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传说 碧之轨迹:冲基金、民族国家和经济自由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36:23

对冲基金、民族国家和经济自由主义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盛洪

2000

  这个题目关注的问题是现在正在发生的和正在扩大化的金融危机,题目本身也道出了金融危机中的一些重要角色,象对冲基金和民族国家。围绕着金融危机,展开了一场关于自由主义的讨论。去年许多人认为东南亚出现金融危机是由于他们自由化得不够,现在风向转过来了,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又非常之多。这是伴随着金融危机扩大,在理论上和意识形态上的一些争论。现在关于金融危机的讨论、看法非常多。今天,我是希望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金融危机,用这个方法比较逻辑地把看来分散的,不关联的事物串起来,使之更好把握;同时,虽然金融危机现在看来有很多新的因素,但它有很多历史的因素,所以,在看金融危机时,不仅要看当前,看现在,还要更长远地、历史地看金融危机与历史有什么相关之处。

一、金融衍生工具和对冲基金

(Financial derivatiues and hedging funds)

  对冲基金对大家都是一个新概念,有很多说法。我的定义是两个特点。第一点,对冲基金主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机活动。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发展对对冲基金,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当然也有影响。第二点,对冲基金有一种投资战略,是非常有意识的。这些投资战略的特点是通过操纵价格,操纵金融市场而谋利。

  第一个特点的性质是,金融衍生工具比较新,象金融期货、金融期权,它们可以用非常少量的金额推动非常大的交易。理论上,买期货是没有价格的,但要有一些定金。期权是有个期权定价公式的,根据这个公式,可以算出期权的价格,比如,一只股票的价格是每股50元,可能期权就是每股5元或10元,期权就是在一定时期之后可以卖出或买进的权力,这样,就可以用相对少的资金推动一个较大的交易。第二个特点是一旦到了交割日,如果市场价格变得不利,它可以不履行义务。比如,花5元买的期权,要在60元时卖出,但是没涨到60,反而跌到40了,就可以不要期权了,当做5元钱扔掉了。由于这种安排使得交易承担的风险相对小,反而鼓励这些对冲基金、期权交易人更愿意冒风险,更愿意采取风险的态度。因为风险的损失相对变小,而收益却可能很大。可能还有第三个特点,当然这个特点有点太技术化了。比如,一支股票现价是每股50元,它降到30元的概率要比降到49元的概率低得多,概率越低,买期权的价格越低,所以,越是要打压一个价格,越是可以花很少的钱。这是对冲基金的一个武器。对冲基金是一种套期(Hedge)交易,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它从理论上讲,投机性非常小。但是,对冲基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投资组合,这种投资组合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原来,在做套期保值时,投资组合是自动消除风险的。比如,买一个月以后的绿豆期货,价格是1元钱,但是风险在于,一个月之后,绿豆价格可能跌到6毛钱,所以,可以再做一个一个月以后1元钱卖出的合同。这样,无论价格怎么跌,套期保值都自动消除风险,但是要付出一定的手续费用。然而,对冲基金不是这个性质,它的目的不是回避风险,而是挣大钱。有一种投资组合能挣大钱,就是通过某种操作,使市场价格受它影响,而且受到它很大的影响,从而使投资组合能赚大钱。这是对冲基金的一个最重要的性质。可以看看利森的例子,利森是一个不太自觉地应用了期货和期权操纵价格的人,他在《我如何搞垮巴林银行》里,几次提到自己期望通过买更大的单、更大的交易来影响市场价格,使价格变得有利于他。利森的做法是不自觉的,但他已经意识到了可以通过影响价格来盈利。逐渐地,做金融市场分析的人就会发现有两个可能的特点。第一个,股市和汇市在价格上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这样,就可以考虑通过影响一个市场的价格来影响另一个市场的价格,而这个确定性非常高。对冲基金的策略走向成熟,就在于它意识到两个不同的、相关联的金融市场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的、甚至是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赚钱。第二点,在打压一个市场时,这个市场可能崩溃。比如,打压香港市场的恒生指数,现在是1万点,当打压到八千点时,它可能会泻到六千点,这是恐慌造成的,这也是对冲基金赚钱的一个手段。

