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机会来自何处(走向成才的指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38:18

 机会来自何处(走向成才的指导)

  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战胜困难、抓住机会不能靠侥幸,幸运之神不会永远照顾你,想要不被判出局,想要获胜,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坚持为自己加重。当自己变得强大时,困难就会不堪一击,机会也将接踵而来。

  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你可以学习任何一种必要的技能。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成为各种类型的人才,比方说:熟练的打字员、电脑高手、优秀的谈判者或者是超级推销员。你可以学习在公共场合进行演讲,或者是熟练地进行写作。这些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一旦决定掌握某种本领,就要把它作为优先事件来安排。

  学识越渊博,你就越自信,对自己的工作就越有把握。同样,你做得越多、任务完成得越出色,你的能力也就越强。

  在IBM,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特殊时期从事职位的不同,不断给自己补充新知识,这些新知识不仅仅指的是必要的技能知识,同时还有一些如何与人沟通,如何管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等多方面的软技能。在IBM,被聘用的员工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人,但只要你是一个非常努力学习的人,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工作范围的需要,你就能把握职业发展的机会。

  作为职场员工应该体会到,自己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70%的是在工作中学习获得的,20%的是从经理、同事处学到的,剩下的10%是从专业的培训中获取而来的。可见,在工作中不断地更新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汲取各种养分,对一个职场人来说至关重要。

  员工的学习渠道应该至少有三种,一种是“学习与工作分离”,一种是“在工作当中学习”,另外一种是“把学习放在工作中”。对一个公司来说,合格的员工是那些能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欠缺,并努力在工作中弥补自己所欠缺知识的员工。“在工作当中学习”和“把学习放在工作中”是两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们能使承担某项业务的“门外汉”最迅速地转化成“合格者”,并最终成为一个很“专业的”人才。通用电气的部门经理亨利劳森就是通过在工作中学习从而提高能力的典型。

  亨利劳森刚进入通用电气时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对朋友乔治博罗说:“我的上司一点都不把我放在眼里,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乔治博罗推心置腹地说:“我建议你把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再辞职不干。要知道公司是免费学习的地方,你什么东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

  亨利劳森从此痛下决心,默学偷记,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几乎掌握了公司所有的业务流程,对各个领域都了如之掌,

  一年之后,上司对他刮目相看,不断加薪,并委以部门经理的重任,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再也不说什么拍桌子走人的话了。

  亨利劳森从对工作的愤愤不平到被委以重任就是不断学习、提高能力的结果。

  只要有能力,任何人都不会看轻你。不要一味地抱怨上司对你的不满意,多从自身找原因,认清自己的形势,发现你的不足,虚心学习,提高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能力是自己所学的知识、工作经验、人生阅历和长者的传授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是和真正不断学习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能赢在各个起跑线上。

  向不同行业的人学习,并不仅限于了解一些材料,如果你是一个交际高手的话,你还可以了解到其他行业的基本知识、行情乃至操作手法等。而获得这些信息的过程,可以是询问,可以是讨教,乃至是争辩等等。

  其中询问是一个好办法。询问能把对方提升到“专家”的位置。大多数人都有虚荣心,好为人师,对于别人的发问,一般都是持欢迎态度。譬如当他在公众场合受到注意时,更是恨不得把所有的时间包下来,好好讲个痛快,以展示他的学识与口才,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做一回“明星”。

  向对方讨教他那个行业的知识——他最拿手的知识。这样的话,你获得知识的效率就会很高,比自己慢慢翻书来得更快更专业。跟许许多多不同行业的人交往,并从他们口中获得许多重要知识,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深入了解而且博学的人。这对你的人生是有着很大裨益的。

  学无止境。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原来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如此的广博。就像你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强健自己的肌肉一样,你可以通过脑力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智力。除非你为自己的想像力设置限制,否则你的成就将会是无法限量的。

  下定决心,今天就制定一个“自学”计划。在工作方面,做一个勤奋不懈、孜孜不倦的“学生”。对于职业而言,学习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实现员工成长的必要一步,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那么就不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下一个新的开始,最终等待我们的只能是一个不圆满的句号。不管我们过去一个阶段的事业成功与否,如果谈不上成功,那我们就应该以坚定的信念和大无畏的勇气开始新的征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我们的新事业;如果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次成功,那么我们将要在成功的基础上迎接更伟大的成功,新的事业已经开始,它的起点就是上一次的成功。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保持学习热情的必要条件。员工进入公司必须明确职业生涯目标,列出自己的成长规划。有了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就有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遭到挫折和失败时,会不断的改进,调整自己的状态迎接挑战。常言说:目标决定方法。一个生活、工作没有目标的人很难成就大事业,超越竞争。有了目标便有了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才能不断鞭策自己保持持续学习的热情和习惯。

  公司需要以远景规划为指导。因为这种远景规划指明了公司前进的方向,明确了公司的目标,统一了公司的行动。它同样适用于个人。然而,个人的远景规划更具有主动性,因为制定它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它只属于你一个人,所以它更能激发你的行动,并促进你成功。

  坦诚地说,我们许多年轻人,大多是茫然的。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可以想象,这样的年轻人,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

  也许你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创造性地、自动自发地工作。有时候,许多人固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的,可是,你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你们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你们对工作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你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你们只不过是在“过日子”或者“混日子”罢了

  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让自己既能够安下心来在目前所在岗位上积累经验,又能促使个人的职业发展曲线保持上升的趋势。当你为自己设计职业规划时,你首先要充分运用自己聪明的大脑为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规定一个有条理的时间计划表,即为自己的人生设置里程碑。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比如问问自己未来几年的事业目标,或者自己最想在哪些行业做出哪些成就等。分析自身需求时可以不加限制地考虑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给自己的头脑留下充分的空间。

  分析完自己的需求之后就应该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性格、所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成长道路上可能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等问题。记住:分析这些个人情况时,一定要结合所在公司的具体环境一起展开,比如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等。

  按时间长短来分类,这些具体目标应该既包括你的长远目标,也包括你的短期发展目标。通常人们都是先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期目标,然后在这个长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各项短期目标。

  如果按照目标的性质划分的话,这些具体目标也可以分成两种,即规划自己的外在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职业生涯目标。所谓外在职业生涯目标,指未来期望的职务目标、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所谓内在职业生涯目标,指要求未来具备的观念、能力、成果、心理素质、知识体系等。值得注意的是,外在目标是内在目标的表现形式,内在目标才是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仅仅注重外在职业生涯目标的设计,只能使自己陷入急功近利和虚荣浮躁的泥淖之中。

  明确地设定实现目标的期限,设定具体期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

  当你科学而严谨地完成这几步之后就应该付出全部努力开始行动了,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你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得到改进,因为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最好的,只有愈来愈完善的。

  总之,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既能够让自己安心在目前所在岗位上积累学习,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避免盲目跳槽,同时又能促使个人的职业发展保持曲线上升的发展趋势。

  应该明白,那些每天早出晚归的人不一定是认真工作的人,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不一定是优秀地完成了工作的人,那些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的人不一定是尽职尽责的人。对他们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逃避,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的那么多、那么好。对每一个公司和上司而言,他们需要的决不是那种仅仅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能够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

  成功取决于态度,成功也是一个长期努力积累的过程,没有谁是一夜成名的。所谓的主动,指的是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以及拥有“为了完成任务,必要时不惜打破常规”的智慧和判断力。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那些成就大业之人和凡事得过且过之人的最根本区别。

  明白了这个道理,并以这样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工作就不再成为一种负担,既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落吧。在各种各样的工作中,当我们发现那些需要做的事情——哪怕并不是份内的事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发现了超越他人的机会。因为在自动自发地工作的背后,需要你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得多的智慧、热情、责任、想象和创造力。

