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院士:2010—2011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三校联考试卷 - 小张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14:53:04

20102011年上学期高三语文期末考三校联考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3)                   ,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4)佩缤纷其繁饰兮,                  。            (屈原《离骚》)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6)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州缓其狱              狱:案件      B、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     部:率领

C、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借给      D、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克:能够

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薛奎遇事敢言的一组是(       )(3分)

①白州缓其狱                 ②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③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④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⑤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⑥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被人指认为凶手,赌徒服罪,但薛奎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这体现薛奎断案明察。

B、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丁夫,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丁夫赔偿损失。这体现薛奎体察百姓疾苦。

C、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这说明薛奎深得百姓爱戴。

D、他拿出自己的薪俸资助弃养自己母亲的不孝儿,要他好好供养母亲;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这体现薛奎为政恩威并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3分)

译:                                                                            

(2)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3分)

译: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①余靖(1000—1064),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北宋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师从林逋先生,学业大进。1024年(天圣二年)进士及第,起家为赣县尉。官至朝散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刑部尚书。②渊明:即陶潜(365—427年),东晋时代的伟大诗人。归隐之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描写山水田园之美,为唐代以后历代诗人所师法。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B、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C、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D、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2)这首诗通过哪一种表现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      )(      )(5分)

A、“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 觉慧悲痛地说。

梅去世后,觉新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情料理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限交织,悲哀地说了上面这番话。(《家》)

B、元宵节刚过,新旧军阀展开了激烈的混战。张太太带着琴和正在张家玩的梅来到高公馆避难。这一来,瑞珏(jué)知道了觉新和梅的过去,非常生气。她找梅交谈,梅表示不再和觉新来往,她们在新的基础上开始了交往。(《家》)

C、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只带领十几个随从赴宴。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而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三国演义》)

D、为了实施对曹军的火攻,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周瑜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下令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随后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使曹操相信黄盖,于是黄盖诈降曹操成功。(《三国演义》)

E、孙权采用鲁肃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临行前交给刘备三个锦囊,并吩咐说:“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刘备和赵云等到了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东吴之计,娶了孙权之妹返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

文中的“他”是谁?“他所爱的两个女人”是谁?他的妻子是怎样被“夺去”的?

(2)请简述“曹阿瞒割须弃袍”的故事。

选答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曰‘有’。  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宋诗不及唐诗的根本原因

丁启阵

钱钟书先生不太赞同“诗分唐宋”这种以时代划分诗歌的论文方法,他认为,“就诗论诗,正当本体裁以划时期,不必尽与朝政国事之治乱盛衰吻合”。钱先生当然也是承认中国诗歌是有唐诗、宋诗之分的,“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但是,他认为这种分别,“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具体地说,“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沈潜者近宋,有不期而然者。”

其实,这是一个两可的问题,就是说,两种说法都各有道理。对于关心社会、跟现实联系密切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诗歌风格必然烙上朝代的印记;而对于那些不太关心社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诗人而言,影响他们诗歌创作和风格的主要因素则是钱钟书先生所说的禀性。纵观文学史,那些艺术造诣精深、影响深远的诗人,多数是关注社会、跟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我认为,诗分唐宋的传统说法仍然是有道理的。

时代影响诗人及其创作,有各种途径。仅以唐宋而论,赵宋朝廷在政策上对士人相当优待:太祖赵匡胤在即位的第三年就秘密镌刻了一块誓言碑,告诫后来的继位者,要遵守三条立国方针,其中一条就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使得士人的生命有了安全保障;宋代的科举选士制度也向士人敞开大门,使他们有比唐代士子更为广阔通畅的进身之路;对已经步入仕途者所提供的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是唐代士人所望尘莫及的。

但是,宋代有一点是无法跟唐代相比的:唐代几乎没有任何言禁,文艺创作完全处于自由发挥状态。这就是宋人洪迈所说的“唐诗无讳避”:“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为此,洪迈列举了很多例子:白居易《长恨歌》等讽喻诗、元稹《连昌宫词》,都围绕着唐明皇展开叙述、议论;杜甫更甚,《兵车行》、前后《出塞》、“三吏”、 “三别”、《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丽人行》、《悲青阪》、《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整篇都是这类内容。这些唐朝诗人,没有一个曾经因此受到过任何来自朝廷和评论界的责难与惩罚,毫毛无损。

洪迈在列举了上述诗人、诗作之后,来了一句画龙点睛的结束语:“今之诗人不敢也。”(见其《容斋续笔》卷二)宋代诗人之所以不敢,是因为不允许,朝廷不允许。不但宋代朝廷不允许,宋代以后的所有朝廷,没有一个是允许的。唐诗之不可企及,其根本原因或许正在这里?

