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自学哪个网站好:潮汕的岁时节日民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0:15

潮汕的岁时节日民俗
  

    潮汕民俗是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四季中,节日繁多,形式各异,这种习俗已成为潮汕的一种民俗文化,延绵不衰。潮汕文化不仅是韩江流域的区域性文化,而且是海内外二千多万潮人共同拥有的群体性文化。 

岁时节日

春节习俗 ,“人节”食七样菜 ,正月初九,元宵节潮汕习俗

潮汕正月的游神习俗,清明节习俗,端午节习俗,六月六,七月施孤,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 。        

   春节习俗

  除夕,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粿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人节”食七样菜

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这种风俗习惯最早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也称“人胜节”。

七样菜对哪七样没有具体规定,大多以潮汕所产的大菜、春菜、芥蓝、厚荷等为主,数量的多少也无限制,可随意。其实,人日吃七样菜,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此时,春气生,天寒渐暖,菜蔬逐渐多起来。食混合菜,能使肠胃适应季节转变。

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这一古老的中原习俗能在潮汕大地保留下来、历久弥新,正在于它的好意头。它使人们吃出了好心情,同时又寄托了人们期盼财运兴旺、顺风顺水、吉祥如意的心愿。

  正月初七本地风俗,有食一种叫七样菜的习惯。

  传说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据传:女娲氏开天辟地,第一日作鸡、二日作狗、三日作猪、四日作羊、五日作牛、六日作马、七日作人,因而初七称为七日。人日必须食一种用七样青菜作成的饼食,往后没作那些饼而直接食七样菜。

潮汕地方把七样菜在锅中煮熟后于中午吃,称“七样羹”。这七样菜一般取萝卜、厚合菜、葱、大蒜、韭菜、芹菜、春菜。因为萝卜取“清白”;韭菜俗称久菜,与春菜一样取“长年回春”;葱取“聪明”;芹菜取勤劳;大蒜、厚合菜取“诸事合算”。在吃前长辈总要说:合家清清白白,新年回春,聪明勤劳,诸事合算,百事无忌。

正月初九

  潮汕地区农村称正月初九为“天公生”,其故事出自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物。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天日,初十为地日。这一天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在“天公生”这一天还有许多禁忌:早晨起来洗脸后洗脸水不可倒入污沟、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脸,一旦倒了,不尊敬天公,恐遭天责;当天露天场所不扫地,屋内扫的垃圾也要停放起来,第二天才倒;妇女内衣一律不准晾于外面,要在室内,否则有辱天公,阴阳相冲,必遭天责;农民不去挑粪,恐怕泼在地上污了天神、日爷。

元宵节潮汕习俗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宫、地宫、人宫),以正月十五为天宫当令,称上元节,祈望天宫赐福。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内容大都有吊花灯、游花灯、舞狮、猜灯谜、吃汤丸等。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

  潮汕的元宵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旧俗的游神赛会都集中在元宵前后进行,活动时间长、项目多,民俗文化色彩更为浓烈。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倡导在这段时间开展各种健康的迎春文化活动和对内对外的联谊活动,使这个节日更具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

  元宵游花灯,历来盛行。明嘉靖刻本潮剧《荔镜记》“睇灯”一折,就说“三街六巷好灯棚”。清嘉庆《澄海县志》引旧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庙街张灯、仕女游,放花爆,打秋千,歌声达旦。”又说:“今俗元夜,各祠庙张灯结彩,竞为鳌山,人物台榭如绘……竞赛花灯。”最盛名的当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龙庙兴起之后,每年游安济圣王一连三夜,花灯鼓乐,满城如醉。每次在第二个晚上,齐集北门箭道评比,年复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灯闻名海内外。潮州民歌有《百屏花灯歌》,可见潮州赛花灯之盛。

除大型游花灯盛会之外,家家户户都挂喜灯。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庙去挂灯笼,十五日将灯提回挂于家门,称为兴灯。“灯”与“丁”同音。旧俗都想“人丁兴旺”,便于元宵节在灯(丁)上大做谐音取意的“兴灯(丁)”文章。现在的元宵赏灯,基本上已没有了这种内涵。在城镇和一些文明建设搞得好的农村,已经摒弃旧俗,代之而起的是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霓虹灯、机关团体的装饰性照明灯、公园和马路的满天星和孩子们玩赏性的装有干电池的各式提灯。各家各户多有彩灯,也有依传统挂上装有电灯泡的红灯笼的。各市县也举办大型花灯展,火树银花,五彩缤纷,旧瓶新酒,其乐融融。

