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图网:北京道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9:23:22

北京道观

妙峰山风景名胜区 妙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涧沟村北,距市中心50余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以“古刹、奇松、怪石”而闻名。妙峰山属太行山脉,火成岩结构,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花草清丽。以创建于明末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庙”著名。庙踞金顶,清至民国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行盛大庙会,山因以著名。抗日期间庙毁,庙会遂衰。今仍以自然风光之美著称,尤以山南樱桃沟景色为佳。

久负盛名的妙峰山娘娘庙始建于辽代,三处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依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别供奉着释、道、儒、俗各路神灵,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的民众信仰中心。

关于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的身世,自古至今,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东岳大帝的女儿说。 东岳即泰山,东岳大帝即泰山男性神诋。泰山娘娘为东岳大帝的女儿这种说法在《山东通志玉女祠》有记载。据顾颉刚等调查,京津地区的民间多认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二)民女说。 《玉女卷》载:“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性颖,三岁解人论,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时下妙峰山仍以农历四月十八为娘娘的圣诞日。(三)黄帝七女之一说。 《玉女考》李谔之《瑶池记》云:“皇帝尝建岱岳观,谴七女,云冠羽衣,焚修以迎西昆真人,盖玉女为七女中之一,其修而得道者。” 以上三种说法见于文献,而民间故事传说甚多,有华山玉女说、太真夫人说、玉皇大帝的女儿说、石敢当的女儿说、黄飞虎的妹妹说等等。据说,妙峰山娘娘是泰山娘娘,灵感宫是泰山娘娘的行宫。

妙峰山的主要庙宇建筑有:

惠济祠(即娘娘庙):妙峰山娘娘庙供奉佛、道、儒、俗各路神灵,数受皇封御宠,清嘉庆皇帝笔御题“敕建惠 妙峰山 云海

  济祠”石额,香火甲于天下,清代成为北方民众的信仰中心。

  山门殿:供奉道教护门神一青龙、白虎,表明妙峰山娘娘庙是以道观为主的一处宗教建筑群。

  灵感宫:为妙峰山娘娘庙正殿,供奉天仙圣母碧霞元君、送生、眼光、斑疹、送子五位娘娘。门柱楹联: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地藏殿:供奉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地藏菩萨,门柱楹联:地属名区赖佛威灵留净土;藏兹宝库救民饥苦上春台。

  药王殿:供奉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扁鹊,楹联:药有神功何若养生祛病;医无止境必须酌古参今。

  喜神殿:供奉梨园界祖师-唐明皇李隆基,楹联:寄予此中人但使有缘常见我;坐观天下事须知作戏要逢场。

  观音殿:供奉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观世音菩萨,楹联:金顶现金身莲花座上熏风暖妙峰瞻妙相杨柳枝头甘露香。

  月老殿:供奉专司婚姻的月下老人,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今生大快事莫错过姻缘。

  财神殿:供奉武财神赵公明。楹联:乾始美利不言其利乃宏厥利;人知尊神弗见其神故谓之神。 妙峰山

  王三奶奶殿:供奉天津信女无偿为百姓治病的王三奶奶,槛联:居人世广结善缘同归般若:列仙班普济苦难共证菩提。

  东岳殿:供奉山神东岳大帝,楹联:大德齐天坐镇统元五岳长;瑞云焕彩资生覃敷九峰灵。

  武圣殿:供奉忠勇爱国的武圣人岳飞及佞臣秦桧夫妇跪像,楹联:忠勇一代昭天水;正气千秋壮妙峰。

  文昌殿:殿内供奉专司功名利禄的文昌帝君,楹联:文化繁荣星辉斗耀;昌时际会秀毓灵钟。

  玉皇顶:供奉天界人间的最高主宰,被誉为万神之王的玉皇大帝。楹联:妙顶泛金辉九天彩仗开阊阖;霞宫临紫

  盖万姓熏香叩玉清。

  金顶白塔:为覆钵藏式佛塔,高6.9米,塔基刻有海水、江崖、祥云、金刚等图案,华盖饰有透雕流苏、华镘、铃铎。

碑林:保存不同时期石碑几十方,碑文体现出不同时代人对妙峰山娘娘的崇拜及妙峰山娘娘庙四百多年的赫赫声威。

北京的庙会起源于辽代,称“上巳春游”。元、明两代庙会进一步兴起。妙峰山庙会始于明代,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八妙峰山开山半月余,日以万计的香客络绎于途,有的一步一揖,三步一扣首;有的竟以背鞍、滚砖、耳箭、悬灯等方式进香以示虔诚。各种民间香会边走边练,幡旗飘扬,鼓磬齐鸣,观者如潮。妙峰山庙会期,京都万人空巷,其规模堪称华北之首。

  妙峰山传统庙会始于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万善男信女,几百档民间花会汇聚妙峰山,朝顶进香,酬山赛会,施粥布茶,场面之壮观,信众之虔诚实属罕见。清《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属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幅辏,车马喧闹,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对妙峰山庙会进行了专门调查,出版了《妙峰山进香专号》,此次调查开创了我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妙峰山因此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祥地。

妙峰山庙会在文革和抗战期间中断了数十年,一九九零年京城老香会“秘密”到妙峰山朝顶进香,酬山赛会。一九九三年政府正式批准妙峰山举办首届春香庙会,古老的妙峰山庙会文化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的妙峰山庙会除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香客朝顶,香会酬山,施粥、布茶、舍馒头等传统形式外,还增加了商品交易、民俗展示、文艺演出等新内容,形成京城独具魅力、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

 

丫髻山丫髻山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店乡(距北京91公里),因山颠两块巨石状若古代女孩头上的丫髻,因此得名丫髻山。四方百姓又称丫髻山为“东大山”。距东直门70公里,距金海湖45公里。 丫髻山海拔363米,丫髻山上的碧霞元君祠为京东著名道观,始建于唐代鼎盛于元、明、清三朝;丫髻山磕头沟原有云岩寺,分上下两寺,始建于辽代,后经多次重修。上寺建筑悬崖峭壁上,其规模之大,工程之险,古来罕见。

丫髻山座西北朝东南,满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下错河如玉带环绕,山前有四十八盘台阶直通山顶。山后为悬崖绝壁,挺拔险峻。自唐贞观年起,直至民国初年,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筑群十八余处。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适逢皇帝六十大寿,为了祝寿,臣民捐资,重建东顶玉皇阁,内奉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赐题匾额“敷锡广生”。在西顶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当地人称娘娘庙。

北京地区旧时有一民谣:“西有妙峰山,东有丫髻山。”两山之上都建有碧霞元君祠,但是,京东丫髻山碧霞元君祠的历史比“庙无碑碣,其原无可考。然自雍乾以来即有之”的妙峰山碧霞元君祠要早得多。只是清朝后期,外敌入侵,国家多事,皇帝远行到丫髻山多有不便,在慈禧太后的旨意下,北京远郊的碧霞元君庙会才转以妙峰山金顶为最盛。

    自唐初便有道士在此结庐修炼。唐贞观六年(632年),建殿堂于西顶。元代改为碧霞元君祠。明嘉靖年间,河北香河一王姓老媪,人称王二奶奶的来此募化修庙,建成铁瓦殿,明世宗朱厚熜敕赐“护国天仙宫”门额。据《昌平山水记》载:“天启七年(1627年),巡按御史倪文焕请建太监魏忠贤生祠于此,赐名崇功祠,未成而忠贤败。”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张榕游丫髻山,并撰写《丫髻山天仙祠碑记》,记中写道:“丫髻固北方之名山也。而其所祀之神,则天仙焉。夫天仙盖后妃也,其祀之者何报之也?后妃之德洽于宫闱,达于闾闫,后人思其德而祀之也。其建祠于山者何以?丫髻居恒山之次,而峰秀林葱,非山无以为妃之妥,非妃无以山之赫奕也。”丫髻山住持李居祥(丫髻山道教属正一派分支周祖灵宝派,李居祥为天师府大真人第13代传人),在朝臣的资助下,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元君祠,康熙赐“敷锡广生”匾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清帝康熙初游丫髻山。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李居祥为祝康熙60大寿,于丫髻东顶建起玉皇阁。王公大臣及旗民等,请在京道官48人到丫髻山建万寿道场。三月初一日建成,康熙命皇十子敦郡王、皇十二子固山贝子及御前太监魏珠前来降香。是夜满山灯火,赛若繁星。十八日万寿节,至山进香者2、3万人。康熙题匾额“清虚真宰”赐玉皇阁,并为玉皇阁撰写24字对联。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建成丫髻山行宫,康熙题正殿悬额为“岩苍树古”;题西室联为“天地为庐,游心外以物;诗书敦好,尚论古之人”;题卷房额为“韵松轩”,联为“端居向标薮,胜赏在烟云”;题佛室联为“琉璃光净遍空界,薝卜花开霏妙香”;题后室联为“岚影交窗翠,松荫入座明”;题亭额为“山意足”。皇三子成亲王胤祉作《丫髻山行宫碑文》。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作《玉皇阁碑文》,并御笔亲书。碑文如下:“距京师百里有山曰丫髻,隶属怀柔县。两峰高矗,望之如髻,故得是名。自元明以来,号为近畿福地。因上有碧霞元君之祠,是以每岁孟夏,四方之民会此祈祷者,不可胜计。古称积高之区,神明所舍,况兹山北倚紫塞,南拱神京,冈峦回合,蜿蜒磅礴,而钟秀于是,则其神气之感,数有灵应,理固然也。康熙五十二年,值朕六旬诞期,诸臣民就兹山瞻礼,为朕祝禧,因共建玉皇阁,以祈延寿。经始于癸巳三月十八日,落成于甲午三月十八日,而请记其事。朕御极五十余年,夙夜孜孜,惟体上帝仁爱斯民之心,以抚绥天下。幸四海清晏,年谷顺成,朕与天下臣民得同享太平之福者,皆上帝之眷佑也。朕之祗承于上帝者,唯在天下臣民之永安;而天下臣民之祝愿上帝者,唯在朕躬之永年。然则兹阁之建,即上帝之陟降监观,于是乎在矣。爰立贞珉,载其始末,以传永久云。