  对冲基金作为一个机构,与个人又不太一样,它的信誉、资本使它可以借贷,甚至借贷数十倍于自己的资本金的贷款来交易,它的作用就又放大了。比如,你有1块钱,就可以借二十块钱;拿着二十一块钱,就可以做二百块钱的事。当然,还有其它的因素,象对冲基金之间的合谋,场内工具。所有这些都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放大了对冲基金的能量,在既定资本下,把对冲基金的能力放大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在图1中,S代表供给曲线,D代表需求曲线,原来供求均衡点在E0。价格是P0。现在对冲基金可以把交易量放大很多,把供给曲线向右下移动,比如,香港股市正常的交易量只有40亿,对冲基金可以一下增加20亿的交易量,结果就是价格被拉下来。新的供给曲线是S1,均衡点是E1,价格是PP1P0。这里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相当大的数量,能够影响价格,这是对冲基金的作用。科学的发展使其它一些因素在增大对冲基金的能量和作用,比如信息技术,可以用电子的手段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非常快地调集大量的资金,这是对冲基金的一些技术背景。

二、金融垄断的形成及性质

(Formation and nature of financial monopolies)

  学经济的人都知道垄断是件坏事。垄断有一个核心的性质 它是通过操纵数量来影响价格。如图2D为需求曲线,MD为边际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原来的均衡点是E0,价格是Pe,产量是Qe,垄断者为了利润极大化,把SMD的交点处的产量作为供给量,

  这样,产量减少到Qm,价格上升到Pm。我们经常看到的垄断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它通过限制成员国的产量来维持价格。对冲基金通过操纵市场来影响价格的行为,在本质上同垄断是一样的。

  现在人们很少把对冲基金理解为垄断,是因为它跟我们心目中的经典垄断有某种区别。第一个区别在于,一个工业上的垄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它的规模大,员工多,市场占有率高;但是,对冲基金一般是很小的机构,只有十几个人,很难理解它是垄断,它的资本可能只有十亿美元,但可以做上百亿美元的事情。第二个区别在于,经典垄断一般是持续的垄断,但是,对冲基金打压价格的行为可能不是持续的,甚至仅仅表现为市场上几天的情况,一瞬间的情况。

  经济学上关于垄断有两个讨论。一个讨论叫效率的讨论。经济学已经证明,垄断是无效率的。但是,现在我们还很难说清对冲基金在市场一瞬间的垄断有什么效率上的损失。经典垄断是通过减少供给量来抬高价格,对冲基金是通过增大供给量来打压价格或增大需求量来提升价格。但是,仍有一些方面可以来衡量对冲基金造成的效率损失。金融市场的价格体系的作用是给出资源流向的信号,如果人为地操纵价格,这个价格就不是正常价格,它给出的是一个错误的信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信号。同时,它还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大起大落。现在对大起大落的价值判断尚无定论,但是,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小起小落要好于大起大落,当然不能不起不落,不起不落也有问题。比如,人类经历的最早的波动是农业收成的波动,如果是小起小落,丰年和灾年差20%,灾年时大家勒勒腰带就过去了,但要是大起大落,丰年和灾年差80%,就会有人饿死。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垄断导致了金融市场效率的降低。第二个讨论是垄断的分配性质,即,什么样的市场价格是公平的。垄断者赚取的利润相对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下赚取的利润是不公平的。

  那么,对冲基金是否代表了自由化、全球化的倾向。答案是否定的,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或者经济自由主义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第一,市场有效性理论认为,只有当所有人都不能准确预测价格是怎样波动的时候,市场是最有效的,它的推断就是,操纵价格就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第二,微观经济学总讲,我们崇尚的理想状态是充分竞争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没有任何单个的企业或个人能够影响价格。结论就是,对冲基金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反而是摧毁市场制度的一种力量。

三、冷战体制下的民族国家

(The Nation-states under the climate of cold War)

  经济学中讲市场,有一个前提很重要,就是要有政府。没有一个政府去界定产权、维持秩序、调解纠纷、市场就没法运转。经济自由主义从来没有排除政府的存在,恰恰把政府存在做为市场条件下的前提,只是为了简化,常常不说出来。

  在谈政府时,不能不谈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就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文化的甚至生理的原因,有一群人愿意聚集起来成为一个社会,有一个政府来管理,这就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这个词有时用在国际政治上,但它的含义是一群人有一个政府,我们在讲政府时,不能讲抽象的政府,当今世界上,具体的政府就是民族国家。

  公共选择理论讲政府的基本职能,一般是提供公共物品,最主要的是保护产权、维持秩序、调解纠纷,这是最基础的公共物品,这是民族国家做为政府的第一个职能。但是,别忘了它叫“民族国家”。什么叫民族国家?世界如果只有一个民族国家,它就不叫民族国家。民族国家生来就是跟别的民族国家对抗的。这个“对抗”的含义是,民族国家要保护国家覆盖下的一群人在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另一群人交往的时候,在利益分配上不受损失,这是民族国家的一个作用。交往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是打仗,也可能是贸易保护主义。

