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欧姆龙待遇怎么样:潸然泪下:让人老有所依,比立一万座孔子像都管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2:11:01

潸然泪下:让人老有所依,比立一万座孔子像都管用

鼎盛军事网 2011-02-10 15:17:15 来源: 乌有之乡 鼎盛论坛  网友评论 核心提示:“老有所依”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属于“想蕴”。而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之所以能够激起这么强烈的共鸣,实在是因为“老有所依”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想蕴资源)。   最近旭日阳刚这对农民工组合,他们在出租屋里面光着膀子演唱《春天里》这首歌曲的视频,“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也包括不少外国人),甚至连省委书记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农民工的这首《春天里》视频,到底蕴含着什么东西,以至于引发了整个社会的追捧?从“感动”这个词出发,我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视频所蕴含的“五蕴资源”。所谓“感动”,因“感”而“动”,“感”是受蕴,指感官接受到的信息;“动” 是行蕴,指人对这些信息作出的“外在反应”。《春天里》这个视频,有很多出外打工者非常熟悉的符号:简陋的出租屋,凌乱的架子床,纸糊的墙壁,灰暗的布帘,斑驳的铁门,矮方桌,小马扎、啤酒瓶.......,视频上的这些背景“符号”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无一不彰显出房子主人的生活,原本想在“生活”前加 “苦难”两个字,但一想想这样的生活是何其普遍,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这样活着,实在不忍心在这些人心里再蒙上一层苦难的阴影。几年前当代的孔学大儒于丹小姐(非指“失足妇女”),呼吁人们将“苦难”煮成“茶香”,粗看似乎颇有道理,细想则会让人不寒而栗。老僧非常讨厌孔儒们的矫情和虚伪,别人在经历“苦难”时,孔儒们却忽悠人说今后这一切都会变成“茶香”,让人安心的呆在炉火上,温良的等着自己被熬成“茶香”。孔儒用心之刁毒,由此可见一斑。鲁迅于礼教之中只看到“吃人”两个字,作为后人,我们更应该看出他们是如何烹煮之后再吃人的。人们看着的是旭日阳刚的视频,感受到的却是自己的生活,相似度越高,感受就越强烈,激发起来的感触、回忆、想象等思想活动就越丰富,从而对“旭日阳刚”他们的支持度就越高。当然,这些只是视频背景信息给人的感动,真正打动全中国的却是他们呐喊出来的一句歌词:“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老无所依”,正是这个时代的群体焦虑。

   “老有所依”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期盼,属于“想蕴”。而旭日阳刚的“春天里”之所以能够激起这么强烈的共鸣,实在是因为“老有所依”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想蕴资源)。除了公务员这个群体之外,几乎所有的人(无论贫富)都对自己能否“老有所依”持怀疑态度。以前有“养儿防老”的说法,而当下的现实却是“养儿啃老”,何况还有计划生育政策挡着呢,中国的老龄化已然来临,“老有所依”实在不易。穷人自不必说了,富人实际上也对自己拥有的金钱是否足够让自己“老有所依”缺乏自信。所以,凡是不是公务员的人们,都只有一个念头,挣更多的钱,占有更多的资源,为自己的未来留下一点保障。很多人削尖脑袋想挤进公务员队伍,所求无非就是一个“老有所依”的保障罢了。当然,“老有所依”的实质是对未来的保障,而不单单是指退休养老。那么扪心自问,我们现在对自己的未来有把握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人这么勤劳,是世界上人均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实实在在的“人均”第一啊,这么大的人口基数要取得世界第一真不容易),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了三十多年,怎么反而搞得大家对未来那么恐慌那么无助呢?“老有所依”在当下中国成为稀有资源,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本来就是设计师们设定的计划之一。

  当年“计划经济时代”,让人“老有所依”是每一个“单位”的天然职责,当然,也是后来改革大师们口中的所谓“包袱”。那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个“单位”,无论是村委会、居委会或者工厂、商店、机关,统一的“马甲”就叫“单位”,不同“单位”享受的社会福利略有不同,但与现在相比,那时候的差距并不大,大大小小的单位拥有相似的组织架构,涉及到“老有所依”的科室主要包括“医务室”、劳保科、人事科、工会等,只要条件许可,大多数单位都会有老年活动室,里面象棋、扑克、门球等老人娱乐工具总会那么一些,退休的老头老太们往往会聚集在哪里耗时间。关键的是这一切都是免费的,那时候还没有“消费娱乐”的概念,每到端午、重阳、中秋等节假日,单位会为退休的人组织茶话会,春节时单位大大小小的领导都会给退休“职工”拜年(注意,是职工啊,而且往往是所有的退休职工都会有人专门拜年),现在中央领导的下基层拜年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很不“与世接轨”,建议今后“普世”领导最好带着家人去北戴河、九寨沟这类风景名胜地过春节,就象奥巴马带着家人去戴维营度假一样,这才算是有彻底 “接轨”的派头。那时候,即使退休的职工去世了,单位往往也会组织召开追悼会的。以现代企业家的眼光来看,那时候的“单位”领导可真累啊。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是很累的。后来,改革了”小岗“啦,砸“三铁”了(最终只砸了工人的铁饭碗、铁工资,涉及到领导的铁交椅却巍然不动),不“养懒人”了、下岗啦、重头再来啦。于是,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人都“老有所依”,人人都对未来有把握,那不就是“养懒人”嘛?那还怎么激发“效率”呢?就是要逼得大家都对未来很惶恐,这样才可以逼着每个人都去“竞争”,每个人都去“抢”,都去“逮老鼠”,于是社会整体效率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这就是某些人头脑中的改革方案。所以,旭日阳刚能有今天的爆红,那还得好好感谢当年的“地雷阵”,如果没有他当年勇敢的“砸三铁”,工人们还有“铁饭碗”,“老有所依”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

(鼎盛军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