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文中称丫髻山为“近畿福地”,并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游丫髻山。清帝乾隆也曾两游丫髻山,一次为乾隆十二年(1747年),一次为乾隆十八年(1753年),每次游山皆吟诗述怀。他在诗中写道:“水如银匼匝,山是紫芙蕖;柳态笼烟际,桃姿过雨余;暂来欣揽结,欲去更踌躇……”这位风流天子,面对丫髻胜景,不忍离去。民间还有传说,乾隆为还小时出家之愿,登基之日,曾派替身来此出家,并按丫髻山道教宗派谱系取道名为“乾一丙”。嗣后丫髻山道长穿的“海水江牙”道袍,就是当年皇帝替身道长所穿道袍的式样。雍正元年后,每年由内务府到丫髻山进香成为定制,但时 间由三月一日改为四月十八日。清宣宗道光在为太子时便曾奉父皇之命进香十余次。道光十六年(1836年),道光命人重修碧霞元君祠,翌年,与皇太后同游丫髻山。在《重修丫髻 山碧霞元君祠碑文》中,道光将所谓“年丰人和”归于丫髻山碧霞元君神佑,并按八卦之术,推断道:“神出自震方,而兹山又适当都城之艮位,震以生之艮,以成而储祥毓秀,信非偶然。”将丫髻山吹得神乎其神。丫髻山几乎成了清朝皇室的家庙。在皇室及其它达官贵人的捐助下,丫髻山不断扩建,山上山下遍布庙宇,远处望去,苍郁山中金碧辉煌,两座峰峦直插云霄,给人以神秘之感,成为影响远及津、鲁、晋、豫,甚至辽、蒙的近畿福地。

丫髻山东西两顶上的建筑极为宏伟,而且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在西顶有一座别具风格的铁瓦殿,内奉王三奶奶肖像。在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钟楼一座,高约三丈,上悬巨钟,左侧有一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此外,山腰还有亭堂殿阁多处,如万寿亭、巡山庙、三官殿、菩萨殿、回香亭等。山下有皇帝的行宫和大戏楼。登山沿途,凡庙皆有石碑,特别那几座御碑,石质细腻,字迹清秀刚劲,是当时石刻匠人高超的艺术杰作。

自元代起,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庙会的习俗。而庙会期间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

  相传唐朝即有道士在丫髻山上结庐修炼,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座原庙宇在1949 年前夕被毁,后经当地信众又重新在山顶建了元君殿和山门,恢复了山下的紫霄宫。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办“丫髻山庙会”和9月12-10月2日举办“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节”。

丫髻山东大山庙会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一九九四年,丫髻山庙会被载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道教大辞典》。

丫髻山为华北地区道教圣地、袅袅香火、晨钟暮鼓,使人倍感千年古观之韵味。丫髻山庙会已延续400多年,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丫髻山始建于唐,鼎盛于元、明、清三朝,清朝皇帝多次驾幸丫髻山,御封为“金顶”、“畿东泰岱”、“近畿福地”、“灵应宫”。丫髻山风景区每年举办“大山”庙会(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和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节“(公历九月十二至十月二日)两次大型活动。

据《玉皇阁碑》记载:“京东百余里有山曰丫髻,隶怀柔县,两峰高耸, 望之如髻,故得是名。”关于这座山峰,当地民间有个传说:王母娘娘大摆蟠桃宴会,命仙童献酒,仙童不慎弄翻了玉壶,琼浆洒落人间,成了山下的错河。王母大怒,将仙童赶下凡间,化做丫髻山峰。传说自然是民间附会,但却为这一名胜增加了一点神奇色彩。

相传唐朝即有道士在山上结庐修炼,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清朝康熙、乾隆、道光等皇帝也多次在此题字赋诗。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座庙宇形成巍峨的建筑群,成为“京都名胜大观”。原庙在1949年前夕被毁,近年当地信众又重新在山顶建了元君殿和山门,恢复了山下的紫霄宫。每年四月为期一个月的庙会,仍如前景,成为北京东部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

自元代以来,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的习俗。清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两次游幸丫髻山。当时大驾出游,旌旗如云,车马如龙。至于清室王爷,达官贵人及平民百姓,车马飞驰,晓行夜宿,去丫髻山敬香者终年络驿不绝。而庙会期间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

 

白云观 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位于北京西 便 门 外。始建于唐,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并藏有《大金玄都宝藏》。金末毁于火灾,后又重建为太极殿。

 丘处机赴雪山应成吉思汗聘,回京后居太极宫,元太祖因其道号长春子,诏改太极殿为长春宫。及丘处机羽化,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即今白云观,并于观中构筑处顺堂,安厝邱处机灵柩。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龙门派祖师,白云观以此称龙门派祖庭。今存观宇系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修,有彩绘牌楼、山门、灵官殿、 玉皇殿 、老律堂、 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等。1957年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会址就设在白云观。

  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白云观也是“文革”中北京很少没被破坏的寺庙之一。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其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邱处机 (号长春子)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又焕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邱处机仙逝于长春观。次年,长春真人高徒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元末,连年争战,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圮。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布局紧凑。

  中路以山门外的照壁为起点,依次有照壁、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灵官殿、钟鼓楼、三官殿、财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药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

    影壁,位于观前,正对牌楼。壁上嵌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其字体遒劲有力,令人叹赏不绝。

  牌楼 原为棂星门,是观中道士观星望气之所。后来棂星门演变为牌楼,已失去原来的观象作用。此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四柱七层、歇山式建筑。

山门 为石砌的三券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三界”,进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刻着流云、仙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隐藏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石猴,已被游人摸得锃亮。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这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来白云观的游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讨个吉利。观内共有小石猴三只,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另外两只石猴刻在山门西侧的八字影壁底座和东路雷祖殿前九皇会碑底座,若不诚心寻找,难以见到,故有“三猴不见面”之说。

       窝风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后毁坏。1988年重建。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桥。桥下并无水。桥洞两侧各悬一枚古铜钱模型,刻有“钟响兆福”四字,钱眼内系一小铜钟。那么,为什么要修建一座桥呢?据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观外原有座“甘雨桥”,人们便在观内修了这座“窝风桥”,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之意。 另有一说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而建,据说王重阳弃家出游,在陕西甘河桥遇异人授予他修炼真诀,于是出家修道,创建全真教。后世全真弟子修建“甘河(干河)桥”以为纪念。

官灵殿主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虬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其左边墙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琼和岳飞画像,这就是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

钟鼓楼、三官殿钟楼、鼓楼 白云观的钟鼓楼,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宫观的钟鼓楼截然相反,其钟楼在西侧,鼓楼在东侧。据称,元末,长春观殿宇大都倾圮,明初重建时,以处顺堂(今邱祖殿)为中心,保留了原来的钟楼,在钟楼之东新建鼓楼,故形成了今日所见之格局。三官殿 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财神殿供奉三位财神,中为春神青帝,左为财神赵公明,右为武财神关羽。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元始天尊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神。于是成为民间广泛供奉的财神。关羽,即关圣帝君,被民间广泛信仰,管辖范围极广,是一位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形象之一。

玉皇殿奉祀玉皇大帝。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前及两边垂挂着许多幡条,上面绣有许多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一百个,故称为“百寿幡”。左右两侧的六尊铜像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造,他们即是玉帝阶前的四位天师和二侍童。殿壁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均为明清时代佳作。

    宗师殿救苦殿 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天尊骑九头狮子,左手执甘露瓶,右手执宝剑。据道经说:太乙救苦天尊是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慈大悲天神。

  药王殿 奉祀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多种著作,在中国医学和药物学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救苦殿与药王殿原均为“宗师殿”,供奉随邱处机去西域大雪山的十八弟子,塑像被毁后因无十八宗师塑像资料,故分别改为救苦殿与药王殿

老律堂原名七真殿。供奉全真七子,即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座为邱处机,左边依次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右座依次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清代高道王常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授戒律,求戒弟子遍及大江南北,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念这一盛事,便将七真殿改称“老律堂”,即传授戒律之殿堂。老律堂建筑面积较大,是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天早晚道士们都要来到这里上殿诵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要在这里设坛举行斋醮法会。

邱祖殿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长春真人邱处机。殿内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瘿钵”,系一古树根雕制而成。此钵为清朝雍正皇帝所赐。传说观内道士生活无着落时,可抬着此钵到皇宫募化,宫中必有施舍。邱处机的遗蜕就埋藏于此“瘿钵”之下。

三清四御殿为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四御。三清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造,高2米余,神态安详超凡,色彩鲜艳如初,富丽而又不失古朴。四御即辅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天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后土皇地祇。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院子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共有43条金龙。

     藏经楼两楼为三清阁两侧配楼,有游廊相通.东侧藏经楼原藏有明版《道藏》,包括正统十年(1445)编写的《正统道藏》和万历三十五年编写的《万历续道藏》,共计5485卷,为道教经典的总集。每年旧历六月初一致初七,白云观都要举行晾经会,将经书统统搬出,放于通风处翻晒,以防书蠹。现存此处的为复印本,原版于1950年移交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保存。西侧望月楼又称“朝天楼”。

白云观西路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

进入西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酷似骏马的铜兽,走近细看,其造型竟为骡身、驴面、马耳、牛蹄,因此,很多人称它为“四不象”。其实,它的正名叫“特”。传说它是一种神兽,具有奇特的功能,人哪儿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然后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

  祠堂院 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堂上奉祀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坐像,堂下埋藏其遗蜕。堂内左右室墙壁上嵌有元赵孟頫书《道德经》、《阴符经》石刻,为白云观之珍宝。

八仙殿 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殿内奉祀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仙人。

    吕祖殿 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殿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他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

  元君殿 奉祀道教女神。中座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座分别为催生娘娘和送子娘娘,右座分别为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过去妇女们最担心的就是不育、难产,产后又担心婴儿出天花、闹眼疾、夭折或落下残疾,而这里的四位娘娘正好掌管这一切,故而香火非常旺盛。

