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折耳猫作品集txt:中华玉文化与中国当代玉器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5:54
中华玉文化与中国当代玉器市场2009-11-10 10:43:12 来源: 南方网  

——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十五期

 

  时间:2009年10月31日

  主讲人:白描(中国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轻工联合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陈实:各位街坊,各位听众,亲爱的朋友们,“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第十五讲现在开始。今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国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轻工联合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白描。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玉文化与中国当代玉器市场”。

  中国的玉文化有8千年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还要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两种器物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是青铜文化,但是它在清代以后就逐渐消退了;一种是玉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因为玉的美和玉的品质使它成为独特的文化品种。

  大家知道,钻石的美在于它的清澈、清脆、明亮,宝石的美在于它的艳丽多姿,而玉石的美在于它的细腻、温润、纯洁、含蓄、优雅、光芒内敛,蕴含丰富,所以它成为我们中华文化品格的一个象征。东汉许慎说玉有五德,孔子说它有十一德,管子说它有九德。所以,我们中国文字里边以玉为偏旁的字有500多个,含玉的词有100多个,基本上是没有贬义词的。所以几千年来,玉就成为一切很好的、圣洁的人或者事物的形容或比喻,古代有讲“君子比德于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但是从唐代以后,玉就成为一个把玩的东西了,到宋以后它又进一步被商品化。尤其是今天,在市场的环境下,我们看到博大精深的中国玉文化被消解、被庸俗化、被功利化,精神的含量是越来越薄,文化的灵魂越来越显得苍白。那么,怎么样去认识玉文化的传统,怎么样去认识今天的玉石市场,怎么样去辨别玉石的真假优劣。今天就请白院长为我们指点指点,我们在这些美丽的石头当中去发现历史文化的美和时代精神的美,让我们在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和灯红酒绿之中保持冰清玉洁的心灵。

  白院长首先是一个文学家,他在文学界以博学而闻名,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电影、电视文学、剧本、文学评论他无所不通,已经留下了500多万字的作品。我们大家知道,在文学领域有一支队伍特别厉害,它就是以贾平凹、路遥、陈忠实为代表的陕军,白院长也曾经是文学陕军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担任《延河》杂志的主编时,也为培育这支优秀的队伍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现在他又参与领导了中国鲁迅文学院。大家都知道鲁迅文学院是我们作家的温暖的摇篮,许多人都是带着文学的渴望在这里梦想成真。在文学圈子以外,白院长又是一个著名的玉文化研究专家和收藏专家,他研究玉文化已经30年了,他对玉石和玉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而且有着非同寻常的理解和见解,下面我们有请白院长。

  白描:大家上午好。广东不但是一个文化大省,而且是一个文化强省,能被邀请到这里来和大家交流我在玉文化方面的研究、在玉器的研究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中华玉文化与中国当代玉器市场”,今天这个题目我不想摊开,我重点讲两个方面的东西,一个方面是想粗略地把中华玉文化的发展脉络给大家理一遍,让大家明白它是怎么一回事。第二方面我想就大家最关心的,我们目前在玉器市场常常感到一些困惑的问题,就我掌握的情况和大家做一些交流。

  中国玉文化传统的主脉

  第一个题目,我想讲“”。在中国汉字里边,有两个偏旁部首组成的字非常有意思,一个是“示”字旁的,一个是“玉”字边组成的字。在我们现代社会里面,有好多同志把玉字这个偏旁都读成王字,实际上在我们的传统字典里面叫斜玉边,不是王字边。这两个字很有意思,这两个偏旁组成的字在现代汉语里面几乎找不到贬义词,它都是和我们应当遵奉、崇敬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斜玉旁组成的字更是神奇,它很多都很有意思,都是和非常美好的事物关联着的。据专家统计,以斜玉边组成的字达到500多个,而以斜玉边组成的成语或者词语已经达到1000多条,大家可以看看,这是我收集的部分含“玉”的一些词语或者是词汇,都是形容一些最美好的事物,比如说“玉容”、“玉颜”、“玉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等等。

