,革命才很快获得各方的支持,才能够迅速地稳定了局势。著名的立宪党人有谭延闿、汤化龙等。

满清地方官员,有的省份其实是满清地方官员宣布革命的,比如江苏的程德全,广西的沈秉堃、陆荣廷等。北洋系人员虽然曾是镇压武昌起义的劲敌,但他们的反戈让清庭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新的政权应该由革命组织掌握。但排除其他势力的革命,还叫共和革命吗?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但这只是他的诞生,它需要成长。他该怎样成长,很显然,既然是共和制国家,建立宪政体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刚当选总统的袁世凯怎么想的?立宪党人怎么想的?孙中山先生及其同志怎么想的?


刚开始的合作显得格外的亲密,无论是袁世凯,还是立宪党人,或同盟会员。但是,参与起义的有两股力量很快就被消灭了,那就是会党和光复会。

在湖南、湖北、陕西,起义的主力是会党,尤其是湖南,新政府的都督焦达峰和陈作新都是会党的头头。会党几乎都是江湖上的人,于是湖南政府都成为了江湖人士的天下,这让尊崇秩序和法制的人士(包括立宪党人和多数同盟会员)无法接受。一位军官发生了暴动,杀了焦、陈二人,湖南的朝野们非但不去惩处凶手,而是趁机清除了会党势力。其他的地区也是如此,浙江的王金发也被砍了脑袋。

光复会是被同盟会消灭的。光复会和同盟会的恩怨也许大家都清楚,其首领陶成章对孙中山有许多不满,于是退出了同盟会。浙江、上海的起义主要是同盟会、光复会、联合立宪党人领导的,革命胜利后,同盟会开始对光复会下手了。陈其美部下蒋介石伺机暗杀了陶成章,虽然孙对暗杀事件表示了谴责,但后来却格外重用暗杀主谋蒋。光复会余部与孙决裂,章太炎逢孙必反,陶的助手许雪湫率领的汕头民军光复粤东,却被胡汉民当作土匪杀害了。

立宪党人虽说是党人,但他们似乎是松散的志同者,他们的理想是推进宪政,而在实践中则更注重和实力派的孙系党人、袁系合作。就是立宪党人中掌握兵权的蔡锷将军,也奉行的是不党主义。光复会的章太炎甚至提出,“革命军兴,革命党消”。意思是,既然革命成功了,那么那些革命党就该取消了,否则就会成为利益集团。雄心勃勃问鼎共和国大权的实力派,就只有袁孙两派人马了。

此时的共和国,是推进宪政,还是争夺权力,立宪党人、孙袁系各有各的想法。

同盟会也有宪政主义的推动者。他是宋教仁,他起草了辛亥革命的第一个约法文件--《鄂州约法》。1912年的临时约法,是在南京起草的,它包含谁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临时约法》在程序上是合法的,但却有非常致命的缺陷,它没有约定地方的权限、没有确定军队的中立性,主要权力集中在总统及内阁。这对于这样一个利益体系复杂、并有几千年专制史、人们宪政精神少之又少的共和国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拥有这样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很难让人放弃的。


对抗终于集中在国民党(同盟会改组而成)和袁系之间。不党的立宪派(部分人加入了松散的政党)一部分支持袁,一部分在南方的人士和国民党保持合作。蔡锷及他的老师梁启超选择支持袁世凯,当然,他们是从推动宪政的角度出发的。

1913年,国民党选举胜利,但宋教仁却突然遇刺身亡,凶手是应桂馨指使的。应桂馨是会党出生,曾是陈其美的部下,在清除会党势力的时候被冷落。国民党人从自身的厉害关系上判断,这一定是袁世凯在幕后主谋。国民党和袁世凯的对抗趋于激化。

孙中山决议反袁,但黄兴认为既没有能力,从法理上也说不过去。7月,北京政府解除了三位国民党籍都督的职务,孙中山再次开会要求反袁,黄兴只得同意,二次革命于是爆发。但这次革命遭到了包括蔡锷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一遇分歧就要起兵造反,这不符合共和制的宪政精神,这是叛乱。

