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城微博:“三马”家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36:56

所谓“三马”家族是指漠泥沟的马占鳌家族、马海宴家族和韩集阳洼山的马千龄家族的政治势力,他们是在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后逐渐形成的。在清末西北回民大起义中,他们发动或参与了起义,后来在清政府的大兵镇压之中,选择胜后投降道路,从清朝的叛逆者变成清朝的“忠臣”。以后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西逃、中日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的洪流、清政府的覆亡、北洋政府和民国统治之中,他们巧妙应对、左右逢源、投机钻营、迅速发展,形成控制青海、甘肃、宁夏,影响新疆、内蒙、陕西等西北地区的政治势力。他们的政治势力开始于清朝末年,消亡于解放前夕,前后达四五十年之久。

“三马”家族中,先后涌现出一批在我国西北地区举足轻重的人物。

马千龄家族世居临夏县韩集阳洼山,主要人物有马千龄、马福寿、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马悙靖、马悙静等。

马千龄  出生于1826年,字松坪,号建成,回族,韩集阳洼山人,累世务农。千龄贸易于甘、青、蒙、藏地区,家境渐裕,在乡间德高望重。晚清时,有陕西回民反清者称“十八大营”,在同治年末为清军所败,退至河州,聚于大西乡中川会(在黄河之南,今属积石山大河家乡),欲攻掠黄河北岸之宫亭(今属青海省民和县)。千龄闻其谋,恐事态扩大,累及乡里,遂往见“十八大营”首领,说以主客异形、攻守导势,劝其慎重,所谋遂息。又商于马占鳌,令扬兵于野,促使“十八大营”出境,以此为乡里所感。同治年间,参加回族起义,降清后被清廷授予蓝翎都司之职。宣统二年(1910年)819日午时病殁,年八十五岁。后被封为建威将军。

马福寿  字静庵,千龄季子。民国初期曾任宁夏昭武军统领,出兵援助西北,保卫三边,人念其功。后任宁夏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代理宁夏省政府主席。1949年回临夏居住,1956年病故,年九十多岁。

马福祥  字云亭,千龄第四子,1976年生。幼时入清真寺学习阿文,稍长随兄马福禄习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曾以乡试第二名中武举。光绪二十一年,河湟回民起义爆发,清廷令甘肃各地回绅招兵买马,“练士勇以资防卫”,马福祥与兄福禄招募“安宁军”,分步、骑两营,福祥为骑兵营管带,归河州镇节制,后董福祥将“安宁军”编入“简练军”。光绪二十四年(1900年)六月,八国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马福禄、马福祥奉命偕汉中镇总兵姚旺赶赴黄村,配合义和团狙击,在廊坊车站合围八国联军,福禄、福祥“挥短兵闯入阵,喋血相搏”,敌不能支、乘火车而逃,此战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七月初,八国联军以两万兵力进犯北京,马福禄、马福祥血战正阳门,马福禄阵亡后,由福祥统领部众。光绪二十七年九月“辛丑条约”签订,马福祥扈驾入京,次年以提督记名,不久补为副将,其后,被调任甘肃庄浪协镇、陕甘督标中协、西宁镇总兵兼阿尔泰军使。

宣统元年(1909年),升允将部分甘军改编为常备军,共分马步四标,马福祥兼任步兵第二标标统,兼代新疆巴里坤镇总兵。伊犁将军长庚调任陕甘总督后,将常备军改为边防队,马福祥任西路边防统领、新军第二标标统。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后,长庚与升允将甘肃各军并为“甘肃东征军”,奉令攻陕,并命马福祥募回军出击,马福祥托词“服制未脱,是请终丧”,长庚命其留戌兰州。民国元年,袁世凯任马福祥为西宁镇总兵,后又改为青海办事大臣,接着委为宁夏镇总兵,后改为宁夏护军使,节制阿、乌、鄂三旗,授陆军中将,给二等文虎章,并曾专理包(头)绥(远)军务。在北洋政府黎元洪时期,马福祥被授“勋四位”。冯国璋时被嘉“勋高金城”,授“勋三位”,加上将衔。徐世昌时授“勋二位”。直皖战争之后任绥远都统。民国十三年十二月孙中山北上,马福祥前往谒见,表示“热诚欢迎孙中山领导”。民国十六年(1927年)相继任边防会办、航空督办、中央军事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民国十八年(1929年)出任青岛市长,后又调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旋即调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出席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马福祥主张开发西北,加强民族团结,关心民众疾苦,重视民族教育。调任宁夏镇总兵后,曾在甘宁青及北平等地兴办学校80多所,禁种罂粟,刊印明以来各种汉文伊斯兰著作二三十种。能文辞,称“戎马书生”,主要编著有《朔方道志》《蒙藏纪要》《蒙疆状况》等。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马福祥自汉口赴北京途中病逝,终年五十六岁。

