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萌娘beckii:黄朝翰:中国要良政,而非不成熟的民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2:08
 

黄朝翰:中国要良政,而非不成熟的民主

作者:黄朝翰 2011-02-12 12:41:02 发表于:博客中国

黄朝翰:中国要良政,而非不成熟的民主

2011-01-26 06:40:20 环球网 |

.摘要:作者:【新加坡】黄朝翰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掌握全球最大规模外汇储备,而且是唯一一个没有内外债务负担的大型经济体,近日经济数据显示...

  作者:【新加坡】黄朝翰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掌握全球最大规模外汇储备,而且是唯一一个没有内外债务负担的大型经济体,近日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其经济健硕性进一步突显。不过,长期经济高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制度性压力,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尤其突出。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开始关注解决不断上升的社会问题。许多学者也指出,现在已经到了中国加大政治改革步伐的时候。

  政治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无关,半生不熟的民主会延缓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政治改革就是“民主化”,甚至将其等同为西式民主。多年来,中国的政治和政府体系已经开放改善了很多,否则中国经济也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不过,中国人在政治改革理念和进程方面显然不认同许多西方学者的观点。

  中国许多人认为,中国的发展遵循邓小平的“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理论;政治改革的重点在于改进政府治理,提高政府运营效率;民主化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目前民主化主要表现为高层党内民主和基层的乡村选举。这种政治改革造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破坏性影响较小,最终也对国家有利。这样做具有极大好处,能继续享受快速经济发展和更好的社会发展(比如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育一个更大的中产阶层群体),还将最终完成自己民主化的目标。

  多年来,学者一直在激辩民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毫无结论。东亚发展实践说明,政治是否民主化与经济发展成功没什么关系。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政治制度背景下都能出现成功的经济发展。除了基本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外,经济发展真正需要的是高效而开明的政治领导,为一心一意促发展凝结社会共识,动员全部资源。好政府(或者说良好的治理)和好政策事实上与经济发展关系更为密切,“伪民主”或半生不熟的民主倒不见得对经济发展有益。大量第三世界国家的实践都印证了这一现象。

  GDP增长反映了经济增长。能推进GDP增长的政治和社会体系就有利于经济发展,可第三世界许多民主化实验结果却是“反增长的”,属于“非增长友好型”。政治搞得太多就会延迟经济改革,甚至损害投资环境。选举竞争太激烈,就会影响生产。提高工人权利的呼声会吓跑海外投资者。收入再分配的民粹宣传则会影响资本积累。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中国政府的质量高于俄罗斯和许多其他专制国家。他说:“中国政治体系的最重要力量在于快速做出大型复杂决策,而且至少在经济政策方面做到相对成功。”这说明了为什么中国能迅速成功建设世界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实行民主制的印度,投资项目往往被工会、收税团体和诉讼官司所羁绊。

  民主改革不能解决腐败问题,但先经济后政治是各国的普遍道路

  在菲律宾(包括在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行民主改革之前腐败横行。在他们进行民主改革之后,腐败依旧横行。总之,民主提供了新形式腐败的土壤,比如寻租和政治分肥,以及金钱贿选等等。最近的例子是印度,号称是世界“最大民主国家”,但是它充斥着腐败现象。印尼是另一个例子,后苏哈托时代实现了民主化,经济增长速度却大降。印度、印尼、菲律宾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被归为“有瑕疵的民主”。

  虽然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东亚的实践也表明,民主会在经济成功发展之后接踵而至。换言之,所有成功的经济体迟早都要实现政治民主化。完成经济腾飞后,国内政治力量和社会变革就会加速推进国家向更民主的体制发展。道理很简单,经济发展提高了收入,也会产生受过更好教育的中产阶层,他们希望在社会政策和政治进程中提高话语权,从而播下了可持续民主发展的种子。所有国家都会通过先经济后政治的道路实现民主。

  中国许多人认为,就目前发展阶段而言,像中国这样的多样性大国搞西方自由民主式的激进政治转型,根本不切实际。事实上,很多中国精英认为现有的政治体系远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有瑕疵的民主”,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优势更是明显得多。中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的经济社会问题。不过中国是要再等上10年然后一下子转型实现自由民主好呢,还是在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就改进政府治理好呢?

  中国当前需要的是更好的政府治理,而非快速的民主化

  良好的治理就是指利用经济、政治和行政权威管理国家各级事务,特别是要在参与、法治、透明度、响应性、共识导向、平等、高效、责任和战略眼光等普遍性标准和实践领域良好运作。显然,良好的治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发展要依靠良好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政府。同时,良好的治理对建立正常运行的自由民主制度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对今天的中国而言,直接挑战和首要问题就是集中精力加强制度建设,改进政府治理,而不是搞自由民主。良好的治理主要涉及制度建设,不仅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还能为未来实现民主打下基础。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改进政府治理不能替代民主的最终目标;事实上,它能为发展出色的民主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有人会质疑近年来中国政治改革的速度和规模,但改革的方向显然已经很明确了。中国最高领导层非常了解推进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和社会开放的需求。因此,我们有理由对中国最终的民主化保持乐观,当然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国的经济改革发展如此成功,正是因为遵循了邓小平循序渐进的方略。中国的政治改革也在逐步试验性地推进。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但民主必会逐步实现。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化”。▲ (作者为原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本文由甄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