  刚才陈实教授讲了,在中华文化发展历史上,有两种器物曾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国家的地位上它非常重要。一种是玉器,一种是青铜器,这两种器物都是中国的特产,别的国家没有,虽然有的国家产玉,但是在玉器雕琢上非常落后,更没有形成玉文化的体系。这两种器物(玉器和青铜器)并列为国之重器,但是在夏、商、周三代,发展到了鼎盛之后,到秦汉随着铁器的出现,青铜器的地位慢慢地从国之重器退却了,青铜文化也随之中断。

  但是玉器和玉文化一直延续下来。玉器和玉文化一直贯穿下来这个现象,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一个独有的现象,而中国玉器和玉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当中也是一个独有的现象,它是中国的特产,外国没有的。它是一个独有的文化形态。为什么呢?第一,首先因为它很美。我们大家都喜欢,懂不懂玉的人见到玉都喜欢,他的心会怦然而动,这是浅层次的原因。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玉器和国家的典章制度是联系在一块的,它和我们民族的宗教信仰联系在一块,它和人物内心深层,甚至是和潜意识当中的一些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块。所以,这是我的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华玉文化在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构成系列当中,一直是一条主脉,我们中华文化有很多支脉和分脉,但是玉器和玉文化一直是传统文化的主脉,所以这个词定性定得很高。这是我简单地给大家划了一个线条。

  既然这种文化如此重要,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呢?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玉器制作、应用,中国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我们的认识截止到现在还是很有限的,现在这个问题并不不是很清楚,我们的认识是随着考古的发现不断地发展而往前推移的。过去,我们说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玉器制作的历史也差不多也是五千年,后来我们发现了良渚文化,就是在江苏太湖周边地区,也涵盖了上海、浙江周边的一些地区,距今四千多年前到五千三百年前左右的这段历史,在发现了良渚文化以后,我们把玉文化的历史确定为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后来我们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的地带在现在的东北地区,以内蒙赤峰地区为中心,辐射到河北北部,陕西北部等很多地方,以及辽宁和内蒙的交界处。我们发现了红山文化以后,考古学界确定为五千年到六千年的历史。

  这两种文化非常有意思,我们大家看一看,这是良渚文化,大概在四千多年前到五千多年前的东西。这是红山文化的非常有名的一些六千多年前的东西,所以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发现,让我们知道了玉器和玉文化的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大家看到了,这些玉器制作得非常精美,也非常有意思,所以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就是我们的先民们是如何制作这些玉器的。

  玉器发现的过程

  大家注意到这件东西,我刚才把它称作“C形龙”,那么学术的名字叫做三星他拉玉龙,1976年在内蒙古翁牛特其三星他拉村,一位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偶尔挖出来一个像铁钩子一样的的东西,他也没在意,就给小孩子玩,后来才知道是一块玉器,而且是一块很大的玉器,因为在内蒙古地区文物普及的程度还可以。发现是玉器之后,这个农民就交给文化管区的一个干部,他就奖励了这个农民30块钱,就把这件玉器收藏起来了。一直到了1982年,在辽宁省一个和内蒙古交界的地区,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墓葬和祭祀坑,其中一个墓葬在墓主人的胸口上发现了两间制作非常精美的玉石,经过专家考证,这个是距今六千年的红山山民雕琢的玉器,很珍贵的一个东西。这个消息传来后,那个干部他想到了以前那个农民交给他的东西是不是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东西,于是他把它拿到北京,请一个老先生鉴定,这位老先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的会长苏秉奇。经鉴定后,这是六千多年前红山先人们雕琢的最早的玉器之一,一件难得的宝物,最有价值的就是其中发现的龙性物件,是最早的出土实物,于是这个东西就命名为“三星他拉玉龙”,中国所有出土的东西里面,三星他拉玉龙是最早出土的,现在华夏银行的行标用的就是它。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从雕琢工艺来看,红山文化的玉器雕琢已经非常精美了,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玉器雕琢制作的盛期了。那么,玉器雕琢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多少年以来,在内蒙古敖汉旗有一个叫兴隆洼的地方,经常会发现坛坛罐罐,石器工具和一些生活用具,当地老百姓都没在意,甚至都没有报告。他们也不知道那个石头是什么时候的,石头做得像斧头、匕首一样的,有什么价值呢,所以谁也没有在意。到了85、86年,中国社科院会同敖汉旗博物馆去进行文化普查,偶尔发现了兴隆洼这个地方玉文化相当丰富,于是从2001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科学院考古所联合组成一支考古队,对这个地方进行考古,日本的考古队也参与进来了。这就发现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其中有很多精美的玉器。兴隆洼文化的历史是距今八千年前,这是我们现在考古发现所知道的中国的最早的玉器,这个发现不光为红山文化找到了直接的源头,而且一下子将中国玉文化和中国玉器制作的历史从六千年前推到了八千年前。