一、赏灯
    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上人间,俱成灯火世界了。元宵节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亚于春节。故此,从十三日起,便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了。例如,海丰人在十三日便开始“搭灯棚”了。这天,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叫做“开灯”。普通人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
    在农村,如果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农历十一日起,就陆续到乡中宗族祠堂挂灯。有钱人家挂四至五层,普通人家一至两层。花灯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则用铅线丝纸做躯壳,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样的服装,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纸脱胎,外面涂粉,再用国画颜色涂绘。‘人物可大可小,周围再配景。每座灯屏下贴着的红纸写明该户姓名,以让人观赏比较。从十一月挂灯这一天起,称为“起灯”。“起灯”实际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仪式,暗含祝前程光明远大的意思。这是重男轻女的旧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种表现。起灯人家,自起灯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点灯,直到十八日收灯为止。
    赏灯一俗,传说自汉代便有了。汉惠帝刘盈死后,周勃、陈平扫除诸吕,拥刘恒为帝。平定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当这个晚上,刘恒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这是元宵的开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灯之俗始于隋唐。《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卜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外,绵亘八里……以昏达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韩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此俗代代相传。
    潮汕人在这一天无论妇孺老幼,都兴奋异常,早早祭过祖先,用过晚饭便上街游玩赏灯了。大宗祠里的灯棚前,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好一派欢乐气氛。灯棚上,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以及各种各样的宫灯,汇成一条金色火龙,在这火龙映照之下:董卓、貂婵、吕布、关羽、秦琼、陈三、五娘等等人物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潮州《百屏灯》歌谣唱曰:
    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婵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槌胸;二屏秦琼倒铜旗;三屏李素射金钱;四屏梨花在吸毒;五屏郭槐卖胭脂;六屏点将杨延昭;七屏张飞战马超;八屏孔明空城计;九屏李旦探凤娇;十屏关爷过五关;十一昭君去和番;十二赵云救阿斗;十三刘备取西川;十四大将魏文通;十五冻雪韩文公;十六郑恩下河东;十七时迁去偷鸡;十八良玉在思钗;十九桂枝在写状;二十碧英遇张千;廿一莺莺在听琴;廿二.秦琼战杨林;廿三李密双带箭;廿四劝君朱买臣;廿五三休樊梨花;廿六秦琼去夺魁;廿七雪梅教商路:;廿八元贵打秦梅;廿九金真扫纱窗;三十说古一韩朋;卅一宛城遇长秀;卅二秦桧风波亭;卅三金花在掌羊;卅四大战太平桥;卅五李逵打老虎;卅六陈三共五娘;卅七唐王游月宫;卅八同平清风亭;卅九苏秦假不第;四十八宝遇狄青;四一霸王困乌江;四二走贼遇瑞兰;四三庞统连环计;四四太公遇文王;四五蒙正赴彩楼;四六关公去辞曹;四七大破万仙阵;四八五虎战牛皋;四九三娘在夺槌;五十永清去打擂;五一武松收方腊;五二杨任收张奎;五三大战野熊仙;五四利、膑遇庞涓;五五三鞭遇二锏;五六秦琼救李渊;五七三打祝家庄;五八削发杨五郎;五九李通带家眷;六十潘觉跳油汤;六一薛蛟遇狐狸;六二打兔刘咬脐;六三王莽篡帝位;六四上表蔡伯喈;六五狄青解征衣;六六吴王纳西施;六七辕门欲斩子;六八董永遇仙姬;六九三英欲落山;七十挂帅杨令婆;七一周仓擒庞德;七二刘邦斩白蛇;七三乃是女搜宫;七四魏征去斩龙;七五火烧葫芦谷;七六刘备去招亲;七七国公打李良;七八黄忠战璠璋;七九子龙战张;八十张公围睢阳;八一大战夏侯渊;八二投江钱玉莲;八三包公欲截侄;八四篡位武则天;八五仁贵返回窑;八六杨衮在教枪;八七辕门在射找;八八烈女许孟姜;八九专渚刺王僚;九个文广去收妖;九一武松欲歇店;九二仁贵平西辽;九三海瑞打严嵩;九四妲妃迷纣王;九五罗通去扫北;九六寡妇征西番;九七万历小登基;九八武王反西岐;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寿郭子仪。    
     从这可以看出,百屏人物故事,不少是从传说中来的,也有的取材于潮剧人物;当人们看到这一屏屏花灯时,就仿佛在翻阅一个个优美的故事。
    二、掷弥勒佛
    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的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一个个以竹竿做骨架子上面插满榕树枝叶、张灯结彩的彩棚。棚子里面塑有一尊大弥勒佛;月巴头胖脑,长耳垂肩,裸着大腹便便的上身,似坐似卧,笑容可掬。在弥勒佛身上放着一些潮州浮洋出产的泥塑彩娃。棚主放过了喜炮之后;掷弥勒佛活动就开始了。人们在距离弥勒佛一丈多远的竹栏外,用铜钱瞄准那些彩娃,使劲掷去。如果彩娃被击中,即为中彩,棚主将被击中的彩娃拿起用红纸包了赠送给中彩者作为纪念。有时击者的劲太大了,击碎了彩娃,棚主会重新拿一个补上。在一些较难击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鼻尖等,则是中一赠三。这彩娃俗称为“喜童”。人们认为:击中了,来年定能早得贵子早发财。故此,那些刚当新郎的小伙、刚娶儿媳妇的公公,由于抱子孙心切,即使投几百次也在所不惜。一经击中,棚主和围观者即喝彩道贺。
    三、唱采茶歌
    元宵夜的娱乐活动,过去尚有唱采茶歌一俗。元宵前后,各村各乡除了游灯之外,还有扮唱秧歌,其中最为美妙清丽的是采茶歌;在乡里挑选一些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采茶女,每一队8人或12人手里据着花篮,扮成采茶样子,载歌载舞,十分切八。队首有两个人手里提着彩灯,“采茶女”的进退步伐,都以队首彩灯为指挥。《岭南杂记》中录有潮州采茶歌二首:“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来,中央绣出采茶人。”
    四、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较为偏僻的乡村,过去有一种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习俗,即是村里当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观灯。新娘事先必须打扮一番,上穿大红褂子,下着长裙。富贵人家的媳妇要头戴凤冠,珠帘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妇则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绒扎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长、中间扎一团大花的红绸,缚戴在“文明帽”上,然后让红绸从两鬓下垂到地面。这样的打扮,真是“婀娜随风转,窈窕世无双”,仿佛是仙女下凡来。打扮完毕后由同伴,或者亲戚相陪到祠堂观灯。宗祠里面,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为了观灯,有人却纯粹为了看新娘。新娘们到了祠堂后,先焚香祷祝,祈求明年得子。拜毕,绕堂一周,逐屏观看。嗣后走出祠堂看“神前戏”,同时,也让他人观看,然后方可回家。这一习俗,就称为“新娘落祠堂”,现已少见。
    未婚的姑娘,在这一夜;会拉上同伴,静悄悄地跨进人家的菜园子,然后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谓“坐大菜,明日选个好夫婿”,这是妇女们至关重要的一个机会。这种民俗,现在也很难见到了。
    另外,还有热热闹闹的猜谜活动。潮汕是著名谜乡,其谜典雅深奥,深受谜界好评。但猜谜现在已经不再是元宵节所特有的游艺活动,在春节、中秋等节日中,也常举行。

