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文正学院是几本:中央关于文化发展和改革重要论述集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2:43:39
中央关于文化发展和改革重要论述集锦 发布日期:2007年-10月-09日 作者:文发处

 

中央关于文化发展和改革重要论述集锦

目   录

□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

□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 2005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

□ 2006年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 2006年4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会议

 

  一、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2000年10月11日)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将文化产业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几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承担了三重历史使命:一是作为现代第三产业的主力军,通过推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作为新一轮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三是作为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通过不断落实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政治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党的十六大(2002年11月14日)

  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第六部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首先,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其次,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并鼓励它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第三,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4日)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其第十部分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求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9月19日)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第六部分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抓好队伍建设,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11日)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作为在“十一五”期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决议关于“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论断,是近年来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成果;关于“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的说明,是5年来摸索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经验的清晰概括;关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及“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新鲜表述,是在文化产业领域落实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的高度归纳,这些重要论断凝缩了5年以来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指明了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从突破走向规范,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05年11月25日)

  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研究2006年经济工作,再次讨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并引人注目地将其作为2006年改革的重点。会议肯定了两年多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再次强调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综合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会议要求,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七、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2005年12月23日)

  《意见》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立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的活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内容创新,使原创性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八、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2006年3月28日至30日)

  会议指出:第一,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第二,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第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中央决定成立由刘云山同志任组长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指导和协调本地区本部门的改革工作。

  会议强调:第一,认真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第二,全面落实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第三,积极稳妥地把握和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九、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培训会议(2006年4月18日至23日)

  会议指出:第一,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努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第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实施方案。第三,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第四,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充分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稳妥地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

  会议强调:第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第二,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好各项改革工作。第三,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深化改革的配套政策。第四,正确把握好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一是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二是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动漫、手机电视、数字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推动文化与工业设计、城市建设等经济活动的结合,形成新的增长点,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之一。四是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切实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保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