赞咏马福祥诗

宁世忠

渤海阴风荡鬼幡,禁城羽檄陇头传。

京门喋血敌摧胆,剑上飞霜鞭指先。

祸首终归那拉氏,健儿人羡伊斯兰。

百年恨史伤心泪,说到英雄不汗颜。

马鸿宾  1884年出生,字子寅,马福禄长子。马鸿宾幼居家读书习武,年长,随叔父马福祥于军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西宁镇总兵衙门“戈什”(侍卫)头目,后历任宁夏镇守使、国民政府宁夏省主席、甘肃省主席、八十一军军长、西北军政长官署长官等职。1949年率部起义,后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届全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副省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等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马鸿宾任西宁矿务队队官,得“活佛长官”之美称。民国六年(1917年)3月,马鸿宾率部截击达尔六吉部于石咀山、贺兰山一带,因功被北京政府授予二等文宪章、二等嘉禾章、二等宝光嘉才章和四狮军力。民国十六年春(1927年),被冯玉祥委任“甘边剿匪司令”,秋季率部转战陕西,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方面军二十四军军长,多次建议哲守之对敌“以大义劝之,少兵力迫之”,时人以“马善人”称之。民国二十年810日,马鸿宾就任甘肃省政府主席。抗战爆发初,马鸿宾担任第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八十一军军长和第八战区副长官。19385月,他临危受命,被任命为绥西防守总司令,率所部八十一军主力之三十五师人马,开赴五原县城临河镇抗拒日伪大军,亲自布置对敌作战方案,大捷。1940年夏,马鸿宾奉命退守伊可昭盟,担任黄河一线的防务。194510月,国民党政府授予马鸿宾“忠勤勋章”。1947年授云麾勋章。

兰州解放后,八十一军就地起义,马鸿宾受任宁夏副主席。1951722日为抗美援朝捐献1亿元(旧币合新币1万元)。19531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名为西北行政委员会,马鸿宾被任命为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29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成立,马鸿宾被选为委员,同时,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马鸿宾为甘肃省第一副省长。于19541955年两次来临夏视察,指示地方要重视水利、发展农业,晚年身患胃癌仍坚持工作。1960年病殁于兰州,年七十七岁。

马鸿逵  出生于1894年,字少云,乳名三元,马福祥长子。幼时随父过军旅生活,年稍长,读《四书》《五经》。辛亥革命时,在“昭武军”中任教练官,后升任中营骑兵营营副。18岁入兰州陆军小学堂学习,民国三年(1914年)任总统府侍从武官,并遥任宁夏新军司令。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五原誓师,任命马鸿逵为国民联军第四路军司令兼第七师师长,不久又兼任西安警备司令。是年秋,奉命出兵援陕,受刘志丹(时任马鸿逵部政治部主任)影响,配合北伐战争,倾向革命,援陕战役取得胜利。民国十六年六月冯部国民军改编为国民党第二集团军,马鸿逵任第四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翌年第四军又缩编为第十七师。

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马鸿逵随韩复榘、石友三在洛阳联合通电返冯拥蒋,蒋介石迅即复电嘉奖,将十七师扩编为讨逆军第十一军,马鸿逵任军长兼六十四师师长、郑州警备司令、河南省政府委员。民国十九年(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马鸿逵攻占山东泰安市,升任讨逆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兼徐州警备司令。后唐生智、石友三、韩复榘联络马鸿逵共同倒蒋,马鸿逵深感蒋介石势大,倒蒋难以成功,遂向蒋告密,反蒋遂告失败。马鸿逵得蒋信任,奉令参加围剿红军,所部十一军被缩编为第三十一师,师部驻信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因马鸿逵“剿匪”不力,蒋介石令刘峙以优势兵力包围信阳,双方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马福祥闻迅抱病奔走汉口(时蒋介石在汉口)、信阳之间,为马鸿逵说情,在汉口身染时疾,旧病复发,转北平途中病逝,蒋介石派员慰问致祭,令刘峙撤军。为“顾念西北宿将”,任命马鸿逵为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五路军总指挥,11月从信阳北上赴任,主宁后在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上,宣布清丈地亩、整理金融、建立保甲、“围剿”红军为四大治宁方针,颁布《清丈地亩条例》《宁夏省各县保甲人员服务规程》,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清查核实地亩,实行连环具结的保甲制度,防范红军。在宁夏银行私印纸币345万元,强令百姓用手中旧币折半兑换新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孙殿英率八万之众西进,经宁夏时马鸿逵、马鸿宾与马步芳结盟拒孙,战况甚为激烈,蒋介石派轰炸机一架轰炸孙军阵地,宁青军士气大振,孙部溃退河南。民国二十四年9月,马鸿逵奉令截击北上红军,并进呈《剿共意见书》。民国二十五年,马鸿逵被授予陆军中将衔,并再次进呈《剿共意见书》,在盐池县与红军激战,红二十五军攻盐池后连克定边、安边、豫旺,马部溃退后,马鸿逵令所部在同心、豫旺、韦州、金积、灵武等地与陕甘宁边区接壤的地方构筑“防共碉堡线”,被加授陆军上将衔。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任第八战区副司令兼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派第一、二骑兵旅参加绥西抗战。是年,马鸿逵派兵破获日本人在阿拉善和额济纳两旗的特务机关,沉重打击了日冠对西北地区的窥伺与渗透活动。1940年夏,马鸿逵部队退守宁绥交界地区,扼守西北的北大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蒋介石授予马鸿逵胜利勋章,并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马鸿逵主守期间,注重创办地方教育,遵父遗嘱,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成宁夏中阿学校。民国二十七年,在家乡创办以马福祥字命名的“云亭中学”(现县中前身)、“云亭小学”(现韩集小学前身),给成达师范第一届留学埃及学生赞助白洋5000元,组织军队用两年时间修成130多里、灌田200多万亩的“云亭渠”。