潮汕正月的游神习俗

潮汕地区正月游神习俗由来已久,而且延传至海外华侨,每逢游神赛会,城乡各地香火缭绕,民间鼓乐升平,热闹非凡。潮州的游神活动更是名目繁多。相传,凡年正月初三起,各地乡村,择吉游神,十分热闹。潮州正月游神一直延至二月,如:游“安济圣王”、游“关爷”、游“伯爷”、游“木开圣王”、游“七圣夫人”、游“三山国王”、游“土地伯公”等等,不胜枚举。

由于神明的身份、来历、所在区域不同,规制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

隆重的游神 

“安济圣王”由于来历不凡,是人们最为信仰的神明。游神时格外隆重、庄严、肃穆。

掷麋取给。元月三日,即由城里各社绅士集中在“青龙古庙”,

掷杯请示”“安济圣王”什么时候出游。一般都在元月的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择定之后,即分头筹备。

首先是“洗安路”。由一小队人,前头是马头锣,后面是扛安路牌“肃静”、“回避”,沿着未来出游的路线行进,意在扫清路障,驱除妖邪。行进时,边敲锣边大声宣布圣王出游日期。闻者奔走相告,家喻户晓。人们纷纷逢制新衣服,大扫除,准备五牲,蒸做甜  、红桃、发无,并购买香烛、鞭炮、元宝。各行各业赶制、调运货物供应市场,商业顿时繁荣起来。

 经过近20天准备,农历二十四当天晚上,“青龙古庙”前摆神前,灯火辉煌,几百柱巨香,香烟缭绕,搭戏台,鼓乐升天,以一连三个晚上的游花灯(形式与元宵游花灯相同),拉开了游神的序幕。到了第四天,也就是游神前一天晚上10点钟,“青龙古庙”门口,便要响起三声震天动地的礼炮,每隔半小时一响。各社的绅士分别把“安济圣王”、“大夫人”、“二夫人”抬进三乘镂刻祥禽、瑞兽、花卉的金漆木雕的敞篷神轿上。

  神轿进城上街须经过一道狭窄的小巷。入夜以后,观看的群众已把狭窄的小巷挤得水泄不通,大街更是人山人海。为了让“安济圣王”顺利通过这一地段,在临出游之前,由一群壮汉手里高举火把在这小巷里奔跑,让火把在人们的脸上闪过,人们不得不避往巷两旁站稳不动,经过半个小时的来回奔走,道路终于畅通无阻。11点正,第三门礼炮刚刚响过,游神主持人在庙中举行了肃穆的“拜起马”仪式,在鞭炮锣鼓齐鸣、人们欢声雷动中,每乘轿由四个彪形大汉托起冲出庙门,风驰电掣呼啸而过,奔出狭窄的青龙宫巷,直上大街。上了大街稍事编队,便开始了连续达五十多个小时的游行。

