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立三甲整形医院:脱盲(世说心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18:04
李景阳
《 人民日报 》( 2011年02月09日   24 版)
我从上个世纪中叶走过来,晓得了一个“文盲”和“半文盲”的概念。文盲,就是“目不识丁”,俗称“睁眼瞎”;半文盲呢,字识了一些,但读书看报写信还不够用。
今日,大面上普及了初中教育,“目不识丁”的已罕见,但“半文盲”有没有呢?我不敢下断语。但一些现象,总让我联想到早先的“半文盲”。不读书人群的数字统计且不说,单凭我的直观,家中为摆样子的书架上只拿旧课本充数的实在不少。有文说,国人大都不能区分巴基斯坦与巴勒斯坦、阿尔巴尼亚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与摩纳哥,是否“大都”且不论,我在外地曾亲耳听一个青年发问“北京在海边吗”,就可算一个佐证。这些,大概都是缺少读书的结果。
一个疑问是,走出校门,学够了几千汉字便从此不读书,这算不算“半文盲”?记得青年时候学外语,老师说过一句话:“学会一门外国语,就等于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且不说打开外国的天地,学了母语,而后连母语的书都不读,本国的“天地”打开了没有?道是掌握了文字工具,却从此将工具“库存”,这跟认字不足的“半文盲”有啥不一样?一把缺柄的锄头固然不能用,一把完整的锄头搁置得生锈,结果还不都是“土地荒芜”?
况且,从校门带出来的那把“锄头”也难说不是蹩脚货。没有手机的时候,写信碰到不会写的字在纸上画个圈;有了手机,发短信,照样也能拿一个同音字蒙混过去。手机上发个祝语,从什么“大全”上借来一句完事,场合、对象对不对,那得另说着。
说到这儿,有人会反驳我:不读纸媒的书,上网读“网文”,不也是一样吗?我想说,上网,未必读文。像模像样地坐在电脑前,看上去“很文化”,你可知他到底在干什么?“打电游”(电子游戏),算“读文”?网上玩股票、彩票,算“读文”?上网购物,是不用两条腿的逛商场,也算“读文”?电脑这玩意,也斯文,也“江湖”,正牌的“读”,还是读书。
不过,即使阁下真的捏一本书在那里读,我仍想冒昧地问一句:您读的是什么书?要是您读书只为“职场打拼”,我说您就应验了林语堂的一句话:“读书为吃饭”。现在出的书很乖,专门迎合“吃饭”的需要。“人脉秘诀”类书,无非是教人圆滑机巧地混职场,落脚点是“吃饭”。“人生谋略”类书,无非是教人跟同行或同事抢饭碗。“励志”类书,占满了“社科类”书架,阵势好大,励了志做什么,无非是,尽量捧上金饭碗、银饭碗。所以,您要是只读这类书,我怎么说呢,我不敢莽撞地扣一个“半文盲”的帽子,却不能不冒犯一句:您还未完全“脱盲”。因为照“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知识是对世界的全面认知,其范围远不止于一碗饭。素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之说,秀才闭门读书,玩的是“形而上”,不必怀疑。但眼下,却大抵是这样两种情况:要么是识了字从此不读书,要么是读书只读“为吃饭”的书,“家事国事天下事”,只知“家事”一项,这算怎样的“盲”,不用我说。
半个世纪前针对“文盲”搞的是“扫盲”,说“扫”,大概因为面积太大。现如今,若在下所说的“半文盲”的确存在的话,其面积也不小,但“扫”字,免了吧,毕竟这种新型“半文盲”大字识了一箩筐。借“脱贫”概念,造个“脱盲”字眼儿,倒还使得。“脱”,主动地摆脱,总比被动地让人家“扫”,听起来顺耳。况且,“盲”,也是一种“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