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动铁耳机推荐:飘在空中的气球——与艺术无关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1:31:37
飘在空中的气球——与艺术无关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发布时间:2011-06-14 来源:艺报网 责任编辑:一廿 浏览次数:38

       黎明前的地平线上的曙光已慢慢升起,照耀在我们的精神之路上。一种新的生存形式已在华夏大地上的古老而残败的园林上确立!
                                             ——圆明园艺术村自由艺术家宣言


       1989年,一位名叫宋伟的快餐连锁店老板出资五万元资助了中国首届当代艺术展,收购了王广义、张晓刚、丁方等人的作品。王广义的《毛泽东NO?1》卖了一万元,据他回忆当时拿钱的手都抖个不停,展览结束后,拿着钱带着刚出生的女儿,平生第一次坐飞机飞回珠海。然而,回到珠海后,王广义很快便发现自己闯了大祸。在当代艺术展上他展出了三幅“打格的毛泽东”的作品,将九宫格保留并突出在毛泽东头像的外面,以表达“用打格的方式将领袖从神拉回到人”的想法。这幅画的敏感性不言而喻,《时代周刊》刊登了这幅画,记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这张作品做出了解释,这一下产生的影响已不是王广义所能控制的了。终于有一天,珠海的有关负责人找王广义谈话,向他摊牌。王广义只好辞职。辞职后带着妻女辗转到北京的王广义,开始了一段潦倒流离的日子。
         1982年的张晓刚从四川美院毕业时,他的同班同学罗中立、程丛林、高小华等人因为“伤痕美术”的作品已经成名,但张晓刚天生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没有好感,倒是对西方现代艺术极有兴趣,每天用一个小本子临摹印象派的作品。然而,毕业后张晓刚就陷入了茫然。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昆明等待分配工作,找不到要人的单位。“那时整个社会的环境和价值判断还是一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连乡土艺术都算前卫的,像我们这样喜欢现代风格、表现主义的东西的话就太前卫了点。我参加云南省美展都很危险、很困难。”张晓刚他们这一帮穿牛仔裤、留长发的人感到了作为“社会边缘人”的孤独。“当时生活太乱,包括价值观、情感都是跟社会要反过来,心态也特别乱,我有一种掉进自我膨胀的深渊的感觉。因为几年过去了好像也没什么发展,什么也没有。”正是在这种孤独和苦闷的情绪下,一群人只好喝酒找醉,因为酗酒张晓刚最终进医院住了两个月。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爆的起点是1993年。那一年,由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张颂仁、栗宪庭策划的“中国新艺术展”在香港举行,展出了中国内地50余位前卫画家的200余件作品。这个展览后来又巡回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吸引了西方的巨大关注。同年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上,更标志着其走向国际市场。1993年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在商业市场上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快速成功,当代艺术作品出现了三级跳式的价格高涨。
        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兄妹》2004年拍出44.52万人民币,而《血缘同志第120号》2006年拍出97.2万美元;《家庭肖像》2007年以496.9万美元的价格成交。
       曾梵志1991年初次卖画,要价2000元人民币,对方付给他2000美元,让他大吃一惊。到2005年春,他的一幅《协和医院三联画》拍出114万港币,2007年秋,另一幅同名画作拍出了570万美元。
曾在圆明园画家村里晃悠的方力钧1989年第一次卖画,每张100元兑换券,1992年,他把几张素描“批发”了4500美元,2007年11月,他的《系列2,no.6》以407.3万美元成交……
       看着这一串串令人目不暇接的数据,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谁是推动了当代艺术价格的如此暴涨?尽管有些难堪,但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火爆的背后总是闪烁着一些境外藏家或是艺术投资机构的身影。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发展,大体有两波外来资本影响或干预了中国艺术市场。
      第一波外来资本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群体的时间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受益群体以国画家为主,收藏家大多是欧美及东南亚华人、中国港台人士。改革开放初期的“当代艺术”家们实质上根本没有“市场”这一概念,作品的交易是由收藏家和画家直接沟通完成的,因而成交作品数量较少。虽然在理论方面有美国科恩夫人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分析和解读,交流方面有198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联展”,但基本上参与市场运作的艺术家仅仅是在中国属于“主流”的一小部分。尽管如此,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小视,通过与外来收藏家的交易使这些艺术家们脱贫致富,进而对整个中国艺术界产生了冲击,直接吸引了人们对当代艺术商业价值的关注。