  大家请注意,我这儿有一个术语,我说以出土实物为依据的中华玉文化的历史,但是我们民间的、传世的,或者是在地面上拣的,我们认为它是一万年前的,比如说在北京的周口店就发现了玉珠,这个玉珠专家鉴定它是12000年前的,但是它不是从有可考的墓葬或者是祭祀堆里面发掘出来的,所以考古学家非常严谨地对待这个事情,根据在墓葬里面藏起来的东西,一块来推断它的源头。所以,我们有出土实物为依据的中华玉文化的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了,我们对玉器的认识也都是随着考古的发现往前推进的。比如说1976年在河南的殷墟发现了一个墓——中国第一个女将军的墓。在这个墓里面一共出土了755件玉器。有两个价值:第一个价值,是刚才说的与红山文化大体类似的一些作品,那个时候有实物出土了,我们定为商代文化,商代的玉器。但是随着红山文化的出现,我们发现它不是商代的,而是比商代早三千多年,这是六千年前的玉器。由此鉴定,古人早就收藏玉器和玉石,而商代的贵族们已经开始收藏红山文化了,生前喜欢的死后为她陪葬。第二个价值,我们过去一直讲,和田玉进入中土,是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距今二千多年的历史,在755件玉器里边几乎有一半是和田玉。在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在当时的中土和西域的来往过程中,这些玉器是怎么传来的,现在还是个谜,但是和田玉进入中原的历史起码又向前推了1千多年的历史。讲这个道理的意思是说,我们对于玉器的认识,不是我们想象的,我们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肯定的结论,只能是考古发现到哪儿,我们才能认识到哪儿,也许我们将来可能还会发现1万年前的墓葬等,这就将给我们带来新的认识。

  玉器功能的演进

  玉器的功能历经了从生产工具、饰物——通灵神器——融入典章制度——人格化符号——除祟辟邪——文玩珍宝这么几个发展过程。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在生产当中发现玉器比石头硬,玉器比石头也漂亮,在那个石器时代是以石头作为生产和生活的工具。玉器既然硬就拿玉器来做成工具,用玉做的匕首比石头的匕首锋利得多,玉器在新石器中期到晚期都是玉石并用的时代。同时,我们的先民们也发现,这个石头也很漂亮,做成一种饰物挂在身上也非常漂亮,所以,在拿贝壳、野猪牙等作为装饰物的同时,也雕琢玉器,把玉器挂在男子或者女子的身上来美化自己,玉器最早的一种功能是很朴素的功能。

  但是,玉器的功能绝不仅仅局限于实用性,我们的原始先民相信鬼神,崇拜祖宗、崇拜天地,他们认为人和天、和地、和祖宗、和神灵、和大地万物需要沟通,沟通就必须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必须是一个最美的东西,于是他们选择玉来作为沟通的中介,所以玉器就成为一种通灵神器。在原始社会以玉沟通天地、敬奉祖宗、敬神侍鬼已经成为一种部落生产生活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的常规。过去不是任何人都能佩戴玉器或者掌管玉器,要么是部落的领袖,要么是部落的巫师或者法师来掌控它们。这是红山文化的两件敬神侍鬼的玉器,一件是红山文化牛首神器,第二件是兽面纹佩,在红山文化里面出了很多单个的这么一些东西,这个叫沟云佩,是由多个部件组成的,所以把它命名为沟云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到了周代礼制基本确定起来了,敬神在各个部落和各个地区,拿玉器作为法器来作为敬神饰物还很不统一,但是到了周代统一起来了。《周礼》里有明确的规定“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龟礼东方,以啻章礼南方,以白虎礼西方,以山蛙礼北方”,就是天地和四方之神。