昌殿 奉祀掌管人间科名禄位的文昌帝君。

    元辰殿俗称“六十甲子殿”,奉祀六子甲子神和斗姥元君。六十甲子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一个周期刚好为六十年,故名“六十甲子”,意为六十年另起一甲子。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宿,轮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称太岁神。如某人出生在哪一年,那么当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年神(本命太岁)。六十甲子神都各有名号。如甲子年出生的人,他的本命神就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相传礼拜本命神,就可获其护佑,百恶皆伏,所行大吉。

白云观东路有罗公塔、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

罗公塔位于东北角塔院内,造型为八角形,三蹭砖石结构。原塔前还有供奉罗公像的“罗公前殿”和“白云观重修碑”、“罗真人道行碑”、“粥场碑记”、“云溪方丈功德碑”四块石碑,现仅存罗公塔。 罗公为江西人,康熙年间来京,常住白云观,雍正五年(1727)年逝世,被雍正帝敕封为“恬淡守一真人”。民间传说罗真人创造了剃头理发的工具和按摩术,传入皇宫后得到雍正帝的赞赏,旧时理发行业尊奉罗真人为祖师爷。

    三星殿,清朝时为“华祖殿”,奉祀神医华佗。 2000年重修后改为“三星殿”,奉祀福、禄、寿三星真君神像。

  慈航殿,清朝时为“火祖殿”,奉祀火德真君。 2000年重修后改为“慈航殿”,奉祀慈航天尊(佛教称为观音菩萨)。

真武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2000年重修,奉祀真武大帝。

雷祖殿建于明英宗正统三年( 1438年),所奉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四位雷部天将。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

 

北京都城隍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3号。供奉都城隍神。始建于元代至元七年(1270),因“大都城即成,宜有明神主之,请立城隍神庙”,故而“选都之坤方一隅,命少府督工建城隍庙”,其庙名为“佑圣王灵应庙”。“明永乐年间重建”。宣德五年(1430)六月,“命行在工部修北京城隍祠”。正统十二年(1447)闰四月,“命工部右侍郎王佑修东岳庙城隍庙”?譽?訛,至“正统十二年十一月重建城隍庙成”,明英宗御制碑文首次记录了都城隍庙的大致面积,“其地以丈计者深七十一广四十一有奇”。嘉靖二十七年(1548)正月,“都城隍庙灾,诏工部重建”。万历三年(1575)又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及乾隆二十八年(1767)“屡发帑兴修”。同治十年(1871)毁于火,又重修寝祠大殿及仪门。至民国时,虽然还有香火,但已逐渐衰败。据曾经居住在附近的著名北京史地学家常人春先生描述,当年山门内是仪门,仪门后是一片空旷且堆满瓦砾的大院,正中是寝祠大殿,大殿上挂着“谁毁谁誉,逝者如斯夫;不仁不智,孰之而已矣”的楹联。后来,都城隍庙被水电印刷厂占用,周围旧有的建筑被拆改殆尽,惟有寝祠大殿保存至今。 

       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城区成方街(即城隍庙街),地处现今的北京金融街中心。据《光绪顺天府志》载:“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西单牌楼西,闹市口城隍庙街,缭以周垣,庙门、顺德门、阐威门凡三重,均三间,左右门各一。前殿五间,东西庑各三间,回廊各二十二间,连檐通脊,前为甬道,东御碑亭一(按:《日下旧闻考》载为‘庭中有碑亭二’),西燎炉一。后殿五间。阐威门外东为治牲所,三间,井亭一,门南钟鼓楼各一。”

庙内正殿名为“大威灵祠”,供奉京都都城隍神。其“前楹匾曰‘永佑畿甸’。联曰‘保障功隆,俎豆千秋修祀典;邦畿地重,灵威万邦仰神明’,皆(清)世宗宪皇帝御书。后楹匾曰‘神依民社’,联曰‘灵巩天垣,和会九州风雨协;报崇国祀,楹宁亿禩社万安’。后殿(按:即寝祠,供奉都城隍与其配)匾曰‘福荫黄图’,皆皇上(按:即乾隆皇帝)御书。”⑾在大威灵祠前的东西庑内,塑有全国十三省城隍的站立捧笏像,盖因其皆为都城隍之下属。但实际上只有十二省城隍,原来明代以江南省为陪都,“故不与各省并耳”。

目前仅存的寝祠大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黑剪边,前出调大脊抱厦三间,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其中殿身面阔24.8米,进深17米,一斗三升斗拱,抱厦面阔17.8 米,进深7米。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地区的皇家坛庙的主殿,一般多在殿身前加卷棚歇山或卷棚悬山抱厦,此便是一殿一卷之规制,如同时期很近似的东岳庙,以及后来的白云观、法源寺、雍和宫等处,而这种殿身与抱厦同为调大脊的做法,实为京内孤例,其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当引起古建学界一定之重视。 

明代的碑刻,除《宸垣识略》提到的寝殿中“万历进造浴盆及换水二碑”⒂外,还有正统十二年(1447)十一月,明英宗御制的《重建城隍庙御制碑》。入清之后,雍正及乾隆曾经两次重修都城隍庙,故而各留有御碑两块,分别为雍正四年(1726)清世宗的《御制都城隍庙碑》及乾隆二十八年(1763)清高宗的《重修都城隍庙碑记》。这两块御碑分列于正殿“大威灵祠”前左右,其上覆有碑亭(应当极类似东岳庙中重檐歇山之重楼规制)。如今我们在寝祠大殿周围能够发现两块刻有漩涡鱼龙的汉白玉石板,应即当年清代御碑龟趺座下之物。此外,另有一块《都城隍庙瞻礼诗碑》,系清高宗在重修都城隍庙成瞻礼后所作之诗并勒之以石。由于时局多变,人事无常,以上石碑今皆无存。 
  近年在重修寝祠大殿工程中,施工人员在居民房屋下发掘出四块石碑,其中三块较为完整,现在已经重新矗立在大殿两侧。经笔者研究,这四块石碑全部为清代都城隍庙中诸香会所立,按照现今的排列顺序,这些石碑自西向东分别是: 
  《西棚老会碑记》,顺治十五年(1658)岁次戊戌仲夏,文书馆掌印理事官正白旗头等阿达哈哈番世袭加一级李世昌,正红旗甲喇章京加一级管督捕堂上事杨茂春,会首傅联登等恭立; 
  《重修京都城隍庙挂灯会碑记》,雍正十二年(1734)孟秋,赐武状元及第正红旗汉军刘塞都撰,厢红旗汉军候选县丞吴宗泰董沐书; 
  《中棚圣会碑记》,年代已磨损,会首丁有名、王进忠立; 
  《换水□碑记》,现扑地,年代亦磨灭,最后落款为领香会首甘囗、领斋弟子李祥佑等人立。 
  此外,我们在《北京图书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⒃中还发现了部分都城隍庙中金石的拓片,它们是: 
  《拂尘会碑》,清顺治六年(1649)三月立。 
  《东棚老会碑记》,落款为:“赐进士及第第一甲第一名翰林院修撰韩菼拜撰。大清康熙十二年(1673)岁次癸丑孟夏吉旦。领斋嗣教弟子李祥祚。”

明代第一次祭祀北京都城隍的记录见于明成祖迁都后的永乐七年(1409)三月,“壬戌,车驾至北京,于奉天殿丹陛设坛告天地,遣官祭北京山川城隍诸神……”。此后,明世宗又在嘉靖九年(1530)对都城隍神的祭祀做了调整,第一次规定了单独祭祀都城隍的日期:“嘉靖九年,罢山川坛从祀,岁以仲秋祭旗纛日。并祭都城隍之神,凡圣诞节及五月十一日神诞,皆遣太常寺堂上官行礼。国有大灾则告庙。在王国者王亲祭之,在各府州县者守令主之。”

清代对都城隍神的祭礼在框架上因循了明朝的旧制,“顺治八年(1651)仲秋,遣太常卿致祭,岁以为常”。⒅《清会典》中对祭祀都城隍的祭器陈设绘有详细的平面图,并进行了文字描述:“都城隍庙,在宣武门内之西。正殿一龛,都城隍神位南向。秋季致祭,设笾豆案一,案东旁馔桌一案,案前少西祝案一,均南向。东设尊桌一,西向。殿外抱厦正中为承祭官拜位,北向。导引二人,东西面。读祝官一人,立祝案之西。东面司香司帛司爵各一人,立尊桌之东。典仪一人,立殿外东檐下,均西面。乐部和声署设庆神欢乐于西阶上。当中燎炉一,掌炉官率燎人立于燎炉之前,北面。其万寿圣节致祭,系设果案一,不设馔桌,余位次同。”“都城隍庙笾豆案上:铏二、簠二、簋二、笾十、豆十,案前俎一、中区为三。实牛一、羊一、豕一。又前香案设炉一、香靠具、烛台二、瓶二,中插贴金木灵芝。其帛篚一、铜爵三,先设尊桌上。奠献皆奠献于笾豆,如设果案,案上果实五盘,余与笾豆案前陈设同。”

  明清时期对都城隍庙的祭祀,往往是由朝廷所派遣的官员住持完成,我们很难断言其他参与人员的构成,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种祭祀是在小范围人群中进行的,我们无法从中看到道教教团的参与,同时公众也是不允许参与的。 

朝天宫位于北京西城区阜城门内。始建于明代宣德八年(1433年),系仿南京朝天宫式样建成。宫内有三清殿、通明殿以及普济、景治、总制、宝藏、佑圣、靖应、崇真、元昌、元应九殿,东西建具服殿以备临幸。明代该宫为道箓司所在地,规模宏大,为当时北京最大的道教宫观。明天启六年六月二十日一夜大火,十三重殿宇全部被焚毁。 

       元朝时,在现白塔寺的西北方有一座很大的道观天师府,元末逐渐衰败。明朝建都南京后,曾在水西门内建有朝天宫,作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百官练习礼仪的场所。明朝迁都北京后,于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决定仿南京式样也建一座朝天宫,宫址就选在了天师府旧址。经多年修建和扩建。朝天宫规模宏大,功能上不断扩展,不仅供朝廷百官演习礼仪,也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道士们也常在这里修炼、做法事,后来成为北京最大的道教宫观。 