  发现工作的价值

  过去成功与否都已经过去,无论是失败的压力或者是成功的喜悦都只会化为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在失败的自责中埋头忏悔,还是在成功的喜悦中幸福陶醉,都不能为我们带来新事业的启动,更不能令我们在事业的道路上获得成长。无论成败全都要归于零,以崭新的面貌和全心全意的努力来面对前面更高的山峰,惟有如此才能使每一次成功为下一次成功提供最坚实的基础,使每一次失败为新事业的开始提供最深刻的经验教训。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你是否也像任何人一样渴望成才、成功追求成才成功最根本、最长久的原动力则是自动自发的意识和能力。花园里的各种环境远远优越于深山老林,却始终长不出参天大树,究其根源就是太优越、太富足,而深山老林里的树木要千挣万扎才能立足,才能顶住狂风暴雨的侵袭,要想见到阳光,就必须具备比别的树木成长更快的能力。也正是因为深山老林那种被常人视为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才造就了那里的树木之间那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求生求变的竞争氛围和成长能力,这对人的成长有很深刻、很现实的启迪。

  “万丈高楼平地起”,优秀员工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历经千锤百炼铸就的优秀素质和品格,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一是孜孜不倦的自我学习意识,时时刻刻为自己加油充电;二是积极主动的竞争意识,时时刻刻居安思危,严阵不怠;三是求生求变的创新意识,视压力为动力,与逆境抗争求生存,变不利为有利,顺应变化求发展;四是敏锐睿智的机遇意识,善于预测机遇、经营机遇,抓关键机遇,抓主要机遇。

  说到底,自动自发既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又折射出内因决定外因的哲学道理。通用公司的卓越,靠的是“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创造的团队凝聚力和无坚不摧的执行能力;居里夫人的伟大,在于她面对极端困难的环境,热忱工作、顽强奋斗、一丝不苟地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追随成功者的足迹,是取得成功的捷径,若能为着理想而自动自发地拼搏、奋斗,则定能臻于至善至美的境地。

  自动自发是权衡人生价值的重要砝码。就个人成长而言,自动自发意识和能力对一个人的性格培养、素质提升、潜力挖掘有决定性的影响。面对同样的工作,如果你不能比你的同事考虑得更加周全,不能比他们多做一些,你就不要奢求得到重用。在美国的塔吉特公司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约翰布茨与罗伯特弗兰克同时进入塔吉特公司工作,但进入公司一年后弗兰克的工资增加了,而布茨的工资却没有增加,对此,布茨愤愤不平地找到经理,问这是为什么。

  经理对他说:“你和弗兰克的确有些不同,我让你看一看你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他接着对布茨说:“你到市场上去考察一下棉花的价格。”

  布茨应经理的要求去市场考察一番,回来告诉上司棉花的价格。经理接着问:“市面上共有多少家卖棉花的店铺”布茨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表示不知道。经理对布茨说:“你看看弗兰克是怎么干的。”接着经理叫来弗兰克,并向他安排了同样的任务。

  弗兰克从市场上回来后,不但回答了棉花的价格,而且说明市场上有三家卖棉花的店铺,并了解了棉花的市场潜力;为了让经理清楚地了解情况,他还以要与其合作的名义,将棉花质量最好的一家店铺的上司请过来。

  经理对布茨说:“你看到弗兰克是怎么做的了吧这就是你们俩同时进公司但工资却不同的原因。”

  如果你像约翰布茨一样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自动自发的能力,那么永远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员工的眼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同样也就赋予工作以不同的价值。只有那些优秀的员工才能自动自发地增加工作的内容,所做远远超过领导的预期。这样的话,他在增加工作内容的同时,也就增加了自己的价值。

  准时、保质地完成各项工作是领导对下属最基本的期望。再没有比工作拖拉、延误公司大的行动更让领导恼火的了。所以,作为下属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接受任务时,心里要有个时间概念,如果估计不能准时完成,要立即向领导提出支援要求,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结果的及时输出。一旦接受任务,就要全力以赴,保证目标实现。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完成任务,提交工作成果。毕竟我们提前完成的工作成果未必就是完全符合领导要求的,我们提前提交工作成果就为领导留下了更充裕的调整时间,也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进行协调。

  如果你在平常工作中,总能提前完成任务,就意味着你能够履行更艰苦的任务、担当更重要的职位,那么领导对你委以重任就会为期不远了。

  优秀的员工都懂得,如果想登上成功的阶梯,就要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即使面对的是毫无挑战和毫无兴趣的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自动自发,最后终能获得回报。

  他们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能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则会告诉自己,领导没有让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没有额外的奖励这两种不同的想法会明显地导致不同的工作表现。

  自动自发、积极主动的人不仅会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忠心耿耿地为领导考虑,给他提供尽可能多的建议和信息,他们也因此会得到提升和赏识。自动自发、积极主动的人会给团队带来无限活力,也使他们自己从中得到益处。

  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只有你自己,你必须为自己的一切负责。未来职场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立的工作态度。成功的机会总是属于那些能够主动去做事的人,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早已养成了拖延懒惰的习惯。只有当你主动、真诚地提供真正有用的服务时,成功才会伴随而来。

  勤奋是保持高效率的前提,只有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全部发挥出来,才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缺乏事业至上、勤奋努力的精神就只有观望他人在事业不断取得成就,而自己却在懒惰中消耗生命,甚至因为工作效率低下失去谋生之本。

  其实,我们谁都无法否认,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是每个人“惰”的程度不同而已,关键是我们要去有意识地规避惰性,去激发自己的积极性。要想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走出一条完美的职业轨迹,惟有依靠勤奋的美德——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取。

  卡内基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零工,第一次打工的工钱只有几分。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在匹兹堡送电报的工作,当时的工资每天5角。当时卡内基对那里的环境还很不熟悉,如果他稍有疏忽,就有可能被停职。卡内基非常珍惜自己这份工作,他风雨无阻地奔波在匹兹堡的大街小巷上。

  卡内基没有因为送报纸的工作辛苦劳累就感到厌倦,相反,他对发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白天送电报,晚上就开始自学电信知识。到了清晨就跑去电信局练习。卡内基几乎是不知疲倦地疯狂工作和学习。

  有一天清晨,他来到电信局。他看到有一封来自费城的紧急电报。电报紧急,但是值班的技师还没有来。于是,卡内基就代收了电报,准确地把它发了出去。因为这件事,他被提拔成电报士。薪水升了两倍。

  卡内基一直努力工作。后来,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独立,他又被提升为电信科主任的私人秘书。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公司实在是太委屈自己了。但是其实成功的人都不会有这样轻狂的想法。我们无法知道将来自己的事业是什么样的图景,我们只有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一个人在工作中勤奋追求理想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享受生活固然没错,但怎样成为上司眼中有价值的职业人士,才是最应该考虑的。一位有头脑的、智慧的职业人士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可以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展现的工作。尽管这些工作可能薪水微薄,可能辛苦而艰巨,但它对我们意志的磨练,对我们坚韧性格的培养,是我们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所以,正确地认识你的工作,勤勤恳恳地努力去做,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日本保险行销之神原一平身高不足1.60米,相貌又长得一般,这些不足之处影响了他在客户心中的形象,他起初的推销业绩很不理想。原一平后来想:既然比别人我的确存在一些劣势,那就让勤奋来弥补它们吧。为了实现他争第一的梦想,原一平全力以赴地工作。早晨5点钟睁开眼后,立刻开始一天的活动:6点半钟往客户家中打电话,最后确定访问时间;7点钟吃早饭,与妻子商谈工作;8点钟到公司去上班;9点钟出去行销;下午6点钟下班回家;晚上8点钟开始读书、反省,安排新方案;11点钟准时就寝。这就是他最典型的一天生活,从早到晚一刻不闲地工作,把该做的事及时做完,从而摘取了日本保险史上的销售之王的桂冠。