1949年蒋介石授予马鸿逵一等云麾勋章,马鸿逵发布《告宁夏全省民众书》反共总动员令,两次出兵包头与解放军作战,12月底,国民党政府准其“回籍养病”。19498月,国民党行政院任命马鸿逵为甘肃省主席,1010日,以“擅自撤兵”为由给“撤职查办”处分,1014日逃往台湾。195010月,马鸿逵携眷侨居美国洛杉矶市郊。1951年在美国记者招待会上,呼吁美国政府援助台湾。1970114日病殁于美国洛杉矶,终年七十九岁。

马悙靖  字立青,马鸿宾三子。少时随父任所读书,为人敦厚诚朴,稍长即入军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任三十五师一零三旅二零五团团长,后任旅长、八十一军参谋长。19385月,在日伪大军从归绥(今呼和浩特市)、包头进犯的重要关头,马悙靖率八十一军赴绥西抗战,军部驻临河。面对陆空联合、步炮联合的三万多机械化敌人,毫不畏惧,指挥部队在乌布狼口、四喜堂、乌拉垴包和乌镇一带英勇阻击来犯日伪军,当敌军的坦克、装甲车、汽车在飞机、大炮的掩护及投掷毒气弹的情况下,马部仍能顽强抵抗,发挥旧式步枪的作用,与敌展开肉搏战,给敌人以重创,有效阻止日伪军西进,粉碎日本军方侵占宁夏和大西北的作战计划,并有力牵制华北日军的力量。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十一军整编为八十一师,马悙靖任师长。1947年任固(原)海(原)兵团司令,出兵陇东,在环县与解放军作战,伤亡2000余人,撤回宁夏。1948年八十一师扩编为八十一军,马悙靖继任中将军长,驻宁夏中卫。19498月兰州解放,解放军进军宁夏,受绥远董其武起义影响及听从父亲主张,于919日上午到石空渡口黄河中间的一个沙洲上和解放军代表接触后,进中宁城六十四军军部与曾思王军长正式签定《和平起义协议》,八十一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二军。马悙靖任军长,在中卫县城广场举行授旗命名大会。19513月,独立第二军整编为西北独立第一师,马悙靖调任宁夏军区司令员。1954年甘、宁两省军区合并,调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1961年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革”中受到冲击。1972年因患癌症在兰州病逝。

马悙静  生于1910年,曾用名马敦静,马鸿逵次子。自幼随父生活在宁夏,稍长入军旅,在其父部下任职。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任一六八师第三旅少将旅长,民国三十年(1941年)任宁夏保安处中将处长,1944年任十一军中将军长,1945年任宁夏三青团干事长。194711月解放军出兵围攻陕北军事重镇榆林,蒋介石电令马鸿逵出兵援榆,马悙静任指挥官,出动十个步兵团、两个骑兵团兵力以及特种兵等共两万五千多人,在袁大滩与解放军展开激战,解放军主动后撤后率残部退回宁夏。1948年马悙静代理宁夏省主席,19495月任宁夏兵团司令,进攻陕西咸阳、乾县。兰州解放后,马悙静退守宁夏中宁、金积、银川,95日在吴忠召开军事会议,制定死守宁夏的作战计划,部署防守。并与贺兰山惯匪、时任银北地区保安司令的郭永胜商议,向贺兰山运送弹药、物资,以备银川失守后入贺兰山打游击。19日随国民党国防部代部长徐永昌逃往重庆,后与其父到台湾。

马占鳌家族祖居陕西大荔,清初移居临夏县马集乡,后迁居漠泥沟何家村,清末降清后迁居大河家。主要人物有:马占鳌、马占奎、马安良、马国良、马廷   、马廷贤、马廷斌等。

