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瓷器皇家道尔顿: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7:05
 南诏:百族居处的西南边陲政权   自古以来,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地区,各族聚居,名号繁杂,《新唐书·两爨蛮传》载“群蛮种类,多不可记”。汉族进入云南,设置若干居住点,开始传播先进的文化。战国时,楚将庄蹻率兵略地到滇池,建立滇国,子孙相继称王,并修建了苴兰城。秦朝时,常頞开辟了五尺宽的道路,从蜀通到滇。汉朝时,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灭滇国,置益州郡,东汉时增置永昌郡。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方,又增置兴古、云南二郡。此后各朝陆续增置州县,扩大统治权,对非汉族的居民,都是采取诸葛亮"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施政方针,也就是"因其故俗,羁縻勿绝",以求相安无事。  南诏各地长期落后,唐朝时设置都督府管羁縻三十六州。羁縻的意思是来去任便,彼此不相干涉,在这种羁縻状态,汉族统治阶级缓慢地伸展势力,各族豪酋开始膨胀,逐渐在各州县恢复了统治。唐天宝年间,南诏国成立,成为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土地。南诏成立于738年,是以乌蛮蒙姓为国王,白蛮大姓为辅佐,集合境内各族包括汉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国家,灭亡于937年。在近200年的统治之后,南诏留给后人的历史遗存却非常之少,人们对它知之甚少,这给南诏留下了神秘的面纱。   1、藏匿着魔咒的金瓶   2001年的一个夏天,在云南大理州巍山县,一位彝族老汉进山采药。  夏天的时候暴雨说来就来,老农眼见乌云翻滚,赶紧找个地方暂避风雨。大山里有很多洞穴,老农发现一个小小的洞口后,急忙走了进去。洞口十分狭窄,走进去之后忽然开朗了很多,借着微弱的亮光,老农发现洞壁上有人刻凿过的痕迹,越往里走,洞里光线越黑,但老农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继续向前走去。  一个炸雷打响,接着闪电瞬间闪亮,老汉吃惊地发现山洞深处显现出一些金灿灿的瓶子状的东西。老农惊恐万分,不顾洞外大雨滂沱,跌跌撞撞跑地落荒而逃。  也许是因为受了惊吓和淋了雨水,回家后便一病不起,在向家人和邻居们交代了自己的发现后,老农不久就去世了。  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个古老的说法,一个秘密的山洞里藏匿着许多国王的金瓶,但从没有人能够找到它们。老农看到的东西,就是那些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的金瓶。当地人相信,那些金瓶是属于很久以前的国王,里面存放的是他们的魂灵。  随着老汉的去世,刚刚被发现的山洞也悄然消失了。几年过去了,人们对金瓶的恐慌、好奇也渐渐变淡,但考古工作者们却始终关注着这些山洞中的金瓶,他们日益密切地关注着发现金瓶的大理市的苍山。  大理市原是南诏国的统治辖地,据史书记载,南诏王死后,会割下双耳,存放于金瓶里面,藏进密室,到时候适时将出祭祀。皇帝安葬完以后,派人将金瓶藏到密室里面,这个秘密只有继位的南诏王才知道,为了不让后人发现这个金瓶的所在地,首先派第一批人把金瓶储存收藏埋好,之后再派第二批人,把知道这个洞穴所在地的人杀掉,杀掉以后,藏洞的地点就永远是个谜了。这样的传说和记载顺理成章,但因为没有发现山洞,人们始终无法证实它的存在。  大理地区曾有过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王朝,它们的都城就建在了苍山脚下。但有关这两个王朝的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2004年的冬季,在苍山脚下的一条公路边,有处考古工地悄然开工了。  两个王朝先后存在了500多年,但灭亡已有近1000年的时间,明朝时,朱元璋派傅有德平云南后,把所有在官典籍都全部烧毁了,这样,只有地下还可能埋藏着两个王朝的废墟。  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工地的现场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大大小小的土坑被专门清理了出来。人们发现在每一个土坑中都埋放着一块大石头。土坑中的大石块呈现了一种古人特殊的建筑手段,那就是在坑中先放上石块,然后在石块上树起木柱。用这样的办法建筑房屋,正是南诏、大理时期建筑的特点。南诏共存在了263年,曾有十几代君王即位,王朝皇室的人数加起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字,但这些君王的陵墓不仅始终没有被找到,甚至连一点点的蛛丝马迹也从无发现。考古队员希望从这次发掘中找到些线索。  有人认为,由于南诏、大理只是两个地方王朝,国力无法和中原王朝相比,没有足够的实力为每一位国王修建大型的王陵。也有人认为,南诏大理远离中原内地,其丧葬习俗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他们信奉佛教,时兴火葬,所以无须为保存尸骨大兴土木。在考古发掘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火葬墓,墓穴中只有一个装着死者骨灰的火葬罐。随着死者身份的不同,火葬罐的材质也不同。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陶土烧制的罐子,只有在贵族的墓葬中人们才能见到精致的火葬罐。