  要想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你就必须付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勤奋和努力,拥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心,否则你只能由平凡转为平庸,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和没有出路的人。

  无论睡得有多香,食欲有多么旺盛,气色有多么好,只要有人问他感觉怎样,就肯定会得到一个透着压抑与沮丧的回答:“不怎么样”、“没有什么两样”、“感觉很不好”等等,这种人似乎整天沉浸在健康不佳、情绪不宁之中。其实,这种懒散的态度就是他自己的敌人,它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人的意志力,使人萎靡不振,得过且过。假如一个人屈从于这些坏习惯,就不能振作,就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也就不会有所成就。

  对自己懒散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人精神控制力的强弱。当你有不准备上班,或不准备外出谈业务的想法时,千万不要允许自己闲在家里。如果你给自己放了假,自己就会感觉不好,很可能想:“唉,今天真不舒服,一点儿都不想动,工作的事情随它去好了。”结果是什么呢你必须承担懒惰带给你的损失——一天的宝贵时间就这样失去了,而且很可能感觉会更不好,天长日久懒散使你自己打败了自己。

  一个人如果萎靡不振,那么他脸上必定毫无生气,整个人看起来呆头呆脑、无精打采。那么他做起事来就不可能有朝气、有活力、更不要能出成果。世间最难治也是最普遍的病就是萎靡不振。萎靡不振往往使人陷于完全绝望的境地,永远没有希望。

  人要有意识、有意志的让自己拒绝懒散的萎靡不振。方法就是做起事情来,要全身心的投入,即使在很疲惫的时候。

  只有那些勤奋努力、做事敏捷、反应迅速的人,只有充满热忱、血气如潮、富有思想的人,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带入成功的轨道。

  不管你现在所从事的是怎样一种工作,无论你是建筑工地上的一名工人,还是办公室里的一名普通职员,只要你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你就是成功的,让上司认可的。

  卓越的员工总是能使自己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效应,就是因为他们能运用自身的智慧发现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在工作中,一定要展开思想的翅膀,想一想事情怎样做才能得到改善。

  一个积极主动的员工总是带着思考去工作。工作中千万不要以为所有计划都能顺顺利利,事先想好后备方案是发生意外的解救措施。比如你的上司准备出差,而你必须替他设想可能遗漏的东西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此一来,他不但会衷心感谢你,也会对你积极思考换来的应变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或无关紧要的想法,正是一个人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因为许多被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直接导致工作中的漏洞百出。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做什么都力求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他都绝对不会轻视任何小的环节。因此,在工作中就应该用心——带着思考去工作,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

  在工作中,应该认真地思考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有意识地多想一想自己的决定是否能够经受住考验,自己的计划是否全面周详,这样或许能够避免很多自以为是的很幼稚的错误,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并得到上司的赏识。

  任何工作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也许在普通的工作面前,卓越员工和普通员工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当遇到常人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卓越员工的核心作用就会真正显现。他们总是能够将自己的准备工作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因为他们能运用自身的智慧发现问题的核心关键点。

  无论解决任何问题,都会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如果突破这个关键点,问题就会轻松地得到解决。有些人在工作中只知道有问题,也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但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就会导致前面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没有任何效果。

  在工作中,如果自己主动献技献策,工作就变得有趣多了,同时也会更加促使自己开动脑子,以新的方式思考你所做的工作,时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过得很快,时不时地就会有一个好点子冒出来,引起其他人的兴趣和讨论,使问题在轻松中得到解决。

  实际上,在工作中当你遇到问题时,一旦认真进行思考,便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功就是从思考如何节省一滴小小的焊接剂开始的。

  洛克菲勒还是青年的时候,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他学历不高,也不会什么技术,他的工作连小孩儿都能胜任,就是查看生产线上的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封好。

  装满石油的桶罐通过传送带输送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从上方自动滴下,沿着盖子滴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油罐下线入库。他的任务就是注视这道工序,从清晨到黄昏,过目几百罐石油,每天如此。

  没几天,这单调的工作便令他厌烦透了,他很想改行,却又找不到别的工作。他非常无奈,但他仍坚持去做。

  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罐子旋转一周,焊接剂共滴落39滴,焊接工作即告结束。他思考着,眼前这简单之极的工作中,是否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把焊接剂减少一二滴,是不是会节省生产成本呢

  说干就干,一番试验之后,他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该机焊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质量缺乏保障。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没得说,公司非常满意。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采用了他的焊接方式。

  新机器节省的虽然只是一滴焊接剂,但是这滴焊接剂每年却为公司节省5亿美元的开支。

  正是这种善于思考的精神,促进洛克菲勒成为美国工业界第一代亿万富豪。

  焊接机的改良也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因为善于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平凡的美国青年洛克菲勒从最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最不平凡的突破,为自己的人生打开了成功之门。

  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如果发现问题之后,不进行思考,只是盲目地去做,到头来只会像朝墙上挂画的鲍勃一样,忙了一大圈,却没有解决问题。

  艾思普力特公司刚刚搬到新的办公地点,行政部的鲍勃要在办公室里挂一副字画,便叫同事帮忙。同事来看了看说:直接在墙上钉钉子不好,先钉两个木块,把字画挂在上面。鲍勃听从了同事的建议,就让他去找锯子锯木块。刚锯了两三下,同事说:“不行,这锯子太钝,得磨一下。”

  于是同事丢下锯子去找锉刀。锉刀拿来后,他又发现锉刀的柄坏了。为了给锉刀换一个木头手柄,同事就拿起斧头去树林里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发现那把生满铁锈的斧头实在不好用,必须得磨一下。

  同事将磨刀石找来后又发现,要磨快那把斧头,必须得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想从他那里找一些木条。

  然而,他这一走,鲍勃就再也没见他回来。最后,那幅字画还是直接钉在了墙上。

  鲍勃再见到这位同事是在第二天,他正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看来,鲍勃的同事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不就是需要两个木块吗直接找木匠要两块不就行了吗他却孜孜不倦地忙活了一大圈,最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我们乍一看,似乎他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比如找锉刀、磨斧子等等,但这些工作现在看来都是无效的。

  在面临问题时,一定要先思考,先对该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弄清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准备工作才是最有效的。面对问题不加分析,只能使你的准备工作变得盲目而又无效。

  别以为做好手头的工作,只有一种正确的方法,别以为一直沿用的做事方式就是神圣不可挑战的最佳方式,别以为即使事情做得更好,也不会有人在意你。

  在你积极主动而又充满热情地工作时,你还要考虑的一个要素就是,要用上司的头脑来对待工作。即使你只是一名普通职员,你也应该像上司一样考虑事情。例如公司怎样能够运作才能更合理、怎样能够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等等。这样,你将变得更加主动,你还会有未来由自己掌握的感觉。

  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成功往往就取决于一瞬间的智慧。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前提下的。

  每天和你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是谁不是你的亲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是你的同事。他和你在办公室面对面、肩并肩,同劳动、同吃喝、同娱乐。但当我们有了“私人空间”的概念之后,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合理的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办公室里的距离如何把握,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同事关系好,本是好事。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互助当然是好的,但是切记同事之间拒绝亲密。同事就是同事,不是朋友,交朋友,除了志趣相投外,忠诚的品格是最重要的,一旦你选择了我,我选择了你,彼此信任、忠实于友谊是双方的责任。同事就不同了,一般来说,如果不是自己创的业,也不想砸自己的饭碗,那么,你是不可能选择同事的,除非你在人事部门工作。所以,你不能对同事有过高的期望值,否则容易惹麻烦,容易被误解。适当的距离能让你跟他看起来最美。

