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过去式:【版务处理】推荐《柳如是别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8:27:39
  刘梦溪在《陈寅恪与□红楼梦□》(《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史学巨擘陈寅恪与《红楼梦》有特殊因缘。红学闻人俞平伯早在20世纪初就与陈有文字交往,20世纪50年代俞遭受不公正批判之时,寅恪先生曾写诗为之辩诬,这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陈的著作尤其晚年所著之《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书,引录《红楼梦》情节、人物、语言之处甚多,且颇多创辟胜解。如果说寅老晚年是“著书惟剩颂红妆”,那么《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再生缘》的作者陈端生,在文化统制严酷的清中叶已经“颂红妆”了。不知两者是否有传统与现代的关合之处?值得深思。2#作者:liulizhong  回复日期:2004-5-30 20:12:00  真正的红楼梦的爱好者不能不读之。3#作者:世外仙姝寂寞林  回复日期:2004-5-30 22:56:00  哪里有卖?4#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5-31 4:38:00  作者:世外仙姝寂寞林 回复日期:2004-5-30 22:56:00
  
    哪里有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联版的《柳如是别传》5#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5-31 4:44:00  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后人称之为“饿乡”。这饿乡就是第三空间;
  陈子龙和柳如是的诗词情缘,是柳如是一生的第三空间;
  大观园是曹雪芹的第三空间......
  这第三空间在现实面前注定要面临寂灭的命运,但至少在哲学上揭示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从陈子龙柳如是的诗词情缘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推出大观园,再到陈寅恪“著书唯剩颂红妆”,最后是海子在土地上的“介入迷醉”。——所有这些,都是在王者寇者的二元空间内补缀历史文化第三空间的努力。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在此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允许三的存在,然而三最后总是落入被消灭的境地,从而导致万物无以激活和历史无以生长。
  
  
  红楼梦产生在18世纪,而1800年被黄仁宇称为“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
  正因为如此,红楼梦以后的历史是“大背于吾国吾民之传统的历史”,以营建第三空间(即灵魂)。从红楼梦到王国维之死再到《柳如是别传》,便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发展轨迹。
  
  
  一部24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王朝更迭、盗贼蜂起。王者需要道德神话,寇者诉诸暴力行动。犹如手的正反面,成王败寇。惟独少了灵魂,诸如人的尊严、人格的崇高、人性的美丽。历史就这样从先秦一直败落到了穷途末路的“康乾盛世”。——而《红楼梦》和《柳如是别传》恰恰补缀了历史文化的第三空间,从此才能确立了人。
  
  
  
  
  
  
  
  6#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4 5:21:00  中国人有帝王将相的历史,有起义造反的历史,又有为民主科学奋斗的历史,唯独鲜有弱者的历史,灵魂的历史,或曰人格的历史。
  
  以中国文化之境况,由于个体的被忽略,群体的被夸大;强权的膨胀,弱者的萎缩,故本真的存在通常以人格形式向此在敞开,在生死关头,在兴亡年代。汉末有党锢之争,明末有社团风潮,即如建安七子,魏晋风度,亦不失为一种灵魂的高扬。总之,是此种对人格的关怀和张扬而不是其它任何主题,构成了《柳如是别传》最为意味深长之处,成为其主旨所在。寅恪先生乃以此“痛哭古人,留赠来者。”

  几十年过去,高山犹在,流水依旧,盲翁之余音,已无迹可寻,所幸尚有《柳如是别传》连同《红楼梦》默然立于寂寞的书架。
  
  7#作者:托马斯_曼  回复日期:2004-6-4 7:58:00  三本98,蛮贵的。8#作者:荞麦壳  回复日期:2004-6-6 11:26:00  这大概正好是陈寅恪最厚的书了,他以前的书大都是言简意赅的,好像就这部考证丰富并且统统罗列进去了。9#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6 13:50:00  
  
    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是支持钱谦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是年其女年17岁,已嫁给无锡赵玉森编修之子。10#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6 13:53:00  转载:不让须眉的侠妓柳如是
  
  有一天,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翻到柳如是其诗其人,我才幡然悔悟,差点敲破了自己的脑袋:何其谬矣!直拖到今天才与此奇女子相逢!然而一旦相逢,我便忍不住喜爱非常。
  
   我以为柳如是最可爱处,又回到了我根深蒂固的老趣味———在于她的不为闺阁所囿。她的灵魂里,永远包容着多重的人生———美人名妓是其表,而其深隐处的高致豪情,雄妙慷慨,便是须眉亦难以企及。
  
   柳如是有几件事最令我叹赏。第一当然是她的诗做得好。李清照的纤婉、李白的剑气、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放达……在她不同的诗章里神出鬼没,令人对她灵魂之广大、妙悟之慧黠、才华之无可约束,击节惊诧。“香焰短,黄昏促。催得愁魂千簇。只怕是,那人儿,浸在伤心绿”(《更漏子·听雨》)为她所作,“拂衣欲走青珊瑚,澒洞不言言剑术。须臾树杪雷电生,玄猿赤豹侵空冥。寒锋倒景不可识,阴崖落木风悲吟。吁嗟变化须异人,时危剑器摧石骨。我徒壮气满天下,广陵白发心恻恻”(《剑术行》)亦是她所作。她一生最倾慕的恋人陈子龙如此夸她:“乃今柳子之诗,抑何其凌清而瞯远,宏达而微恣与?……大都备沉雄之致,进乎华骋之作者焉。”夸得恰当。
  