10、以下关于“诗分唐宋”的看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钱钟书先生不太赞同“诗分唐宋”的论文方法,他认为应该就诗论诗,根据体裁来划分时期,而不必都吻合朝代治乱盛衰的标准。

   B、钱钟书先生承认中国诗歌是有唐宋之分的,但他更为强调这两个朝代的诗歌“体格性分”有很大的差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而宋诗多以筋骨思理取胜。

   C、那些不太关心社会、游离于现实之外的诗人,他们诗歌创作和风格主要受个人的禀性的影响,因此“诗分唐宋”的说法并不可取。

   D、作者认为造诣精深、影响深远的诗人,多数是关注社会和现实的,他们的诗歌创作、诗歌风格必然有朝代的印记,因此支持“诗分唐宋”的传统说法。

11、以下对“宋诗不及唐诗的根本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士人和唐代士人相比,既有生命安全保障,又有着更为广阔通畅的进身之路;步入仕途者也有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B、唐代几乎没有任何言禁,文艺创作完全处于自由发挥状态。唐人对于先世以及时事,可以直辞咏寄,不应外界知道的宫廷生活,也可反复引入诗歌。

   C、“唐诗无讳避”,唐朝诗人没有一个曾经因为自己的创作涉及时事和宫禁而受到过任何来自评论界的责难,朝廷也不怪罪惩罚。

   D、因为朝廷不允许,宋代诗人不敢像唐代诗人那样触及时事和宫禁,不敢大胆取材。在文艺创作自由上,宋代诗人是无法跟唐代相比的。

12、根据文意,影响诗人及其创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什么最重要?(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

书院清池

    ①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②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留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

③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株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④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若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净清明?

⑤世间也许还有不少这样的池塘,但是,像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那样富于文化意蕴的,恐怕还不多见吧?它“得地独厚”,不是深山中隐姓埋名的野水,也不是宫苑里荣华富贵的池塘,它栖身于千年书院之内,非那种无名氏或暴发户可比。此外,池以文传,历代有关的题咏且不去说它,南宋朱熹那首有名的《观书有感》,我就怀疑是这一方清池灌溉而成,宋代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秋八月,时年三十八岁的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和抗金名将张俊之孙张轼寓居于清泉之侧的百泉轩,题匾额“百泉轩”三字。他的《观书有感》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他写的是读书的感受,不也正是我眼前的清池景色?我想叩百泉轩的门环去请教朱老夫子,可是那里已经成了文房四宝等物的展卖厅,朱老夫子则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凉凉而潺潺犹似旧时。

    ⑦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像远行人在赤日炎炎中于路边的一处凉亭歇息,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

    ⑧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13、下列对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第4段“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热闹的夜总会”,用对比突出了清池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静。

    B、第5段提到南宋朱嘉的《观书有感》,体现了岳麓书院这一方清池富有的文化意蕴。

    C、第6段写到百泉轩只有注入清池的活水仍是旧时的,表达出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D、第7段“几句鸟语”,一个“句”字,巧妙地把学府氛围和作家志趣所共有的“清雅”暗示出来了。

     E、作者把书院清池比作一方“砚池”,是表明作者对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愤慨不平的一面。

14、第3段作者对书院清池的描写很有特色,请选择两个角度进行赏析。(4分)

答:                                                                             

15、作者建议将书院清池的雅号“碧沼观鱼”更名为“洗心池”,你觉得哪个名字更好?请说明理由。(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 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

    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他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 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 ——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1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

    B、人们并没有像对“卫星上天”的成就那样信服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C、“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是钱学森找到的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进而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始了全面的解读。

    D、钱学森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

    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不但介绍了“导弹之父”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

14、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4分)

答:                                                                            

15、“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钱学森”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两题任选一题,把所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的括号内。(3分)

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

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        ”(两个字);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        ”;甚至还可用“        ”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平分秋色”、 “        ”、“        ”、“        ”。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例一:为了考研,36岁的陈女士在上班之余,苦苦复习了一年多,可15日上午她到考场后发现没带身份证,急忙给家人打电话,陈女士拿到身份证时,开考时间过了近半小时。陈女士两次跪在考场工作人员面前求进考场,但还是被拒考场之外。(1月16日《中国经济网》)

例二:工作人员说这是考场纪律,未带双证之一就不能进考场,无回旋余地。消息传出之后,考生这种惊人之举,引起了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得到社会上不少人的同情。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7分)

答: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借助锯来加工木材,将其裁制成人们需要的那种规格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体验,不管是人的作用力发挥,还是锯条在木材中运行,总是既有“进”的方向,也存在“退”的姿态。而正是在对这样一种“进”与“退”的深刻把握之中,人们完成了工作,满足了自己生活的需要。