  在办公室里人人都应友好,特别对同性则更应如此。因为每个人来公司上班均是为了生存,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感受同一种压力,工作中谁也少不了谁,因而如果可以以一颗同情心来看待同伴的话,关系将很容易处理。因为是同性,很多感受和对事物的看法均有共同点,可以找一些大家均有兴趣的话题,不啻是一个表示友好的方式。当然对一些自己认为是话不投机的同性伙伴则采取“工作伙伴”的态度来对待,可以发展为进一步朋友关系的则多交流一些,不是“同路人”则少交往一点,不必把所有人都当作是可以发展成朋友的“潜在因子”来对待。

  看见同事打小报告,也不必为此而大惊小怪。若他只为个人利益,则可以完全不去理会,只当作“处理事件不当”,对他个人将来的品格发展必无益处来评判就可以了。每个人都不会在同一家公司干一辈子,大家均是过客而已。注意值得你注意,学习值得你学习的东西足矣。

  对异性采取大方、不轻浮的态度是同异性工作交往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其中包括行为和言语两方面。以尊重对方是异性工作伙伴的关系来处理办公室中的一些事务,将会使某些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一些。千万勿将办公室的异性关系处理成类似“恋爱关系”所期望的那种结果,也不要与某个异性发展成比之其他异性更为亲密的关系。下班以后作朋友是另外一回事,但在办公室内千万要区分“急缓重轻”的关系。

  尔虞我诈的欺骗和虚伪的敷衍都是对同事关系的亵渎。真诚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发自内心的,伪装出来的真诚比真正的欺骗更令人讨厌。

  让别人觉得与你交往值得我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它。但在其中,应该注意的是要不怕吃亏、不要急于获得回报和不要付出太多。

  维护别人的自尊心说简单了就是给人家面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同事交往中处处逢迎别人。在不危及他人的自尊心的情况下,陈述与对方不同的意见,或者委婉地指出对方的不足是不会影响与同事交往的。

  一本杂志上曾有这样的话:“不要试图与同事建立友谊,你与同事之间只能产生默契。”同事毕竟是共同做事,彼此之间存在许多利益冲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同事间的竞争都存在。这就要求与同事交往时注意一定的距离,如果与同事交往过密,难免口无遮拦,若被有心的同事利用去,不但友谊别谈,自己的饭碗也要难保了。同事之间毕竟是因工作而结成的关系,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只谈友谊,就大错特错了。

  在和同事相处时,我们要记住这句话,要顾全大局,学会忍让,这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好的人缘。当同事做了对你不利的事情时,如果你不忍,而是向他大发脾气,骂他一顿,虽然当时出了气、解了恨,但从长远来看,这还是对你不利的,极易引发别人的打击报复。相反,如果你宽容了他,他可能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以后不会再做类似的事了。有时候,有的人会故意做出一些事让你大发雷霆,如果你发火了,就正中他们的意图了。因此说,一定要学会忍让,我们的宽容可以消除彼此之间的怨恨,可以给我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事之间可能有相互借钱、借物或馈赠礼品等物质上的往来,但切忌马虎,每一项都要记得清楚明白,要及时归还别人,否则的话很容易引起误会。例如你借了同事的一笔钱,说好在半个月后还他,后来到时间了,你却不记得了。这时同事若向你讨要,会怕让你不高兴。不要吧,他心里又不舒服。这就不好了,两个人以后相处就别扭得多了。因此,即使是小的款项,也应该提醒自己及时归还,以免引起误会。向同事借钱、借物,应主动给对方打张借条,以增进同事对自己的信任。出借者也可主动要求借入者打借条,借入者应予以理解,如果所借钱物不能及时归还,应向对方说明一下情况,希望对方能原谅。在物质利益方面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占对方的便宜,都会在对方的心理上引起不快,要尽力避免这方面的情况。

  许多人口无遮掩,把自己所有的情况,所有的感受都毫无保留地告诉别人,对工作上的意见或是私人生活上的事四处散播,或是添油加醋地在别人后面说三道四,这样有些人知道后,说不定就会利用你的这些弱点来牵制你,或者是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引起你和别人的关系紧张,影响同事间的友好与团结,影响整个公司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

  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别人当作知心朋友是不对的,在和别人交谈时,一定要小心点。人际关系是经常变化的,今天的朋友说不定就是明天的对手,你的知心话说不定明天就成了他手中的把柄,因此,给自己留点余地,说话注意点,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在工作中,你常会发现,同事之间闹别扭的现象无处不在。如何跟对自己不友好的同事相处,大家都感到头疼,有的忍气吞声、无可奈何;有的针锋相对,每天上班就像拔河较劲。

  讲究职场资历是不少传统公司或多或少都存在的“潜规则”,于是,职场里少不了会有一些喜欢倚老卖老的“卖老族”。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如何面对

  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苏珊在诺贝尔销售公司做文员工作,可办公室里的同事都比她年长许多,还有两位同事是出了名的“卖老族”。那两位“卖老族”对苏珊的工作、生活都要以“过来人”的姿态处处干涉、事事指导,让苏珊无法施展才华。

  苏珊静下心来好好分析了一番“卖老族”的心态,觉得很能理解“卖老族”的行为方式。于是苏珊对“卖老族”选择了尊重、理解。对卖老族的指手画脚,苏珊每次都很有礼貌,作出洗耳恭听状,可该怎么做,她还是按照自己的做法去做。取得了成绩,她也不忘向“卖老族”的“指点”表示一下感谢。苏珊赢得了两位“卖老”同事的好感,他们都成了以帮助她为快乐的好朋友。

  对比自己更年轻的新人的到来,“卖老族”也许会感觉到威胁,本能地便会有敌意,指手画脚地“卖老”,其实也可视作他们面对新人所带来的“冲击”的无奈的自我保护。

  摊上了与“卖老族”共事,消除与“卖老族”的代沟就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在工作上既能给新人最大的帮助,也能设置最大的障碍,是敌是友就取决于新人的态度。

  理解和尊重“老前辈”是填平与“卖老族”之间代沟的上策。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倚老卖老者,就会发现其倚老卖老的行为,多少都对“新人”有指导、借鉴作用,通过他们的“教诲”,可以尽快熟悉工作,融入到团队中去。当然,对“卖老族”也不可一味迁就或曲意讨好,要不然会让人觉得你始终是个没有主见、不能独当一面的“新手”。不过,反对“卖老族”一定要顾及对方的面子,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在公开场合反对,尽量避免正面的冲突,最好采用私下谈心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看法。

  其实,对于这些不友好的“怪”同事,主观上对同事并没有恶意,只是过于敏感。他们的内心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内心深处其实特别需要关怀。因此,与他们交流时,要把握分寸,注意影响,给足面子。

  比如对于悲观失望的人,我们应给予热心支持、积极鼓励、关怀宽慰;对那些过于敏感的人,我们不能随意刺痛他们的隐伤,反而要多给面子,即使有争论,也要有所保留,以避免激发起他们过度的辩解。

  有一些同事有独特的个性,与众不同,但不至于对他人造成实际上的伤害。对这类人,需要做到“理解接纳,适当引导”。需要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做到就事论事,不要借题发挥。

  比如那些计较名利的人,往往也是比较讲究效率和讲求原则的人;那些独来独往的人,一般有时间观念,有创新思想,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独处风格,不必勉强打成一片,当然有机会也可以引导他们合作;对于草率马虎的人,我们要看到这些人的高效率,有干劲的一面,适当宽容他们偶尔的失误。

  对于同事我们的基本原则是理解和接纳其个人生活风格,力求相互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工作上的摩擦。

  沟通合作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多一些沟通,同事之间就多一分理解。生活在同一集体中,也难免会有一些摩擦与碰撞,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减少意见分歧,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在交往中,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就能获得更多的友谊;朋友越多,你就会越快乐。