  再讨论一个问题 货币,世界上现在的货币一般是纸币,或者,严格地说,“不足值货币”,跟金、银等贵金属不同。它的成本中可能包含了印制、维护、一系列法律等等东西。不足值货币带来的利益是“铸币税”。在铸造铜币时,由于成色不足,一单位货币可能价值只有0.5个单位,但是由于背后有国家的承认,货币就可以流通。国家在发行货币时,就赚了0.5个单位,这就叫“铸币税”。全球化的一个方案是全世界都用美元,这个方案就导致了铸币税在各国之间分配不合理,你要是用了美元,你的国家就不能得到这笔铸币税。从这个意义上,就可以解释民族国家为什么要发行自己的货币。有一种改进的方法,比如欧洲统一货币,欧洲中央银行是一个股份公司,大家协议好,按比例拿铸币税。但是,在全世界建立一个协议,按比例分铸币税是不可能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民族国家要发行自己的货币,为什么一个民族国家就是一个货币体系,而这个民族国家的政府有义务制定货币政策。

  下面讨论一下民族国家与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理想状态是自由贸易。但是,民族国家的存在会使所有国家偏离自由贸易的轨道,从近阶段看,没有真正的自由贸易的国家。自由贸易对全世界都有好处,为什么政府不能搞自由贸易?民族国家之间进行对抗,通过贸易积累和聚集起来的外国货币或贵金属能够变成一国的国力。而自由贸易带来的本国商品价格下降会直接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但只是受益而已,不能聚积货币。另外一点,凯恩斯认为,偏离自由贸易的政策,比如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在一国持续增长的初期是有好处的,通过贸易可以影响到国内利率下降,海外投资增加,使这个国家能更快速地增长。凯恩斯承认重商主义在一定阶段内对民族国家是有好处的,但不见得对别的国家也好。这个世界上尽管有很多人讲自由贸易,实际上却没有自由贸易,尤其在一个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一般都采取重商主义的政策,象西班牙、英国。西班牙开始采取自由贸易时,英国是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打败了许多西班牙的工业。此后是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但是,重商主义、贸易保护走过了头,一般会带来一个国家的衰落。历史上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国内货币过多,通货膨胀,这个国家会在通货膨胀下完蛋。西班牙就是一个例子,中国明朝也是如此。一直到鸦片进入中国之前,中国一直是用货物换白银,所以有人把中国做为由于持续贸易顺差导致衰亡的一个例子。

  有人是贸易保护主义,是顺差,那么,世界格局是什么样子,怎样才达到平衡呢?有些霸权帝国在世界树立起了它的货币霸权。货币霸权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西班牙的货币霸权表现为它在美洲开采黄金和白银,英国的货币霸权也表现为搜刮黄金和白银,美国则是靠它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这几百年来,有一个基本的结构:一方面,有重商主义的国家,一方面,有些具有货币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帝国,它们之间是互相补充的。比如现在的美国,它的货币是世界货币,它在征世界的铸币税,其它国家的外汇储备是美元,中国与欧洲做生意,用的可能是美元。这对美国是有利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其它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它自己持续的逆差。讲到冷战体制,无非是两大帝国在争霸,苏联威胁到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它的地位又与它的利益 铸币税相关。所以,美国与正在兴起的重商主义国家就达成了妥协,我给你让市场,你要站在我一边。所以,亚洲四小龙,日本,中国,所面临的自由贸易其实不是自由贸易,它是冷战体制下的特定的国际贸易关系,而不是自由的贸易体制。在这样的一个体制下,东亚国家所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有的是在技术上模仿和学习,日本早期也是这样,它后期有一些创造,然后是追赶,速度比老牌的工业国家快,比较集中于它们易于掌握的制造业的技术和生产,并把这些学习来的技术用于生产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等相对发达的国家中去,这就是冷战体制下东亚国家所走的发展道路。

