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和大理石的辐射:美国企业要在中国打一场“创新大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4:47
美国企业要在中国打一场“创新大战”正文 评论(11) 更多中港台的文章 » 投稿 打印 转发 MSN推荐 博客引用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搜狐微博 发布到 MySpace.cn 英文字体美中两国企业之间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较量,这一点在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周的国情咨文中就有所体现,并注定会在未来数年时间里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宰。

焦点问题就是:创新。

Bloomberg News胡锦涛访美期间在白宫发表讲话。中国政府一直在出台各种环环相扣的规章制度和国家投资计划,目的就是让中国到2020年成为全球科技大国。

新方案中既包括大举投资国家重点产业,也包括偏向中国企业的专利法,还包括要求那些想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的外资企业向中国转移技术的规定等。这些方案受到日益增加的民族主义情感和认为外资企业不公平地垄断着关键技术等看法的影响。

来听听美国企业高管的描述吧。北京出台的庞杂的新产业政策就像电视剧《星际迷航》(Star Trek)里同化一切物体的巨大有机机器博格(Borg)。套用在这里的话,北京的政策同化的就是别国的发明创造。值得注意的是,写入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路线图”是这样说的:中国将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创新和再创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打造自己的优势。

一家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技术公司的高管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长期战略问题,对美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天的危机,这就是最主要的危机。

对于奥巴马来说也是如此。他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这些问题上刚刚较量过,并且把美国创新(受到中国严重挫败的美国创新)作为国情咨文的核心要义。奥巴马提醒说,中国和印度正在“科研和新技术领域投资”,“我们要在创新、教育和建设方面出类拔萃”。

奥巴马总统上月和胡锦涛会面时还从中国那里得到了些许“优惠”,包括让中国取消(或承诺取消)新的政府采购目录,这些目录歧视那些产品设计不在中国进行的外资公司。

美中商务关系从一开始,有关市场准入的纷争就没有消停过。但中国最近出台的有关方案改变了这个游戏,揭开了其旨在全球技术竞争中获胜、更加宏大的国家级“作战计划”。中国于2009年底开始加速出台这些举措。

作为商业团体的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因不断接到大量企业投诉,专门发布了一份报告,估测中国的行动范围。报告中的有些部分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将这些行动描述成是新规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络”,“很多国际科技公司认为这些新规是一张科技窃取行动的蓝图,而中国正以全球前所未有的规模发起这场科技窃取行动”。

放在美国商会网站上的一份长达44页的报告名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动力:一张产业政策的网络》(China's Drive for 'Indigenous
Innovation': A Web of Industrial Policies),详细列明了中国打算实施的一系列复杂的新举措,这也正是外国公司需要面对的。该报
告在去年夏天出版时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在随后几个月该报告引发的热度逐渐升温,成了最近和中国谈判之前各大企业和政府机构谈论的焦
点。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任美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的巴尔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说这份报告写的非常好,让决策者比以往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中国的政策。

这份报告也在商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警觉。IBM、普莱克斯(Praxair)、微软、Alstrom、摩托罗拉(Motorola)、思科(Cisco)、康宁(Corning)以及卡特彼勒(Caterpillar)等公司的代表都获得了有关报道的信息。中国学者也加入到读者的行列。通用电气(GE)还向高级管理人员分发了报告。

中国说自己的努力并不构成威胁:中国只不过是想实现现代化。在中国的有关部委看来,发展本土技术总比继续向外国发明支付高昂的专利
费要好。至于“再创新”或“吸收”国外的技术,这和日本以及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走过的道路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美国公司并不这么认为。比如,他们担心中国新的审批程序要求在边境拦下货物,让技术人员检查产品的设计,这其实是想尽早抄袭
国外的技术。

在该报告的作者、安可全球(APCO Worldwide)驻北京的高级顾问麦健陆(James McGregor)看来,这是他们首次将分散的元素联系起来
,向世界展示中国产业政策的宏大程度(麦健陆在上世纪90年代曾任《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麦健陆说当时自己并不清楚这其中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包括转向强调国营工业。

麦健陆的话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胡锦涛主席对奥巴马总统的承诺,美国商会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新计划是其经济策略的重中之重,对其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任何市场特权。

在这场创新的竞赛中,中国想的更远,且视角宏大。中国的目标不止是对外国技术修修补补,而是想完全超越国外技术。

任何一个竞争者都会这么做!

John Bussey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相关阅读胡奥会见企业家代表 未谈论人民币问题 2011-01-20
中美商界领袖的愿望:要合作不要障碍 2011-01-20
美国企业指责中国竞争环境不公平 2011-01-19
美官员:胡锦涛将在白宫会见美国企业CEO 2011-01-17
美国企业贷款需求增加 银行开闸放贷 2010-12-30
iPhone怎样扭曲了中美贸易逆差数据 2010-12-16
美国企业仍旧舍不得花钱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