        而第二波外来资本进入中国的时间是九十年代后,主要参与市场运作的是当时的“先锋画家”。他们在被海外市场关注之前,在国内几乎属于无人关注的边缘。这批“85思潮”后逐渐兴起的“先锋画家”有着迥异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在技法方面抛弃了前苏联绘画风格,转向从西方现代艺术中寻找新的血液。部分艺术家开始抛弃传统的写实或抽象技法,转向一种类似图腾崇拜的波普艺术,所创作的作品也以艳俗、讽刺为主。
       如果说第一次外来资本进入中国是锦上添花,那第二次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雪中送炭。对那些生活艰难,无人理解的画家而言,外来资金的注入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85思潮”后兴起的当代艺术,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的真实思考和探索中国油画发展方向的实验,一直因为一些政治、社会原因被主流艺术界所忽略。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困惑、迷茫和反思使这些刚刚接触中国的海外收藏家眼前一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多的外国主流收藏家、金融机构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1998年在欧洲大型拍卖会上,佳士得首次在伦敦拍卖了叶永青、林蔚、张晓刚、王广义等人的系列绘画作品,虽然价格不高且大量流拍,但至此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与世界艺术市场接轨。此后经过大约5年时间的酝酿,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进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暴涨期,从2003年至2011年短短的八年间,当代艺术市场交易总量翻了数十倍。
        中国当代艺术不寻常的火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是一个外来资本带动国内资本共同运作的结果。初期以海外资金为主力,精心策划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高度的国际化、商业化,随后经过有计划的国际性学术包装,于2006年起在短短数年间猛然把一些年轻的当代中国油画家作品由数十余万的价格水平推上数百至数千万元的高度,最后由欧美及国际金融界的投资基金、拍卖行积极参与和呼应,形成了一波强大的国际力量,掀起了一股罕见的“中国当代艺术”高峰。随后中国艺术产业的相关人士,抱着投机心理,做出了一个被动呼应的资本对接,由参与到接盘。中国艺术市场正是在这种资本对接的背景下,自发盲目无序滞后的组建了起来。
         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到底有没有合理的市场体系?答案是否定的。外国资本投入当代艺术后,随着作品价格的不断持续上扬,国内资本更多的将艺术作品视为一种炒作和投资的工具。世界上一小撮人玩的游戏影响了中国的一小撮人,加之政府对艺术品交易实际所持宽容态度,这让更多的投机者认为有利可图,无论是外来资本还是国内资本一窝蜂的涌入当代艺术,把好好的一个艺术圈硬是变成了个名利场,作品的艺术价值不断削弱,投资价值不断上升,投机者们你争我夺的拼命圈钱,看似火爆的艺术市场就这样形成了。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不到三十年,艺术市场构建不到二十年,作品价格增长幅度如此之高,拍卖公司拍卖额提升如此之快,在长期缺乏良好社会文化基础和市场准备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市场上火爆的依旧还是那些外资牵头、内资接棒炒起来的“名家”作品。在很多执着认真创作的艺术家无人问津、穷困潦倒的同时,有些艺术家却把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了车间,批量作画,以名气换财富,这一理念也渗透到艺术的价值观念中。
       在这样的局面下,某种固定的模式和风格逐步成为市场上被持续追捧的对象。原本非常富有原创性的艺术家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维持与经营自己相对稳定的作品语言,许多成功者在自己有限的地盘上徘徊不前,作品符号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思想被大大稀释,而敢于尝试全新可能性或者大幅度转变创作语言的成功个体开始越来越少,画家的水平每况愈下。2008年的金融危机早已给我们敲响警钟,当代艺术市场的硬着陆是无可避免的,如今尤伦斯走了,至此,西方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追捧炒作高峰已经过去。
       现在我们要感谢尤伦斯,抛给了我们一个残酷的问题:当资本抽离后,艺术的本质应该是什么?美术史上会留下那些作品?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史都是由作品的艺术价值为依据而决定的,让历史成为裁判,定义作品艺术史地位和文化价值。这一点是不可改变的,无论如何,也不论社会处于那种制度和特征,艺术品都不应该由它的价格来决定其艺术价值。盛极而衰,经过一轮资本洗礼,当代艺术市场的确到了该重组的时刻,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不应仅仅是一群荷包丰厚的投机者以及一堆流水线上生产的艺术品。在这个与艺术无关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中,中国当代艺术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