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兹若特传送门:魏源未成为“思想教父”的N个理由(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35:11
 

魏源未成为“思想教父”的N个理由(二)

柳理 余学用

   

原因二:有思想没伯乐

俗话说: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魏源是千里马没错,但他有没有伯乐呢?有,只是在历史最需要伯乐来力挺魏源时,伯乐却迟迟没有出现!

此话怎讲?先说说魏源在写《海国图志》前遇到的三个伯乐。

1825年,32岁的魏源来到两江总督所在地南京,并结识了两个位高权重的湖南老乡,即时任江苏巡抚的陶澍(湖南安化人)和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湖南善化人)。贺长龄是魏源在岳麓书院的学长,当上江苏主管财赋、人事的“常务副省长”后,他聘请魏源为自己的幕僚,也就是“编外秘书”。先是委托魏源选编《皇朝经世文编》,以扭转当时知识分子不问世事、埋首故纸堆的学风。魏源花了一年时间,精选了从清初至道光五年的2236篇实用文章。这本书刊行后大受欢迎,风行海内几十年,“凡讲求经济者,无不奉此书为矩矱,几于家有其书”,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但当时的官场,因循守旧,贪污腐败,触目惊心,帝国的躯体上,纵横交错的是潜规则与显规则狼狈为奸的利益网。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输送官粮的“漕运”。有人估计,每运一担粮食,大约需要10多两银子,而当时商品粮的价格也不过每担一两左右。道光五年(1825)秋,陶澍派贺长龄到上海办理漕粮海运事务,魏源随行佐理。这次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大大节省了经费。

     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魏源的父亲魏邦鲁病逝后,魏源转入陶澍的幕府,此时的陶澍,已经升任两江总督。魏源在辅佐陶澍期间,又参与了一项重大改革——盐政改革。与漕运一样,官府垄断的食盐交易,有一张巨大的利益网,官盐价格高得出奇。陶澍掌管两江总督时,江苏的官盐大量滞销,而价格便宜的私盐却在民间十分畅销,有史料证明:清朝人食盐的消费量有一半来自私盐。盐税任务完不成,两江总督陶澍自然压力巨大。于是魏源建议改革盐务,下决心砸了垄断盐商的铁饭碗。在得到朝廷的支持下,陶澍拟定了改革盐法十五条,并在淮北开始试点,实行“票盐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税费改革”: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这样一来,手续简单,程序公开,官吏以权谋私的空间大幅压缩,成本自然降低了。原来冒险走私的盐贩子也改做起官盐生意,几年下来,淮北私盐绝迹,国家税收大增,陶澍功劳盖世。

各位注意,虽然只是个幕僚,但魏源在这几件大事上也是居功甚伟的,足见其见识之超群。当然,这也离不开陶澍和贺长龄两位伯乐的赏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第二年,机缘巧合,魏源在镇江遇到了昔日好友林则徐。此时的林则徐,先是因“办理禁烟不善”被撤去了两广总督之职,后又被道光帝以“废弛营务”的罪名发配新疆伊犁充军。依依惜别之际,林则徐郑重地将自己在广州主持翻译的《四洲志》资料交给魏源,嘱托他进一步搜集、研究外国资料,为方便国人睁眼看世界而编撰出一部《海国图志》。这,就是魏源遇到的第三个“伯乐”。

可惜的是,等到魏源的《海国图志》编成刊刻时,这三个伯乐,死的死,衰的衰,失去了力挺魏源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自然也无法让魏源的名字“上达圣听”。于是,这本原可以打开国人智识的天下奇书,却寂寞地躺在书肆里,二十年间只刊刻了一千册,有限的读者中,还有不少视之为“离经叛道”。

        可见,有思想,如果得不到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力的“伯乐”推荐,也很难产生轰动效应。再看看魏源的湖南老乡左宗棠,虽然只是个举人出身,却因为得到了骆秉章、胡林翼、曾国藩等人的权威推荐和力挺,才有机会成就一番名垂千古的不朽功业。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很多书一定要请名家作序名人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