四、对冲基金选择的民族国家

(Nation-states chosen by hedging funds)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发明,由于期权的使用,对冲基金已经获得了数百倍于原来的力量,它的力量大到足以和民族国家对抗的程度,当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象第一大的美国和第二大的日本,它暂时是撼不动的。但是,如果我是索罗斯,我会清楚地想,谁是最好的攻击对象。第一:这个攻击对象必须规模较小,利森当初犯的错误是,他选择的是打击日本的金融市场,日本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它的贸易总量,金融交易总量是相对比较大的,他个人是没有能力去对抗的,被对冲基金选择的国家首先是规模比较小,象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香港。香港每天交易量只有40亿港元,对冲基金带来的货币就4倍于这个交易量,打了也是白打,所以选择这样的攻击对象把握大,成功率高。第二点:就是企业财务状况不好,克鲁格曼说东亚国家只是模仿、学习,没有创新,他讲得有一定的道理。重商主义国家有一系列的弊病,一个是产品的利润率下降,因为重商主义国家太多,中国也加入进来了,而且规模很大,这样,有限市场中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价格就往下掉。另外,冷战结束,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就更加强硬,因为没有了苏联作为制衡。第二个弊病就是资产负债率高,从重商主义和东亚国家战略上来解释,由于东亚国家是模仿赶超型,尤其在最初,它们的企业的市场风险相对小,因为它们生产的是受过考验的产品,风险小的情况下,利用银行贷款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东亚国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对都高。第三个弊病是,这些国家都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对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理解,所以它们的金融风险意识非常差。这三个弊病是任何一个对冲基金都可以分析到的,财务状况差,使之成为非常好的打击对象。

  还有一个是日本。凯恩斯早已指出,重商主义的结果就是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国内的物价水平非常高,即通货膨胀,另外,国内利率非常低。日本现在就是这种状况,使它没有一点转身的余地。一方面,它的物价非常高,财政刺激政策就没有什么余地,另外,利率很低,没法再降了,就不能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日本在实行了重商主义之后,它已经不能再往前走,实行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也不可能去救亚洲其它的国家。

  民族国家对抗对冲基金的几种策略对冲基金对民族国家的攻击首先是操纵金融市场价格,这个不多说了。第二个,由于金融市场的价格都大幅偏离正常价格,它就会立刻对企业财务产生致命影响。比如,本币贬值,象泰铢、印尼盾,有些企业借的外国债务、外币债务立刻大幅增加,印尼盾贬值80%,企业债务就等于增加4倍。资产负债率如果原来是50%,这个企业立刻就资不抵债。股票下跌之后,象日本很多企业是以股票做为本公司资产的,股票下跌也使这个企业资产负债率发生变化,也可能使本企业资不抵债,立刻破产。如果对冲基金的攻击成功,它不仅摧毁金融企业,而且使一系列实质企业也垮台,这是它的一个连带结果。一些企业破产之后,就连带了更多企业,因为债权债务是连带的,一个企业破产就逃掉了很多债务。债权人可能因为债权收不回来而破产,进而导致相关的银行破产,象泰国、印尼、韩国,都是这种情况。这是一个从金融市场崩溃到实质经济崩溃的过程。这两部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打乱了金融市场,实质经济也受到打击,因为企业破产,没法再进行生产。实质经济崩溃,本币就更弱了,因为经济状况恶化了。反映在金融市场上,可能本币还要往下掉。去年,一些国家本币几次下跌,可能是金融市场与实质经济之间互动产生的结果。另外一个结果是通货紧缩。大量的货币表现为债权债务。很多债权债务消灭掉了,就通货紧缩。宏观层面的结果就是国内提高利率,经济进一步萧条。这就是为什么攻击金融市场能导致一个国家经济萧条的过程。

  凯恩斯有句话,“若要推翻当下的社会基础,破坏它的通货体系乃是最精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说,要打击一个社会的话,把它的货币体系搞乱,就达到目的了。这一过程会把所有摧毁经济规律的潜力都激发出来,并以一种几乎无人可以诊断的方式进行破坏。所以是最精妙,最有效的,能让你受损失,但你看不出来。但是,破坏货币体系不是无罪的。所以,有的说法,象“感谢索罗斯,使印尼人民摆脱了苏哈托”,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说法就使问题变成了:索罗斯问印尼人民,给我500亿,帮你们打垮苏哈托,干不干?这里还有其它的因素,比如印尼穷苦人民的饥饿,华人遭受的迫害。当然,苏哈托是一个独裁者,要打倒他,但我们不能很简单,很浪漫地讲这个问题。所以,这件事值得思考,不能人家把你抢了你还赞颂人家。