游行队伍,最前面是马头锣、16对绫锣绸缎描金绣银的五彩大标,安路牌“肃静”、“回避”,八宝法器,接着由一着长衫马褂绅士双手捧着小香案,再接着是24对焚烧檀香木锡香炉,这才连接着“安济圣王”的第一乘轿,“大夫人”、“二夫人”的第二、三乘轿。跟在后面的是潮州城各社十三班潮州大锣鼓。每班有三或六面彩标、一面大鼓、八面锣、两对钹、亢锣、月锣、小钹、钦仔、深波、苏锣、大小唢呐、二十八节大微、扬琴、古筝、木琴、云锣、大宛、大提胡。东南亚各国许多华侨社团如“辚叻社”(新加坡)、“暹罗社(泰国)”、“安南社(越南)”也踊跃参加游神。游神队伍望头不见尾,非常壮观。

 无论太平路上大小行铺,或是巷中的人家住户,一律在门口设祭坛(摆神前),用大红纸书写“恭迎圣驾”四字贴于正中。焚香、摆果品、置五牲、挂鞭炮。有钱商号,鞭炮可以从两三层楼高的阳台直垂地面,长数丈、宽树尺、厚数寸。“圣驾”至坛前,家长、财主则率家人、伙计,人人穿上节日盛装,一面燃放鞭炮一面烧香、火化元宝,跪拜、祈祷。鞭炮硝烟之浓,面不见人,历数小时而不散。就这样游透了全城的大街小巷,直至第三天凌晨,“安济圣王”才回銮复归庙中。

“安济圣王”受到如此隆重祭祀,是有它的来历的。据《潮州府志》记载及民间传说,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在一次保卫城池战斗中牺牲。明初潮州人谢少苍任永昌府官,有一次,当地发生旱灾,他未得朝廷应允便私自打开仓库,施济饥民。朝廷获悉,处曝日七天的刑罚。将罚时,头顶上空骤然有乌云遮日。疑惑中,梦见有一神明前来庇护。赦罪之后,他才知道梦中的神明竟与附近“王伉庙”中的王伉像一模一样。后来他将庙中的王伉及大、二夫人偶像带回潮州。适逢韩江发水,便将王伉他们的偶像供置在江沿的“青龙古庙”,洪水果然解除,古城安然无恙。王伉从此被推崇为“安济圣王”。

 警卫森严  

 有的地方,神出游时,据说摸得着他的肚脐或乘轿的人则当年全城或全乡的“财气”便归他一人所得。为了防止那些利欲熏心者独占“财气”,所以“新宫”的“北爷”出游回銮时,队伍至距庙一华里处,便要重新换上十二个平时训练有素、娴熟武术的抬轿手,乘轿的左右添置两行刀斧手,手握锃亮的大刀护卫,并奏起大锣鼓以助威。礼炮一响,抬轿手伸直手臂托起神轿,飞奔进宫。据说官塘乡游“大关爷”时,乘轿后面自始至终由一百来个执大刀的“执刀队”保卫着,一路走,一路齐声呐喊,杀气腾腾,样子怪吓人的。行进中,如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独揽”财气者,将成刀下鬼。

 神明也怕穷 

 一般游神都是在他所管辖下的本乡本村的大街小巷内进行。惟独铺埔乡“大圣爷”出游时,游完本乡本村还要把他抬出乡外,沿村界山岭行进至一个峰顶停下来,让“大圣爷”遥望另一处乡村,以满足他的“思乡”之情。

 事情是这样的。“大圣爷”原是庇佑另一乡村的神明,但因为那是穷乡僻壤,庙小残破、服饰破旧,乡民们每逢节日供奉的只有番薯丝和青菜,伙食极差。其他有的神明不单有大夫人,还有二夫人,“大圣爷”身边既无妻又无儿,孤独一人。铺埔乡有个小贩经常路过大圣庙,见这情景,十分同情“大圣爷”。有一回就在“大圣爷”面前掷绞许愿:若答应迁徙到铺埔乡“落户”,则要建富丽堂皇的庙宇供奉他,并替他配上一位“夫人”,一位“女儿”;还许愿逢年过节乡民们将以三牲或五牲缉私。“大圣爷”经不起这些诱惑,终于“答应”了小贩的请求,抛弃了那方穷苦的子民,让小贩偷偷把他藏在箱子里,挑到铺埔乡来。许诺的那些条件当然一一履行了。从此,“大圣爷”不单行宫富丽堂皇,吃的也由素变荤,服饰也入时了,而且还配了一位“夫人”,“养”了一个“姑娘”。变阔了的“大圣爷”未知忘记了供奉他的百姓没有?真正替百姓办事了没有?