马占鳌  字魁峰,又字鼎臣,回族,经名阿不都拉·阿则兹,自幼学习《古兰经》,聪敏过人,年稍长,延请名师,苦心研求,同道名流,  所叹异。20岁时到西安大学西巷清真寺深造,穿衣回乡,及年24岁,掌教本坊,后在大河家寺掌教开学,声名渐振。

清同治元年(1862年)腊月,受陕西回民起义影响,马占鳌号召河州回、东乡、撒拉、保安各族群众起义反清,被众人推为主帅,自称“都讨”。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率众猛攻河州城,其弟马占奎阵亡,同年1031日,攻入该城,杀死清军守备郭升等。18653月攻陷安定县城(今定西县),928日攻陷巩昌(今陇西县),斩千总祁文卓,知府王锡龄畏罪自杀。18668月歼灭清军游击周胜兵勇2000余人。历时七年,起义军活跃于河州、兰州、洮州、岷州一带,对清廷构成极大威胁,与陕西白彦虎、宁夏马化龙、肃州马文禄遥相呼应。同治九年(1871年)十一月清廷令左宗棠率70个大营3.5万精锐清军,由六名提督、十三名总兵分统,进军河州,第一仗清军会攻三甲集,后马占鳌率众据守太子寺(今广河县城),他广筑堡垒,深挖长壕,并派副帅马海晏屯扎新路坡,严阵以待。他与马海晏巧设计谋,选拔数百名神枪手作为敢死队,于同治十一年正月初五(1872214日)趁滴水成冰的寒夜秘密突出担水运土,一夜之间在清军核心阵地营垒中间小丘上筑起一座冰城,黎明时清军连连发起进攻,均遭失败,提督傅先宗亲自率军进攻,当即被冰城的枪手射杀,起义军乘势追杀,清军大败。正月十一日(219日)夜,起义军又发起猛攻,歼灭提督徐文秀及其全部,总兵郑守南、李其祥、杨文林、刘笃志及副将卢才华、王福昌、参将吴明盛等26名将领均临阵毙命,清兵尸横遍野,提督杨世俊领残部倒退30里,据守三甲集,这就是马占鳌亲自指挥的采用“黑虎掏心”战术以少胜多的有名的太子寺战役。

太子寺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后,马占鳌召集首领密议,力排众议,达成共识,决定求抚。左宗棠也作了重大让步和妥协,至六月底正式宣布收抚,将马占鳌部改编为马队三旗,马占鳌任督带兼中军管带,归河州镇节制。此举使河州人民终止战乱之苦,得以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在左宗棠“以观后效”的威逼下,马占鳌降清年弯弓反射,捕杀一些不愿被收抚的义军首领,清廷给其六品军功顶戴,赐号“勒尔津巴图鲁”,后解甲归田仍做了阿訇。

光绪十二年(1986年)221日,马占鳌病逝于大河家别墅,诰授建威将军。

赞咏马占鳌诗

吴廷富

积石山峡黄河涌,禹公遗迹天下闻。

少年壮志蕴不平,长安求学期致用。

同情贫民劝至亲,高利契约尽烧焚。

联络汉人反清廷,义旗高举聚万民。

东乡撒拉保安族,主帅素有名望人。

夺城肃贪风雷动,驰骋三州河洮岷。

清军压境不足畏,黑虎掏心得奇胜。

胜而求抚存远见,免遭善后为图存。

七十年间无战乱,  罕古城刀枪偃。

河州城乡得喘息,医治创伤务农桑。

斯人何尝梦帝王,解甲归田诵经忙。

一身交织功与过,功过难分数反降。

往事悠悠事历历,几度夕阳付沧桑。

秉笔直书叙其事,留与世人任评量。

马占奎  1858年出生,字星宇,马占鳌堂弟。自幼习武,膂力过人,清光绪乙酉(1885)中武科举人,初授循化奇台堡守备,后历任镇标前营都司、督标后营游击、城守营参将、马营监游击。因功赏戴花翎,二品顶戴,赐号“胜勇巴图鲁”。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时奉调进京守卫,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随军扈从慈禧、光绪帝西逃,沿途忠心护驾,两宫返京,晋总兵加提督衔。宣统三年(1911年)在马安良部任精锐营统领。辛亥革命爆发,随马安良率部赴陕西   州、乾县攻打革命军,清帝退位,马占奎撤回兰州。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响应共和,在兰州首倡裁军。后授陆军中将衔、二等文虎章、二等嘉禾章,任甘肃督标中军副将,镇守兰州。民国八年(1919年)时局混乱,各派纷争,马占奎辞去军职,往麦加朝觐,返回后潜心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去世,终年82岁。民国三十年(1941年)立碑于临夏西郊,现墓碑存于临夏县政协院内。