  人要装饰、佩戴这些玉器也有严格的规则,在古代玉器不是能随便佩戴的,所谓的“匹夫无罪,怀璧乓罪”,玉器象征着阶级、身份、地位,象征着礼制规范。谁戴什么玉是有严格的规定的,所以在《大宗伯》中规定了“以玉作六端,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毂壁,男执蒲壁”,什么样的阶级,什么样的爵位才能佩戴相应的玉器,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等级化的制度。

  到了春秋,孔子觉得那个时代的规定都不起作用,这个社会必须综合治理,其中有一条就是怎么运用玉器来理顺这个社会关系,才能够治理人。但是当时的礼崩乐坏,大家想敬礼就敬礼,不想敬礼就不理会你。而孔子非常巧妙地把玉的人格化、道德化联系在一块。他的学生子贡问他,说老师现在的人为什么那么爱玉?是因为玉少而石头多吗?原话就是说“何以贵玉贱珉”,孔子说不是,他讲了一段话,“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所以它总结了玉有十一德。孔子这个用玉理论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他把玉器从鬼神天命的桎梏下解放了出来,注入了一种理性主义精神,把玉器服务于宗教巫术和王权礼乐的功能转向服务于功德和个人道德。在孔子那个时代,把玉器纳入他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让人有道德、有情操、有操守。

  古人还相信玉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佩戴上玉,把玉石制造成玉器,生活工具或者佩戴的东西,可以增加心理、心灵上和身体上抵抗邪气,除祟辟邪,保佑人的安全,能够求得富贵等等,古人相信这些。在世的时候要用,死了以后就更马虎不得,所以,从周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以玉陪葬的制度。后来在许慎《说文解字》里概括起来说玉有九德。死后用玉,最主要的一种玉器就是玉琀,是死人含在嘴里边,还有是死人握在手里边,还有就是人体上的九窍,特别是一些阶级地位比较高的,他的九窍都要用玉器塞进去。而为什么玉琀的形状是一只蝉呢?因为蝉是非常通灵的。猪象征着财富,人死了之后,手上都要握一只玉猪。我们说儒家非常有意思,在孔子的用玉理论的指导下,以后儒家对玉的解释无不纳入到孔子对玉的解释轨道上去,把玉道德化、人格化。比如说玉蝉,古人认为它是能升天能入地,所以死人嘴里含这个东西是非常吉祥的,是非常必要的,但到儒家的时候就对它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解释。

  东晋的陆云有这样的解释,他认为蝉不在于可以入地、可以升天、可以死而复生,主要是它的品格高尚,高尚在哪儿呢?有五个很高尚的品格:“头有绥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不居则其俭也,应侯守节则其信也”。在死后用玉,古人相信玉也有一种辟邪的力量,如果说玉有法力的话,那古人相信这三件东西法力最大:一个是翁仲,一个是刚卵,一个是司南。秦始皇的手下有一名大将,叫翁仲,很会打仗,他死了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原了,把天下收来的兵器就熔铸成一个铜像,立在咸阳城的门前,就是翁仲的像,由此也开始在玉器里边仿照翁仲来做一个武士的形象,他威力无边,天下无敌,法力当然很大,所以代表它能保平安,所以从汉代开始有雕琢翁仲的传统,翁仲在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青年武士的形象,后来演绎到我们所看到的老人形状。司南本来是侧重方位相当于我们指南针一样的,过去打仗的时候指示方向的,从汉代以后也将这个东西带在身上。刚卵如果大了就不管用了,是很小的一个东西,它一定也32个字或者34个字,写的是辟邪的,等于是一个咒语。我曾经在广东的市场上发现过一个刚卵,一般懂行的人卖价很高,这些东西大家都可以收藏。