  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曾重修。当时有三清殿、通明殿、普济殿、佑圣殿等十三重殿宇。明宪宗曾赋诗赞曰:“禁城西北名朝天,重檐巨栋三千间” 可见其宏伟壮丽。它的宫门在现在的宫门口胡同,北边直达官园,现在的官园就是当年朝天宫的瓜园。西至福绥境,东至育幼胡同,这一大片都是朝天宫的范围。明朝有一首儿歌唱道:“平则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平则门就是现在的阜成门,拉大弓指当时做弓箭的工匠营,也就是说,在弓匠营东边是朝天宫,再往东就是白塔寺了。 

  天有不测风云,明天启六年六月二十日夜(公元1626年8月11日)大雨倾盆,雷声隆隆,雷电交加。一道闪电刺破长空,一声巨雷在三清殿上炸裂,三清殿顷刻燃起大火,并迅速四处蔓延。待救火队伍赶到时,十三重殿宇已全部被烧毁,宏伟的朝天宫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贫弱腐朽的明王朝已无力重建朝天宫。明朝末年,只在朝天宫遗址的东北角建了一所道观玉皇阁。年长日久,在原朝天宫的废墟上,百姓们逐渐建起了住房。形成了不那么规矩的胡同。这就是这一带的胡同格局较乱的原因吧。如今,我们只能从东廊下胡同、西廊下胡同、宫门口胡同这些胡同名称上,去想像当年规模巨大、气势恢宏的朝天宫了。 

  当年形成的宫门口东岔、西岔的北头合并成一条胡同,成“人”字形。东有白塔(妙应寺塔),西有青塔(元代已毁,只留有青塔胡同)恰似两点,合成一个“火”字。有人附会说,宫门口主火,因而才烧了朝天宫。于是几巷公议,在胡同北口建土地庙,以“镇火压邪”。门前旗杆上树一面黑地白字旗,上书“保我一方”,人称黑旗土地庙。一时名气很盛,香火不断,直至“七七事变”后才被日伪军当局拆掉。也有人说,建的是火神庙,供奉火德真君,因而安平巷过去叫火神庙胡同。

  玉皇阁的一些建筑倒有幸一直留存下来。建国后玉皇阁遗址划归团中央,在这里办起了托儿所。1990年中国青年杂志社迁此办公,对部分建筑进行了修整。在后院还挖出了一块镌刻着“元天观”字样的碑石。元天观就是玉皇阁的后阁。 

崇真万寿宫崇真万寿宫原址大致位于美术馆后街北京中医医院附近,元世祖为玄教大宗师张留孙所建。据元代赵孟頫《上卿真人张留孙碑》所记,张留孙为皇后祷病有验,世祖于至元十四年“乃诏两京(大都、上都)各建上帝祠宇,皆赐名曰崇真之宫,并以居公(即张留孙),赐平江、嘉兴田若干顷,大都、昌平栗园若干亩以给其用。”在元代,崇真宫与长春宫(即今白云观)齐名,为大都最著名的两座宫观。但崇真宫在元末即已呈衰败之象,入明后,逐渐废圮。

         崇真宫即崇真万寿宫,是元世祖赦建的。据《元史·释老》载,元世祖时期,昭睿顺圣皇后病得很重,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徒弟张留孙祈祷为皇后治病。不久皇后梦见有个穿红衣服的长髯者,由引导着朱辇白兽的甲士随从,行在草间。皇后醒来后觉得很怪异,问张留孙,留孙说,甲士导辇兽者,是他所佩法策中的将吏;朱衣长髯之人,是汉代的天师道祖师张天师;行在草间,预示着皇后之病将在春天康复。后拿来张天师画像给皇后看,果真是梦中所见之人。皇后病好之后,非常高兴,即命张留孙为天师,加号上卿,命尚方铸宝剑以赐。

  崇真万寿宫在明代就已经被改造成储存喂马用料的“草料库”了,称“天师庵草场”,而今更是片瓦无存。所以,无法详细叙述崇真万寿宫当年的规模和格局。不过,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

  其一,蒙古太祖年间,道教全真派传人丘处机奉诏到雪山晋见成吉思汗,丘处机进言,统一天下要不嗜杀人,治理天下要敬天爱民,养生之道在于清心寡欲。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但丘处机不谈鬼神却被成吉思汗称为“神仙”;而张留孙恰恰因为善斋醮、符录等事才见宠于忽必烈。前者在征战天下之时求的是方略;后者在江山一统之日为的是赐福,为帝后的健康祈祷,为朝廷的选官占卜。从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求“人”到求“神”的运行轨迹中再次揭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周期律的内在原因。

  其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见,所谓“仙山”只是一种幻想,而要使幻想的东西形象化就必然要依靠人的设计,而人的设计又是有规律可循的。据此,可以设想:元大都的崇真万寿宫建在皇城外“艮”位,应该带有仿照宋代在汴梁建造“艮岳”的痕迹;又因为是为道教正一派建造宫观,必然要体现正一派的道家理念。其主要建筑应该有山门、牌楼、御碑亭、上清宫、玉皇阁、七星坛以及建有以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为主要景观的园囿,在园囿中或许还散养着一些仙鹤和梅花鹿,有一些诸如“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之类的刻石和楹联。既然坊名“蓬莱”,那么,周边的建筑也要与之相协调,营造出“神仙社区”的文化氛围。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历史是可以再现的。

大慈延福宫位于北京朝阳门内大街223号,南临大街,北靠东四头条。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绘,西路为主体;东路北部为庙,南部隔小胡同为一所坐东朝西的两进宅院,应是道长府;再东为狭长的空院及东墙。此庙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奉旨敕建,次年落成,名大慈延福宫,又因庙中祀天、地、水三神,故俗称为三官庙。嘉靖四年(1525年)重修。清顺治初年曾聚满汉子弟于此教学。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又重修,并规定每年元旦开庙进香,开张庙会。庙会中多为估衣摊,故庙内胡同又名估衣街。

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绘及有关记载,西路山门三间,内有钟鼓楼。又北为门殿三间,两侧设隔墙。院内正殿大慈延福殿,五间周围廊,前设月台,后带抱厦。月台两侧有碑亭两座。东配殿葆真殿三间,西配殿法善殿三间。大殿后并列三殿,各三间,中为紫微殿,东为青殿,西为清华殿。以上建筑及东路南部的道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兴建办公大楼时拆除。现在所余为东路庙宇。南为围墙,绿琉璃瓦顶,红墙身,只在墙上开一随墙门。院内正面为通明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无前廊,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拱三踩单昂,殿内井口天花,正中装二龙戏珠斗八藻井。后殿为延座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檩,无前廊,悬山顶,两殿皆为黑琉璃瓦绿剪边,安吻兽,双交四椀菱花格门窗,两殿间有甬路与基座相连。正殿两侧为转角房,前接配殿。东殿已毁,西殿尚存残址,近年已修复。南部围墙修复后,在原随墙门位置上新建了一座绿顶红墙的如意门。

但是明末到清乾隆初年,大慈延福宫已经全然没有了香火。民间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近逼京畿,崇祯皇帝朱由检惊恐万状,到大慈延福宫求助神灵,抽签以卜凶吉。但是连求三签,内容皆为不利。崇祯皇帝气急败坏,即发口谕:此庙永不得香火 !不久,起义军攻入京城。大明王朝覆灭的事实深深地印记在人们的头脑中,由此认为这个庙不吉利,以至香火断绝。满清定鼎北京以后,曾"聚满汉子弟,教学于斯"5直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才由皇家出资,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修复。"以乾隆庚寅嘉平即工,阅辛卯月辰载浃用底厥成,若值若庸,支内帑之羡所司请为记"6。大慈延福宫的香火得以接续。每年元旦期间,大慈延福宫前的庙会也很热闹,尤其是庙前临街沿途有许多估衣摊,以至这条街被人们称作"估衣街"。民国时期,庙前修筑道路,庙会改在庙旁。

自50年代开始,先后有两个单位在大慈延福宫原址建设办公楼,大部分古建筑被拆除,碑亦不存。只留下东院的通明殿、延座宝殿以及部分西房。殿顶神龛及藻井雕刻精细。因为占用单位加设天花,所以保留完整。1998年占用单位又先后将后殿、中殿重修。1990年2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慈延福宫建筑遗存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初拆除大慈延福宫的时候,宫内尚存有天、地、水三官坐像及文、武侍臣立像12尊,被移入作为市文物局仓库的智化寺内。这些神像均为金丝楠木雕刻,妆銮,沥粉贴金。服饰为明代式样,衣带纹饰生动。每尊神像腹内都装有棉帛制作的脏器,并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枢宝经》等经数百卷。后来因修复智化寺,遂将神像移至朝阳门外东岳庙,陈列在育德殿内。天、地、水三官端坐在神龙遨游的坐床上,手持圭板,头戴天平冠,身着冕服,足登高齿履。天官端居正中,表情温和慈善,凝眉睿目,神韵超俗,一副雍容华贵的气派,地官、水官左右分坐,地官神态安详,黄色的面容喻意着大地的色彩。水官宽脸圆颔,虬髯圜眼,面色黑红,神态威武。三官像两侧,分立8尊文武侍臣。文臣像中有两尊头戴七梁冠,着朝服;两尊为道士装束,儒雅持重。武将则头戴幞头,身贯甲胄,威猛干练。生动的造型设计,流畅精致的制做工艺,显示出明代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

三官信仰起源于远古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东汉时,张陵创建五斗米道。进一步强调对天、地、水的崇拜。五斗米道设有祭酒和鬼吏。祭酒主要传授老子的《道德经》,鬼吏负责为病人请祷治病。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中介绍了五斗米道的 "请祷法":"汉中有张修,修为五斗米道,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1982年5月,河南省登封县一个农民在嵩山峻极峰顶石缝中,发现一通唐代武则天时期的金简,内容是祈求为武则天免罪降福。由此可见"上之天,著山上"的请祷法流传甚远。