 玩偶  

 最有趣的,就要算卧石乡的游“三山国王”了。“三山国王”相传为潮州的福神。卧石人每年正月初九便由乡中族长把庙中的“大王爷”等六尊木雕髹金偶像分别抬到六个临时搭起的敞棚里。初十全乡家家户户在坛前摆开五牲等祭品,焚香烧烛火化元宝,虔诚膜拜。可是,到了十一日,气氛就全不一样了。每个敞棚推举年轻有力的小伙子,把王爷和他们的夫人送回庙里,但不是用轿抬回去,而是有人把大王爷夹在腋下,有人把二王爷扛在肩上,大家互相追逐,让王爷们、夫人们互相顶牛、碰撞。有的地方游行未了,则把偶像集中在几个旷埕上,轮流抱起“老爷”(即神明偶像)摔地,俗称“春老爷”;有的地方,索性用草绳子套住偶像的脖子在地上“五马分尸”,俗称“绞老爷”。节日过后,便又请来工匠师傅,重新修修补补油漆一新。据说偶像越弄得头破“血流”、断臂折腿,越兴旺。潮州有句俗谚“卧石’老爷’愈食愈惊(怕)”,就是这么来的。人们可以把亲手雕塑的偶像当作主宰一切的神明,也可视为玩偶,这与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颇有相通之处。

到二月以后,潮州的游神赛会暂告一个段落,此时诸位神明也将回殿安放供奉。这些民间传统习俗,一直成为当地民众祈求合境平安,风调雨顺,延续民俗文化的象征。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扫墓已不限于民间。潮汕的清明节,习俗主题是扫墓。民间扫墓称为“过纸”(挂镪纸),在清明扫墓的称“过春纸”。人们备办镪纸和三牲粿品到祖坟祭拜,丹书碑文,修整墓地,剪除杂草。海外侨胞,也常在清明节回乡扫墓,以示不忘先祖。当代清明扫墓,已不局限于民间。新中国成立后,倡导纪念英烈,机关团体和学校,常在清明节组织队伍到革命英烈墓地、纪念碑和陵园举办纪念活动。
     节日粿品有地方特点。在民间扫墓祭品中,有几件应时粿品,显示出地方风味的特点。一是朴子粿。用榆科的朴子树嫩叶磨在浆汁与为粉或面粉拌和,掺糖发酵,置碗中蒸熟,称为朴子粿。也称碗仔桃。朴子叶无毒,有消风去淤作用。传说先人于饥荒年,常采朴子叶合其他物煮以充饥。为不忘昔年艰辛,后人在祭拜先人时便采朴子叶,蒸成朴子粿。另一是卷薄饼,也叫春卷、春饼,揭西普宁一带用粗面烙成的薄饼叫麦粿。包馅的叫卷麦粿,有咸甜两种馅料,甜的用糖葱,或加瓜册片、炒芝麻作馅,用饼皮卷成筒状,再在煎盘里煎熟,十分可口。今有的宾馆,也用作风味食物待客。还有一种鼠壳粿,是用鼠壳草(白头翁)捣烂,拌糯米粉做皮,以甜豆沙和爆米粉作馅,用粿模印制成圆形或桃形的粿品,蒸熟后吃,能健胃清淤。

清明时节,潮汕人家历来有加工“卷薄饼”和做“朴籽粿”的传统美食习俗,充分展现出潮汕侨乡的民族风情和美食特色。

  卷薄饼是用精面粉拌人适量温水后,充分搅拌搓捏成团块状,置于炉火上面的煎盘(平底铁锅),烙成圆形薄饼皮,然后包裹馅料。料有咸、甜两种,咸馅用烹熟的豆芽、韭菜拌人鸡肉或猪肉丝、香菇、虾干、蛋丝,油煎葱珠等调料。入口时又在饼皮上涂抹香甜适口酱料即成美食。甜馅料用白糖加工制成的酥脆薄片糖或再加入瓜册丝,芝麻等佐料包裹薄饼皮即成薄饼。

  清明时令,春韭性温,是保肝佳蔬,有行气理血,化瘀的功效。民谚有“春食韭菜、法病消灾”之说。添加绿豆芽又有清热解毒和止渴利尿的作用,疗效甚妙,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民谚有:“豆芽韭菜,人人喜爱”之语。

  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间(1675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妃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朴籽棵是采摘朴籽叶和果实(俗称朴帜)捣烂,与大米一起毒成粉末,过筛出粉精。朴籽树为落叶乔木,叶子卵形或长椭圆形,果实圆,状如绿豆大点,味清甜,无毒,有消痰下气之效。加工制作时将米粉添加白砂糖及发酵粉。加入适量水份搅拌均匀充分发酵,然后装入陶制桃形棵印或梅花形棵印。放置于蒸笼里(炊具)蒸熟。喷喷清香的裸品呈浅绿色,就成为质优味香色美的朴籽棵。