马安良   出生于1855年,原名七五,字翰如,经名阿不都里默直底,马占鳌长子。马安良少时习武,清同治十一年正月,其父率回族反清军以著名的“太子寺战役”大败清军后,遵父命,率其他首领子弟赴安定左宗棠大营请降,被左宗棠视为“大器”,赐名“安良”,时年17岁。马占鳌部编入董福祥部,马安良随父转战关陇,西出阳关,在镇压西宁、循化、酒泉等地少数民族反清军及收复新疆过程中,“执锐披坚”,每战都打先锋。光绪二十年(1886)父逝后承袭父职,不久升任督带,统河州靖南马队三旗,驻防循化、贵德等地。光绪十四年郑州黄河决口,马安良捐银1000两助赈,经奏准在大河家自建“乐善好施”牌坊一座,立碑以记其事。还在大河家黄河南岸建修翻水车一轮,灌田80余亩。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命董福祥甘军入京护卫,增编马安良马队十营。光绪二十一年,马安良隶属董福祥部下,协其镇压河湟事变,清廷授花翎副将总兵衔,穿黄马褂,升任巴里坤镇总兵。光绪二十六年(19008月,八国联军入侵京津,慈禧太后逃至西安,马安良奉命护驾,“矢志不二”,得慈禧器重,赠黄马褂,免跪拜礼,执刀骑马护卫左右。是年123日,董福祥因故革职留任,其部众裁减遣散,特准马安良留马队三营回河州以“自卫”。马安良回甘肃后任甘州提督,驻防兰州,干预甘肃军政,贩运军火、木材、茶叶、百货等。宣统二年(1910年),清廷在全国扩编军队,饬令甘肃编练新军,马安良部被编为第一标,马安良任标统。191110月,辛亥革命席卷仓国,陕甘总督长庚命马安良“援陕勤王”,马安良乘机将原有之五大哨扩编为十六营,组成“精锐西军”,自任“军统”,攻陷长武,围攻乾州。是年1225日,清帝退位,马安良退兵回兰,将西军部分交马麒带回河州,大部分驻河州尕营盘(西门营房)、大河家、大沟、黄泥湾、太子寺一带,静观时变,保存实力。

民国元年,袁世凯任马安良为甘肃提督,46日就职,改南河滩行营为帅府。11月兰州成立国民党甘肃省党部,马安良为总支部长。民国四年(1915年)8月袁世凯称帝后,授马安良“一等大绥嘉禾章、一等宝光嘉禾章、二等文虎章、陆军上将、勋四位”。民国六年(1917年)孙中山护法运动进入高潮,7月,蔡大愚、赵子普、秦钟岳等赴河州(今临夏)商议西军策应之事,未果,马安良派营长韩有录护送其出境。民国七年(191810月,北洋政府裁撤甘肃提督,改设布政使,马安良继任。民国九年(1920)在“甘人治甘”呼声中,甘督张广建离甘,邀马安良去代理职务。马安良接电赴兰,行至东乡锁南坝,旧病复发,急返河州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马国良  马占鳌次子,曾任国民军暂编第二十七师副师长。

马廷    出生于1889年,字少翰,马安良季子,人称“三少君”。1903年中秀才,1909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凉州镇总兵、凉州镇守使等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任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师长。冯玉祥在南口与奉军作战时,马廷  与马麒联合奉系张作霖反冯,张作霖委任马廷  为甘肃省省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冯玉祥电调马廷  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顾问,后马廷  在马麒支持下反扑国民军,攻破凉州,又攻打永登,被国民军孙连仲部击败,经青海、甘南逃往四川成都,经四川军阀邓锡侯部师长马育之疏通,在南京面见蒋介石。民国十八年(19296月,蒋介石任命马廷  为第十五路军总指挥,同年冬,调为总司令部上将参议。冯玉祥侦悉马廷  投靠蒋介石后,在郑州车站将其诱捕,活埋于焦作。

马廷贤  字立汤,马安良第四子,人称“四少君”,原在马廷襄所统领的西军中任职,官至二十七师副师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河湟地区发生马仲英兵变,6月,马仲英将兵变改称“西北边防联盟军,自任“司令”,以马廷贤为“副司令”,继续同国民军战斗。11月,在国民军迫击下,马仲英、马廷贤率7000余人流窜外地。民国十八年四月,马廷贤投靠蒋介石,被任命为“讨逆军”第十五路军第一纵队司令。次年四月,马廷贤回到宁夏,策动已投降国民军的旧部韩进禄旅3000余人再次发动兵变,翻越六盘山,于56日攻破天水城,自称“西北回民联军总司令”,收编一批土匪武装,分驻天水、秦安、清水、甘谷、武山、西河等县,后又进占成县、徽县、武都、文县、礼县。

马廷贤占领陇南十四县后,私自委任县长,设立款局、粮台、兵站,大肆搜刮盘剥,人民苦不堪言。6月,甘肃地方实力派代表人物经过协商,同意马廷贤“回汉联合、甘人治甘”的号召,在天水成立“甘肃联军总司令部”,马廷贤为总司令兼陇南路司令,到85日攻占定西县城。后受到马麟部攻击,孤军奋战,人员伤亡,被迫退出定西城,回到天水。民国二十年(1931)后,马廷贤势力被川军击败,逐出陇南。兵败后去北京避难,之后到天津定居十多年。1947年回到积石山刘集陶家村。