  玉器到后来慢慢发生变化,我们前面说通灵神器,后来到等级化、礼制化,再到人格化、道德化,到宋代以后就变成装饰化,往后就慢慢的发展了。宋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宋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王朝,军事上软弱,东北地区有辽,正北地区有金,西北地区有西夏,这些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和它并治,它最后居然向金称臣。北宋政治上腐败,皇帝没有一个有作为的,但是它的城市经济非常发达,它的文化非常发达,比如说宋徽宗赵佶后来做了金人俘虏,在历史上他是个昏君,但是他在艺术上却是个大艺术家,他非常喜欢玉器。到后来高宗赵构也非常爱玉器,后来在朝廷里搞了一个专门加工制造玉器的作坊。所以,在朝廷这种用玉理念,把它作为一个玩赏和观赏的东西以后,民间玉器交易开始了。在宋代之前,玉器是不能在市面上买卖的,但是宋代把这个规矩打破了,玉可以在市场上随便交易,全国玉器的店铺林立,到处可以买卖,玉器的商品化基本在宋代形成了。在宋代开了先河之后,就一直延续下来,到了元、明、清它的发展就非常大。这样玉器礼制的功能萎缩了,通灵神器的功能也萎缩了,装饰化、实用化、商品化就凸显出来了,到了现在这个属性赋予人类更多了。我们广东人看到最多的是貔貅,貔貅传说是龙的儿子,它唯一的用处就是辟邪,在汉代的时候就出现了,在南北朝的时候也很多,就叫貔貅,传说这个貔貅只吃不拉,很能发财,所以现代有很多人特别崇尚这个。

  所以,玉器商品化的属性就越来越突出,概括起来玉文化的发展大体分五个阶段:第一个是神秘化、神圣化,大体在新石器时代到夏、商这个时节是神秘化、神圣化。等级化、礼制化是它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到了春秋是人格化、道德化。到了宋代以后就世俗化、装饰化。到了现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是工业化、商品化的特征就非常突出了,完全是工业化的生产和商品化的流通。

  玉器的摹古、伪古、臆古

  当代玉器作伪、当代玉器收藏热存在隐忧,玉资源保护问题的日趋严峻。摹古,古代的时候也有,清代乾隆皇帝对玉器非常喜欢,后来他觉得有一个玉器沁色不对,就找来一个瑶族人来看,那瑶族人说是假的。乾隆说你怎么知道是假的?他说我祖祖辈辈都是做这个的,就详细的讲了一遍玉器的制法。乾隆才知道这原来是一个仿制品,是现代人做的一个摹古玉器。摹古的原形是元代的一个玉杯,乾隆皇帝听了以后,就写了一篇“记”刻画在这个玉杯上。

  现在市场上做伪古玉器的非常多,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文物出关制度。在广州海关在若干年前,派出所检查出一个安徽旅客带了一件国宝级的玉器出境,人就被扣下来了,把文物拿给有关专家鉴定,专家鉴定说这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后来那个人就辩白说这不是文物,这是我仿制的,你们要相信我。广州海关的检查员就说你回家再给我做一件,后来他又做了一件送到广州来,再让专家鉴定,专家就说这不是看过了吗,是国家的一级文物,后来我们的海关人员才知道现在的仿古水平已经达到这么高了,于是那个人就无罪释放了。类似这样的事件很多,我考察玉器行当,仿古是要下很大工夫,有些秘密是不能讲的。我在我的著作《秘境——中国当代玉器市场考录》里面都记录的很清楚,写他们如何作假,如何抛光,如何过境,我全都知道了,甚至我把他请到我家里面去,要他把配方的法子交给我,但是我想来想去也不能断了人家的饭碗,所以,我们只要在买的时候注意一点就行了。

  对于伪古玉器,我们如果有常识的话,现在市面上非常多,严格的来说是按照规矩来做的。但如何识别古玉?第一个是材质。什么玉材?什么时候出现?什么地方有它?这是一个常识问题,大家一定要明白。比如说红山文化,我现在看到市面上很多红山文化,用料用的都是和田玉,做出来的品相当然好。但是红山文化迄今为止,六千年前没有发现任何一块和田玉料传到红山地区,红山文化如果拿和田玉来做的话,那一定是仿制的。和田玉就是白润、质地很坚硬,大面积开采是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第二个认纹饰,各种玉器有不同的纹饰,比如说红山文化,它不可能像现在的纹饰那么繁。纹饰就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讲究不一样。第三个要看工艺,也就是说工具的痕迹,这个大家必须先了解玉器工具的演进,玉不是刻出来的,玉器是不能用任何工具来雕刻的,玉都是磨出来的。第四要看沁色,就是玉器雕琢成器以后,在存放环境当中,可能给玉沁入一种颜色。古人为了古玉的美丽也做假沁色,但是他用的是人工沁色,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它也做了很多。但现代人做沁色,用的都是化学原料,做得很死,很容易看得出来。第五个是包浆。新玉抛得再亮不会有这种包浆,这种效果。