     根据上面材料所蕴涵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0—2011年高三语文期末考三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1、(6分)

(1)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知不可乎骤得                   (4)芳菲菲其弥章

(5)亦足以畅叙幽情                     (6)人命危浅

2、(3分)C(贷:宽恕)

3、(3分)B (排除③④句。③为卢之翰所为,④是皇帝对辅臣说的话)

4、(3分)A(赌徒是严刑审讯后屈意招认的,并非“被人指认为凶手”,也没有“服罪”)

5、(6分)(1)(3分)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赋分点:“安……哉”“陈腐”“困”,各1分)

   (2)(3分)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权威的做法啊。(赋分点:“被酒”“所以”“重”各1分)

【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临汾)人。考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的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盗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了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严刑审讯后屈意招认。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升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夫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泡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使卢之翰,让民夫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夫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常不足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改用灌溉耕作的方法,一年之内就积余了粮食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百姓和少数民族部落数千人列数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她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办法赡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客,有守边的士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有人觉察到此事。薛奎遇事能沉稳处置、果断决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薛奎被召入朝任龙图阁学士,后任参知政事。皇上告诉他说:“先帝曾经认为你可以重用,现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见。”不久薛奎升任给事中。皇上曾经对辅政大臣说:“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善始善终的。”薛奎说:“在善始善终的问题上,不仅仅是臣下没有做到。”并列举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史事来应答,皇上同意他的话。

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宋真宗时多次宴请群臣,以至于有大臣喝得大醉。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对于宴享临幸是从简的。现在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却无节制,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容止,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权威的做法啊。”真宗很赞赏他的说法。

6、(6分)(1)A (本诗描写的是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的诗句风格是一致的。)

(2)①渲染。(1分)首句中的“萧条”二字,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也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奠定了全诗孤寂、惆怅的感情基调。(2分)

②反衬(以哀景衬哀情)。(1分)五六两句,“穿云翠”是美丽而生动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这是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

③以景显情、情景交融。(1分)诗人凭轩远眺,摄入眼底的是“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的景象,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寻巢,映衬了他内心的悲哀。(2分)

④用典。(1分)陶潜隐居田园,贫无酒钱,尚有亲朋好友送酒上门,可诗人在寂寞凄清的山馆,却没有人来嘘寒问暖,只有残菊陪伴着他。诗人借陶潜之事,抒写自己的孤独之情。(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5分)A C(B 项①瑞珏没有生气,而是同情。②梅没有表示不再和觉新来往,而是她和瑞珏由于真诚的同情与对命运的相互理解,俩人成为亲如手足的姊妹。D项 ①“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说法有误,当时诸葛亮是一句话都没说;②“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说法有误,蔡中、蔡和本来就是来诈降的,因此是他们自己写信给曹操的。E项鲁肃之计应为公瑾之计;诸葛亮没有把锦囊交给刘备,而是交给赵云。)

8、(5分)

(1)“他”是觉新,他所爱的两个女人是钱梅芬(梅表姐)、瑞珏。(1分)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到了,陈姨太借口“血光之灾”,要她去城外生养。(1分)觉新没有反抗,瑞珏只是哭。(1分)觉新去看望瑞珏,瑞珏难产;因为陈姨太的要求,无人敢开门。(1分)瑞珏叫着觉新的名字痛苦死去,两人未见最后一面。

(2)曹洪丢失潼关后,曹操进兵直叩潼关,与马超、马岱所率西凉军马遭遇。(1分)马超为报杀父杀弟之仇,挺枪直奔曹操杀过来,曹操手下于禁、李通等接连战败。(2分)为免被俘,曹操在逃跑中怕被认出身份,先割红袍,后断其髯,甚至还扯旗角包颈而逃,最后被曹洪等人所救。(2分)

9、(6分)(1)(3分)D (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事奉)

(2)(3分)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答对一点得2分)

【参考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至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怎样去分别呢?”