马廷斌   出生于1901年,字全钦,马国良长子。少时读“四书”“五经”,年稍长即在凉州西军任职。直系军阀曹辊任总统时,任命马全钦为总统府侍从武官,在京供职。民国十五年(1926年)冯玉祥国民军入甘,将西北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二十七师,马全钦任团长,驻防导河(今临夏)。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马步芳亦约马全钦共同起事,马全钦临时改变主意,劝阻马步芳,并攻打马仲英部失利后返回大河家,撤毁四堡子兵器库后前往兰州。马步芳主持青海军政后对马全钦言听计从,信任有加。

民国二十二年(1933)孙殿英任西北屯垦督办,“三马”拒孙,兵力吃紧,宁夏马鸿逵请马全钦出任所部骑兵第二旅旅长,人称“尕旅长”,击败孙殿英后因得不到重用,遂辞官回家,在大河家兴办教育。民国二十五年(1936)创办“青海回族教育促进会循化分会附设临夏地区私立魁峰小学”,从青海聘请教师任教。民国二十九年(1940)将魁峰小学迁入新址,学校原场院中又创办魁峰女子小学。1943年创立“魁峰中学”。马全钦还开办三所完小、八所四年制初小。

1942年马全钦应聘任朱绍良第八战区高级参谋,1948年任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1949822日临夏解放,马步芳感到大势已去,溃逃前命马全钦烧毁渡船以阻止解放军西进,马全钦拒绝并携全家至青海官亭暂避,与弟马介钦收缴马步芳一个团的军械、物资向解放军投诚,并派遣马介钦、马显锐、孔宪章、陈奎、赵吉堂、马光武等一行十三人为代表,带其亲笔信,前往临夏面见王震将军。经王震司令员推荐,马全钦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高级参谋。为支援解放军渡黄河西进青海,马全钦捐献牛皮袋80余条,并和马丕烈、马辅臣、徐季直、水梓等组成“临夏和平代表团”,随军赴西宁,与国民党军政人员座谈,以求和平解放青海,并写信给新疆骑五军军长马呈祥,劝其和平起义。

建国后马全钦任西北军政委员会高级参谋,1952年调任西北行政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后任全国回民文化协会委员,1964年调任宁夏自治区参事室参事。“文革”中被遣送回家,1976年后恢复名誉,并当选为甘肃省政协委员,1981年病逝于兰州,享年八十一岁。

马海晏家族世居临夏县漠泥沟,后迁积石山县  藏,主要人物有:马海晏、马麒、马麟、马步青、马步芳、马继援、马步荣、马步援、马步康、马仲英等。

马海晏  字德庵,又字清庵,回族,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幼时学习打猎,稍长又兼营商业,主要从事药材、木料的贩运,善骑术,擅击技,枪法尤精,一马三射,弹不虚发。同治二年(1863年)马占鳌取得河州回民反清斗争的领导权后,马海晏任前锋调集兵力围攻河州城。夺取河州后,为扩大后清势力,马海晏率众直扑兰州,进而攻入循化厅,马占鳌夺取牛站堡,河州成为甘肃南部回民斗争的中心。同治五年(1866年)八月,左宗棠派傅宗宪、徐文秀为前锋,率部进攻河州,从临洮渡过洮河,占领三甲集,直逼太子寺(今广河县城)。于是马海晏率敢死队员奋勇迎战,马占鳌采用“黑虎掏心”战术初战获胜,清军退守三甲集。太子寺战役是左宗棠进入西北以来六年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而马海晏的勇敢和沉着也使他声名大震。

太子寺大捷后,马占鳌、马海晏等乘胜降清,投降义军改编为三旗马队,马海晏为都标中营步队管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爆发了“河湟事变”,清廷派董福祥率部抵甘、令马安良和马海晏先行进兵,河州即告解围。义和团运动时,马海晏任旗官,投入抵御八国联军的战斗,他率领骑兵设七处埋伏,把守正阳门左侧,给于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京师发生危机后,慈禧挟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并传旨饬谕董福祥率部保驾。马海晏随董福祥取道山西大同,在河北宣化府追上慈禧和光绪时病逝,被追认为记名总兵,其子马麒接领旧部。

