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骨电视剧下载:正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6:01:30
2011年01月26日 10:56:17  来源: 红旗文稿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分配正义问题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
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似乎并未专门从正义的角度解释社会主义,但是这并不表明社会主义与正义没有关联。马克思、恩格斯只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正义观,反对把道德与正义作为实现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根本手段,而并非反对这一价值目标本身。他们甚至认为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最终解决正义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之所以是科学的,或者说,之所以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不仅仅表现在它解放了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压制的生产力,还同时表现在它对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分配的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意味着正义是共产主义的本质涵义和内在要求。

对于正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中国,这个过程也就是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过程。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而要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关键是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似乎难以找到现成答案,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为这个问题提供明确的说法。不过,当有人请恩格斯找一段题词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3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正因为如此,他们把未来的新社会叫做“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说法也许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看法,或者说基本上可以作为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当然,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因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页,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今人所熟知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邓小平不是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第一人。早在191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罗莎·卢森堡就曾论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内涵。当时,她在德国共产党的成立宣言《斯巴达克同盟想要什么?》一文中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在于大多数劳动群众不再是被统治的群众,而是自己的全部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主人,并且在有意识的、自由的自决中领导着这全部生活。同时她还强调,由于大多数劳动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没有厂主的皮鞭,却很勤劳;没有资本家的监工,却有极高的效率;没有奴役却守纪律,没有统治却有秩序。把卢森堡的这些论述概括起来,大致就是消灭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实现民主和自由。卢森堡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人民群众的事业,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些思想都是很可贵的。当然,仅以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界定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仅从生产关系而非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无疑是不具有足够说服力的。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很长一段时期,邓小平都用“公有制为主”和“共同富裕”来界定社会主义,但在1992年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论述中,他并没有提到“公有制”这三个字。但这绝不是表明公有制不重要。恰恰相反,判断现实中某一社会是否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制度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实现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邓小平之所以没有把公有制纳入社会主义本质,本来就是为了克服以前只从制度方面界定社会主义的片面性。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在制度层面的根本特征,相对于社会主义在价值层面的本质内容来说,处于手段的地位。
当然,应当再一次强调的是:公有制这一制度层面的要求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完全可以说,没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但这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并不矛盾。
搜索更多社会主义本质论 本质 的新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一回事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怎样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贵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