   提及陈子龙,便涉及我叹赏她的第二件事———她的率性而为、敢遂己志的恋爱。她十四岁认识江南才子陈子龙,二人便互有好感;十七岁,她毅然撰作《男洛神赋》献给这位倾心相与的男子,陈如遭电击,二人遂坠入爱河。这个举动的率真勇敢酷烈可爱,以陈寅恪先生所总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形容之,绝不过分。迨二人被迫分手,柳如是为陈卧子所作《别赋》更感人至深:“虽知己而必别,纵暂别其必深。冀白首而同归,愿心志之固贞。”惜乎终是个无言的结局。直到二十四岁,她对同好放出话来:“吾非才学如钱学士虞山者不嫁。”终被年长她三十六岁的明朝大学士钱谦益以迎娶正室之礼,以浩浩荡荡的船队娶回了家,喜船之上,砸满了卫道士们悲愤的瓦砾。
  
   然而柳如是“人生的幅”绝不仅限于男女之事,这便要谈到我叹赏她的第三件事———她是反清复明的义士。清兵到来之时,她劝钱谦益自尽殉明,谦益不从,她亦自尽未遂。后来她和钱谦益一起参与郑成功等人的复明活动,她倾尽珠宝,助饷义军;以自家为地下联络点,为义军传送密信;义军起事前夕,她亲赴舟山慰劳……反清复明在柳如是这里,体现的是其对汉文化的坚执与痴情。
  
   柳如是一生体验充盈,终以一束白练了却了四十七岁的英年。有歌词说:“好花美丽不常开。”伤哉斯言,空留下我们这些后世的尘俗中人,在此强作解人,谬托知己而已。
  11#作者:卉翎  回复日期:2004-6-6 17:00:00  說這些話也不是陳先生的專利。
  沒必要引用這小小片段就吸引讀友去買三大本書來浪費時間啊?12#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6 17:07:00  红学中有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凡是对地核部分有兴趣的,可以啃啃柳如是别传。13#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13 5:15:00  两种传统下的文化发覆
  读《柳如是别传》
  段 炼
  
    夜读煌煌八十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脑际,挥之不去。那就是:贯穿这部堪称“典范”(库恩语)的史学巨著的治史旨趣到底何在﹖换言之,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本书作者在目盲足膑的风烛残年,耗尽十年心血,撰成此书?   
  
   该书《缘起》不过数千字,但其要旨殊堪玩味。陈寅恪自述因二十年前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而生笺释钱氏因缘诗之意;又说“世所传河东君(按即柳如是)之事实,多非真实,殊有待发之覆。今撰此书,专考河东君之本末,而取牧斋事迹之有关者附之”,似乎该书不过是一“发覆之作”。但细读下文,方知作者另有深意:“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   
  
   不难发现,《柳如是别传》盘郁错杂的叙事背后,实际上隐匿着陈寅恪的双重意图以及面临的两种传统:一方面,作为一部旨在“发覆”的学术著作,它重点在于抉发诗心,重释“钱柳因缘”。这直接属于中国史学传统中朴学的范畴;另一方面,作为一部思想文化史著作,它体现的是陈氏“以诗证史”的雄心——以明清之交的历史为“场(field)”,以钱柳因缘诗为“符号(symbol)”,将西方史学传统中阐释学(Hermeneutics)的观念引入历史考据。显而易见,陈寅恪试图从历史与人的互动中证明:当丧失了实践自身的制度基础后,中国文化已无可挽回地陷入了悲剧性的命运——而在他的眼里,柳如是的一生,无疑成为一个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象征。   
  
   《柳如是别传》的确堪称“发覆”的“典范”之作。如作者所言,对于柳如是这样一位民间的奇女子,其身世之所以不彰,正是因为“当时迂腐者”和“后世轻薄者”的讳饰诋诬和虚妄揣测。因此,陈寅恪在诗中感叹“明清痛史新兼旧,好事何人共讨论”,同时立志“推寻衰柳枯兰意,刻画残山剩水情”。在这一点上,幼承庭训的陈寅恪继承了首倡于戴震、大振于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的清代朴学的衣钵。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朴学的贡献在于文字音韵与文献考证。本书作者以其广博的中外语言知识和宏大的历史视野,在这二者间恢恢乎游刃有余。在《柳如是别传》中,不难看到,陈寅恪每立一言,必不拘烦琐地进行大量文献的举证,甚至逐字逐句地排比考辨,然后归纳分析。这正是首倡于清初顾炎武,而为历代朴学家奉若圭臬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事实上,与传统朴学相比,《柳如是别传》已经体现出陈氏在方法论上的开拓创新:一是以诗证史,突破了传统训诂学沉溺于文字音韵的陋习;二是将对个人历史的“发覆”引入宏观的文化视野,藉此洞悉“大历史”的幽微。因此,陈氏密友吴宓在1961年9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寅恪之研究‘红妆’之身世与著作,盖藉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盖有深意存焉。绝非消闲风趣之行为也。”   
  
