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电焊:同学群的尴尬论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08:47
                             同学群的尴尬论朋友

       当今世上,没有比同学、战友之间的感情更弥足珍贵的了。同学之间,同窗多年,每个人的脾气秉性都了然于胸,尚且还没经过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涤荡,保持着一份纯真和自然。毕业之后,各奔东西,辛辛苦苦地过生活。多年以后,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大都慢慢地没了音讯,至多也就与三五个关系不错的,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但如果哪一天,在某个地方,与多年未曾谋面的同学不期而遇,蓦然重逢,激动的心情不难想像。欣喜过后,除了聊聊近况、家庭、孩子及其他同学以外,也许就无话可说了。

       毕业二十多年来,我与外地同学很少联系,虽然他们一旦有事情需要我帮忙的话,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前段时间,一同学拉我进群,开始的时候,各地的同学都很热心,一登录便会热情地打招呼,快乐地拉家常;可时间一长,便慢慢地或是隐身登录,或是干脆销声匿迹了。现在除系统借某个同学之名发些无聊的信息之外,半月甚至一个月后,也不见得有提示音了。看着一个个曾经熟悉的名字,黒白的头像,我在暗怪那位同学多此一举之余,细细想来,实际上这都是正常的。试想,现在每位同学都有自已的一番天地,他的圈子你我不知道;而我的呢,他与你也不见得知晓。顺理成章地说,见面之后就寒暄,寒暄之后归平静,平静之后便无语的情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必然结识一些新的朋友,而老朋友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彼此相忘于江湖,也就不足为过了。鲁迅先生曾赠瞿秋白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朋友是这样,同学也是这样,过犹不及,不可强求。
      可是我还是固执认为-------同学朋友是个金字塔般的耸立,我不喜欢虚伪,在同学朋友间没直话,那真实究竟去哪里?

      古人云:生活便是刨吃刨喝刨着朋友的过程。我想,这刨吃刨喝应该是指满足物质需求的过程,而刨朋友指的是更高一层的精神追求,古人这话无疑是在强调朋友的重要性,他认识到了友谊于人同温饱一样不可或缺,这便是其深刻睿智之处。是啊,有些时候,有些场合,与亲人在一起太过凝重,与爱人在一起太过诙谐,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朋友。然而,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谱,他们清楚哪些朋友是办事时能“用”到的,哪些是可以一起做伴的,哪些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交往的。朋友之远近亲疏,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此若做不到心中有数,而把友谊经营的一塌糊涂,这人这辈子也算是白活了。
   在我的世界堆积起来的诸多朋友,如一座金字塔般高深莫测,但静下心来思索一番,其实朋友也是分三六九等的。我把朋友的最高境界称为“神友”,即精神领域的朋友,无异于古人所说的知己。她们中有的和我的社交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有的甚至与我的社交圈绝缘,正因如此,我们之间不掺杂太多世俗的东西,即使有物质上的往来,也是为表达彼此的感情服务的。神友之神在于在精神交流与情感沟通等方面,她们往往有着超越众人直达你内心深处的力量。与神友相遇、相知,实乃人生之幸事;与她们沟通心灵,更是酣畅淋漓、痛快之至,大家畅谈己见、各抒己情,时而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时而心有灵犀相视一笑顿觉各有所获,此情此景,岂不快哉!人生的快乐与感动在此刻升华到极致,成为记忆中的永恒。然而,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样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故一生拥有一两个已然不易,所以还是珍惜每一份缘分吧,切勿让吾之神友擦肩而过,酿成终生大憾。
  神友难得,好友却不难求。好友在我心中的位置仅次于神友,我们的友谊可能形成于小学、初中、高中,抑或始于大学,当然还有可能来自于校外,比如儿时的玩伴,偶遇的路人和同乡人。之所以称之为好友,是因为相识以来彼此感情真挚深厚,沟通坦诚顺畅,大家能够同甘苦、共欢乐。她们是你开心时和你一同开怀大笑的人,更是你悲伤时用话语和行动帮你抚平伤痛的人。这样的朋友始于交心,值得一辈子以心换心。然而,当大家各奔东西,逐渐融入社会,这份友情就要面对时间距离的考验与现实的猛烈冲击,有时好友之间也会有物质往来,身处社会也难免会有世俗的加入,此时若不用心经营,过多地掺杂物质和世俗的虚伪做作,迟早会让真情变了味。这类好友此一生中若能拥有十个八个,这个人做人便是成功的、足够真诚的,这样的自我才不会在现代社会中轻易迷失,这样的人生才算充实。
  第三类便是朋友,称朋友就说明感情基础还是有的,班上的同事、来往的客户,若互有好感都有可能成为朋友。朋友之间世俗的东西不可避免,物质上的往来可能还很频繁,但只要有真情在就无愧于朋友这沉甸甸的两个字。父亲年轻时的朋友便是如此,虽时常有事相求,但有空大家还是会聚在一起畅谈当年一醉方休,这样的真性情令人感动。朋友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在少数,少则七八十,多则几百人,亦不可或缺。
  然而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喧嚣、酒池肉林的诱惑让人们的内心变得千疮百孔无所适从,于是,世人把真情藏在了心底,冷漠便开始肆意横行,前面提到的用来“用”的朋友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成了常客。每每听到旁人窃语,那个人得交,干什么什么事儿的时候能用上,我的心里总会有猛的一阵寒噤,开始时觉得不可思议,后来回过头来想想,他很现实,可能是我太理想化了吧,但其做法恕我实在不敢苟同。试想交友之初便怀有如此强的功利目的,朋友在他那儿如同消费品一般,买来,用完,扔掉,这样的交往恐怕是对神圣的友情的亵渎,无论对于利用者还是被利用者都是种莫大的讽刺,数数酒桌上的阿谀奉承互通有无背后还剩下几分情意!唉,感叹,如今社会上这样的“朋友“可能还很多,甚至在某些人的人生中充当着越发重要的角色,这不可谓不是物质社会飞速发展的悲哀,更不可谓不是精神文明建设之桎梏,感叹,用途第一、感情靠边站的潜规则在现代社会无孔不入的渗透恐不是我辈能遏制得了的。
   同学!!! 神友、好友、朋友与“朋友”五者编织成了我完整的人际关系网,更准确的说是前四者,因为“朋友”在我这里尚未出现,我甚至一辈子都不想让这种人出现在我的世界。我耻于成为利用者,更不屑于成为被利用者。朋友若堆积起来,远远观之,如同一座金字塔般,由少到多,由高贵到低俗,孰需用心珍惜、孰需努力经营、孰需把握尺度、孰需保持距离,一目了然,顿觉心里敞亮了许多。愚认为,人生在世,乃为一“情”字而活,为金钱等身外之物所累实非明智之举。友情之伟大与神圣就在于,彼此以诚相待,无所求,交友交的是个真性情,如若不然,人生难免会有遗憾。

      坦言至此,尾加一句:同学朋友是花丛,你我皆是里一朵!

                                          好花也要绿叶扶,荣誉是靠大家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