  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就像河的两岸没有贯通的桥梁。而善解人意,则是沟通人际关系的最好桥梁。

  “善心即天堂”。只有怀抱善心的人,才能爱人、欣赏人、宽容人。他们深知,人字的结构是互相支撑,懂得相互接纳、相互合作、相互融洽。尊重他人的优势和才华,也宽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严,也宽容他人的脾气和个性。对别人,完全是欣赏他美好的地方,而不去计较他的缺点,或者说与自己不合拍的地方。不能理解的时候,就试着去谅解;不能谅解,就平静地去接受。有人说:“人生最可贵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而善解人意者就最具有这种“放人一马”的涵养功夫。

  美国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说:“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人,都是需要别人的理解、同情和尊重的。推己及人,与人相处应该豁达一些,宽厚一些,“礼让三先”:与同事相处先让三分,与长者相处先敬三分,与弱者相处先帮三分。果然如此,那么沐浴我们的必将是阵阵和煦的春风和一片灿烂的阳光。

  善解人意,还在善于体察他人的心境,给人以及时雨一样的帮助,让温馨、祥和、慰藉来浓化人生,沟通心灵。比如,对窘迫的人讲一句解围的话;对颓丧的人讲一句鼓励的话,对迷途的人说一句提醒的话,对自卑的人说一句振作的话,对苦痛的人说一句安慰的话.....这些非物化的精神兴奋剂,既不要花什么金钱,也不要耗多少精力,而对需要帮助的人来说,又何啻于旱天的甘霖,雪中的炭火

  人生在世,与人为伍,许多人常叹善解我者难求。那么,你就学着去善解他人吧。在你善解他人时,他人也将善解你。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朵紫罗兰被践踏,它却将芬芳留在那双脚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甘露,它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同事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同事关系也就不会那么难相处了,同时也会为自己顺利工作打下基础,赢得更多的机会,史蒂芬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史蒂芬刚开始工作时,由于自己的资历最浅,又在试用期,随时有可能被炒鱿鱼,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于是克制自己的脾气,即使遇到个别同事因为种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拿他撒气,他也保持一脸的微笑,不像以前一样马上就要“回敬”对方——哼,你声音大有什么了不起我声音比你更大久了,同事都说他脾气特好,都与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开展工作自然就顺利多了。

  俗话说得好,伸手不打笑脸人,你用微笑对别人,再刁蛮的人即使第一次对你大喊大叫,也不好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冲你发火。

  同事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就会形成大矛盾。俗话讲,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从自身找原因,换位为他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如果已经形成矛盾,自己又的确不对,要放下面子,学会道歉,以诚心感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有一方主动打破僵局,就会发现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隔阂,即使彼此是竞争对手。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搏击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也绝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强。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往往选择的是搏击,即使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其实,在搏击的过程中,如果能以更宽广的胸怀对待敌人,对待你的竞争对手,即在搏击中宽宏大量,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得饶人处且饶人,自己既使得了一定的“理”,也不能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让对方走投无路,对方为了“求生”,就有可能“不择手段”,这可能对你自己也会造成伤害。放他一条生路,宽宏大量一些,他“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如果有一天狭路相逢,既使有一天他势旺你势弱,他也会有一定的报恩之心,同样也会放你一条“生路”的。其实搏击中的宽宏大量,是在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同时还可能“不打不相识”,化干戈为玉帛。

  宽容搏击,也就是在与同事竞争的同时,要宽宏大量,不能把同事看成绝对的竞争对手,要在竞争中讲团结、讲合作,以赢得共同的发展。与同事合群,营造一份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你进入权力中心打下基础。

  同一办公室里有年龄、条件相仿的同事实在是件头疼的事,因为人人都会把你们两个拿来比较。其实办公室里同事间本来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以健康心态看待竞争关系,同事的能力愈来愈强,等于是在无形中促使你提升实力。更何况,在全球化时代,本来就不应该把眼光局限在一屋檐下的同事,而应该将全球的精英视为真正的竞争者,如此一来,自然就不需要把同事当“冤家”看待了。

  器量狭小、排挤同事的人,一定也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挤;把同事当作阻挡前途的障碍,一定难以在办公室里立足。对于那些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人,不妨试着去赞美他,或请他帮一个小忙,往往可以神奇地化解彼此间的敌意,在职场上,减少一个敌人的价值胜过增加一个朋友。

  当然,作为公司的一位职员,难免会碰到对你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人,难以相处的人也肯定少不了,如果你对他们也显示出极其厌恶之意,则无异于显示自己度量的狭小。所以你应该拿出你的诚意来,诚心诚意欣赏对方的长处,对于对方出错的地方,你也应该开诚布公地与他商讨,消除彼此之间的敌意。在公司中,有竞争才有进步。如果你在“搏击”过程中,输给了竞争对手,这时你更需要有承受打击的度量,不能就此消沉,而应该诚心诚意恭贺、欣赏对手的能力,消除你的敌意,并继续保持你与升迁了的对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愉快的办公室气氛。这样你的表现会赢得更多人的赞赏,从而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坚实的人际基础。

  当然,宽容决不是纵容,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公司发展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的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如果一语龃龉,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同事称为“母鸡胸怀”。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吸取教训,引以为诫,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只要你具备了真正的宽容,必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受益匪浅。

  包容,能使你在贝壳里找到海,在野花里看到天堂

  感恩是快乐之源。我们相聚在一起,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形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愉悦心情,如何化压力为动力

  米卢经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是的,世界不会因谁而改变,需要改变的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心”。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谋取薪水,而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和价值实现的必需。假如我们不能选择工作,何不尝试改变对工作的态度,让自己快乐起来很早的时候听过一句话,“一个人要学会感恩,才能真正快乐。”感恩是爱的根源,也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如果我们对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能心存感激,便能充分体会到人生的快乐、人间的温暖以及人生的价值。班尼迪特说:“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是。当他积极投入感恩的工作时,美德就产生了。”拥有感恩之心的人,即使仰望夜空,也会有一种感动,体会到快乐。

  人们可以为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上司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视之为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 ,这是许多公司上司和员工之间矛盾紧张的原因之一。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 ,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同情和感恩的成分吗上司和员工之间并非是 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也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和友谊。

  你是否曾经想过,写一张字条给上司,告诉他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多么感谢工作 中获得的机会这种深具创意的感谢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 是会传染的,上司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不要忘了感谢你周遭的人——你的上司和同事。因为他们了解你、支持你。大声说出你 的感谢,让他们知道你感激他们的信任和帮助。请注意,一定要要说出来,并且要经常说 这样可以增强公司的凝聚力。

  永远都需要感谢。推销员遭到拒绝时,应该感谢顾客耐心听完自己的解说。这样才有下一次惠顾的机会 上司批评你时,应该感谢他给予的种种教诲。感恩不花一分钱,却是一 项重大的投资,对于未来极有助益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 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人从内心深处 感激自己的上司,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离上司 ,以表自己的清白。这种想法是何等幼稚啊如果我们能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正是因为上司 费尽心机的工作,公司才有今天的发展,正是因为上司的谆谆教诲,我们才有所进步,才会 心中坦荡,又何必去担心他人的流言蜚语呢

  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公司和上司。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 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感恩也像其他受人 欢迎的特质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

  人要懂得感恩,不要将拥有的一切都视之为理所当然。作为公司的一员,对公司,我们要心怀感恩,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优厚的待遇和物质生活的保障,更为我们构建了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使我们的聪明才智找到萌芽的土壤;对领导,我们要心怀感恩,没有领导的信任支持,我们的努力最终都可能是一场空,领导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使我们得以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对同事,我们要心怀感恩,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还是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有了大家的共同奋斗,才会创造辉煌的业绩.....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会更忠诚敬业。正如余秋雨所言:“工作的追求,情感的冲撞,进取的热情,可以隐匿却不可以贫乏,可以泻然而不可以清淡。”勤奋工作是员工职业忠诚的重要表现,在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始终不要放弃努力,始终保持一种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满怀希望和热情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能够获得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提升了个人的能力,离成功就更近了一步。当你把身心彻底融入公司,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忠诚会带来信任,个人的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更加饱满,事业就会变得更有成就感,这样更可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不再只是一种职业,更成为了一种享受。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心态会更平和。当我们保持着平和的心态看世界时,我们将拥有“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物利两忘,漫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淡与从容。带着阳光、带着幽默、带着愉悦的心情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互相都能看到对方的优点,互相都为对方的成功鼓掌,通力合作,不相互拆台、勾心斗角.....