照此推理下去,国王用金罐完全符合逻辑。  在考古现场,发掘依旧在进行着。考古工地所在的位置并不是记载中当年都城的中心地带,但人们在地下还是发现南诏大理时期留下来的建筑遗迹,证明这里的确有都城建筑存在。这便从考古发现的角度,找到了南诏大理国存在的证据。遗址里面发现了南诏的有字瓦、铺地砖、铺地绿釉砖等。这些构件组成了一个王陵探查的重点。各种迹象表明,南诏国的王陵是存在的,国王的金瓶也是存在的,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国王们的黄金火葬罐必定会出现。   2、避祸远走竟成就王业   在考古工作者继续寻找南诏国王们的黄金罐时,南诏的神秘面纱层层揭开。  隋唐时期,在今云南地区错杂散居着许多部落,名号繁多,难以胜计。就种族来说,主要有白蛮与乌蛮。乌蛮大体仍过着畜牧生活,男女都用牛羊皮制衣。从7世纪初叶开始,乌蛮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建立起六个诏。乌蛮称王为诏,六诏就是六个王国,他们分别是蒙舍诏(又称南诏)、蒙嶲诏、越析诏、邆赕诏、浪穹诏、施浪诏。  南诏国王姓蒙,始祖名舍龙。蒙舍龙原先祖居在哀牢,后来因为得罪了仇家,两家犯下不共戴天的仇恨,为了躲避灾难,蒙家举家迁到蒙舍川隐居。蒙家前来之后,仍是当地的大户,全家隐姓埋名,低调处世,又好乐善布施,很快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戴。  蒙舍龙有一个儿子名叫龙独逻,又名细奴逻。唐太宗时,白蛮大姓蒙舍酋长张乐进求让位给细奴逻,细奴逻成为当地的各族酋主。在争取当地各族百姓支持的同时,细奴逻特别注重发展和北方强大的唐王朝的关系,积极寻求唐朝的支持。653年,细奴逻遣子逻盛炎入唐朝为质,得到了唐朝中央政府的信任,唐高宗任命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对其在当地的统治予以支持。  为了躲避仇祸而被迫远走,没想到很快成为当地的首领,蒙家在云南地区上演了一幕咸鱼翻身的大戏。在细奴逻时期,这场戏远没有达到顶点,他的后人皮罗阁继续努力,一举创立了南诏国。  当时,西藏吐蕃势力强大,进入洱海湖区北部。南诏距离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因此仍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蕃,大力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的白蛮诸部,取代了"白子国",并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南诏国,定都太和城。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无疑是唐朝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步骤,既为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云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白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嘉奖南诏皮罗阁统一洱海地区的功勋,唐玄宗于公元738年册封他为“南诏王”。  然而,南诏的野心没有就此终止。不久,皮罗阁利用滇东爨部的动乱,挥戈东进兼并爨部,与唐朝发生激烈冲突。南诏在吐蕃的支持下大败唐军。这时候,唐朝政府由于安史之乱,中央朝廷自身不能自保,势力被迫退出云南。南诏借此机会,迅速统一了云南。

  此后,南诏与唐朝和吐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总的来看,唐朝的势力在南诏越来越强大,而吐蕃的影响日益减弱。在强大的唐朝的影响下,南诏迅速发展,参照唐制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政权组织,还实行了均田制度。南诏的纺织技术原来比较低,但自从成都的织工进入云南后,南诏的纺织技术就赶上了唐朝的水平。南诏的冶炼技术也相当进步,它所产的浪剑、郁刀、铎鞘等武器锋利无比,素负盛名。南诏的建筑大多模仿唐制,现存南诏时期的大理崇圣寺塔,巍峨壮观,就是由汉族工匠恭韬、微义设计建成的。  在南诏后期,大臣专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公元902年,汉族大臣郑买嗣推翻蒙氏南诏,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长和"。在经历了"大长和"、"大天兴"和"大义宁"之后,云南地区进入了大理国统治时期。   3、南诏的都城变化之谜   皮罗阁统一六诏之后,将统治中心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大体上相当于从今天的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迁到了苍山、洱海地区。从此以后,南诏国国都在大厘、太和城和羊苴咩城三地屡屡变动,时间长达160余年。  首都是一个国家之本,中国古代的历代王朝,除了殷商因为黄河水灾而曾多次迁都外,其他的很少有多次迁都的记录。迁都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地理位置的变动,一个政权一旦有意识地迁移统治中心的地处,大多最终会选择一个比原来地处条件更好的地理位置,迁都如果是由天灾人祸所逼迫,就常常是一个政权开始风雨飘摇,走向衰亡的征兆。对南诏而言,都城从巍山迁到苍洱地区,是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选择,它的迁都,在自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明智的。  