所谓三官即指: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又称三元大帝 7。三官主掌人间福祸,鬼神迁转等。三官之下,各设左、右、中三个府署,负责考较大千世界中生死罪福诸事,合称 "九府"。因为三官的职能与人们的生活利害攸关,所以在道教神团中,三官属于知名度颇高的尊神。即如欲求功名富贵,延年益寿,可拜赐福紫微天官大帝;如因获罪而欲求得赦免,可拜赦罪清虚地官大帝;如欲消灾免祸,可拜解厄洞阴水官大帝。因此三官在民间能与佛教崇信的观音菩萨相媲美,享受众人香火,声威甚高。唐朝时有众多画家如:范琼、孙位、张素卿等均绘有三官画像8,从而大大丰富了三官形象。三官崇拜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与三官相关的禁忌。如:唐代有在三官大帝诞生的三元节期间断屠三日的规定。宋代有三元时节停止对死罪犯人行刑的制度9。但是三官崇拜的广泛流行是在明代。据《太上说三经序》称:"四川省忠州路丰都县东隅周恒行、恒常家,......于洪武十七年(1384)......全家瘟病不愈,......只有一子隆孙,长须赤脚无病。......有三个道士送《三官经》一本来,教隆孙读诵。此乃三官大帝下世救民,教诵此经。"《三官经》出现较晚。《三官经》又称《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寿保命妙经》,录著于明《道藏目录详注》卷四末"隶"字号,为《续道藏》之一。未入《道藏》正本,说明是后出之书。进而推论,大肆建庙崇祀三官应该是明代。三官中最受欢迎的是天官,在清代,天官信仰极其普遍,人们把多子、长寿、发财均视为"福"的内容,于是求子、求寿、求财都寄希望于天官,天官衍化成"赐福财神"。近代人们又将天官与表官禄的员外郎、南极仙翁并在一起,合称福、禄、寿三星。身着一品大红官服的"天官赐福"像成为民间吉祥年画10。

对于三官的来历,一直说法纷纭。一种是以阴阳五行说解释三官之由来。认为三官起源与于金、水、土三气,盖天气主生、地气主成、水气主化,用司于三界。而三时首月之望候之,故曰三元。金为生,候天气;土为成,候地气;水为化,候水气。三元正当三临宫,故曰三官一也 11。

另一种说法认为,原始天尊取始阳九气,清虚七气,辰浩五气,总吸入口,九九之期,觉其中融会贯通,结成灵胎圣体,正月十五从口中吐出一子,又于七月十五吐出一子,再于十月十五吐出一子,这三个儿子就是尧、舜、禹。因他们均有治理天下的莫大之功,被封为三官12。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三官俱周幽王谏臣。"13这三位谏臣是唐宠、葛雍、周武,又号"天门将军",死后封为神。

更为流行的说法是,三官大帝是受于真仙之骨的,他们的父亲姓陈,名子。为人聪俊美貌,娶了龙王的三个女儿为妻。三位龙女各生一子,个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被天尊封为治世的 "三官"。大女儿之子被封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居于玄都元阳七宝紫微士宫,总管士宫诸天帝王、士圣高真、三罗万象星君;二女儿之子被封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居于九土无极世界洞空清虚之宫,总管五岳帝君并二十四治山、九地土皇、四维八极神君;三女儿之子被封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居于洞元风泽金灵长乐之宫,总管九江水帝、四渎神君、十二溪真、三河四海神君。14

上述不同的说法,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对天、地、水三种物质的自然崇拜,及其人格化、社会化轨迹,也看到了中国道教承袭原始神祗崇拜的递嬗。旧时,全国各地的三官庙、三元庵等不胜枚举。以北京为例,清乾隆年间有供奉三官的寺庙31座。应该说,在民间神祇的创造过程中,封建统治者的提倡起了重要作用。大慈延福宫由盛至衰的过程也说明了这点

大高玄殿大高玄殿是明朝嘉靖皇帝修建的斋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嘉靖二十六年(1547)毁于火,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清代因避康熙帝名讳,改名“大高元殿”,后又更名为“大高殿”,并于雍正八年(1730)、乾隆十一年(1746)、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后又有多次修葺。清朝时期,大高玄殿继续被用做皇家道观。大高玄殿在西城区三座门大街23号。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道观。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殿受到严重破坏,后修复。民国年间,殿前部分建筑进行了拆除和改动。解放初期,政府曾对殿前木牌楼和习礼亭进行修缮,1956年在修景山前街时,将两座牌楼、两座亭子、北上门和两边连房拆除。1957年,殿被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殿坐北朝南,南北长264米,东西宽57米,占地面积近1.5公顷,现存古建筑约1600平方米,基本上保持了原建风格。

殿沿中轴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高玄门、大高玄殿、九天万法雷坛、乾元阁等主体建筑,其左右布置有配殿、钟鼓楼及值房等建筑。殿前有两重琉璃门,均为并列的三座洞券门,护以石栏。琉璃门内有大高玄门,门面阔三间,中间有御路,通面阔16.20米,通进深8.80米,黄琉璃筒瓦歇山顶调大脊,五踩单昂斗栱。门内东西有钟鼓楼,均为方形平面,两层,黄琉璃瓦歇山顶,其内钟、鼓亦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失落。

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通面阔34米,通进深16.5米,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上檐七踩单翘重昂斗栱,下檐五踩重昂斗栱,金龙和玺彩画,前檐明、次间各四扇四抹隔扇门,两梢间为槛窗,均为三交六碗菱花窗格,带铜面页。大殿座落于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台基之上,前有月台,正面踏跺三出,中间有石雕御路,御路上雕有云龙、云凤、鹤等图案。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间,均为绿琉璃瓦歇山顶,前出廊,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栱,旋子点金彩画。

九天万法雷坛,位于大殿之后,面阔五间,通面阔15米,通进深10米,单檐庑殿顶,绿琉璃瓦黄剪边,五踩重昂斗栱,檐下绘旋子点金彩画,殿前有围以汉白玉石护栏的月台,中间有御路。殿东西有配房,各九开间,通面阔37.40米,通进深9.60米,绿琉璃瓦歇山顶调大脊。大高玄殿最北的是一座两层楼阁,上层名“乾元阁”,为八根柱子构成圆攒尖顶,覆紫色琉璃瓦,亭立于平座上,周以围廊,有木质栏杆;下层名“坤贞宇”,方形,腰檐铺黄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栱,井口天花,绘金龙;阁建于有汉白玉护栏的台基之上,正面中间有踏跺,石雕御路。

     大高玄殿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正南为三座琉璃随墙门,正门题大高玄殿额为“始清道境”。门外原有东西习礼亭及牌楼三座,其中习礼亭构造独特,为五花阁式,三重檐,歇山十字脊,结构类似故宫角楼,但更为精美。1950年代,为拓宽马路需要,习礼亭及牌楼被拆除。 
     入琉璃随墙门,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三间单檐歇山顶,左右各有偏门一座。门前原有旗杆,现仅存基座。大高玄门后两旁有钟鼓楼,各高两层,单檐歇山顶。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五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最后一进建筑为乾元阁,上层为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大高玄殿后世多有修缮。殿坐北朝南。面积约1.3万平方米,成南北向长方形大高玄殿,正面有两重绿琉璃仿木结构券洞式3座门,门后为过厅式的大高玄门。大高玄门前原有旗杆(现仅存石座),后有钟鼓楼。正殿名大高玄殿,面阔7间,重檐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前有月台,左右配殿各5间;后殿名九天应元雷坛,面阔5间,两旁配殿各9间。 
    现存主要建筑自垣墙所开辟的3座门,护以石栏。内有大高玄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大高玄殿、九天应元雷坛、庑殿。最后是一座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

     大高玄殿为明清规格最高的皇家道教建筑群,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但1949年后长期被军事单位圈占,其内部建筑损坏严重,彩绘严重脱落,大高玄殿前月台汉白玉石栏多有风化腐蚀倾坍现象,九天应元雷坛前被接建红砖简陋房屋多间,院内搭建多座办公建筑,火灾隐患严重,引起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北京市文物局的文保关注者的担忧。2010年六月大高玄殿经历了近二十年终于腾退成功!

东岳庙北京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的北侧,原是道教正一道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目前,该庙已建立起了北京民俗博物馆,如今,于2008年5月3日,在党和政府的推动及支持下,北京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元延佑年间,张道陵的三十八世孙张留孙被元成宗封为玄教大宗师后,深感当时全国各地都有祭祀东岳大帝的东岳庙,而大都却没有,于是便出资在齐化门外购置了土地准备兴建。但未及开工,张即已去世。其弟子吴全节继任为大宗师后,继续推动了建庙事宜,最终在至治二年(1322年)正式开工建设,到第二年(1323年)落成,被朝廷赐名为“东岳仁圣宫”。当时,庙内的主要建筑有大门、大殿、四子殿和东西两座廊庑等,后来在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又捐建了寝宫,使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好景不长,在元末的战乱中,庙宇也受到了较严重的毁坏。

明代开始,玄教并入了正一道,东岳仁圣宫也改名为东岳庙。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在原址基础上全面重建了庙宇,此后的嘉靖和隆庆年间,也曾进行过一些整修。万历三年(1575年),明神宗根据太后的旨意,发下宫帑大规模扩建了东岳庙。但是到了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庙中遭遇火灾,绝大部分建筑都被烧毁,仅存左右道院幸免于难。灾后的第二年(1700年),康熙帝颁布敕命重建庙宇,于是用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按原样修复了东岳庙。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整座庙进行过重修。道光年间,本庙主持马宜麟四处募化,增筑了东西两座跨院,修建百余间房屋,并创办义学,收容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