  在如此的心境下,我们自然会感觉工作是充实的,生活是快乐的,我们就会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绝不会再感到度日如年的煎熬。

  学会感恩,享受生活。学会快乐地工作,就是学会发掘自己蕴藏着的内在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就是学会享受每一天的幸福。如果说良好的心态是前提,适当的压力是促进,工作业绩是激励,那么快乐的工作就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没有好的心情,很难谈得上工作效率与成绩。

  也许你会说自己的工作是平淡乏味的,也许你认为你的工作是琐碎繁重的,也许.....其实只要你愿意怀着感恩的心,快乐地投入工作,那么你的天空不再是阴霾,你就可以体验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原来是如此容易转换,你会发现启迪你力量和智慧的、给予你灵感和快乐的东西,原来离你那么近,并唾手可得

  “谢谢你”,“我很感激你”,这些话应该经常挂在嘴边。以特别的方式表达你的感谢之意,付出你的时间和心力,为公司为上司更加勤奋地工作,比物质的礼物更可贵。

  当你的努力和感恩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你准备辞职调换一份工作时,同样也要心 怀感激之情。每一份工作、每一个上司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辞职前仔细想一想,自己曾经 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多少都存在着许多宝贵的经验与资源。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 、严厉的上司、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这些都是人生中值得学习的经验。如 果你每天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时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目标的人,他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因为目标总在召唤,未来总是向他张开笑脸。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员工来讲,不管开始的时候被指派的工作多么无足轻重,都应该看成是在向前“跨一步”。所有长期目标的实现都是中期目标的完成;所有中期目标的实现都是短期目标的达成; 所有短期目标的实现都是计划中的每天工作的出色表现。

  你是否有一个目标你必须有一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管得了你一顿,管不了你一辈子。除非你有清楚、长远、可行的目标,否则你就不能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你永远只是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个。

  不同时期、不同位置创造的不同业绩——人生只有单程票。目标是你实现使命的努力依据和不同阶段的动力来源一艘轮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舵,在海上打转。很快它就会把燃料用完,但仍到达不了岸边。事实上,它所用掉的燃料足以使它来往于大海和岸边好几次。制定目标时,切忌盲目、人云亦云,赶时髦,随大流。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正确认识现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目标制定要有完成时限,否则仅是梦想——目标要尽可能详尽,特别是要制定出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才能有利于大目标的实现。一个目标实现后,马上设定并修改另一个目标,这就是成功的人生模式。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埃莉诺在大学读书时打算边学习边工作,她希望能在电讯行业找份工作,这样就可以多学点东西。她的父亲帮她联系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当时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萨尔洛夫热情地接待了她,问她:“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做哪一个工种”埃莉诺想,任何工种我都喜欢,无所谓选不选了,便回答:“随便哪份工作都行”

  将军凝视着埃莉诺的眼睛,严肃地说:“年轻人,世上没有一类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这件事使埃莉诺意识到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在她随后的人生中,她总是时时注意着用有意义的目标指引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你清楚自己人生的导航图吗你为什么活在这里呢你又准备去向何方呢你的人生中有什么要达成的目标和心意呢这是你必须要了解的。遵循自己的心意,就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目标。

  美国一个研究成功的机构,曾经长期追踪100个年轻人,直到他们年满65岁。结果发现:只有一个人很富有,其中有5个人有经济保障,剩下94人情况都不太好,可算是失败者。经研究分析,这94个人之所以晚年拮据,并非年轻时努力不够,而主要是因为没有选定清晰的目标。

  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因而他的所有努力,从整体上来说都能围绕一个比较长远的目标进行,他知道自己怎样做是正确的、有用的,否则就是做了无用功,或者浪费了时间和生命。

  作为你的奋斗目标,必须是明确的、长远的、可行的。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你的目标是正确的,对别人、对社会有帮助的前提上。

  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让人产生前进的动力。目标不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目标明确了,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拥有明确目标的人,会感到心里踏实,注意力也会神奇地集中起来,不再被那些繁杂的事所干扰。相反,那些没有明确目标的人,总是感到内心空虚,思维混乱,分不清主次轻重,遇事犹豫不决。设定目标还必须具有长远性,一个确定的长远目标绝对不会浪费你的精力。最后你必须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当你确定下来后就不要轻易改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如果你三天两头地更换目标,最终就会像那只掰玉米的猴子一样,一无所获。如果你的目标很多,指引你前进的力量将被分割开来,每个目标都只能获得这种力量的一小部分,从而使效力变得微弱,或根本就没有效果。长远的目标会督促你努力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前进,而不会随便被其他事情分散精力。

  计划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力,它可以让你集中精力专注于目标上,避免受外界打扰。在我们开展工作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用最简单、省力的方法去获得最佳的成效,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要从事或完成的工作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对一个人来说,要的是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

  正确地处理工作忙乱的问题,需要你做事有计划、有目标。这样你就可以把所要做的事情排出一个顺序,有助你实现目标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为之,并把它记在一张纸上,就成了顺序表。养成这样一个良好习惯,会使你每做一件事,就向你的目标靠近一步。

  无论你做的事是多是少,都要拟定一个程序表,尽力按着程序表去做。如果你的工作只需一小时做完,便在一小时之内完成它,其余的时间去玩乐放松。本来只要一小时的事,而拖延到一天才做完,实在是愚蠢。如果你的事太多,而时间不够,则选择最重要的做好,把不重要的删去。

  工作过度而吃力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工作太多,而实在是因为没有计划,没有系统。那些习惯毫无计划地工作的人,总是这样想着:“我必须工作,我必须工作,我必须工作。”可是,没有计划,你很可能被一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事缠身,该做的事就做不完。如果你就是管理者,你就不能管理工厂里的员工,不能训练他们的专业知识,不能叫他们制造出来产品。如果你每天有计划,那么你在每刻钟之内,都应当晓得做什么事。

  詹姆斯邦德是一个注重计划的人。他时时把他所该做的事都记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按时做各项事。通过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整整一天他总是有事做的。这样把一天的时间安排得合理得当,当该睡觉的时候,因为该做的事都做了,所以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和思考,放心的去睡觉。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是詹姆斯邦德之所以办事有效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临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他既然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每天能够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内做完。

  在制定日计划的时候,必须考虑计划的弹性。不能将计划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100%,而应该制定在能力所能达到的80%,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以及上司交办的临时任务。如果你每天的计划都是100%,那么,在你完成临时任务时,就必然会挤占你业已制定好的工作计划,原计划就不得不拖期了。久而久之,你的计划失去了严谨性,你的上司会认为你不是一个很精干的员工。

  工作有计划也包括对工作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主要包括轻重缓急的原则,相关性原则,工作属地相同原则。