马麒  1869年出生,字阁臣,马海晏长子。自幼习练骑射,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武生后,随父在马队营见习,后任哨官,屡立战功,获“六品军功牌”。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随父入京御敌,血战廊坊。两宫西逃时随驾扈从,后接领父亲旧部任旗官,深得慈禧赞扬。光绪二十八年升任花翎顶戴副将衔循化营参将,回驻循化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县)厅扎巴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马麒协助马安良整编所部,招兵扩编称“精锐西军,马麒任帮统,率部赴陕。119日,长庚急令西军一部转道攻宁,马麒率所部马步七营赶赴宁夏镇压起义军,于1124日攻破叶升堡,26日攻入阳和堡,27日解府城之围,1224日抵平罗,起义余党溃散。继而赶赴陕西,与马安良合围乾州,久攻不下相持时,清帝退位,马麒向升允提出停战言和要求,甘肃通电承认共和,西军撤回兰州。

民国元年(1912年)2月,袁世凯任临夏大总统,马麒率西军主力移驻河州、洮岷地区,与驻陇南的马国良成犄角之势,不久升任洮岷协副将,统辖岷州、洮州、阶州、文县、西周五营及成县、西和、礼县三县,马步兵达2390余人。民国元年(1912年)717日夜马麒密遣西军官兵刺杀甘肃省临时议会议长李镜清于家中,为平息矛盾,遂贿赂甘肃都督赵惟熙,报请北洋政府批准,任西宁镇总兵,后晋升提督衔,人称“马提帅”。至青海后,马麒整兵经武,将西宁各军统编为西宁青海巡防马步军,简称“宁海军”,自任总统。民国四年(1915)马麒任甘边宁海镇守使兼蒙番宣慰使,军政集于一身。正式任职后,马麒不断充实扩大宁海军,除加强关卡“厘金”、金矿“课金”等地方税收外,还加强盐务垄断经营,设立盐卡,收取盐税和盐务运销,成为青海重要财税来源。还组织人力大批贩运羊毛、皮张,获利颇丰。同年在玉树设立宁海军玉树防务支队司令部,马麒任司令。民国五年(1916年)3月,北洋政府划青海为特别行政区,马麒提出“提倡实业,扩广土产,殖边实边,就地措款,注重人才”等措施。民国八年(1919)马麒通电反对英国侵略西康地区的西姆拉会议,致使北平政府未能签字,为保卫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民国十三年(1924)曹锟任大总统,封马麒为“锐威将军”。民国十五年八月,马麒改任甘边宁海护军使,冯玉祥收编宁海军为国民军暂编二十六师,马麒兼任师长。民国十八年(1929)马麒任建设厅厅长。同年九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任命马麒为青海省政府主席。民国二十年(1931)八月马麒病故于西宁,终年六十二岁。

马麟  出生于1876年,字勋臣,马海晏次子。幼时在清真寺念经,读私塾,及长,随父兄在军营生活,参加庚子之役,奋勇抗击八国联军,马麒继任父职后,马麟任哨官、步营管带。宣统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先锋率马步六营驰赴宁夏,镇压起义,攻陷银川、平罗、灵武等地,又转赴陕西,攻乾州未克。清帝退位,马麟率部撤回兰州,响应共和,后被任命为宁夏洪广营游击(未到职)。民国四年(1915年)阿木去乎发生劫夺商旅事件,马麟率宁海军千余骑兵镇压,造成流血惨案。民国五年,马麟奉奉令平定吕光进心行的复辟之乱。民国七年奉马麒之命,镇压拉卜愣阿莽仓部,致死伤2000多人。民国八年(1919)马麟任玉树支队防务司令。民国十五年(19268月,宁海军改编为国民军暂编第二十六师,马麟任副师长。民国十七年(19287月,马麟护送朱绣、周希武、基兰生等到兰州与刘郁芬谈判,中途造成“莲花台事件”,周、朱死于非命。民国十八年任宣慰副使赴河州诱降马仲英,未果返兰。民国十九年(1930),马麟任“甘肃剿匪总司令”,继任“甘肃省保安司令”,组建甘肃骑兵第一师,任师长,大权在握。同年8月,马麟派兵阻击起兵犯关的马廷贤部马培清于定西   口,激战10余日,马培清败退定西。民国二十年6月,马麟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8月,兰州发生“雷马事变”,马麟从中调解,后赴麦加朝觐   。民国三十年(1941)以“国民党政府委员”名义退居  藏,大兴土木,修建“凤林园”作寓公。民国三十四年(1945126日病卒于家中,终年七十一岁。

马步青  出生于1901年,字子云,马麒长子。十七岁在宁海军担任管带、统领等职,但只担职不管事。民国九年(1920)被马福祥委任为第二路警备司令。冯玉祥国民军进驻西北后,在其父二十六师中任骑兵团长,旋又升任六十五旅旅长。马麟任青海省主席后,马步青统领暂编骑一师,驻防兰州、永登、古浪一带,辖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旅。民国二十一年(1932)秋,防地扩展到武威、民勤、永昌、山丹等县,师部移驻武威,后编为中央陆军骑兵第五师。抗战爆发后,骑五师扩编为骑五军,明曰抗日,实则阻击红军。抗战初期,国民党中央政府任命马步青兼甘、新公路督办,由骑五军承担修建甘、新公路任务,马步青借机把300万(硬币)筑路费大部私吞,又得国民党中央奖金20万,在武威时大发横财,聚敛财富无数,大兴土木,十分豪华。

