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使命bt:梁山众将死亡顺序之谜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50:31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最近不写博客了,是不是江郎才尽了。这儿要说明一下,一则,年底确实太忙,已经参加工作的朋友应该能理解,二则,是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从哪里入手写更符合我的风格等(废话,呵呵,除了数据我也没啥好东西了)。最后一点,就是我写东西没有存货的,都是现写的,而写作时间一般都是在晚上--您知道,北京一到冬天就冷,所以俺就只好晚上一回家就缩在床上看书了。
  这还真别说,看出还看出了一点道道来。比如昨晚读《水浒传》,就发现梁山众将的死亡顺序就很有意思,死的人数也很有意思,这又让俺有要写的冲动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说说脱离梁山革命集团的好汉们,包括离开和死亡的众将,他们的离开或者死亡都代表了什么意思。
  从梁山革命集团的发展来看,大致有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揭杆起义、反抗朝廷的晁盖时期,第二阶段是扩大影响、寻求招安的宋江时期,第三阶段是招安之后,为抗击外敌入侵的抗辽自卫时期,第四阶段,则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投降派甘当朝廷鹰犬、打击昔日同盟的反动统治时期(注1)。
  在前三个时期,梁山一百单八将出战无论胜负皆能全身而退,除了一个晁盖死得不明不白,其余人等顶多受点小伤,并无大碍。然而征辽回来之后,公孙胜便向宋江请辞(注2),成为第一个脱离梁山反动派魔掌控制的高级将领,宋江“连日思忆,泪如雨下,郁郁不乐”,随后一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如金大坚等又被皇上及大臣留用,宋江“心中好生郁郁不乐”,就这样出征时仅剩下103人了。这103人在随后的征战中损兵折将,宋江要么“心中烦恼,怏怏不乐”,要么“扼腕痛哭不尽”,等到方腊平了,宋江也哭得只剩下药渣了。
  梁山一百单八人有些人确实是该死的没死,如宋江,有些人确实是不该死的死了,如林冲、鲁智深。这时常让我来郁闷。但施老爷子或者是罗老爷子这么安排(注3),肯定有他的道理。我就试图还原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来死或者离开。今天就来说说第一拨脱离梁山革命集团的公孙胜等人。
一、革命理想主义者公孙胜
  公孙胜的的离开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他历史上曾经选择主动脱离组织,历史问题没有交待清楚,此时组织上对他是否信任,这还是个大问题。不过我们今天要谈的不是公孙胜离不离开的问题,而是公孙胜为何是第一个离开的问题。
  公孙胜是老资格的梁山元老,历经晁盖、宋江两朝不倒,非但不倒,而且还一直位列梁山革命集团领导核心层,最终在宋江自甘堕落为朝廷走狗、以众兄弟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子时飘然出走。公孙胜是梁山的政坛长青树,最终全身而退,肯定有其独到之处。
  我一直认为公孙胜是革命理想主义者。他并不好财,晁盖、宋江及众将多次送他金银都推之不受,他参与劫生辰纲,是为了获得革命的启动资金,而不是李逵般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他第一次离开梁山,就是在宋江上山之后。那次出走事件,我认为是他已经看出了宋江不是个好鸟,与自己的革命理想有所分歧,于是借探母之机返回二仙山跟随罗仙人继续深造。但是即使公孙胜在看清了宋江的为人之后,对于自己昔日的战友们还是放心不下,在打高唐州时再度出山,显示了其对革命战友的同情心理。
  除此之外,也很有理由怀疑“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这把戏就是他一手操作的,毕竟他是这49名道士之中的一员,很难想象没有他这样的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宋江怎么能如此完美的泡制这一子虚乌有的事件。也就是说,公孙胜同学长期从事梁山的领导工作,对于宋江的一些装神弄鬼的东西很是了解的,像那些什么九天玄女之类的事件,瞒别的粗人可以,瞒他这个半仙可不行。在北宋特别是徽宗时期,道教是第一大宗教,群众基础深厚,公孙胜利用其道士的身份,在神化宋江,包括神化这一百零八人是上应天宿方面,是比较不受怀疑的,这对于凝聚众多有着封建迷信思想的老粗们是很有作用的。
  但我上面说过了,公孙胜同学是有着革命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牛人,其个人能力也超强,宋江和他的关系,肯定是互相利用、互相防范的作用。公孙胜虽然与吴用并列梁山上的执掌机密军师,但吴用早已倒向宋江,而公孙胜同学一直与宋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从领导核心宋江的角度上来看,这就很令人生厌了。
  厌烦是厌烦,但是宋江是拿他没办法的。一则公孙胜的实力在那摆着,暗算不起作用,二则公孙胜是革命元老,说话还是算用的,所以当公孙胜看不惯宋江而选择主动离开的时候,宋江也装模作样挽留一番,实际上两个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没有明着反目。历史上也可以找到参照物,同盟会元老黄兴同学就与孙中山同学一度以“孙黄”并称,但1914年因政见不合,黄兴拒绝加入孙中山组建的中华革命党,远赴美国,这样孙黄双方眼不见心不烦,实际上这有点类似于公孙胜和宋江的关系了。