  轻重缓急包括时间与任务两方面的内容。很多时候员工会忽略时间的要求,只看重任务的重要性,这样理解是片面的。

  员工在接受工作任务的同时,都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刻将时间与质量两个要求贯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并尽可能提前。将任务完成的时间定在提交任务成果的最后一刻是很不明智的,这与上面提到的计划的弹性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事情不可能一味地按个人主观设定发展。当应当提交的任务与临时的事项冲突时,就陷入了两者不能兼得的被动状态。一个能每次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员工,即使不天天加班加点,即使不显得终日忙忙碌碌,也会让主管觉得你是一个让人放心的人,而不会天天追问你工作的进度如何了。

  相关性主要指不要将某一件任务孤立地看待。因为工作有连续性,任务可能是过去某项工作的延续,或者是未来某项工作的基础,还会涉及多个部门或是岗位。所以,任务开始以前,先向后看一看,再往前想一想,以避免前后矛盾造成的返工,或是某些环节影响整体工作进度。

  工作有很多中间环节,彼此间需要协调。有的员工在做某项工作时往往只偏重于自己本身所应完成的职责,将工作传递到相关工作部门与工作岗位之后便听之任之了。更有些人缺乏与同事配合的意识,把早已经办好的工作,不是及时地交给下一道工序的人员,使工作尽早完成,而是压在自己手中,迟迟不交,直到最后才慢吞吞地交出来,造成后序人员的工作压力。这样,也会影响工作的按时完成。在检查工作结果的时候,所在的中间环节又各自抱怨给予他的时间太短了,或者是某个中间环节耽误的时间太久了等等。而工作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按期按质量完成工作,你的业绩等级被打了折扣。

  作为一名员工,要把握工作的完整性。在工作中,要考虑相互协调配合的问题,在自己这个工作环节,尽可能地抓紧时间,及早将完成的工作传交给下一道工序的工作人员,使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后面的工作,以免其中的某个或是某些环节影响整体工作进度。

  工作属地相同原则指将工作地点相同的业务尽量归并到一块完成,这样可以减少因为工作地点变化造成的时间浪费。这一点对现场工作员工犹为重要。如果这一点处理的好,可避免在现场、自己的办公室、物资部、监理、业主及其他部门之间频繁接触。既节约了时间,又少走了路程,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何乐而不为呢

  时间管理的目标是掌握工作的重点,其本质是管理个人,是自我的一种管理。方法是通过良好的计划和授权来完成这些工作。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最早的时间管理是利用便条、备忘录和记事本之类的记录来记下工作的重点。第二代的时间管理方法更注重计划性,人们利用安排表、效率手册以至于商务通等电子手段来安排工作事项。在时间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人们设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工作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来分配各自的工作重点,安排工作时间。现在已经进入了时间管理理论的时代。前几代的时间管理注重完成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而时间管理理论则更注重个人的管理,注重产能,关注完成的工作是否具有有用性。时间的帕金森定理表明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80/20原则表明应该把最佳的时间用在最重要的时间上,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时间管理是公司的财富之源,“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早已深人人心,而对于处在职场中的人来讲,做好时间管理不仅意味着丰厚的经济利益,更能令自己的事业突飞猛进。保持焦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远离琐碎。

  在实际工作中,浪费时间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办事拖拉 、会议冗长 、不速之客闯入、电话干扰 、经常加班加点、穷于应付突发事件、上班漫谈、聊天、交待不清,事情做错、不敢拍板,等指示、不考虑事情过于复杂、主管事必躬亲、完美主义办事、不考虑轻重缓急、凭记忆办事、主办人员迟到、同样的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等。

  对工作事先作计划。如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 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作出下周工作计划。养成记录自己实际耗用时间的习惯,一般是当时作出记录,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事后回忆补记,尽量做到事前控制;应准备一个待办事项清单、时间记录本或效率手册,以备分析检查或查阅待办事项;在办公场所的挂历、台历或记事本上,标注当天或预定工作计划或约会,以备遗忘,也可在电脑系统或电子记事本设置发声装置以便及时提醒;设身处地考虑自己是否浪费别人时间,或对别人有无帮助,如情况消极应及时纠正。 如一项工作别人或部下做得更好或更合适去做,则应及时转交他人。根据个人生活规律,选择每天精力最充沛、思想最集中的时间,去处理最重要的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克服“办事拖延”的鄙习,推行一种“限时办事制”,规定在限定时间内(如4小时、8小时、当天形成报告处理结果;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集中起来办或联办。

  现在就做。许多人习惯于“等候好情绪”,即花费很多时间以“进入状态”,却不知状态是干出来而非等出来的,最佳时机是需要把握的。请记住,栽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第二个最好的时间是现在,手中的鸟比林中的鸟更有效。

  学会说“不”。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经常遇到的情况,确实有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已安排好了计划,但是经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变化。例如,自己的主管要给自己加派新的任务,而如果自己接受了这个任务,那就会超负荷地运转而影响自己的业绩,也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恰当地拒绝,这是时间管理中的摆脱变化和纠缠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拒绝自己的上级要讲究技巧,不宜直截了当,而要委婉,用让上级觉得确实是合理的理由来拒绝这个新增派的任务。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上级是会有其它的安排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要学会限制时间,不仅是给自己,也是给别人。不要被无聊的人和无关重要的事缠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不要将整块的时间拆散。一个人只有学会说“不”,他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同时也要避开高峰,如避免在高峰期乘车、购物、进餐,可以节省许多时间。

  时间价值观念。避免“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和价值”的观念,要注重时间的机会成本,使时间产生的价值最大化。

  积极休闲。不同的休闲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的休闲应该有利于身心的放松、精神的陶冶和人际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而且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发展,一些休闲性的活动也能放松性的解决问题,如通过打高尔夫、网球等共同爱好来结识各界精英朋友也能提高办事效率。

  集腋成裘。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时间很不为人注意,其实这些时间虽短,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车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翻翻报纸乃至记几个单词;运动时可回想遇到困难的事会急待解决的事等等。在疲劳之前休息片刻,既避免了因过度疲劳导致的超时休息,又可使自己始终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搁置的哲学。不要固执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把问题记下来,让潜意识和时间去解决它们。这就有点像踢足球,左路打不开,就试试右路,总之,尽量不要“钻牛角尖”。不要开展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还往注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说得越多,做得越少,聪明人在别人喋喋不休或面红耳赤时常常已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在工作中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就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工作是无限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时间是如此宝贵,但它又是最有伸缩性的,它可以一瞬即逝,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力,时间就是潜在的资本。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压缩时间的流程,使时间价值最大化。

  拿破仑希尔说:“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

  一个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就要克服拖沓、提高做事效率,这样就必须在开始做事之前,把一切都准备就绪。只有准备得很充分,你才能像弦上之箭,蓄势待发。只需要一点点动力,你就可以迅速着手处理最重要的工作了。

  现在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处处存在着竞争的社会,在这个大环境下,只有具备主动精神并且做好准备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汉克是一位勤劳的伐木工人,主管指派他砍伐100棵树。接受任务以后,他毫不拖延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可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砍伐的数量在一天天减少。他开始想,一定是自己工作的时间还不够长,于是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外,其余的时间他都用来伐树,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但他每天砍伐的数量反而有减无增,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一天,他把这个困惑告诉了主管,主管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手中的伐树工具,若有所悟地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把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了,没有它我可什么也干不了。”主管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呢”工人的回答是:“我每天勤奋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干别的。”

  听到这里,主管说:“这就是你伐树数量每天递减的原因。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你连工作必需的工具都没有准备好,又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在公司中,有很多员工就像这个伐树工人一样,总是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准备使工作更简单、更快捷。这样又怎么能高效高质地执行好任务呢要知道,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不磨刀就等于没有刀