    孟子说:“曾子奉养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哲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有’。曾皙死了,曾元奉养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将要撤除的时候,便不问剩下的给谁了;曾子如果问还有剩余吗,便说‘没有了’——要留下预备以后再进用。这叫做口体之养。像曾子那样,才可以称为顺从亲意之养。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9分)

10、(3分)C(作者认为“诗分唐宋”的传统说法仍然是有道理的。)

11、(3分)A(宋诗不及唐诗的根本原因关键在于宋代没有唐代那样的创作自由,并不在于安全保障、仕途出路和物质条件。)

12、(3分)时代影响(包括安全保障、进身之路、生活条件等)、个人禀性、创作自由(2分),其中创作自由最重要。(1分)

 (二)(15分)

(甲)

13、(5分)C E(C项是表达出作者对朱熹的崇敬与怀念之情。E项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对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美好襟怀。)

14、(4分)任选两个恰当的角度,具体赏析:①视觉听觉的结合,②动静的结合,③古诗词引用,增加文化内涵,④运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⑤语言富于创造性,炼字。

示例:语言形象精练。(1分)如描写荷花,不说“几朵”,而说“几盏”,就是创造。荷花与旧时灯盏颇为形似,且“盏”字又使人联想到灯光的亮丽,因而暗喻荷花色彩的鲜明,又与全句“火焰”的设喻,“从夏日一直烧到深秋”的点染经络贯通。(2分)作家把荷花简直描绘得千娇百媚,光彩照人。(1分)

15、(6分)①认为“碧沼观鱼”好(1分):古代的书院培养的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碧沼观鱼”表现的是一种士大夫的雅趣。(2分)书院不是佛寺道观,不会去追求清心寡欲,不会像寺庙一样到处写满了“清”“净”“空”“灵”“绝尘”“离寰”一类的出世语言。(2分)所以,古人取名“碧沼观鱼”,是和书院的环境相吻合的。(1分)

②认为“洗心池”好(1分):作者生活在现代沸腾的社会中,既有强烈的用世之心(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又被滚滚红尘的商业化功利化弄得心绪不宁,所以他看重的是“洗心”(让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3分)由更名可窥作者的“明镜自鉴”的人生追求,从中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对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美好襟怀。(2分)

(有答“‘碧沼观鱼’好”或“‘洗心池’好”,但没有阐发分析的不得1分。)

(乙)

13、(5分)A C(A项这些只是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的完美形象,但不是一个都必须具备的外表和气质,关键在于内涵。C项钱学森找到的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应该是多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5分,对一项给3分)

14、(4分)①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使他的祖国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发展成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 ②创建的“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③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 ④对中医理论有研究。 ⑤对建筑与城市有研究,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 ⑥他的“系统科学观”常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只要答出4点就给4分,每点1分,共4分)

15、(6分)①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②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③将个人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④一位科学家还要广泛地涉猎广泛的领域;⑤身后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结合以上几点写出自己的认识即可,观点2分,认识4分,共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3分)

(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方付之东流

(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难决雌雄。(以上每处1分,共3分。注意: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

17、(10分)(1)(3分)考生下跪备受关注 / 考生下跪引发热议。

(2)(7分)

示例一:对下跪女考生不能网开一面。考生这种悲情做法,比较容易得到社会的同情。然而,下跪求情,希望能法外开恩,不是一个理性社会所应有的正常现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情感诉求,突破法律规范,这个社会就永远不可能成为法治社会。我们当前规则屡被破坏的关键,就在于手段太过灵活,让制度的原则性完全走形。

示例二:对下跪女考生应网开一面。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确是我们所诉求的社会秩序与规则。但是,必须承认,无意犯错与故意犯错是不同的,法律也有过失和故意之分,而且,无论制度还是法律,主旨并不完全在于惩罚人,而在于规范和挽救人。在这个意义上说,应该给考生一个补救其失误的机会,这是制度设计所必须要有的预设安排。

五、写作(70分)

18、作文评改参照2010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点拨】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看清材料,把握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进”和“退”,材料告诉我们:深刻把握好“进”和“退”,就顺利完成工作。其实这是一篇以“进”和“退”的关系为话题的作文。写作范围以“自选角度”即可写“进”也可写“退”,还可以写“进与退”。

(1)解题——是什么

     进:①好:前进、拼搏进取、积极上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闯。②坏:激进、冒进、盲目蛮干、急进,不加审慎不顾后果做事

     退:①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迂回前进,宽容忍让,重新认识自己。②坏:逃避现实,退缩,畏难

(2)进与退的意义及危害——为什么

     为人处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有股闯劲,这是成功的关键。(一切积极进取的人和事都可用例子)但不顾实际地蛮干,过于急进,不加审慎不顾后果地冒进就会得不偿失。(贪污受贿、为金钱利益出卖灵魂、豆腐渣工程等)

    适时的退让人审慎地认清形势,适度的退能让事情柳暗花明,明智的退能好地进,但退要有原则,不是时时事事都可退,当退则退,不当退则要坚持原则,如关乎人格、国格尊严等。

(3)如何正确对待“进”和“退”——怎么样

    一个人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要勇于开拓创新,但不能冒进、激进蛮干,要审时度势。

    在“山穷水尽凝无路”之时,不可盲目进取,要退一步寻找新的路径。遇到困难不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