据传昔年元兵于清明前人侵潮州,杀戳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人山林之中,饥不择食,只好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故有“清明食叶”民谚。潮人世代相传,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棵”吃的风俗,沿袭至今。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究其端午来由,俗称农历五月别称为午,另一方面每月三个五,即初五、十五、廿五,而初五是第一个五,是五月开端的五,又因为五与午谐音,故称五月五日为端午节。

端午节这一天有许多风俗活动,如早上取龙须水,插艾枝于门,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赛龙舟活动。

  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门——因为艾能僻邪,这一天插艾于门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食粽——本地有名俗谚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旧棉衣,这一天是五月初五,刚过了春寒,大地始暖,过了这天之后,进入夏天,气温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黄枝汁搅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过去温暖的夏天就到来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种用香菇,花生仁,猪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边甜一边咸,用竹叶包成六角状拳头大小的包团子。它的由来是由中原传来的。是中原水乡百姓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种风俗食物。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

六月六

《西游记》里有个离奇故事:唐太宗因泾河龙王告了一状,被阎罗王请到阴间对质,丞相魏征致函判官崔珏,将李世民的阳寿延长二十年。李世民答应以瓜果酬谢阎罗。阎罗喜曰:“我处颇有东瓜、南瓜,只少西瓜。”太宗回阳后,出榜招人进瓜果到阴司里去。张榜数日,有一名叫刘全的,因妻子李氏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她擅出闺门,不循妇道。李氏便自缢而死。刘全后悔莫及,遂舍了性命,情愿以死进瓜,顺便到阴间寻找妻子。阎王收瓜后十分高兴,将刘全夫妻一并送回阳间。
    在潮汕,传说六月初六这一天,地府的鬼魂会跑到阳间挑西瓜回去消暑。但小鬼懒惰,往往抓人代挑。因此,潮汕人在这一天有诸多禁忌:不到亲朋家串门,否则将会给亲朋带来不祥;晚上不能出门,更不能在野外露宿。
    这一天,潮汕人还有个习俗:如果今年恰是亲人死去的第二个年头,家属就应该在这一天为死者作法事,超度死者灵魂。这称为“过桥。”举行仪式时,必须备办西瓜、三牲等,然后用米粉蒸制七块两三寸宽、七八寸长的“桥板”和几个“桥墩”,以及一端宽一端窄的“狗舌”,将这些东西在逝者灵前搭起一座桥,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死桥——奈何桥了。桥头置放“狗舌”、瓜果、三牲,然后才焚香点烛诵经。
    七月初七

   夏历七月初七日,民间称为“七巧节”、“牛朗织女相会日”,在惠来葵潭镇,人们只称此日为“阿婆生(生日)”,并相继祭拜她。

   阿婆,相传乃古时(或曰宋代)潮汕的一位妇女,因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街坊看管小孩,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独特的本领,而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边皇帝也很器重她。

因当时宫中有一皇子(有说是宋仁宗)出世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想不出好办法,皇帝老子更是乱了套。遂张贴皇榜招募民间贤妇进宫调教医治皇子。应者寥寥,且俱不中用。消息很快就传到这位潮汕妇女的耳中,她便决定上京试一试。因为皇太子也是人,并没有什么难调教之理,况且幼儿疾病也并非可怕。说来也是,皇太子在她的悉心护理和调教下,病也好了,人也规矩了,不再吵闹啼哭了。皇帝老子一时龙颜大悦,便御驾亲临,想加封于她。正在喂哺护理皇子的她,不知皇帝驾到,一时慌乱了手脚,情急之下便一头躲进皇子眠床底下,顿时昏了过去。等到皇帝知晓,她已气绝了。皇帝深为痛惜,遂嘉封她为少年儿童的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并尊敬地称呼她为“阿婆”(民间俗称为“眠床脚婆”)。相传阿婆是在七月初七日死的,是日按理应是忌日,但民间却称此日为阿婆成为神的生日(民俗讳死)。这一天,有孩子的家庭,便将阿婆的灵“请”至家中供奉祭拜,一直供奉到孩子虚龄十五岁,于这一天(七月初七日)举行冠笄仪式(称为“出花园”)时为止。出了“花园”也就不用再拜阿婆了。

阿婆的神位一般是供在孩子睡觉的眠床下。神位旁边放一颗象征胆子的鹅卵石和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祭拜时供奉一些饭团、鱼肉、粿品,纸钱及纸制“婆衣”(供阿婆用的寿衣)。祭品逐年有所增加,至“出花园”时为最丰盛。据说,孩子的“胆子”在这位阿婆的调教和护理一,其胆量便会与日俱增,孩子日后走出在父母抚育下如同草木芳菲的“花园”之后,到外边的广阔地方去,就不会畏惧胆怯,停滞不前了。因此,阿婆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并不是神,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婆妈。