只有少数几个省响应了孙的号召。其中湖南、江苏、福建的主要官员其实是反对起义的,如谭延闿、程德全和孙道仁等。结果可想而知,起义被迅速击败,与起义有关联的国民党人都被清除出去了。二次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推翻袁世凯?独立?谁知道呢?但与共和国的宪政建设似乎无关。这是一次没有宪政意义的革命。

二次革命失败的后果,不仅仅导致了国民党的失势,更糟的后果在于政治平衡被打破。袁世凯没有了制约他的有力力量,逐步走向了专制。

走向专制的不仅仅是袁世凯。流亡的孙中山重组了政党,他成为他的政党的绝对领袖。多年来一直支持孙的黄兴拒绝加入新政党。

1915年,袁世凯决定复辟帝制,与其关系密切并竭力引导他走向宪政的梁启超和蔡锷等决定反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在蔡锷的打击下,在梁启超多方运作下,加之孙系党人的参与,袁世凯被推翻。临时约法被恢复,南北再次统一。遗憾的是,此时,那位具有宪政精神,并能为北洋系、孙系都能接受的协调者蔡锷病逝了。孙系和北洋系再次陷入互不买账的情形。

1917年,张勋复辟,驱逐了议会,废止了约法。段祺瑞驱逐了张勋,但却没有恢复旧议会和旧约法。孙中山再次宣布反段,在广州联合南方诸省组建护法政府。

南方政府也没有恢复临时约法,而是制定了更为集权的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在指责段政府的专权的同时,孙成为了集党政军权为一体的非常大总统。当非常大总统制被改组为7总裁制的时候,孙愤然辞职。

孙在南方的几年里,除了北伐护法战争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和曾支持他护法运动的南方军阀作战,比如唐继尧、陆荣廷、陈炯明、赵恒惕等。孙谴责他们是军阀,但陈炯明也以同样的称呼来指责孙。

1918年,支持段祺瑞的立宪党人汤化龙在加拿大被孙派党人刺杀。

1922年,当北洋系的曹锟、吴佩孚宣称恢复临时约法的时候,孙的兴趣已经转变了,临时约法不再重要了。

临时约法之所以为大家能接受,是因为它在制定上基本符合法理程序。但它是有很大缺陷的、甚至无法适用的约法。鉴于此,一些人认为宪政的基础在地方,湖南、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开始了地方自治运动。地方自治引起了北洋的吴佩孚和广州的孙中山的极度反感。近十年的拼杀、流亡和斗争,不就是为了成为集各种大权于一身的人吗?如果地方都自治了,我这个大总统还有什么权力?

联省自治是军阀割据的借口。孙是革命的象征,他反对的一定是不好的,陈炯明被消灭了,也恒惕、唐继尧等也都被消灭了。孙的革命力量越来越强。孙1925年去世了,但他的革命取得了成功。革命的成果需要有人继承,所有孙先生的追随者都想成为孙训政事业的继承者,为了他尚未成功的理想,他们又开始了互相厮杀,蒋介石、唐生智、汪精卫、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陈济棠、张发奎等,还有合作的伙伴政党,混战了十年,之后又继续混战。

此时,革命的目的和民国的建设还有什么联系呢?


蔡锷是云南辛亥革命的核心,同情革命,周围也有不少同盟会员,可是他为什么就不参加同盟会呢?