  因此,要想使自己优越胜出,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要保持办公桌的整洁,使桌面上只摆放和你需要最先完成的任务有关的东西。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把所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放在地板上,或者放在你身后的桌子上。把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文件,如信息、报告、资料等,全部收集在一起,然后,把它们统统放在你身边,这样,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用不着站起来或者走很远,你就能拿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你要确定,工作需要的所有书面资料、电脑软盘、电子邮件地址和邮箱密码,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就绪。有备才能无患。

  首先要学会你不知道的东西,集中注意力弄懂你不了解的地方,然后再去收集资料,用事实来证明你的想法与决定。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你都需要收集数据来佐证、支持你的各种建议。这就需要我们做好一切准备。

  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所准备的是最适合我的吗当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时,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家乐福采购部经理巴思孔脾气暴躁,傲气凌人,许多想向他推销产品的业务员都碰了钉子。有一次,他到加利福尼亚出差,一家生产办公设备企业的销售主管知道后,决定派员工拉尔夫拉森去拜访他,把企业的产品推销出去。由于巴思孔只在这个城市停留一周,所以销售主管希望能在他回去之前草签一个合作意向。

  然而,当拉尔夫拉森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距离巴思孔离开的时间只有三天了。但是,拉尔夫拉森并没有急于去宾馆会见巴思孔,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详细了解巴思孔的奋斗历程,弄清了他毕业的学校,处事风格,关心的问题以及剩下这几天的日程安排,最后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

  这些准备工作用了拉尔夫拉森一天的时间,到了第二天一早,拉尔夫拉森还没有去宾馆,而是回公司整理了一个小时的资料,把公司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将能突出自己产品优势的地方全都列了出来,然后把巴思孔对产品最关注的耐用性、售后服务等关键点进行了非常具有诱惑力的强化。因为他已经查明,巴思孔今天上午有一个简短的约会,要到十点半才回去,所以做这些准备工作在时间上来说是绰绰有余。

  拉尔夫拉森在十点一刻到了宾馆,在通向巴思孔房间必经的电梯旁等候。十点半,巴思孔回到了宾馆后直接上了电梯,拉尔夫拉森也马上跟了进去,从巴思孔最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很快就得到了去巴思孔房间喝咖啡的邀请。后来的事就很简单了,巴思孔一次就定购了这家公司一个季度的产品量,并且签订了正式合同,甚至在他临走的那一天,这笔业务的预付款就已经到达拉尔夫拉森所在公司的账户了。

  所以,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那么,你做好准备了吗

  有些人在开始做事时充满热情,但因缺乏坚韧与毅力,不待做完便由于害怕困难而半途而废。任何事情往往都是开头容易而完成难,所以要评判一个人业绩是否优良,不能看他下手所做事情的多少,而要看他最终完成的成就有多少。例如,在赛跑中,裁判并不计算选手在跑道上出发时如何如何快,而是计算他从起点跑到终点需要多少时间。

  一个人在工作中一旦养成了有始无终、半途而废的坏习惯,就永远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何任务。这时他也许会靠一些小伎俩来蒙混过关,可惜重过程更重结果的上司很少会连续上当。

  如果你有能力,业绩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人,不要埋三怨四,最好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善始善终地把工作进行到底了如果不是,这就是你为什么失败的原因。对于任何一件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有始有终、彻彻底底地去完成它。

  一个人的工作成功与否,要看他有无恒心,能否善始善终。持之以恒是人人应有的美德,也是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因素。

  做事只要半途而废,那前面的所有辛苦就等于白费。只有经得起风吹雨打及种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放弃,要一直不断地努力下去,以求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杰克法里斯13岁时,他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三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母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忙着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法里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

  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地板凹陷极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法里斯给她把车准备好时,他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了,他不愿意再侍候她了。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世界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能否坚持不懈,是界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像参加马拉松赛跑,最初参加竞赛的人可以说是成百上千。但是跑出一段路程之后,参赛的人便渐渐少起来。原因是坚持不下去的人,逐渐自我淘汰了,而且越到后面人越少,全程都跑完能够冲刺的人更少,奖牌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当中产生。

  马拉松式赛跑与其说是赛速度,不如说是耐力,就是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

  做任何事情都和比赛一样,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步或半步之差,因而起决定作用的只是最后那一瞬间。退出比赛的人永远不会获胜。

  日立招聘推销员时,公司人事经理只粗略地看了一下应聘人员的自荐材料,便推说“电梯坏了”,于是带着几十个应聘者从1楼往位于32楼的办公室爬去。结果大多人不是待在一楼等电梯修好,就是走了一半就放弃了。望着坚持到最后的几位应聘者,人事经理宣布:你们被聘用了——其他人则全部被淘汰。

  以爬楼梯来考核一个员工是否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再合适不过。一个连几层楼都不愿爬的人,成不了优秀员工,也成不了优秀的推销员。

  在所有的职业中,推销员、业务员是最容易受挫、最容易遭拒绝的工作,也是最容易让人厌倦的工作。许多推销员忙忙碌碌,并没有取得成功,没有别的,他们大多败在自己手中,败在遇到挫折时放弃自己的追求,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

  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是优秀推销员取得良好业绩的不二法门。

  而另一位调查显示,“只制订目标而不执行”,是98%的人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事情,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一个推销员,如果在推销失败,遭人拒绝、嘲笑时就畏惧、退缩甚至放弃,那成功怎么会找上门来呢只有具有坚持不懈、绝不放弃的心态,才有成功的那一天。

  约翰吉米是忠利保险公司的保险员,他花65美元买了一辆脚踏车到处拉保险。不幸的是,成绩始终是一片空白。可是,吉米毫不气馁,晚上即使再疲倦,也要一一写信给被白天访问过的客户,感谢他们接受自己的访问,力请他们加入投保的行列,每一字每一句都写得诚恳感人。

  可是,任凭他再努力、再劳累,也没有发生效果。两个月过去了,他连一个顾客也没有拉到,上司催他也是愈来愈紧.....

  劳累一天回来,他常常连饭也没心情吃,虽然娇妻温顺体贴,但一想到明天,他就全身直冒冷汗。

  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前,我以为一个人只要认真、努力地工作,就能做好任何事情。但是这一次,我错了。因为事实显然并不如此......我辛辛苦苦地跑了68天,然而,却连一个客户也没有拉成。唉保险工作,对我很不合适,不如换个地方找工作吧.....”

  妻子劝告他说:“坚持下去,就有盼头。”吉米听从了妻子的劝告。

  吉米曾想说服一个小学校长,让他的学生全部投保。然而校长对此毫无兴趣,一次一次地拒吉米于门外。当他在第69天再一次跑到校长这里来的时候,校长终于为他的诚心所感动,同意全校学生投保。

  他成功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后来成了著名的保险推销员。

  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情时,你会有100个理由去做,你如果不愿做一件事情时,你同样会有100个借口不去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在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没有人能轻易成功。这里面就有个心态问题、观念问题。有了“要去做,且一定要去做好”的态度,各种借口自然也就没有了,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也会成为工作的对象。

  要在行动中培养执行力。不仅需要立即去做,亲自去做,而且还要满怀激情去做,坚持去做。激情的行动是成功的前提充满激情地做了才有体会在公司里,每一个人都必须主动提高自己的执行力,主动工作,否则就会丧失机会。不要以为自己发现问题,就是上司喜欢的员工,上司要的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员工。上司更需要对结果负责任的员工。很多员工在发现问题时,常常沾沾自喜:还有很多人没有发现哩,我比他们优秀多了。你真优秀吗没有解决问题的人,和没有发现问题的人一样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不要在事情面前绕道而行,更不要对问题视而不见。因为你是在为自己工作,千万要明白这一点。你在一个组织中,这个组织是一个大家庭,你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不要把自己排斥在这个家庭的温暖之外。你是在为自己工作,你就更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能够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并且获取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