  连国民党都有左、右派之争呢,何况梁山众将?所以说公孙胜第一个离开宋江,是他最先看清楚了宋江的本质,反正辽国也破了,自己仁至义尽,所谓道不同不足以与谋,再也不愿意与以宋江为首的反动统治者同流合污,撤了算了,而宋江也落个心静,双方心照不宣,好聚好散。所以,聪明人一定要学会激流勇退。然而,激流勇退说说容易,做到却难,公孙胜同学因为是有特殊身份的牛人,所以他做到了,实际上历史上像这样一直处于政治权力核心而又能全身而退的人物还是如凤毛麟角般的稀少的。
二、民主人士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
  《水浒传》中交待,这几个人是被宋徽宗、蔡京、王都尉留用的,从一开始就没有出征方腊。
  简单说一下这几个人的特长。
  金大坚是刻字的高手--大伙儿想想,在今天,玩篆刻的是不是都是艺术家?同时玩篆刻不仅要求懂字,而且还要求对文学有极深的理解,比如说“章法”就不是一般梁山上的大老粗所能理解的。所谓章法,是一个字或一个组字在印面上排列的艺术,比较复杂而变化多端,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一方印光有熟练的刀法而无高明的章法,必无佳作可言,金大坚号称玉臂匠,在这方面肯定比较有造诣,所以金大坚同学必定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
  皇甫端同学也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会相马,会医马。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作为战略兵种存在的,也就是相当于当今世界的坦克。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有个人非常了解坦克的,在坦克研究上面有独到的见解,那么绝对是某型号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了,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才,而皇甫端同学就是那个年代的坦克总设计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皇甫端同学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不多得的高级知识份子。
  萧让更不必说了,圣手书生,书法上和北宋书法大家蔡京有得一拼的,也必是高级知识份子。
  有点例外的是乐和。乐和同学小牢子(监狱下层管理员)出身,只因大家看到他唱得好,都叫他“乐叫子”。所以说乐和是当时的流行歌手,稍微拔高一点就是歌唱家、音乐家,甚至文艺家,只是不知道乐和是不是唱主旋律的。音乐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据说中国抗战时期,至少有20万首抗战歌曲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中流行,当然比较著名的就是《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了》、《太行山上》了,听着很是振奋人心。在战争年代,战地文工团是很受欢迎的,可以很大地提高部队的作战士气,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八路军》都有提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乐和同学的存在,对于梁山上的大老粗们单调的吃饭喝酒砍人的生活确实是起到不可缺少的调和作用。
  总的来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或者是知名度较高的公众人物。我之前的一个贴子提到,“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没文化越革命”,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来排序的话,以上四人,基本上也是梁山上的文化程度中名列前茅的人物了。
  舆论是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使广大劳动人民听信于己,比如说臭名昭著的戈培尔同学就很擅长搞这一套(注4),而利用不好了反而会伤了自己,如《汤姆叔叔的小屋》没被禁,就引爆了美国南北战争。俺们中国呢,自从秦朝开始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所以中国古代文字狱一直屡见不鲜。在帝王的专制统治下,“文字狱”的历史就是中国知识份子的思想被压制和阉割的历史,也是中国的愚民教育史。
  我们知道,他们是在宋江甘为朝廷鹰犬时离开的,也就是说梁山革命集团还算是“正义之师”的话,此时完全成了“反动派了”。我们假设这四人都是有着良知的知识分子,那么他们对宋江的所作所为肯定是有所不满的,大家原来的革命对象就是朝廷,此时反而为朝廷卖命,这时大家的思想工作就很难做了。
  对于大伙儿的思想波动,宋江以其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完全可以将大家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但这只是对于广大大老粗们而言的,对于公孙胜和以上四位高级知识份子使用这种教育,显然用处不大--大伙儿都是明白人,骗谁呢你?
