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老太网站:张鸣:删节《三字经》无异于凌迟古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39:43

张鸣:删节《三字经》无异于凌迟古人

2011年01月04日07:48东方网张鸣我要评论(28) 字号:T|T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儒家经典热,已经热了好一阵了。顶着国学的招牌,大人读四书,小孩读三字经。有的地方,甚至让孩子穿上奇形怪状的汉服,在摄像机前,摇头晃脑。据说,这样一来,传统文化就可以复兴了,中华民族也就有救了。其实,现在人们让孩子读的《三字经》以及相关的《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家诗》、《幼学琼林》之类,大都是成型于宋代的蒙学读物,也就是古人的小学课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但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

姑且不谈现在的传统热,背后是否有着政治意图,就算真的要复兴传统,似乎也不能单单抓住儒家不放。即使传统的典籍文化,也不等于儒家经典。只热儒家,对于道家、墨家、名家、兵家、法家等诸子百家都不公平。毕竟,现在已经不是独尊儒术的时代了。退一万步说,就算现在仍然独尊儒术,阅读经典,也不能按照所谓现实的需要,随意删改。但是,这种事,还真的出现了,报上说,湖北的一些中小学,把《三字经》、《弟子规》和《增广贤文》加以删改,删掉了某些据说是不科学、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字句。他们的理由是,对于古代的经典,必须分清精华和糟粕,即使精华部分,也要为我所用。(《成都商报》1月3日)也就是说,在某些学校和专家眼里,即便是复兴儒学,也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复兴。也许,不知哪一天,大学里的国学课,十三经也会出现删节,甚至删改本,孔夫子孟夫子到底说了什么,学生们实际上根本弄不明白了。

其实,对于精神产品,到底何为精华何为糟粕,不是像吃烂苹果一样,剜去烂的,吃好的就行了。真的读了就知道,实际上人们是无法下刀的。即便真的可以这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标准也是一个问题。说不定今天这样下刀,明天就变了。远的不说,当年评法批儒的时代,跟今天就截然两回事。这样切过来,割过去,如此凌迟古人,少说也是不厚道。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删改的《三字经》,是给孩子看的,所以,必须保证精神食粮的健康。然而,这些著述,在古代也是蒙学读物,里面又没有色情和凶杀,为何这样紧张呢?按照湖北删节者的标准,所谓不科学不符合时代发展,那么估计没有一部古书能够过关,因为古代就没有科学一说。删了“昔孟母,择邻处”,以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字句,好像也不够科学,更不符合时代的精神。现在的时代,人们就是靠学成后的物质待遇来激励学生读书的。反过来,尽管众所周知《红楼梦》和《水浒传》里有不少情色凶杀暴力的内容,但却从来没听说哪个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对它们做过删改。

要想继承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古人有起码的尊重。古人已经作古,无法追究版权,但不意味着后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思,随意删改。觉得古人的著述合适读,就读,不合适,就别读,别动辄弄些删改过的假货,劣等货,非要当成原装的塞给学生。这样,不仅厚诬了古人,而且糟蹋了传统,对读者,即使读者都是孩子,也太不拿人当回事了。这样的话,即使倡导读经者有意传承儒家学说,也是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