很多年来,关于南诏频繁迁都的解释见仁见智,经过多年考证,史学家发现,南诏迁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南诏的发祥地巍山,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端。唐代前期,那里土地肥沃,是种植禾稻的好地方。但是,巍山的气候干湿和季节变化分明,春季干旱非常严重。而且,周围峻峭的山岭阻碍了与外界的交通。更不利的是,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巍山一带瘴疠横行,恶性疟疾等传染病常常夺当地人性命于无形当中。而苍洱地区自然环境、交通和社会经济等发展状况远远优于巍山,在疾病的威胁下,迁都是一个明智之举。  南诏建国初期,皮罗阁雄心壮志,他并不满足于六诏之地,有着宏伟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发展自身,寻求扩展,壮大势力才是他们的理想。迁都苍洱地区10年后,南诏在唐朝与爨部的矛盾中插手并兼并爨部,而后又起兵叛唐,就是因为南诏原本就想扩张势力,迁都正是势力扩张的前提。定都于苍洱之间,进一步可以通好唐朝,退一步可以结交吐蕃,往东可以进占滇池地区,往西可以通过控制永昌,将更远的西方纳入南诏王的视线,迁都无疑提供了一条宽阔的政治扩张之路。  皮阁罗首先把都城定在太和城。太和城建在苍山佛顶峰和五指山之间的缓坡上。险峻的苍山在西面,宽阔的洱海水域在东面,城墙主要延南北两道修建,西面向苍山敞开,以山为墙,东面向洱海敞开,以水为池,这样,"以山为壁,以水为壕,内高外下,仰攻甚难"。史书中记载太和城的建筑极有特点,街区巷陌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这种用石头作为建筑原材料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今天,在大理古城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朴实无华的石头建筑。  南诏统一后的第二座都城是大厘城。大厘城又名史城、喜州城、喜洲等,位于大理坝子中最为平坦的地方。早在唐朝初年,它就是一个人烟繁聚、交通便利的处所。在南诏第6代国主异牟寻时,曾经在大厘城居住过两年,当时叫作史城。到第10代国主丰祜统治时期,又建喜洲土城,并且将王宫迁到那里。遗憾的是,关于丰禧在喜洲的情况没有更为详细的资料,甚至什么时候又回到羊苴咩城也不清楚。作为一座都城,无险可倚则是喜洲的致命弱点。所以,南诏以后,再也没有统治者将它作为政权中心的所在地。  羊苴咩城是南诏最终选择的都城。羊苴咩城和太和城一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西依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为天堑,形势十分险要。《蛮书》记载,羊苴咩城方圆有15里,城内建有南诏宫室和官吏的住宅。   4、南诏文化的诸多悬疑   由于实现了长期的局部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南诏以主体民族白蛮的土著文化为基础,主动汲取外来文化,形成了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南诏文化。南诏文化具有汉文化、佛教文化和南亚、东南亚文化色彩,具有"兼容并蓄"与多元文化的特点。  南诏文化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云南青铜文化。大约在商朝末年至西周初期,今天大理剑川一带率先进入青铜时代,开启了云南青铜文化的大门。洱海地区的青铜文化由西向东发展,到达滇池周围,发展成为“滇文化”。  以滇文化为代表的云南青铜文化,与中原商周青铜文化、四川广汉三星堆为代表的巴蜀青铜文化,并称为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类型。江川李家山、昆明羊甫头两处滇文化遗址的发掘,成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8年,考古工作者对昆明羊甫头墓地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青铜器、陶器、漆木器、铁器、玉石器等4000余件。滇文化墓葬的特点,仍然以“滇式器物”为主,地方文化色彩明显。南诏时期使用铜鼓,流行祭柱、跣足、文身,交通有舟无车,居住依山傍水,青铜冶铸业、纺织业发达,种植水稻等等,都与滇文化一脉相承。南诏羽仪军士所执兵器"铎鞘",与滇文化中的锯齿形器如出一辙。考古发现证实了“滇文化”、“南诏文化”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目前,由于《南诏图传》、巍山垅吁图山佛教石刻造像、凤仪北汤天古本佛教经卷、崇圣寺千寻塔与弘圣寺塔塔藏文物、火葬墓等一系列考古发现,加之对剑川石钟山石窟、佛教典籍、南诏太和城研究的深入,使南诏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南诏国几次迁都,几百年来苦心经营的城市体系,布局精巧,功能齐备。以川、滇、缅印国际大通道、茶马古道为代表的交通网络,表明南诏国具有相当发达的交通体系。南诏国几百年文明可谓根深叶茂,源远流长。然而,南诏国文化的"根"在哪里?"流"向何处?南诏国文明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仍是未解的难题。著名学者李霖灿曾预言:“南诏大理之学,他日必将继敦煌学之后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一语道破了南诏古国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