蔡锷是梁启超的学生,当梁启超因戊戌变法流亡日本的时候,蔡锷借了六元二毛钱从长沙赶到了北京。袁世凯给了他一千元资助他去日本留学。辛亥革命时,当袁世凯还在清军阵营,蔡锷依然准备北伐,并不因为对阵的是袁世凯而有所顾忌。

南北议和后,蔡锷对袁世凯表示了支持。蔡锷坚决反对二次革命,他认为如果“总统如果有谋叛行为,应由参议院弹劾;政治上有过失,则由国务院负责”,否则就是叛乱,是国家公敌。他对这次革命的看法是:“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相煎太急,隐恨良多”。”

当然,他也派兵出川,参与镇压行动。

国民党人被镇压后,蔡锷是少数还存在的非袁系实力派。此时,蔡锷却来到了北京。很多是认为是袁世凯不放心蔡锷,让他来北京以便控制他的。但也有一些材料表明,蔡锷其实是主动来京的。其实蔡锷也不放心袁世凯,他希望在北京多帮助做些有利于共和的事情。他不知道袁世凯是否能够遵循共和,但他要竭力扶持他,为了私情,也为了公利。但是他最终失败了,没有了国民党人的制衡,靠着立宪党人是无法无法控制袁世凯的野心的,袁世凯厌倦了共和制的羁绊,决定复辟帝制。

蔡锷决定反袁。此时,全国几乎都在袁世凯的控制之下。而蔡锷可以影响的只有偏远的云南。护国运动开始,蔡锷从唐继尧手中拿到三千人马,去讨伐袁世凯派来镇压的十万大军。想必蔡锷当时很难有胜利的信心,也许他只是想殉共和之道吧。

还好,手无一兵的梁启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他说服了同样被袁世凯怀疑的广西督军陆荣廷,陆荣廷的起兵反抗让西南连成一片,还可以逼迫广东。梁、蔡的追随者和孙中山的革命党人迅速响应,南方几省相继独立。

但是,这些还不足以打败袁世凯。袁世凯的还拥有大部分局势稳定的省份,还有元气无伤的北洋大军。此时,另一个倒袁的关键人物出现了,那就是冯国璋。梁启超早在反袁前,就和冯国璋达成来了一致。当蔡梁的护国运动逐步成气候的时候,冯国璋出马了,他联合另外四名袁世凯系的重要将军通电要求袁世凯下台,彻底将袁世凯赶下了政治舞台。

没有蔡、粱,还有谁此时有能力反袁?没有蔡、粱,哪位孙系党人可能和北洋的冯国璋等达成妥协吗?

蔡锷和梁启超约定,一旦护国成功,他们两人都要退出军政界。他们认为宪政国家,军人、政客都不能恋权。可惜此时他喉疾日益严重,1916年11月,蔡锷将军去世。几乎与此同时,蔡锷将军尊重的同乡黄兴数天前也去世了。

也许在蔡锷看来,革命的目的是维护宪政,是合作、妥协和推动。而孙的革命目的是反抗,是自己君临天下的训政时代。


1921年,陈炯明在广东推进宪政,推动广东地方县长选举。1925年,孙中山消灭了陈炯明。

在驱逐北洋军阀后,湖南开始推进省宪自治。湖南制定自己的宪法(当然预留了一部分属于未来中央的权限),赵恒惕当选湖南第一位民选省长。赵在湖南主政期间,推动裁军,省财政21%用作教育(教育界仍嫌不足),推动司法独立。1926年,北伐军驱逐了赵恒惕,因为他是变相的军阀,吴佩孚的走狗。赵临走时仍称:“以各省制宪励行自治为第一良图”,但无人理睬。

宪政是共和之本。主张护法的孙中山从未在广东政府实施过《临时约法》,也从未对新的宪法感兴趣,他的全部精力放在了一人训政的事业中。1928年,国民党通告宣布废止五色国旗,改国民党党旗青天白日旗为国旗。1936年,民国元老章太炎去世,依生前遗愿,以民国五色旗覆盖,拒用党旗。同样这么做的,还有1933年去世的陈炯明。直到1946年,党旗取代国旗才被写入新制定的的宪法。

1987年,在台湾的蒋经国解除党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专制政权也都纷纷走向民主,如南韩、菲律宾、西班牙、智利等。台湾民主化与孙的革命究竟有多少联系呢?

哪个才是真正的共和制的中华民国?是全国代表决议成为的1912年的民国,青天白日旗下的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