  波罗代尔讲货币的一段话非常精彩:“货币是在本国和国外剥削他人的一种手段,是加剧剥削的一种方式。”波罗代尔做为历史学家,认识到欧洲有些国家很早就发现了一个奥秘,就是通过操纵一个社会的货币体系来谋利。举个例子,葡萄牙人在1516世纪在刚果发现有一个社会使用贝壳货币,他们发现贝壳是在一片渔场聚集生长的,就把这片渔场围起来,用比当地人效率高得多的方式去生产贝壳货币。假如一个贝壳原来可以买一个面包,是一般等价物,它的价值与生产的成本是相关的,与一个面包是等价的。现在生产一个贝壳的成本只是原来的十分之一,会不会赚?后来,这个社会的贝壳货币贬值了90%。这个故事的含义是:第一,利益集团要发明一种成本更低的货币,谁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发大财;第二,利用这种发明去操纵货币体系。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冲基金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借贷货币,其实已经做到了使它的货币成本比东南亚国家低得多,而且它手中的本金少,筹资成本少。西班牙人为什么要向美洲扩张,可能就是因为那儿有黄金,他们试图以比欧洲人或中国人更低的成本来获得这种货币。世界历史表明,世界霸权可能同获得这样一种货币相关。

  民族国家对抗对冲基金的几种策略,第一个叫政府入市场,比如香港政府的入市场。用图3、图4表示如下。

  图3中,对冲基金把供给线从S推动到Sm,价格下跌,香港政府增加需求,把需求线从D推动到Dg,维持价格。图4中,香港政府提高港币的利率,使Sm移动回S的位置,这是港府的两个策略,一是增加需求,二是提高利率。我不赞成政府进入市场,因为如果结果不好,会导致公共基金的巨大损失,受到的非议会更多。

  政府的第二个策略是“关门政策”,就是马哈蒂尔所采用的,完全斩断国内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跟国外的联系。好处是使国内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受汇率影响,因为汇率往下跌时,不可能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要调低利率,汇率下跌时调低利率会使本币更弱。斩断联系之后,可以规定一个官方汇率,就可以在国内降低利率,实行扩张性政策,本国发行货币来支持本国的发展。其错误是斩断了货币和资本的正常流通,导致在获得正常的国外资本和国外货币方面受到损失。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并非没有道理。

  第三个策略就是对对冲基金和金融市场进行恰当管制。香港政府后来学聪明了,它改了规则,增大磨擦,减少对冲基金对香港金融市场的冲击,减少其交易数量,比如增加订金额,这样就使它的冲击力量减小,原来可能有20亿或40亿的冲击量,现在变成5亿的冲击量,小得多了。所以,从核心来讲,可能比较恰当的做法是对操纵市场的行为和交易进行管制,而不是对正常的交易进行管制,比如一般股民的炒作,还有一个做法是“托宾税”,对每次资本流动征税,这样,短期资本流动受到抑制,鼓励长期资本流动。拉美的一些国家和香港征托宾税,台湾是比较透明,日本、英国也都有对操纵市场的管制。操纵市场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把它管制起来。

  金融投机的可能后果为什么在一定阶段内对冲基金是成功的?是因为它能够操纵市场,使得它对市场的估计有很高的确定性。操纵市场的含义就是对市场价格的判断的确定性提高了。所以就能赚钱,中国也有证券公司在做这种事。这种暂时成功会带来对冲基金增多和对冲基金操纵市场的行为增多。这些年对冲基金在美国增加得非常快。对冲基金增多的结果是不确定性增加了。对冲基金之间可能发生冲突,不知道谁赢。另外,世界的金融市场是互相联通的,一地的投资策略可能受到不知来自哪儿的变化的影响导致策略失败,比如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俄罗斯一出问题它就完了。对冲基金增多会增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人们都在处心积虑地想主意以损害别人的利益去增大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之间的不确定性是增加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消除,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利益是对抗的。

  不确定性增加,投机失败的机率就增大了。尤其是今年长期资本管理基金的垮台和巨额亏损,老虎基金也在亏损,这就证明,大家都玩这个游戏时,失败的概率就高了。一年多的走势跟这个逻辑是一致的。9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学者仍无法回避这种不确定性。

  对冲基金背后的银行。这些年,很多银行竟然贷款给这些高风险的对冲基金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赔,背后一大批银行在亏,美联储还要去救。这种情况越多,那些巨型银行可能亏损越厉害,而且,据说许多商业银行也在大量做投机生意,金融衍生工具、期权交易。《Time》讲到美国一些大银行有风险的贷款和银行净资产之比,曼哈顿、摩根等,最高的比率是1114%,即,有风险的贷款是净资产的十倍多,最好的是波士顿银行,34%。大部分都在100%以上,只要发生风险,这些银行就全垮台。《EIR》讲到摩根银行持有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是6.2万亿美元,它的资本金是211亿美元,相差百倍。这些银行已经是岌岌可危,一旦垮台,将导致美国金融崩溃、金融危机,银行连锁倒闭,信用危机通货紧缩,美国就会萧条,加上东亚、俄罗斯、拉美,全球就要走向一个新的大萧条。