七月施孤

盂兰胜会

潮汕每年农历七月这一个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动。清《海阳县志》便有“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记载。
    “施孤”民俗活动一般为:农历七月初一日下午,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置放各式各样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种食物,并焚化纸锭,冥衣冥镪,俗称拜“开狱”。民俗认为这天地下阎王把
阴司地狱里的孤魂饿鬼统统放出来,象征施孤活动的开始。农历七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用同样方式拜祭,称为拜“禁狱”。阎王这一天又把那些孤魂饿鬼统统驱回地狱里,施孤活动也至此结束。在此中间,还有两次活动,一次为七月十五中元节日,这一天除家家户户拜祭祖先外,还要施孤;另一次是各乡、社或地段,自行选定日期进行(有的与中元节合一),这次活动称为某地“施孤正日”,礼仪十分隆重,即所谓“盂兰胜会”。除了各家各户备办拜祭的礼品要特别丰盛外,当地还集体高搭彩台,聘请僧人或道士做清醮诵经,普渡孤魂。彩台左侧,用竹和纸扎塑一尊数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称“孤王”,以制服孤鬼镇坛;右侧设无祀孤鬼之位。四周纸制幢幡低垂,阴森凄冷,令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施孤的彩台,俗称孤棚,在这里拜祭的祭品,祭后则散发给穷人或让人抢夺,俗称“抢孤”。
    盂兰胜会的由来有这样的传说:佛籍中的目连僧因他母亲罪恶深重,死后坠入饿鬼道中,目连送食,可是食物进了她的口,就化为烈火,目连为拯救母亲,求佛指示,佛给他一套盂兰盆经,说念此经,可招来四方之神,一起拯救他母亲。后来,对没人祭祀的孤魂饿鬼,也进行建醮超度祭奠,名为施孤,也叫盂兰胜会,沿袭而有此风俗。
    现在潮汕城乡七月施孤活动还是很流行,不过大多简化了。潮汕盂兰胜会的活动还带到马来亚、泰国、印尼、港澳等地,凡有潮人聚集的地方,至今此民俗活动仍很盛行。“七月初一开孤门,七月三十关孤门”。农历七月,普宁各地,都有盛大的施孤活动。多少年来,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施孤,向孤习俗,大同小异,以梅塘较有代表性。  

  梅塘有座梅峰庵,庵中的菩萨叫“慈悲娘娘”。

  相传,慈悲娘娘,有一颗菩萨心肠,好济贫扶危,普渡众生。深受周围十三村落,即“十三乡”乡民的敬仰。

  七月十五这天,庵里庵外,挤满善男信女,香烟缭绕,木鱼声声,庆祝活动,隆重而热烈。演戏近二十台,戏棚密密麻麻,挤满整个梅塘埔。戏棚由一个多高的“戏棚椅”和木板搭成。台前挖一长方形土坑,填满水,以防观众把戏棚挤倒。戏演两夜一日。夜戏从太阳下山一直演到天亮。照明用汽灯或大光灯。中间的正台响鼓之后,它台始得开演。一时间,锣鼓震天,“吁嘟”(喇叭)声声,争着把观众吸引到自己台前。大人张头探脑,小孩穿来钻去。亲戚多的人家,眠床都抬到戏棚脚去。“孤棚”由高高的杉木搭成。上面吊满鸡鸭鱼肉,摆满大猪头、大米粿,还有全猪全羊。天气炎热,祭品易变质,上面都涂满浓浓的酱油和香料。祭品从早上陈放到下午四时,这期间,自有和尚、头人,不断地烧香、叩头、念经。四时过后,开始施孤抢孤。各村头人,把祭品从高高的孤棚上抛下。易烂易坏的,如粿品、草帽之类用签仔代替。如猪头、猪肠之类,则直接抛掷。奖品大至水牛,小至竹笠,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棚下之众,成千累万,呐喊着,跳动着,如狂潮,似群鸟,哗哗地拥过来,就像大比武,就像抢绣球。

庵门口有两尊“孤王”,用竹扎纸糊而成,身高如“四点金”之屋脊,肚大如数吨重的油缸,威风凛凛,阴森吓人,庆典尾声,将其火化。

中元节

佛道儒三教共同共通的隆重节日。中元节是佛道两教共同的节日,也是与儒家相通的节日。道教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为地官判别人间、鬼蜮善恶的日子,道士要在这一天举行仪式为人间囚徒和阴间孤魂饿鬼解脱罪恶。佛教则以佛祖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投胎,四月八日出世,而称七月十五为寄生节,因而要在这一天报母恩,故称报恩节。后来又因为佛门弟子目连救母,也在这一日施孤魂祭饿鬼,念盂兰盆经而得解脱,演而为施孤普渡的习俗,即所谓盂兰盆会或盂兰胜会。佛道两家都在这一日建醮做功德法会。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此例俗,解放前以潮阳县最为隆重,是很浪费的迷信活动。潮汕华侨众多,死于侨居地而无子孙祀拜者,被乡亲视为孤魂,多有施孤普渡之俗,延续至今。