  中国人爱玉,首先便是玉的突出特性,温润而泽,至纯至洁,美丽,内敛、含蓄、蕴含丰富却不事张扬,这与儒学的中庸主张在本质上是吻合,一致的。爱玉不光要爱古玉,现代的玉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前些日子我参加了中国玉器百花奖的活动。中国有四大名玉,一个是和田玉,一个是独山玉,一个是岫玉,一个是绿松石。

  中国和田玉的出产地在昆仑山,中国历史上有一条丝绸之路,实际上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更早,西域和中原最早进行文化贸易交流的,不是丝绸而是玉石。到了汉代的时候,张骞出事西域的时候,修了一个玉门关。玉门关第一个是为了抵御匈奴的侵入,另外一个就是玉石不能随意流入民间。它也分很多的原料,山料、山流水,最好的料是仔料。古人采玉是非常难的,他们采玉的过程就不跟大家讲了,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古人采玉是赶着牦牛上海拔三千多米高的地方采玉。现在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推动市场的发展,但它也破坏了玉矿,同时采下来的玉也受了内伤。

  和田玉的身价非常高,包括翡翠的身价也非常高,和田玉的价格一直在上涨。现在挖一天相当于过去采一百年,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把河滩地承包出去,人们调集大量的挖掘机械,大规模采挖。有的河滩地挖过以后,又再次承包,因为不甘心,又再来挖,有时最可笑的是,挖出了易拉罐,有时候弄得出了人命,是非常非常混乱的。仔料涨价了,于是市场作假的也很多了。2006年中央下文禁止滥采滥伐和田玉,但是有的地方仍然在疯狂地挖掘,因为仔料的价格涨得太快了,包括翡翠的价格。中国有五大做玉的基地,北京、扬州、苏州、上海、广州。我就跟大家讲这么多,谢谢!

  论坛互动:

  陈实:现在我们就对白院长的精彩演讲做一个总结。白院长给我们讲了很多题目,主要是八千年来的玉文化传统;第二个是玉文化传统里边玉器功能的演进;第三个是我们怎么去认识古玉。我自己听了以后有五个认识,和大家交流一下:第一个就是一个器物要成为一个文化和传统,我觉得首先肯定必须要把它礼制化,因为玉都需要一个礼制化的东西,所以它要成为传统。第二个,通过白院长的演讲,我感觉八千年来,玉文化里边的庸俗化和功利化,和把它道德化、传统化的冲突,我看始终都存在着,只不过现在更加厉害。第三个,我觉得玉文化必须往里边注入文化性的东西,玉文化才能走的远。第四个就是现在仿古水平那么高,不懂行的不要玩。第五个感觉就是古人造假都比我们做得更有人性,这就叫做盗亦有道,现在我们是没有道。今天我觉得白院长讲了玉为什么受到喜爱,并不是像现在庸俗化、功利化这样的,只是为了祈福,为了赚钱,不是这样的,玉有自己的深厚文化内涵。再有在这样一个市场的环境下,我们怎么样去认识和识别。

  提问1: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有什么简单的方法来识别真玉和假玉,好玉和差玉?

  白描:西安的玉比广州贵多了,广州是一个翡翠加工基地。第二个,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假,并不可怕,还是有很多诚信商人,首先它得有鉴定证书,A货这个是不会假的,至于价格高了点和低了点这是一个市场问题,一般都有鉴定证书。因为鉴定证书现在有很多个,这个证书说它是真的翡翠,这就是A货,就是天然的原料做成的。如果它外面加了处理,这个就是经过酸性咬了,经过其他的化学处理,这个都有表示。这是国家规定的,鉴定书的标准,广东和云南的鉴定书是A货,这是B货,一般还是不处理,但是那个检测机构一定要是真的。和田玉是白玉,青海玉是白玉,俄罗斯白玉也是白玉,它在我们国家的国标里都叫白玉,但为什么现在白玉最混呢?它柜台上标的是羊脂玉,有一些是鉴定书上写的是羊脂玉,羊脂玉没有量化标准,任何一个真的机构不可能给你写羊脂玉,羊脂玉实际上就是白玉,为什么说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出产的玉都是白玉,它内部的结构都是一样的,但是它品质的差别很大。和田玉是最好的,青海玉就要次一点,俄罗斯玉也要次一点。这个东西大体上还是不要在商场买。但你要花大价钱,用于投资的话,一定要请一个专家,懂的人去看看,反而不要到大的珠宝商店,不要到商场里去买这个东西,绝对不能。商场里的那些东西,打两折它都有赚的,而且在杀价的时候一定要会杀。你不要看到这个东西,觉得喜欢就正愣愣的看,那他绝对不会给你让价的。