  对待这一前景的国家政治经济学如何制止全球大萧条的可能性呢?国际社会应该联合起来行动,基本原则是要恰当管制金融投机,要禁止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但是要保证资本正常流动,要鼓励自由贸易。但是,现在做不到,因为没有一个世界政府;其次,金融市场有自己的利益,个别国家管制不了。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交易所发明出来的,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交易所喜欢对冲基金,因为它能带来巨大的佣金,所以,新发明的金融衍生工具对金融市场是有利的,对金融市场所在地也是有利的。如果对本地金融市场进行管制,很多交易就会挪到别的地方去了。金融市场,交易所的收入来源就在于交易,不论交易者是谁。所以,个别国家互相之间会有个囚徒困境,我管制好了,可是,我的交易量跑到别处去了。所以,个别国家之间的竞争导致对金融操纵不能适当管制。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国际管制。

  为什么现在做不到国际管制呢?因为现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势力暂时不愿意管制,主导势力是美国,美国的华尔街 财政部利益集团是有利益的,这个利益集团暂时不希望对对冲基金,对操纵市场行为进行管制,对对冲基金的管制其实就意味着要取消操纵市场的行为。因为在美国,对冲基金的交易量是最大的,而且他们的在海外进行操作的银行和机构也是最多的。所以,要管制就会影响到这个利益集团,人们的佣金就会减少,而且,他们养活了一个社区,养活了纽约最富的一批人,所以华尔街不希望管制。同时,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对冲基金暂时不能在美国随心所欲地呼风唤雨,它被破坏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它相对不太愿意管制对冲基金和操纵市场的行为。最后还有一点是美元化的好处,把别的货币都打垮了,大家就更信美元了。美元化,美国的铸币税就增加了,这对美国肯定有好处。所以,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利益集团暂时不愿意进行这样的管制,西方七国没有这样的安排,APEC也没有谈这个问题,中国已经提到对对冲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管制问题,但是美国人不积极。但从长期看,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萧条,最终也会导致美国金融机构的危机,导致美国的萧条,对美国有害,美国的一部分人也已经受害了,波音公司前几天裁员,因为亚洲国家买不起飞机了。因为美国的制度是多个利益集团在互相抗争来达成结果的,受到危害的集团势力会逐渐强大,可能会在晚些时候成为世界管制方面的盟主。

  经济自由主义随着金融危机的展开,关于经济自由主义的话题也很多,最开始是自由主义占上风,然后又对自由主义大加抨击。首先,有些自称是“自由化”“全球化”和代表“经济自由主义”的势力不是真正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它只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冷战之后,经济自由主义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挟主流意识形态之威来谋一已之私,这点要看清楚。所以,我们第一不要对这些对冲基金所代表的力量受某种意识形态的约束,好象他们是代表全球化的,不能反对;第二,不能因为它自称是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而否定经济自由主义,进而否定我们的市场化进程。自由主义一旦成了拜物教,一旦意识形态化以后,它就被扭曲了,被简单化了,以至明明白白的自由主义原则大家搞不明白,比如,操纵市场明明是件经济自由主义反对的事,现在却搞不明白了。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学说,一种经济理论,不是意识形态。当我说我是经济自由主义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意识形态上的色彩。同时,经济自由主义也是一种理想,有些人反对经济自由主义,是因为到现在为止,人类大部分时间没有实现经济自由主义。但是它是一种理想,可以衡量现实,对我们的分析有好处。它是一种原则,我们能够依据这个原则去评判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容忍和鼓励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禁止的。经济自由主义是平民的学说,是弱者的学说,是穷人的学说,它最终要反垄断,反强权。所以,客观存在是一个效率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正分配的准绳。

讨论部分:

曹远征:

  这个学说从现有的理论来说是对的,但是从感觉上看,又有不妥之处。矛盾在于,如何解释这样一个现象,对冲基金在七十年代就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应运而生,为什么到九七年以后,金融危机突然在全世界成为广泛的现象,不仅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而且持续时间这么长,深度这么大?一个很早就有东西为什么在一天突然变得激烈起来?