  所以,这些知识份子就大有成为民主人士的可能。知识分子拿枪杆子不行,却善于把舆论当作武器,很容易把政局搞得鸡飞狗跳,上下不得安宁。统治者要的是什么?要的是“稳定压倒一切”,只要不出乱子,一切好说,而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是最令统治者头疼的一个问题,所以,为了封住这些在社会上有相当影响力的民主人士的口,当年老蒋就经常干些暗杀之类的事情,闻一多、李公朴都是这么被国民党特务给暗杀掉的。
  所以老人家教导俺们要对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思想改造运动”,改造得好了,就留下来,改造不好的,思想上消灭不了,就从肉体上进行消灭吧。总之,在中国,中国知识分子要是想活命,要么就闭嘴,要么就当上所谓的“御用文人”,为反动统治歌功颂德。其实御用文人也不好当,除了在人格上要向统治者摇头摆尾之外,还要早请示、晚汇报,一不小心说错了话站错了队表错了态,离玩完就不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四位老大,就是被宋江暗杀掉的民主人士,他们往往死在革命胜利的前夜,或者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
  本篇之后,梁山一百单八将,损失五人,仅剩下一百零三人。(未完待续)
(本周三上午在腾讯网接受视频访谈,评论或留言请移步:http://user.qzone.qq.com/51145/blog/1200312034
--------------
注1:一百二十回本中,这一时期还包括征田虎、王庆。这里是以一百回的容与堂版本为标准。
注2:一百二十回本中,公孙胜是破了王庆之后才离开的,这里以一百回的容与堂版本为标准。
注3:关于《水浒传》的原作者,现在基本上认为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的,但并未有定论,所以我也不知道是谁写的。
注4:戈培尔(1897~1945),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长,自1933年起至德国战败,一直操纵德国全部宣传机器,疯狂鼓吹战争,宣扬种族主义,编造谎言,吹捧希特勒,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
本文是继续上一篇梁山众将死亡顺序之谜(连载一),话说出征方腊之前,梁山一百单八将已经损失五员大将,最终出征的时候仅剩下一百零三人,此时,已经不能像当初那样随口就叫出“梁山好汉全伙在此”那样的豪言壮语了。今天要说说的,就是出征方腊第一战取润州时死的宋万、焦挺、陶宗旺同学。

  三、“历史遗留问题”缠身的的宋万

  宋万同学第一个战死,很多人已经有了定论了,比方说,他和杜迁是在征方腊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战死的头领,代表着王伦时期的梁山超级元老的地位低下,也有人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是上天的妖魔鬼怪下凡,杜迁、宋万分别为“地妖星地魔星”,妖魔都完了,意味着梁山革命集团的彻底完蛋。我在这儿稍稍拔高一点儿,认为宋万的死,是由因其“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
  宋万,其实比杜迁上山还迟一点,是梁山一百单八人里第二个上山的。梁山泊的局面就是由王伦和杜迁开创的,随后宋万才赶到加盟,不过这并不妨碍宋万和杜迁相提并论,这从他们俩的排名、星宿、绰号甚至姓名上来看都比较相近:宋万是排名82,杜迁是排名83,星宿一个是地妖星一个是地魔星,绰号呢一个叫云里金刚一个叫摸着天,一听都是傻大高个,姓名呢一个是杜迁一个是宋万,有理由怀疑杜迁是“杜千”的笔误,这样杜千和宋万才能对得上号嘛。
  这时这儿就能看出问题了,为何是后参加革命的宋万比先参加革命的杜迁排名还要高?这是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回头看看梁山小夺泊时的排名,当时杜迁是比宋万高的,而最终大聚义时宋万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被安排到杜迁头上去了。
  杜迁、宋万排名上的安排虽然比较蹊跷,但也足以说明他们俩无论是谁不招人待见,除了梁山革命集团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王伦同学对他们俩是比较信任的之外,随后的第二、三代领导核心晁盖、宋江对他们都是放心不下的,排名的随意变换,说明了他们俩就是一对软柿子,任人摆布。
  在王伦时期,宋万同学的小日子想必是过得很惬意的,他个人本事一般,上级领导也不怀疑他,为人还颇为善良,王伦刁难林冲时,他也为林冲说过几句好话。林冲火并王伦之后可以看出宋万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自知“自身本事低微”,于是将主动将位置让于晁盖他们七个,甚至对于原来排名低于林冲也毕恭毕敬推到第四的位置,虽说此举有点出于无奈,但也显示出了其人的本份。