  提问2:玉器发展至今,是否存在着消费者断层的问题,像我们这些年轻人对买玉不感兴趣,您认为这个问题是跟年龄有关还是跟时代有关?

  白描: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这个和年龄、时代有关系,但不是决定性的关系。玉它不是大众的消费品,大家要知道这一点,玉终归是有了一定积蓄以后,特别是玩得比较大的时候才来玩的。现在的80后和90后的积蓄水平还没达到。第二个是我们对玉文化的宣传和传播还有一点滞后。第三个是,现在的艺术品和饰物非常多,也可能从玉器市场分流一部分消费者,这都很正常。但是玉器作为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消费品或者收藏品,它有别于其他的物件无法取代的价值。玉器作为地球孕育的,非常偶尔形成的一块原料,北京一个雕刻大师说玉是大地的神秘物质,现在挖一块,最终就会少一块,它只会减少不会增多,另外它天性决定了,它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古人有一句话,黄金碎了,金盆碎了,分量还在。但是玉碎,以前有一个成语,代表美好事物毁灭了,不可挽回。所以玉器的收藏如果有眼光的话,它作为一种稀有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东西是很有价值的,还有收藏玉器要有一个保值的底线,你买一块玉,卖家给你说的很高,它有四五百年,你上当了,但它是现代人做的,没关系,玉料,玉器本身它很值钱,它是稀有的东西,所以它起码有这个保持底线。

  提问3:北京的一些民间市场,地摊上有没有真的古玉器?你今天讲的是中国的玉,那么缅甸的玉怎么样呢?它和和田玉的价值相比又如何呢?

  白描:地摊是一个交流的渠道。在80年代,我开始搞收藏的时候,基本作假的人很少,他没必要作假,现在依然能够买到很多很多的老玉,是老玉的不一定很值钱,因为还有很多的因素在制约着它,像品相、年份、玉质、沁色、材质等。另外我们民间有一支队伍,专门的人员很多,喜欢到民间到处收藏这样的宝。第三个,假玉绝大多数,90%以上都是行货,玉器无所谓真假,只要它不是拿石头、玻璃做的。翡翠非常复杂,真翡翠有老坑,有新坑之分,老坑只有八个,这是有区别的,还有一个翡翠周边的衍生物,叫做水墨子,在缅甸的西北部,还出产白玉,我们叫缅玉,翡翠就是翡翠,翡翠一般不叫缅玉,缅玉是指缅甸白玉,它的翡翠和白玉都不能说是哪个贵哪个贱,关键看品质,相反的一吨重的一个翡翠原料,水头不好,种也是石灰种,色也不行,可能没有人家一小块玉值钱,主要要看品质。

  提问4:广东的玉器市场有没有一些什么特殊的地方,规范程度怎样。对于假货,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政府或者行业协会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

  白描:广东的玉文化一直延续不衰,在文革时期,广州这方面破坏的可能有,但是不大。改革开放以后,玉文化的复苏,最早传播是由广东传起来的,所以广州玉文化可以长久不衰,广州在清朝的时候也曾经出过一个很大的玉器,所以广州人最爱的是翡翠,因为它受港台的一些影响。广州的玉雕是五大中心之一,它接触新生事物很快,我们的传统玉雕,是拿石头找工具,工具在转动,人手拿着石头磨玉,广州最早的制作方法是石头不动工具动,干活的速度是大大的提高了,特别是为雕大型的摆件带来了便利。