1900年以后,随着时局的动荡,东岳庙也渐趋衰落,仅靠出租房屋来维持日常用度。庙里先后遭到义和团和军队的骚扰。1947年时,又有一批来自山西和东北的流亡学生住在庙里,他们以破除迷信为名进行了大规模洗劫,更加重了东岳庙的损坏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岳庙先是因为附近火药厂的爆炸而被震碎了不少塑像,后来整座庙又被北京市安全局占用,从而宣告关闭。直到1995年,北京市政府才决定恢复东岳庙,庙中所驻机关全部腾退,并随后建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馆,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北京东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8年5月3日,国家再次重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将北京东岳庙归还道教,至此,中断了70余年道教活动的北京东岳庙,重新又有了玄之又玄的茅山道士。

东岳庙现占地约71亩,有房屋近400间,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在布局上,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都集中在正院的南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有琉璃牌坊、山门(已拆除)、棂星门、瞻岱门、岱宗宝殿、育德殿和后罩楼等,形成了六进院落。

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屋顶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正中饰火焰宝珠。在正间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宽2.8米,高0.9米,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传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牌楼现在与庙门隔朝阳门外大街相望,原本东西还各有一座木制牌楼,现已拆除。

山门是东岳庙原本的正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山门内的东西两侧有钟鼓楼,鼓楼立额上题“鼍音”,钟楼立额上题“鲸音”。

棂星门现在东岳庙的庙门其实是原本的二道门——棂星门,在山门拆除后,这里作为了正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

瞻岱门庙门内即为瞻岱门,是一座五间庑殿顶的过厅式殿堂,又称龙虎门、瞻岱殿。门的内三间为穿堂,边上两间供哼哈二将和十太保,后殿挂东岳大帝的“宝训”。

福路出瞻岱门是一条御道直通岱宗宝殿,称为“福路”。福路的两侧有两座碑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放置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现在碑亭前放着一对新造的玉马和铜特,相传是文昌帝君的座骑。福路和碑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回廊。回廊共七十二间,代表东岳大帝掌管下的地狱七十二司。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横匾,两侧柱上贴有楹联,殿内塑像造型生动,形神兼备。以前每司供一神像,后来又增建了四司,因此共有七十六尊神像,不过早已不存。现在的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

岱宗宝殿是东岳庙的主殿,面阔三间,顶为为单檐庑殿顶,绿剪边琉璃瓦屋面。殿身的梁、柱、檩、枋均绘有皇家才允许使用的金龙和玺彩画,正面檐下悬挂华带匾“岱岳殿”,四周雕饰盘龙,包有金叶。大殿前建有月台,摆放铜香炉和石五供,台前东西有焚帛炉。殿内原供奉东岳大帝及其侍臣像,现已不存。大殿两侧的耳房中设有三茅真君祠、吴全节祠、张留孙祠、山府君祠以及嵩里丈人祠等。左面的东配殿有阜财殿和东太子殿,右边的西配殿有广嗣殿和太子殿,配殿前廊的斗拱上有替木,排列制式具有元代的风格。

育德殿从岱宗宝殿到寝宫之间,用一条长廊相接,为元代通行的建筑布局。寝宫叫做育德殿,为庑殿顶,面阔五间,前出抱厦,内饰龙凤天花,与岱宗宝殿相呼应。殿内悬挂清代道士娄近垣所书的“玄妙赞化”匾,原本还供奉东岳大帝和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像,现改为三官九府像陈列厅。

  东岳庙中路的最后部是一座二层的后罩楼,原来有玉皇阁、碧霞元君殿(东岳大帝的女儿)、斗姆殿、大仙爷殿、关帝殿、灶君殿、文昌帝君殿、喜神殿、灵官殿、真武殿等,现已改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在西边楼下还有三间御座房,是供皇帝来庙祭典或去东陵祭祖路过时休息使用的。

  东岳庙的东院以居住为主,建筑较为分散,生活气息较浓。院内回廊环绕,栽满了奇花异果,并精心布置了亭台怪石,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据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便常常来此观赏休息。

  西院由供奉各路神祗的小型院落组成,有东岳宝殿(祠堂)、玉皇殿、三皇殿、药王殿、显化殿、马王殿、妙峰山娘娘殿、鲁班殿、三官殿、瘟神殿、阎罗殿以及判官殿等。殿宇的规模都不大,多是由民间人士出资修建而成的。

    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道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北京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岳庙的兴起与正一道支派“玄教”在元代的鼎盛密不可分。由于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及其继任吴全节都极受元帝的尊崇,所以由他们建造和主持的东岳庙也当然获得了皇家的重视。到了明清两代,虽然东岳庙的地位有所降低,但由于它祭祀的是掌管人间一切贵贱、生死、祸福的东岳泰山神天齐仁圣大帝,所以在上层和民间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历史上虽然数次被毁,但每次都能获得皇室成员的捐助而得以重建。

  东岳庙的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最多时达160多块,数量居京城之冠。现存的一百余块石碑全为元明清三代的作品,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种类齐全,品味高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其中最著名的是赵孟頫的行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风格古朴遒劲,为元代书法艺术的珍品。此外,赵世延的楷书《昭德殿碑》、虞文靖的隶书《仁圣宫碑》等也颇为著名。此外,在东岳庙的大多数殿堂前都还挂有白底黑字、小篆字体的楹联,内容多为对各殿神司职能的诠释。目前,正院各殿堂前的楹联均已恢复,文字由当代知名的书法家书写。

  文革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被推倒砸碎,文饰也被凿去,有的碑身上还用黑墨划上了革命标语。推倒后的碑刻或用作地基或深埋地下。1995年底东岳庙被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收归时,完好的碑仅存18通。后来,掩埋在地下的石碑又重新被挖掘出来。1997年底石碑修复工程开始,历时一年,基本上按原来的位置归位。目前,中路正院东西碑林共有石碑89通,重现了东岳庙“石碑多”的特色景观。

  因为东岳大帝掌管了世人的生死祸福,所以前往烧香的人也特别多。相传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乃东岳大帝的诞辰,于是在三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东岳庙里都会举行庙会。这一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之久,只是在1949年后自然中断。2002年起,又恢复了庙会,但已改到每年的春节时举行。另外,东岳庙中的民俗掌故也有很多,如老北京的顺口溜“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就是指东岳庙内的四个趣闻传说。

   

北京火神庙火神庙,即“敕建火德真君庙”,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什刹海旁。该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六年(公元 632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元顺帝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代万历年间,因宫廷连年发生火灾,于是下令扩建火神庙,并赐琉璃碧瓦以压火。清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又重修,“门及后阁俱加黄瓦”。

火神庙的主体建筑现基本保存完整。最南端为隆恩殿,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玉枢火府天将)。往北便是主殿火祖殿,供奉南方火德荧惑星君,即通常所谓的火祖、火神。火祖殿内原悬有乾隆皇帝御笔之匾及对联,匾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另外,此殿顶还有一漆金八角蟠龙藻井,精巧无比,在京内并不多见。火祖殿之北为斗姥阁,阁内原悬有乾隆御匾「妙统辰枢」。最北面为“万岁景命阁”,俗称玉皇阁。阁内原悬有乾隆御匾“紫霄香案”。在“万岁景命阁”两侧的连廊下,各有一掖门,直通庙后一水亭,可观什刹海烟波,可惜早已不存。

    长期以来,火神庙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民间风俗,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六月二十二日火祖圣诞之盛况。过去皇帝每年都要遣太常寺官员前往致祭。 (据《明熹宗实录》:“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祀火德真君,著为令。”)清末及民国年间,火神庙则又连年举行中元法会,由大户人家出资建造巨大的“普渡船”,在庙外甬道上焚化。前来观礼的人们将甬道挤得水泄不通,为京城一胜景。

  火神庙虽为皇家道观,但历来由正一派道士住持。据传张天师入京觐见,多驻跸于火神庙。 20世纪30━40年代,火神庙的住持道士田子久,十分善于交际,社会知名度颇高,号称当时京城四公子之一,又被称为北平第一美老道。

  历经千余年间的风风雨雨,昔日殿堂庄严、流光溢彩的火神庙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梁朽椽烂了,又加上诸多百姓居住其中,更显岌岌可危。有监于此,1981年,北京市政府将其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决定将庙内所有居民迁走,由中国道教协会筹资修复庙宇,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为了让这处什刹海畔的“明珠”重现光彩,2002年6月,火神庙腾退修缮工程启动。该项目二期工程纳入了人文奥运工程,自2002年至来,文物部门共计拨款1000万元专门用修缮经费,中国道教协会和西城区政府各出资2000万元和400余万元,专门用于部队招待所和近50户居民的腾退和改善火神庙周边环境。地平面降低1米多、拆除非文物800多平方米,中路各殿、东西配殿等进行修缮,电线全部入地,消除安全隐患,尽量保持原真性,其中60%的彩绘保留原貌,只是做了除尘处理。此项工程至2008年3月6日竣工,重新开放迎客。

    火神庙北城日中坊火德真君庙,唐贞观中址,元至正六年修也。万历三十三年,改增碧瓦重阁焉。前殿曰隆恩,后阁曰万岁景灵阁,左右辅圣、弼灵等六殿。殿后水亭,望北湖。建庙北而滨湖焉,以水济而胜厌也。先是,皇极殿灾,乾清宫又灾,哕鸾殿又灾,上命道录司左玄义吕元节主祝事,月给帑五十清醮也。殿墀二碑:一右春坊朱之蕃撰,一礼部侍郎翁正春撰。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刻,北安门内侍忽闻粗细乐,先后过者三,众惊而迹其声,自庙出。开殿审视,忽火如球,滚而上于空。众方仰瞩,西南震声发矣。望其光气,乱丝者,海潮头者,五色者,黑灵芝者,起冲天,王恭厂灾也。东自阜成门,北至刑部街,亘四里,阔十三里,宇坍地塌,木石人禽,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燔臭灰眯,号声弥满。死者皆裸,有失手足头目,于里外得之者,物或移故处而他置之。时崇文门火神庙,神亦焰焰欲起,势若下殿出。祝跪而抱曰:外边天旱,不可走动。神举足还住而震发。

 
吕祖宫吕祖宫在北京复兴门内北顺城街13、15号。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山门的石门额上书“古刹火神庙”。山门内西为火神殿3间,北为文昌殿3间,南为吕祖阁3间,火神殿后有娘娘殿3间,这是一座现今保存较好的小型道教宫观。