  但是宋万这种装孙子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林冲火并王伦的时候,吴用对于原来的杜迁、宋万、朱贵防范之极,“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杀王伦时,“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王伦被杀之后,“吓得那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道:‘愿随哥哥执鞭坠镫。’”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得出来,王伦是将他们视为心腹的,虽然他们在王伦死后马上示弱,但直接导致他们从此再也摆脱不了他们“王伦心腹”的身份了。
  从此之后,此三人,特别是宋万和杜迁基本上在《水浒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中消失了,有也是随大流一起出去砍人混战,没有什么惊人的业绩,书上描写也极少。在之后的梁山历次路线斗争中,如晁宋之争、宋卢之争,作为梁山上的超级元老,他们连个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很明显,他们已经不入流了。
  宋万他们在梁山上的地位肯定很尴尬的,由于历史上曾经投靠过王伦,这显然是个不清不楚的历史问题,所以晁盖当政时,自然就把他们当作王伦的人,等宋江上台执政的时候,又很自然地把他们当成晁盖的人,如此防范打击,他们怎么可能有出头之日呢。他们很明显就是在历次梁山上的路线斗争中最失意的代表人之一,一旦站错了队,则一辈子就翻不了身了。
  他们和吴用不同。吴用虽然早期是晁盖的人,但很快就携大礼(登州派八人及协助打下祝家庄)倒戈投向宋江,所以他能取得宋江的信任,而宋万他们武艺低微,宋江平时结交的江湖好汉基本上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武艺比他们高得多得多,因此他们对于宋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可以想象,如果宋江也结交了一个比吴用更牛的谋士,那么哪怕吴用再对宋江摇头摆尾,吴用也难逃被打上铁杆“晁派”的印记、打入冷宫的命运。
  宋万同学成为一百单八将里第一个死去的战将(前面五人都是主动或者被动离开大部队的,但都没死),我认为代表的是在历次路线斗争中失意的将领,他们一旦犯下“历史遗留问题”式的错误,就一辈子翻不了身,终身受制,也极易死亡。面临这些有口难辩的问题,有些人为了表明自己对的心迹,不惜以死明志,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说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曾背负着“汉奸”的罪名,百口莫辩。在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将军于枣宜会战中牺牲,以死洗清了汉奸罪名,用事实反击了那些攻击讽刺他的人。
  宋万同学生前比较窝囊,死得也并不轰烈,是“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没有具体的描写,很明显作者很是不当一回事。宋万同学牺牲在战场上后,宋江同学对他盖棺定论:“想起宋万这人,虽然不曾立得奇功。当初梁山泊开创之时,多亏此人。今日作泉下之客!”从这点上来看,宋万同学显然是死不得其所,他不死,我想宋江也不会记起手下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被边缘化的人物。我想,宋万之所以第一个战死,就是因为他这种拥有“历史遗留问题”身份的尴尬,以及洗之不去的“王派”、“晁派”身份。俺们知道,“同志们,运动啦,七八年就来一次”,每次有路线斗争、领导层更新,他们就会再受一次折磨,与其被天天拿出来批斗,不如在战斗中光荣地死了算了。

四、坚持原则的焦挺

  焦挺的革命领路人是李逵,这可是宋江身边的大红人。按理说,背靠着李逵这棵大树,焦挺不应该死得这么早,可是他偏偏就是第二个,还死得那么无趣,和宋万、陶宗旺一起“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想起来真是有些奇哉怪也,我想了半天,终于从他的绰号上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焦挺的绰号是没面目,“没面目”的意思,根据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容与堂版《水浒传》中的注释,是不顾面子,不讲交情的意思,这个在焦挺的自我介绍中也说得很清楚,说自己“平时最没面目,到处投人不着”,就这么个情商很低的焦挺,经常让人下不了台,交不了朋友合不了群,怎么可能让人收留他?也就是李逵这样子的二百五才对焦挺刮目相看。
  焦挺的个人简历还交待,“小人原是中山府人氏,祖传三代相仆为生。却才手脚,父子相传,不教徒弟。”这在他一遇到李逵的时候就说了,自己的武艺,是不能传给外人的。想他上山后碰到的那些梁山好汉都是什么人?个个都是“好习枪棒”,知道焦挺有这么一门绝招,能不求教于他么?特别是梁山上的另一个相扑高手燕青,想必也有与之一较高低的心思,而焦挺的没面目,估计就是经常坚持原则,坚决不传与外人,因此人人都不喜欢他。
  以焦挺的这种性格,还可以想象得到,当初宋卢之争、招安之争中,或者是因为升职、加薪啊,他都说了一些坚持原则但不受人待见的话,使得人人都不喜欢他,就连李逵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也没和他并肩作战过了,可想而知焦挺在山上是过得不快活的。