  我有几点意见,一是要换个参考系,什么是金融危机?不确定性带来了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发明是为了减轻风险,因此,对冲基金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投资,存在的风险是系统性的风险,而现在的现象不是系统性风险能解释得了的,我们观察系统的背景发生了变化,我们处的时代发生了变化。过去我们处在工业化时代,而现在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这样一个结构变化带来了整个坐标系的转移,这个转移产生的问题更为复杂一点儿,亚洲的金融危机是典型的工业化时代的表现,工业化进程的特点是用标准的技术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它的目标是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知识经济不一定是标准的,不一定是大规模的,不一定以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为目标。这是经济学上两个不同的东西,一个是成本最小化,一个是利润最大化。九十年代以后,随经济结构的调整,知识经济在美国的GN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美元有趋硬的表现,而亚洲国家仍然是传统的工业经济,由于互相竞争,追求低成本反映在汇率上就是本币趋软的压力,所以,联系汇率就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对冲基金正是发现了这个机会,在一个动荡之间突然把这个问题凸现出来,来进行进攻,在九十年代,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对冲基金来冲击这些国家,由此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这样工业化非常发达的国家都未能幸免于难。它可能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更多的是产业结构变迁中的问题,还有一个蔓延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变化,它导致危机愈演愈烈面且持续的时间和深度也比较长,比较深,我们现在讨论的防范、监管都遇到很大困难。亚洲金融危机跟我们过去遇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但究竟是什么是不清楚的。所以我们措手不及,IMF的救助也是牛头不对马嘴。

  危机在亚洲区域内分三种类型展现,一种是泰国,它是典型的由金融危机导致了货币危机,最后使经济受到伤害,大家一般是说它国内金融监管体系不好,泡沫经济泛滥,经济过热,不良资产过多,最后导致危机。第二种类型是韩国,韩国经济去年还不错,经济增长6%,它的问题是债务,这是它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情况决定的,它的企业大量举债,政府支持企业举债。当国内举不到债时,债务链条延伸到国外,理论上说,债务链条如果能连续起来,问题倒是不大,但是不幸的是链条断了,债务危机引起金融危机,导致了货币危机,全面收缩。日本又是另外一类,人们长期对日本经济信心不足,91年日本进入衰退之后一直没法爬出来。日本的宏观经济指标一直是不错的,不论是出口、外汇。但是日元就不行,有人说是对日本的前景没信心。这三种危机在产业结构变动时期突然穿在一块,突然变成了金融危机。它的解释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能得到更好的解释。

  第二点意见是关于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保护民族利益的,但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观念受到冲击,利益如何界定本身成为讨论的问题。这可能被认为国际金融资本的强权,但是从客观角度看,资源配置是要经过商量的。过去被认为是主权的东西现在可能不完全是主权的问题,过去是不重要的东西,现在可能变成重要的因素。对冲基金的垄断影响可能不完全是通过资本,而是更多地通过它的影响,它有一大批经济专家,它的知识、文化的影响可能变得更重要。未来,在产业结构、知识经济出现之后,可能对原有理论提出挑战,对民族国家利益的界定提出挑战。目前还说不准全球化之后,新的利益如何界定。

  第三点意见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条件下如何进行世界协调。

  总之,到了世纪末,我们的坐标系发生了变化,有些象上个世纪末的状况,科技革命突破的前夕,民族利益,人的生活方式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国际格局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讨论亚洲危机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环境的变化对坐标系的变换是有作用。用传统的理念是无法解释这个现象的,这是我们遇到的尴尬。

张平:

  货币武器论一直是一个经济学讨论的问题,原来是美元霸权,现在美国占80%的投资银行业务,虽然它银行规模不大,但交易力量和投资银行业务很强大。它的低成本的货币武器可能带来新的冲击。

  丙一个是实质经济理论。实质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不可观测的变化。对美国的判断就变成了截然两派,一派认为美国资金一回流,经济就会垮掉;另一派认为美国现在执整个世界信息产业的年耳,它的高利润增长是不可遏制的,传统部门萧条,但信息产业部门增大非常快。OnlineNetscape合并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从实质经济上来讲,认为美国经济一片大好。从货币角度来看,美国经济在欧元启动之后可能有一个大崩溃。