中秋节 

  潮汕的中秋节,民间习俗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煨芋、烧瓦塔、烧香塔、“关戏童”、“关阿姑”等。

  拜月 是妇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拜月”,古已成例,潮人也大抵如是。潮人拜月叫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同间管叫“月娘”。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求一个好夫婿,结良缘。潮汕有首民谣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好夫婿,结良缘。……”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人的丈夫远隔重洋,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民谣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听得寒蛩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心声。”

烧瓦塔 都是中秋节旧俗。带有娱乐性的现在还保留着。瓦塔是用废砖瓦在旷地上砌成的小塔,大小高低不等。塔顶留孔洞,塔心装柴草,青少年烧塔以为乐。起火后,撒松香助燃,火光直冲塔顶,蔚为壮观;再撒盐,噼啪作响,如放鞭炮。有原地主还有赛烧塔之俗。凡烧得全塔通红而不倒者胜。揭阳炮台等地,则有搭竹塔那之俗,塔高有达数丈者。燃烧时,全塔尽烧,火势猛烈,更为壮观。

重阳节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潮汕一带仍保留着传统的祭拜祖先活动。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萸,仍遵照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九重九,登高饮酒。’”这天称为重阳节,是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日、月俱为“九”数,两阳相重,又称为“重阳”。这一天,潮汕一带仍保留着传统的祭拜祖先活动。

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流行。有关登高缘因,人们杜撰了这样一个传说。《续齐谐记》曰:东汉时汝南桓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你可速回家,让家人皆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这是家畜代你全受祸。这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登高习俗中的迷信观念日益淡漠,而登高习俗被赋上新气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当此之时,邀请三四亲朋好友,欣然结伴出游,登高难度环望,极目天舒。那漫山红叶,金黄果实,各种风光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冬至是华夏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冬至在哪一天,每年不一样。潮汕民间有“冬至不离十一月”的民谚,指的则是阴历。而阳历日期则非常准确,多数年份是在12月22日,但也有在12月21日或23日。今岁冬至为12月21日11时18分,古人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潮人先贤从生活实践中得知,冬至日,“日南极,影极长”。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潮汕地处北半球,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长夜漫漫的一天,因此,民谚有“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还有“冬节夜,啰啰长,糯米丸未食天唔光”的民谣。“冬节丸,一食就过年”。俗谓“添岁”或“小过年”的别称。

冬至这一天的天气与整个隆冬天气及农事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农谚有“冬至无雨一冬晴”之语。潮汕冬至的农谚及保健谚语富含民俗风情与气象内容:“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冬节乌,年夜苏。晴暖);冬节红,年夜耽(淋湿阴雨)。”“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冬至节令天。稼接桃李奈”。“冬至稻无刈,一夜脱一箩”二“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还有:“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冬至地干燥,钟响人咳嗽”。节令的谚语,是潮人先贤实践经验的总结。

每年的冬至日,潮汕人叫冬节,是个传统节日。在潮汕,特别在农村,冬节可算是“大节”,因为这时间,秋收刚过,柴米不用愁,池鱼肥,鸡鸭壮,过节的物品十分丰富。有俗语说:“月怕廿八,年怕冬节。”冬节距离过年只有几十天,冬节一到,就意味着一年快要过去了,所以有了“冬节小过年”之称。

过去,冬节这天清早,各家各户都必须办好祭品,供奉祖先,而且一定要有糯米圆,叫冬节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冬节圆一年只有一次,也算是一种美食。一年之中,只有冬节夜最长。各家的主妇们都要早早起床,在天亮前把冬节圆煮好。因此又有了“冬节圆未食天銮光”的俗语。

潮汕是个侨乡,很多人在国外谋生,当地俗称“番客”,如果家中有“番客”,冬节日就必须留下一些糯米粉,叫“番圆米志”。待某一天“番客”回来,合家一起“食圆”,要是一年快过去了,“番客”还没有来,那就只好把“番圆米志”吃了,下一个冬节再留下。

 旧时还有个例俗,就是在冬节早上,把煮熟的冬节圆捞起,在米缸、门、窗、饭桶、灶头等地方放上一、二粒。象征吉祥圆满。这些圆要放到第三天才可以拿下来,叫“掰圆”。从前,潮汕还有一种迷信:女儿一出嫁,就不能看见娘家的冬节圆,说是看见了对娘家不利。所以,出嫁的女儿冬节日绝对不可回娘家,要等到“掰圆”之后才能回来。不过,这些习俗如今已经大体不存在了。

改革开放以来,物资丰富,好吃的东西太多了,冬节圆的魅力也远不如前。不过,吃冬节圆的习俗还没有改变。

重温流逝岁月的痕迹,缅怀往昔习俗的温馨,领略民俗古风的多彩,承载历史的文化积淀。

 回味乡梓风俗,满足怀旧情思,唤起乡情记忆,传承先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