  论起来,焦挺的战功是比很多人都高的,毕竟有过当年与鲍旭、李逵一起智取凌州城的奇功一件,只是可惜大伙儿都把这一头功寄在了私自下山的李逵头上,这对焦挺是相当不公平的,没有他的穿针引线将枯树山的人马交给李逵指挥,李逵单枪匹马一个人去打凌州,不被人砍了脑袋才怪,可惜焦挺人微言轻,群众关系又没搞好,对于宋江及其余众将而言,焦挺的死,那是比鸿毛还轻,因此,他在第二个死,也不足为奇了。

五、在“农民起义”中被牺牲掉的农民陶宗旺

  我曾经在梁山诸将的出身中提到,梁山一百单八将,出身农民的只有一个陶宗旺,当然算上渔民猎户等还有三阮、两解等。陶宗旺是庄家田户出身,很显然是一个雇农。
  曾几何时,我们一直都在鼓吹《水浒传》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是经我统计发现,梁山一百单八将绝大部分是地痞流氓,然后是原政府官员和军官(见:http://user.qzone.qq.com/51145/blog/16,和http://user.qzone.qq.com/51145/blog/17,和http://user.qzone.qq.com/51145/blog/19),所以陶宗旺就成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唯一农民代表了。陶宗旺的农民本色就连上战场也不改分毫,使用的武器是一把铁锹,十分之怪异,虽然按照金庸同学的分类这种兵器是属于“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但足以显示陶宗旺他老人家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这比当今很多所谓的娱乐明星们在参加一些类似于赈灾义演的时候声称自己祖上也是农民的虚伪强多了--一看就想抽丫的。
  老人家曾经教导俺们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注1)”,既然如此,所以拥有正宗农民身份的陶宗旺在宋江这次“农民起义”中就显得格外地重要。
  陶宗旺原是黄门山派系的,和欧鹏和蒋敬、马麟、陶宗旺一起在宋江洗劫江州城之后投奔上梁山的。黄门山派系是个比较奇怪的派系,老人家教导俺们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但是黄门山自从上了梁山,似乎就没有像人家二龙山啊、石碣村啊、揭阳镇啊他们那样经常在一起并肩作战,除了欧鹏一人还作为军事将领经常抛头露面之外,其余人等基本上都转向了文职,比如蒋敬同学就长期担任会计,马麟同学在孟康上山前曾经代理过一段时间的造船厂厂长,而陶宗旺呢,就是梁山上的基建局局长了(掌管专一筑梁山泊一应城垣),很显然就是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只能走向当农民工的这样一条出路了。
  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一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被我们冠以“农民起义”名称的起义有数百次之多,以农民身份领导革命成功的凤毛麟角,我能想起来的就只有一个朱元璋同学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成功了的,而其它农民领导的起义,不是失败了,就是被非农民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比如说洪秀才是秀才出身,刘邦是“亭长”出身,李世民、赵匡胤出身官僚。
  这些事实充分显示了农民在农民起义中的地位的低下。一方面,由于天灾人祸所迫,不得不参加农民起义军以求填饱肚子,另一方面,他们在农民起义军中的作用,绝大部分都是被当成炮灰而不是领袖或者领导,哪怕经历九死一生真的熬到了革命成功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的地位也往往不会太高,像我们的陶宗旺同学最终排名仅75,在“农民起义军”梁山军中是个排不上号的人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梁山上万号喽啰兵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但是我也曾经写过文章,整部水浒传,没有一个喽啰兵留下姓名,农民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见:http://user.qzone.qq.com/51145/blog/40)。
  陶宗旺同学在第一战中与宋万、焦挺一起战死,宋江也没句特别点的话,也显示了陶宗旺同学的地位不是很高。想想宋江信任的都是些如戴宗般的前政府官员,或者如李逵张顺等的地痞流氓,真正的农民在这次农民起义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陶宗旺同学便是众多农民炮灰中的代表,因此,陶宗旺的早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节过后,梁山一百单八人,仅剩下一百人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