  全球化以后,政府之间的竞争在这次东南亚危机中显现得非常清楚。信息化以后,全球逐步开放的过程导致资本流动和信息流动无阻挡。以香港为例。香港在对期货市场的一系列规定,增加按金,降低融资杠杆比率,出台之台,新加坡马上推出了跟恒指一样的期货指数,迫使香港立即把规则改成和原来一样,甚至比原来更开放。一国政府如果不能做得好一点儿的话,别人马上就会攻击你,使你试图采用的规则降下来。美国华尔街睥利益集团挟通货币武器的政府进行对抗时,它的状态是什么是值得反思的。亚洲危机的讨论中,政府不仅仅有管理内部的问题,还有一个与国际上进行政府效率竞争的讨论。原来管好自己的国民就算有效率了,现在可能是还需要有一系列更高的效率,比如金融市场,对外渠道有没有高级人才进行管理,原来那种附庸的政治结构是不是要有所改善。政府作用为什么越来越大也是值得讨论的。危机之后,政府作用越来越大,大到日本的银行要国有化,大到美国政府刚刚批判香港政府入市,就要联手挽救长期资本公司的状态。这与信息时代的变化有很大关系。现在很多竞争不仅是市场筛选过程,还有规则竞争的因素,一系列的大的规则竞争都有强烈的政府背景,比如电信业的QSMCGMA的制式竞争,是美国与欧洲电信管理局的讨价还价。这些规则已经是一个企业无法把握了。未来的标准很多,政府越来越要和企业联合起来参与世界的标准的竞争。在信息时代,企业无法单独把握标准,它必须与政府联合才能使市场份额迅速扩张,甚至把它的标准强加于全世界。在金融规则方面也有同样的问题,各方有自己的利益,协调是非常难的。

  这是讲全球化过程中政府的特殊作用和政府的竞争性,从这个角度反思金融危机、信息化过程状态下一个政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整个制度结构的改善。

张祥平:

  市场经济中,任何一个新事物刚开始时都是垄断的,发展到最后就不垄断了。对冲基金也是这样。这些都是内生的。它就不能支持自由经济本身的合理性了。恰恰相反,有些学者开始论证,正是由于市场的理智行为,导致了目前的危机。如果这个结论不太离谱,我们要反思的不仅仅是目前的经济结构转轨的问题,目前整个的市场竞争社会都是值得反省的。

郑也夫:

  瓦解一个社会,除了货币体系之外,还有其它方式,比如武力、文化等等。当然其目的都是自身利益。金融上的进攻是一种比较文明的手段,但不是最有效的手侧面。最有效的手段是对基础文化的瓦解。

  人类在发明武器之初,是有利于弱者的,武器为人类提供了平等性。所以,这里的哲学含义就太微妙、太深刻了。所以,一种制度是否在任何时期都有利于强者,或任何时期都有利于弱者,是很难说的。商战在初期可能是有利于弱者的,后期可能是有利于强者的。市场经济本质在于“不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恰恰在于人人都可以干预一下儿,那么,为什么政府不能干预?政府的干预有无操作性?民族国家的干预有无操作性?这个走向是值得研究的。

仲大军:

  全球化是否一定给民族国家带来坏处?我们如何看待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问题?不按国际规则办事,就永远是受损者,永远发展不起来。全球化是进步的表现。欧洲统一之后,民族国家已经没有主权可讲了。

黎明:

  对冲基金的发明是合理的,合理的与现实的是否相等?合理化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的走向,其结果是从军事的扩张走向商品的扩张,从商品的扩张走向金融的扩张。对冲基金最初产生的合理性是为了转化投资的风险。这种衍生产品的产生和发明是为了使西方人更方便、更快速、更全面地渗透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并且不需要一兵一卒,甚至不需要有大规模的商品的输出,就能很方便地吸纳全世界的财富。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就认识不到文明的本质。对冲基金的产生是理性主义的合规委的出现。贫富悬殊,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是经济学无法解决的。黑格尔认为,现实的就是合理的。但“绝对理性”将引导人类走向灭亡。二十一世纪迎接人类的是巨大的灾难。对冲基金是便于大资本家吸纳全世界财富的手段。谁定规则谁就是大赢家,对冲基金的规则是美国定的,美国就是大赢家。中国欢迎全球化不是欢迎西方的规则,而是要发明我们的规则,发明我们的法。

盛洪:

  市场的规则在一定时期是不会变的,因此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在传统的边际上创新”。规则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中形成的。规则的竞争是隐蔽的,从技术的规则的竞争会走到金融体系的标准和规则,走到其它规则的抗衡上。操纵价格的垄断应该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对冲基金的垄断可能通过其自身的发展而自行解决。

  全球化的前提是所有加入全球化的国家都能获得全球化的红利。如果一个国家利益受到损害,应该去抗衡、争取,而不应闭关锁国。我主张的是推进全球化利益同时维护民族国家的全球化的道路。

[注:此文发表于天则所的双周学术论坛,讨论部分由天则所整理记录。]

———————————————————————————————————————————————————————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电话:86-10-63071372,传真:66079391,信箱zdjun@263.net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温家街2号,邮编:100031,

网站网址:www.daju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