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起源说明书:海绵为毫清水为墨 南宁上百老人公园写"地书"(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48:31
海绵为毫清水为墨 南宁上百老人公园写"地书"(图)http://news.qq.com/  2008年12月13日13:04   广西新闻网   

  大地为帖 海绵为毫 清水为墨

  南宁上百老人公园写“地书”

  有人认为书写“地书”是涂鸦,没事找事做

  书写“地书”的老人们则担忧,“地书”文化没有未来

  

 

  爱好“地书”的老人们在奋笔疾书

  -当代生活报见习记者 曹哲虎 实习生 甘宇田 文/图

  核心提示

  所谓“地书”,就是用笔沾水在地上练习中国传统书法。“地书”在中国博大的文化传统中,最多只能算一个创造性的分支,究竟由谁创造,已经无从考究。书写“地书”,最早流行于上个世纪90时代北京的各个公园。而在南宁,书写“地书”始于10年前:一个流浪女子用棉花、竹竿在人民公园书写警世格言……

  今年8月以来,南宁市100多位老人以极高的热情在人民公园等公园内延续、发展着“地书文化”。通过书写“地书”,老人们以字会友,还能够让身心得到锻炼。

  现状:上百名老人写“地书”

  12月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南宁市人民公园。从大门进去,就看见四五个老人用大大的毛笔在地上“挥毫泼墨”。不过与众不同的是,这些老人所使用的毛笔“毫”是海绵,用的“墨”是清水。

  正在写“地书”的一位老先生告诉记者,在人民公园,书写“地书”的人有10多位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而在整个南宁,书写“地书”的人在100人以上。记者看到,这些老人书写的大多是一些优美的诗词。只要有一个老人在写“地书”,其他老人都会围上来,对“地书”品头论足。写得好的有赞赏,写得不好便指正,相互切磋。

  用笔:海绵为毫清水为墨

  记者环顾公园一周,发现每一位书写“地书”的老人手中,都有一支长约50公分的海绵笔尖的大笔。那么,这支长长的大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记者拿起一位老人的一支笔掂量了一下,感觉很轻。

  这支大笔的制作者东明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都是用毛笔书写“地书”的。直到今年7月,他无意中发现一位来自北京的老人用一种海绵笔尖的大笔在公园的地上书写“地书”。

  回到家后,东明老先生仔细地琢磨了这种笔的构造后,自己动手,利用海绵、塑料瓶子、瓶盖和杆子制成了一支大笔。他告诉记者,海绵软硬适中,有弹性,吸水后用于书写,比毛笔还顺畅。手执长长笔杆,书写者能站着书写,避免了长期蹲着书写造成的腿脚麻痹。东明老先生制作的“地书”专用笔一出炉,就受到同行的关注。不久,写“地书”的老人纷纷将手中的毛笔换成了这种海绵笔尖大笔。

  经一段时间钻研,东明老先生制笔的水平提高很快。他在笔上增加了伸缩功能,还将部分塑料笔杆换成了精美的鱼杆。每天,他都背上一个长长的大包来到公园,包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地书”专用笔。据东明老先生介绍,他做一支笔要花上两三天时间。

  “这种笔比毛笔还好用咧!”东明老先生说完,右手握大笔,左手拿着半瓶水,弯着腰,在地上潇洒地写下“龙飞风舞”4个大字。

  好处:以字会友锻炼身心

  在写“地书”老人的心中,“以字会友”是书写“地书”最开心的一件事。记者在人民公园看到,一位老人正向另一位老人学习写“地书”。他们是通过写“地书”认识的,现在已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早上,王老先生被张老先生精湛的书法技艺吸引了。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王老先生决定拜张老先生为师,但被对方婉拒了。张老先生说,叫师傅不行,做朋友一起写字比较好。于是,两人每天一起书写“地书”,收获了不少快乐。72岁的张老先生告诉记者,老年人很容易寂寞,但是大家有了共同的爱好,经常在一起,就不会孤独了。

  除了“以字会友”,“地书”还有不少好处。对于老人来说,其中一大好处就是锻炼身体。东明老先生说,每天早晨,他在公园里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边在地上写字,既运动了手部、腿部和腰部的力量,也活动了自己的大脑,还能够防止得老年痴呆症。另外,“地书”节约资源,不需要纸和墨,在练习书法的同时不会造成任何浪费。最重要的是,书法和诗辞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老人们的“地书”虽然无法保留下来,却在无形中感染了许多人,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担忧:“地书”文化路在何方

  “我们在公园书写‘地书’时,曾被公园的保安赶过几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书写“地书”虽然没有带来污染,但是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有人认为书写“地书”是在涂鸦,也有人认为是纯粹是没事找事做,炫耀自己的书法。对此,书写“地书”老人们担忧,“地书”文化没有未来。

  “现在的孩子都用电脑打字了,很少有人用毛笔了。”老人们担忧,在不久的未来,书法文化将会被遗忘,“地书”也会随之消失。

  “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群年轻人和我们一起书写‘地书’,共同推动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道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