主要建筑有钟楼、鼓楼、前殿3间、中殿3间、后殿5间及东西配殿各5间。 

吕祖宫供奉的是道教纯阳祖师吕喦,就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吕洞宾本来是唐末书生,道家掌故传说,吕洞宾参加进士考试落第,路遇锺离权给他一个枕头,吕洞宾枕着睡着后,梦见中了进士在朝廷为官31年,身居显要、权位煊赫。后来被贬谪外放,路上风雪交加、人马劳顿,吕洞宾正在叹息荣枯无常,忽然梦就醒了,这时睡觉前煮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熟。吕洞宾因此看破世情,追随锺离权出家修行得道。

  这个情节最早出自唐朝沈既济的《枕中记》,就是成语黄粱一梦的出处,逐渐演化成了道家的传说。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与人合作的元杂剧,写的也是吕洞宾做梦悟道的故事。随着朝代演化更替,吕洞宾成为民间传说中最有人气的人物之一。

  吕祖宫最早是建于明代的“火神庙”,清朝咸丰年间,道教居士叶合仁出资将火神庙重修为眼下的吕祖宫。据说当年这里香火鼎盛,尤其传说中吕洞宾诞辰的农历四月十四,更是十方信徒汇聚之地。但如今尽管是北京市道教协会仅有的两座道观之一,大概知道这里的人毕竟不多,两个多小时只有两拨人前来进香。

  现在的吕祖宫是清代建筑,由于结构保存完好,重修的时候基本只粉刷了油漆,是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但当年供奉的塑像早已不在,如今大殿的塑像是后来重做的了,吕洞宾左右端坐的,是赵公明和一代药王孙思邈。

吕祖宫在道教中属于全真龙门派,就是拜金庸大侠所赐而赫赫有名的那个全真派。全真派有没有武功不好说,但重阳真人王重阳、长春真人丘处机都是确有其人。王重阳是全真派的开山祖师,而龙门这一宗就是丘处机所创,北京今天的白云观就是丘处机开山立宗的地方。吕祖宫远不及白云观占地宏大,但也是全真龙门派当年的重地。

吕祖阁吕祖阁在西城区新壁街41号和明光胡同6号。吕祖阁建于清初,系供奉以吕岩为主的道教官观。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为唐朝末年道士,咸通3年(862年)得进士,后周游长安,遇钟离权得道。道教全真派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观内以供奉吕岩为主,原有建筑物保存尚完整,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解放初道观的正殿曾是傅作义和钱正英的办公室,现在则是普通居民的大杂院。
凝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市 46 号。旧称“云神庙”。始建于清雍正八年 (1730) ,供奉云神。庙内主要建筑有钟鼓及四层大殿。山门前有琉璃影壁,正门、前殿、正殿各三间,后殿五间,后殿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该庙现仅存大殿及后殿,今庙改为小学。

蟠桃宫北京市原东便门内,护城河桥南。现已损毁。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寿日,是开蟠桃会的日子。曾有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的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匠地飏。”

农历三月三,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相传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寿日,是开蟠桃会的日子。尽管位于东便门的蟠桃宫早已消失,但在很多50多岁的老北京人记忆里,蟠桃宫庙会规模盛大。旧时北京求子“拴娃娃”者众多,人们手腕缠红绳,到蟠桃宫东配殿,献上香资后拴住一个殿前摆放的泥娃娃带回家,与子结缘,以求来年添子女。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神乐署神乐署坐落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02年)。又名神乐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称神乐所,乾隆十九年改今名。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是专门用来培训祭祀乐舞人员的机构。

    神乐署在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明代叫神乐观,当时神乐观的乐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担任。明朝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时,有300名乐舞生随驾进北京,以后明代神乐观常保持有乐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时乐舞生总人数达2200名。

  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神乐观改称神乐所,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改称为神乐署。设置官居正六品的署正一人,从八品的左右署丞各一人,还有正八品的协律郎五人,下面有乐生舞生近500人,这些乐团专门负责祭祀的演奏。平时也研究音乐,而神乐署的官员,北京百姓称他们为“假老道”。所谓假老道,就是指他们没有固定的身份。他们在神乐署内,是头戴花翎顶的清朝官员;离开天坛回到道观,他们又成了穿道袍的道士;晚宿私宅,换上便服,又是妻妾环侍,儿孙绕膝的富室缙绅。

神乐署院内的太和殿,康熙十二年(1673年)改名凝禧殿。五间大殿后面有七间小殿。另外,署内还设有奉祀堂、掌乐堂、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穆佾所和收藏乐生冠服的库房23间,设施齐全,是一个培养宫廷乐舞生的学校。

神乐署建筑总平面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为两重殿宇的三进院落,神乐署大门朝东,前殿五开间,明称太和殿,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凝禧殿,用于排演祭祀大典;后殿七开间,原名玄武殿明末改称显佑殿,用于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诸乐神;殿后还有袍服库、典礼署、奉祀堂等建筑,东跨院由通赞房、恪恭堂、正伦堂、候公堂、穆佾所等建筑,西跨院有掌乐堂、协律堂、教师房、伶伦堂、昭佾所等建筑。据史料记载,天坛神乐署除了上述建筑之外还建有大量的茶棚、酒楼、药铺等建筑,在神乐署围墙内甚至还有一座关帝庙。

神乐署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作神乐观,顾名思义是一所专司祭祀音乐的道观,神乐观出现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明朝初年的两位重要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非常虔诚地信奉道教神明真武大帝,认为真武大帝在争夺帝位的战争中保佑了他们[1],因此在一些重要的祭祀中使用道教音乐,明成祖甚至御制《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作为祭祀音乐的国家标准,而后者也被收录在道教经典集成《道藏》中。明神乐观的主要负责人为提点,其副手称为左右知观,此外还有协律郎、司乐等职务。

  明朝的神乐观不仅仅是一处皇家祭祀机构同时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一方面是每年随同皇帝赴天坛祭祀的各级官员会在神乐署赁房居住,另一方面是神乐观中的道士种植花草、配制草药的技术在市民中口碑极好,人们纷纷到这里欣赏花木购买草药,当时神乐署中仅药铺就有保合堂、保龄堂、育生堂、广德堂、天德堂、瑞德堂等数家,久而久之神乐署便成为北京的一大庙会一直繁盛到清朝初叶。据清人《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帝京午节入坛内神乐观前摸壁赌墅陈疏肴酌余酒喧呼于夕阳之下竟日忘归”

  清乾隆年间由于神乐观游客过多疏于管理,甚至发生了游客翻墙进入天坛禁地的案件,引起乾隆皇帝的不满,他将神乐观改为神乐署,遣散了神乐观原有的道士改由八旗子弟中俊秀者充任,驱散了神乐署的庙会,并且禁止观中道士种植花木,但由于道士们配制的草药在民间颇有口碑因而观中各大药铺得以保留。清神乐署设有署正、署丞、协律郎、司乐等官职。当时京城各个皇家祭坛的祭祀乐舞生皆由天坛神乐署生员中选拔充任。

  1900年庚子之变时八国联军驱散了署中人员,据神乐署为兵站,从此神乐署开始了衰败的历史;1914年袁世凯下令迁出了神乐署中所有药铺;此后林艺试验场、燕乐研究院、传染病医院、中央防疫处、生物制作所等机构先后占用神乐署作为办公地点。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西村部队(1855部队)将司令部设在署中,并在这里进行细菌战的实验与研究。1949年后,神乐署的建筑逐渐被变为民房,凝禧殿成为仓库,显佑殿变为机关食堂,到2002年整个神乐署仅有凝禧殿、显佑殿、廊房、山门等为数不多的建筑遗存。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并未收录宣真派,故而宣真派只能算是道教正统门墙外的一个支流。宣真派道人不着道袍、不读道教经律、不吃斋饭、并且能够娶妻生子,也不居住在道观中,而是与普通市民一样在市井中居住,因而被称作“伙居道人”,(由于宣真派不守道教的清规戒律因而这个词后来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守戒律的道人)。宣真派道人靠皇室供给的俸禄维持生计,负责一切皇家祭祀的乐舞礼仪,这些祭祀包括:冬至祭圜丘坛;夏至祭方泽坛;春祭先农坛、帝王庙;春分祭朝日坛;秋分祭夕月坛;秋丁祭国子监、文庙;春秋二祭,即祭太庙、祭社稷坛。因而从这一角度看来,他们更像是皇室雇佣的公务员而非教士。

  宣真派的道观中处于首领地位的是北京天坛的神乐署,此外在北京还有药王庙、城隍庙、三官庙、关帝庙、火神庙、崇真观、白衣庵等多处,此外正阳门瓮城中的两座小庙:东真武西关帝也均为宣真派道观。但是所有这些宣真派道观都不归当时道教的最高管理机构道录司管理,与其他的道教宫观也没有任何宗教事务方面的联系,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宣真派宫观更像是政府机构而非宗教场所。

  宣真派缘起于明朝,是随着天坛神乐观的建立而产生的,同时也随着天坛神乐署的衰败而消亡,到了1949年后,由于祭祀制度的彻底消失,典礼音乐也与宣真派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玉皇阁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育强胡同22号,又称“玉皇庙”。始建于明朝,清代又曾重修。原庙规模宏伟,前殿三间,硬山箍头脊,筒瓦顶,通面阔12.20米,通进深8米。配房东西各六间硬山合瓦。中殿三间,硬山调大脊,绿黑两色琉璃瓦,通面阔12.20米,通进深9.20米。配殿东西各三间,硬山箍头脊,筒瓦顶,通面阔11.89米,通进深6.60米。后殿三间,硬山勾连搭箍头脊,绿琉璃瓦顶,旋子彩画。通面阔12.20米。通进深11米。现在前部分即原山门至二门部分已改为民宅。后半部分前殿三间,东西各有配房六间;中殿后殿各有三间,殿中神像均已不存。
玉虚观位于北京昌平县十三陵德胜口西的沟崖中峰,海拔1,500米,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背靠陡崖面临绝壁,山门紧临深涧,侧面有进观的石阶。现存殿阁三重,依山附势,别具一格,颇为壮观,近旁原有西王母祠,现不存。在观前北望燕山群峰,层峦叠嶂,云影斑斑,如临仙境。