  14#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13 5:18:00  这即是说,《柳如是别传》已不单纯是发历史之覆,而且带上了发文化之覆的意味。陈寅恪曾在为和他在学术上桴鼓相应的王国维的遗书作序时论及中国学术,认为“可举三目以概括”:“一曰取地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也就是说,要通过考古实物印证、多种文献比勘以及引进新史观,来认识和再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初具现代性的观点——着重知识扩展的持续过程,显然得自作者多年的西方史学的浸染和严谨的治史训练;同时,也划出了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基本路径。在《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更多地把单个的事件与人物放置在历史的脉络中进行考察,着重关注它们之间连续与共存的现象——因为这些看似孤立的、不同的事件与人物,往往包含并分享着大量共同的时代内容和文化意识。《柳如是别传》的叙述主线虽然只是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爱情,但实际上却包孕或折射了明末清初的一系列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如复社活动、钱氏降清的背景及心态、复明运动、当时士人的言行活动以及政治集团势力的此消彼长等。这种通过对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探究,来描绘历史图画的治史理念,在我看来,与二战后沃勒斯坦、弗兰克、阿明等学者提倡的“依附理论”的某些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不禁让人想起社会学者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Ideology and Utopia)中所言:“为了把握每一历史状况,需要某种思维结构,它将满足实际的、真实的问题的要求,而且能够把各种冲突观点之中的相互关联之处结合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影响陈寅恪甚深的德国兰克学派对这种将历史看作先于和超越理性的因素的观点的推崇,似乎也为陈寅恪暗示了治史的另一法门,那就是:只有把自己设想为一个更大的具体的环境的一部分,他才可能被刺激所唤醒,从整体的背景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反过来说,一旦个体在世事中把握了这种自我定向的方法,他才能够理解他的同时代人的立场,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中他自己的直接环境,然后把这一时期了解为整个历史进程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陈寅恪提倡并身体力行的治史者必须具备的“理解之同情”思想的现代解读。   
  
   其实,纵观全书,其发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知识论意义上的掘进,而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作本体论层面的哲学反观。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复杂而耐人寻味的。因此,《柳如是别传》更多地表现为当传统文化日薄崦嵫之时,一个处于社会骤变和内心裂变期的敏感而自尊的学人,面对“衰柳枯兰”、“残山剩水”而生发的伤逝之情。当然,从另一种意义上看,《柳如是别传》的可贵之处,也正是这种将生命体验内化于史料的“心通意会”。所以说,它的确是一个极富探讨价值的过渡型文本。意味深长的是,陈寅恪在书中立意标举而未必彰明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竟由作者本人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以坚持独立思考、拒绝曲学阿世的学术行为或者说生存行为体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吊诡了。
  
  15#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6-27 9:01:00  “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这就是红楼梦内在精神所在。16#作者:微尘99  回复日期:2004-6-30 14:14:00  楼上说的很对哦17#作者:微尘99  回复日期:2004-6-30 14:16:00  顶18#作者:zx061  回复日期:2004-6-30 20:53:00  网上有拍卖,看俺能不能拿下了19#作者:zx061  回复日期:2004-6-30 21:57:00  嘿嘿,到手喽,含邮挂68,爽啊20#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4-8-14 5:56:00  风月宝鉴是曹雪芹青年时候写的;
  石头记应该是曹雪芹中年写的;
  如果曹雪芹活得很长,今天我们看到的红楼梦的书名一定会是《金陵十二钗》。只有到了晚年,曹雪芹也会像陈先生一样“著书惟剩颂红妆”,继续把他的作品再修改。
  从风月宝鉴到石头记,再到始终未成的《金陵十二钗》,可以清楚地看到曹雪芹一生的思想精神轨迹和脉络。
可以这么说,《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一书的最后书名。21#作者:缠绕茎  回复日期:2004-8-14 17:48:00  有点象李颉的观点.22#作者:缠绕茎  回复日期:2004-8-14 18:00:00  错了,是李吉+力(打不出这个字)23#作者:龙山混  回复日期:2004-8-14 19:34:00  可惜暂时没有机会拜读24#作者:夏夜凉风  回复日期:2004-10-3 16:23:00  河东君?和河东狮吼不知道有没有联系25#作者:倾茶  回复日期:2004-10-3 16:39:00  哦?去书店看看~~~26#作者:托马斯_曼  回复日期:2004-10-3 17:26:00  作者:夏夜凉风 回复日期:2004-10-3 16:23:00
  
    河东君?和河东狮吼不知道有没有联系
  
   有点关系,女主角都姓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