  另外一个就是行业自律的问题,这次在2009年行业协会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部分厂家目前是A货就是A货,是B货就是B货,主要是玉商骗人,还有原料商骗人,赌货做假就非常多,门道也非常多,因为现在材料可以作假了。翡翠作假,特别是赌石作假,玉器做假有经验的一看就看得出来,但是原料作假却是防不胜防。还有一个东西比如说,翡翠的原料有些是黑沙皮,有些是黄沙皮,因为赌货都是有皮子的,跟咱们买西瓜一样,这样就出现了赌货。这些做假的多了,就要有经验,还有一个是要有玉德。真正的白玉成品,据我的理解,那是没有什么风险的,翡翠的成品风险也不大,但不能一点常识也没有。我们学会能做的工作就是给大家做一些知识普及工作,通过网络、电视给大家做一些普及,有一些东西要看实物,看了实物,真假一下子就出来了。

  陈实:有人说玩玉、古玩等等之类的东西,它是有缘分的,这个有道理吗。

  白描:我给大家提一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普通的爱好者,或者普通的消费者,你想佩戴,或者觉得这个有意思,这个东西值得收藏,不太伤筋动骨,可以买一个,但是刚开始进入这个领域,大家千万不要沾手高古玉,因为材料工艺太复杂了,你需要补的课太多了,老老实实的玩,老老实实的学。第二个,有时候玉真的是有缘分的,但是我们的玉商们常常利用这个来忽悠大家,买玉当过程中千万不要相信任何故事,故事说的越天衣无缝越不要信,真玉无言。

  提问5:经过专业鉴定中心鉴定的玉,有人还说是假的,这块玉还是有问题吗?

  白描:它凭什么说是假的?和田玉鉴定时间有问题,因为国标可能滞后了,国标里只能是青海料,俄罗斯目前也出白玉,内部结构都一样,我们的国标都是白玉,有一些出了地方的标准。你应该相信鉴定机构,和田玉拿在手上一看就看得出来,有时候我们就怕这半瓶子醋,认为自己懂一点敢出钱,结果常常会上当。其实玉的品种非常的多,和田玉其实也不一样,从东边格尔木到西边的叶城,东西1100多公里,都出产玉,但是出产的玉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白玉。山料,仔料只能人眼看出来的,所谓很好的仔料它的表面很像人身上的皮肤一样,有了呼吸孔,用眼都能看得出来,跟我们看老古玉一样。山料磨光,磨成仔料,也没有那个形状,一看,从细腻的程度就能看出来这是不是仔料。所以,市面上现在做假皮子。如果真的是仔料,根本不用做皮子,也很值钱,但是在山料磨光做仔料上可以做假皮子。这个肯定就是假料,用乳化玻璃加铅粉,这个一定有毛病。一个如果加工不细的话,肯定有气泡,和田玉是绝对不会有的,但是它是假的就有。第二个是加工痕迹上,一定有石英的痕迹,抛光抛的很细,看不出来,但是如果有痕迹的话,在阳光下一定闪烁着光泽,一定是石英的光泽,不是玉的光泽。为什么要用乳化玻璃加铅粉呢?第一个,比重没有那么重,第二个铅能遮蔽它的避光性,和田玉讲究油性,油性是最好的玉石,不能太通透。翡翠讲究水油,越通透越好。

  提问6: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白描:这牵扯到物理、化学的层面。比如说,翡翠形成在高压低温的状态下,它是一种叫做灰石,与碳酸钙类似的,我不是很清楚物理方面的东西。在矿质学里分了一种挥石类,和田玉叫闪石类等等,在矿物学上它有它特有的专业词,它的成分要在理化层面上来说,古人是不认识这些的,这是现代地矿学里引入的概念。古人把翡翠叫硬玉,和田玉一直叫和田玉,和田玉是国玉,翡翠在清末以下,觉得它比和田玉要硬,于是就把翡翠叫硬石,和田玉就叫软玉。

  陈实:您今天讲了这么多的玉文化,我就想你能不能用两三句话来给我们总结一下,什么叫文化?

  白描:一个民族,在宗教信仰、民风习俗、语言文字方向,大体说都形成了一种共识性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某一个民族的文化,某一个区域的文化,并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就是说起码它要有一个价值观、信仰、语言、习惯等相类似的东西。我们的文化有很多的概念,我说的玉文化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仅供学术参考!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