沟崖曾经是北京的北武当山,从元朝开始,这里就是北京最著名的道教圣地,近700年来,这里一直是道教人物和官宦人家追求寻仙长生的道场和福地,玉虚观在古时是北京道教的第二大观,仅此于北京的白云观。

从元朝中期,方圆数十里,观庵相望,庙宇绵亘,曾有72处之多。明清两朝皇帝对沟崖都非常重视,因为这里是玄武大帝的道场,玄武大帝也是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为北方之神。《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 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为水神,镇北方,主风雨。” 相传真武神得道升天后曾被玉皇大帝封为"玉虚相师",故玉虚观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明朝永乐皇帝钦定武当山为为"玄天玉虚宫"。其后代在北京也大修玉虚观,供奉真武大帝。

历代皇帝对神灵都是敬畏的,如果想风调雨顺,就一定要祈求上天保佑,从元朝开始,这里建玉虚观,供奉真武,明清两朝也是如此,当时香火旺盛时,沟崖道士曾多达500余众。北方一直还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是从民国开始,这里的道观受到很大破坏,特别文革期间,这里无人看管,道士都被迫还俗。寺庙遭到更大的破坏。

沟崖人文景观的精华荟萃在中峰的玉虚观。玉虚观距沟口15里,俗称上七下八,即从沟口至下庙(瑞峰庵)为8里,从下庙至玉虚观长约7里。从去年开始,管理沟崖的林场,开通了从沟口开通了4公里到下庙的公路,方便了到沟崖的旅游。也使旅游者更接近了玉虚观。但是从下庙到玉虚观的路是7里的山路,这里不仅山路崎岖,而且坡度很陡,落差较大,沟口海拔140米,走入沟谷就有步步登高之感,势若爬梯,至中峰项则为海拔963米。

下庙所在地称为瑞峰庵,位于沟谷中段,这里现在是沟崖管理处所在地,现在建有渡假此和茶室

道教中称庙宇有四种叫法:宫,观,庙,庵。所谓的宫一般是特大的庙,一般由皇帝授予和建筑,如武当山的太和宫,紫霄宫,玉虚宫等。观为比较大的庙宇,有较多的道士修炼场所。庙是指出家人修炼场所的统称,佛教的寺庙实际是来自道教的称法。庵一般是女道徒修炼的场所,道教称女道徒为坤道。但是庵也可以住乾道。庵一般是比较小的庙宇。

瑞峰庵始建于元,重建于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九月,神宗朱翊钧奉两宫皇太后阅视寿宫,来到德胜口,见西面峰峦之间有庙宇,十分高兴,为庙宇赐额为“大慈瑞峰庵”,特赐《大藏经》一部,赐主持僧智光禅师紫袈裟一袭,嘱其为国祈福,奠安陵寝。慈圣皇太后还捐施善银,命天寿山守备尚文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七月兴工,重建成佛殿三间,禅室两楹,东厨、西库及静室山门。此后改为道姑清修之所;新中国成立后,道姑相继离庵还俗,现仅存遗址,院内尚有万历年间重修瑞峰庵碑记及一株罗汉松。其它都是残檐断壁。让人看了非常心酸。

进入沟谷沿山路经西南转向北,沟渐宽,也开始了艰难的爬山道路,这里的路都是崎岖的小道,这条路是用山石铺成的老路,估计有700年的历史,沿着这条路爬着,心中很多的感想,现在最好的年轻人一般爬这路到山顶也要半个小时,虽然7里,但是坡度极大,又加上路不好走,一般人怎么也要一个半小时才能气喘吁吁的登到。

这条路是沿着山涧水道修成的,非常遗憾地说,因为连玄武大帝的道场都都遭到破坏,他又是主管水的,所以现在一点水也没有了。据史书记载,沟崖一直以“无峰不奇,无崖不险,无石不怪,无泉不清,无林不秀”闻名。当初许多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常来这里游览、避暑。昔日有飞瀑垂帘、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风、磴道穿云、松桥隐雾、南川午月、西寺子钟等八处风景独特的地方,被称为“沟崖八景”。

当初虽然小道蜿蜒曲折,数处飞瀑遥挂在崖壁上,清泉奔涌于碎石之间,凉风习习,野花送香,即使是三伏酷暑,这里也毫无炎热之感。在太阳直射不到的地方,四、五月份水面上还结着冰,隐约可见一股清流在冰层下淙淙远去。漫步峰林曲径之间,闲坐山溪怪石之侧,放眼野花盈径,峰峦竞秀,万木争春,静听林涛飒飒,百鸟啼啭,大有身临仙境,超脱尘世之感。沟崖双瀑是沟崖自然景观之冠。其景位于中峰玉虚观之东,峡谷因地壳变动形成断崖,两股瀑布从断崖上飞流而下,其落差在枯水期为15米,在夏季盛水期可达30米。飞瀑坠入崖下的深潭,激起团团雪浪花,声震山谷,十分壮观。但是这些景观现在是一点都看不见了。

山中唯一还有水的地方叫“贵菲池”,我到觉得应该叫“王母池”,因为上边就是“碧霞宫和西王母殿”,这里也是王母的道场。现在这些寺庙只剩下遗址了。

我们接近山顶时,看见了“将军石”,这石如一个将军一样,永远守护在盘山道上。再向上就看见了一株千年的古树“银杏王”。这树高30多米,胸围560厘米,现为国家一级古树名木。也是雌雄连体的古树。我们在树前休息,也向秋惠这位老武术家请教武术功夫。

中峰顶玉虚观因是沟沟崖中的第一大道观,这里海拔接近千米,当初玉虚观附近的崖畔、山腰、沟底及其附近地区,大小庙宇鳞次栉比,比较有名的庙宇参差错落,比比皆是,钟磬之声相闻,此起彼落,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景致十分壮观。其中比较有名的庙宇有碧霞宫、斗姥宫和五龙宫。碧霞宫位于玉虚观之东,依山而建,元代与玉虚观同时建立。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新修茸。有正殿三间,内奉碧霞元君。左右配殿各三间,倒座殿三间,内奉王灵官塑像,现仅存主殿的木架,依稀可以看见当初的院落和结构。

斗姥宫在碧霞宫左侧东峰山腰处,正殿为三间,内奉斗姥神,左、右各有耳房一间,殿右有巨大山石与配殿相对,宫门为倒座殿,内奉观音菩萨及十八罗汉石像,现仅存遗址。五龙宫位于玉虚观之西,庙宇早已损毁,现仅存遗址。宫后靠石壁处有一眼龙泉,环泉凿成一个方池,泉水从泉眼中奔涌而出,也有泉水自岩壁缝隙中渗出;流入方池。泉水清澈甘美,四季喷涌不绝,夏日游人来到这里,无不痛饮几杯龙泉水消暑止渴。

到了玉虚观,实际向西还有山路登上其它山峰,但是由于上面路途险峻,年久失修,还时有野兽出没。我们就不再往上爬了。

玉虚观位于中峰山腰的平台上。此处地势陡峭,平地之处,只有三块平台,故只有庙宇三间。形成三组阶梯状的依山造势的空中庙宇,非常壮观。三座高峰耸立于面前,中峰位于乾位(即西北),东峰位于艮位(即东北),西峰位于坤位(即西南),三峰左右环拱的山峰共有22座,各峰皆有名,如仙人、玉女、将军、步虚、玻璃、五云、金华、紫极等等。巍峨峥嵘,蔚为壮观。

据说这里很早就有神仙人物在此修炼,也很早就有三座茅屋。明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明朝的数位太监马诚、赵进、赵之翰、汪良德等数人觉得此处是他们积德贡献的福地,于是捐银扩建成现在规模的玉虚观,现在他们的功德碑还躺倒在乱石中。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和沉浮。据历史记载,因山势险陡,道路崎岖不平,运料艰难,玉虚观直至崇祯八年(1635年)八月才建成,前后竟费时十二年零五个月。

当时玉虚观为三进院落,山门外的东、西两侧各置一碾、一磨代替雌雄二狮,观门为单檐歇山顶,门额是“护国中峰顶玉虚观”。山门内左右为钟鼓二楼,分别悬钟、架鼓。山门内正面为重门,门额为“洞天福地”。第一进院落有正殿三间,殿顶为硬山绿琉璃瓦剪边,殿内供奉真武大帝,东、西殿配各三间,为道士住所。正殿左侧的角门通第二进院落,正中后殿供奉太上老君。殿后有石梯可登望京台,是为第三进院落,台上建无上阁,阁后为莲花顶,山石形似莲花,石色或乳白,或米黄,石上天然生有深色黑线,使朵朵莲花惟肖惟妙,栩栩如生。

登临无上阁向南远眺,可以望见京城中北海的白塔。清朝末年,直隶总督端方曾为玉虚观题写过“北武当山沟沟崖”的匾额。玉虚观的殿宇自民国以来年久失修,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为破坏,正殿、后殿、配殿早已荡然无存,荒草丛中尚可辩认出殿基遗迹。无上阁为石材仿木结构,目前基本完好,不过因为近年来空气污染严重,站在阁上已无法看到北京城内北海公园覆钵式的白塔了;值得欣慰的是:二十余华里以外的十三陵水库却清晰可见。

我登上中峰的顶峰,仔细观看整个山势,这里的风景应该说是非常壮观,群山环抱,一左一右两峰如同双手抱怀。玉虚观座落中心。

据当地人讲,这里烧香非常灵验,以前香火非常旺盛,现在由于山路失修,又没有道士修炼。所以已经没有神像供奉。但还有人来此烧香。

稍是休息,我们一看时间已经接近下午六点,决定下山,接近60分钟,我们走下山。真是太累了。

真希望北京有关部门将这个著名的道教圣地修复,给北方带来水,将北方水神请回来。当然通过此次考察,我们也有一些想法,希望能为北武当和北方真武大帝的道场修复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