民国二十五年(1936)秋,马步青奉命在南起臬兰水埠河、东起宁夏中卫部署骑五军堵截红军,红军冲过武威后又部署追击,红军伤亡甚众。民国三十一年(1942),蒋介石令骑五军移驻青海,任命马步青为柴达木屯垦督办。随后,国民党陆军总部又令骑五军与马继援的八十二军合编为四十集团军,马步青任副总司令。马步芳以总司令身份一步步策划使军权易帜,由马呈祥代理军长,后马步青被委任为蒙藏委员会委员,不满回临夏后修建公馆,广购珍玩。民国二十七年(1938)动工兴建东公馆,富丽堂皇,费时数载得以竣工。有庄园百座,修建蝴蝶楼,在临夏创办青云中学及峡学12所,在八坊二社设女子小学一所。在武威投资兴建火力发电厂、浴池、剧院、旅馆各一处。在临夏聘请技术人员勘测过曳湖块、王家崖头水力资源,为修建大夏河桥投资5000大洋。19498月初临夏解放前夕举家出逃,先往香港,后转赴台湾,197729日病逝于台北。

马步芳   出生于1902年,字子香,经名胡赛尼,马麒次子。少时入寺学经,民国四年随父从戎,时年12岁。先后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和国民党军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是民国时期西北军政界的重要人物,处事自恃,多计谋。民国九年(1920)任骑兵营营长驻防巴燕戎  时,就积极扩军。民国十四年(1925)任宁海军骑兵团团长。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军孙连仲部进入西宁,马步芳竭力钻营,后又投靠蒋介石,掌握青海军权,势力迅速扩展。民国十九年(1930),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孙连仲率部东下,马步芳由化隆调往青海,任青海暂编第一师师长。民国二十年(1931)出兵甘肃河西,击败马仲英,占领甘州,用计诱杀守城残部200余人。同年8月,马步芳任青海省政府委员。是年,成立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马步芳设理事长,并设立蒙族小学10所。他还出任回教教育促进会会长,次年改为委员长制,并改称“青海省回教促进会”,任委员长。马步芳先后成立青海回民高小220所,初小350所,积极发展回民教育。民国二十三年,蒋介石升任马步芳为新编第二军军长,并将所辖新编第九师改编为第一百师。民国二十四年(19356月,青海省政府成立保安处,马步芳任处长,并着手编训保安团队,全省划分为15个保安区,共编107个保安团,有团丁15万余人,、种旧式步枪5万余支,马枪6000余只。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马麟向蒋介石发电请病假,马步芳密令译电员在电文末加进“政务由马步芳代理”一语被批准,乘马麟赴麦加朝觐之机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并就任“西化剿匪第二防区司令”。同年10月,马步芳调其正规部队及民团在河西对北上红军进行疯狂堵击,历时7个多月,对被俘红军战士进行残酷迫害和奴役,仅在张掖就活埋西路红军被俘人员2600多人,枪杀675人,烧死56人,扒心、挑喉、割舌27人;在西宁活埋1800多人。红军九军孙玉清军长被俘后亦遭杀害。押解至西宁的400多名被俘女红军,隆强迫分给其部属作妻妾、奴仆,部分幸存的西路军前进剧团人员被编入“新剧团”,3000余人被编为补充团,押送到循化、化降一带做苦力,使西路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遭受重大损失,但亦给马步芳军队以沉重打击。是年,新编第二军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二军,马步芳任军长。抗日战争开始后,马步芳派马彪骑兵师赴抗日前线,山西运城、河南淮阳、皖北寿县、风台等地重创日军。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国民政府任命马步芳为青海省政府主席,始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同年,马步芳兼任国民党青海省党主任委员。是年冬,派喇平福至果洛强征草头税,激起康赛和唐干部落反抗,击毙驻军10数人,喇平福被处死,又派骑兵第二旅两个团前去镇压,屠杀藏民数千人,后又数次派兵镇压。

民国二十九年(1940),马步芳兼任青海地方干部训练团团长。民国三十年(1941),马步芳自任昆仑中学校长。民国二十九年至民国三十一年,马步芳先后多次对玉树、同仁、同德西部的藏族和哈萨克族牧民进行残酷屠杀,抢劫财物,焚烧寺院,使广大牧区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马步芳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辖第八十二军和骑五军。同年二月费时一年之久,在西宁周家泉风景区占据民宅、民田,修“馨庐”私邸一处。在青海多处设署私人公馆和帐房,如西宁玉巷公馆、周家泉公馆、湟中县上五庄和水峡公馆、海宴三角城帐房和香庄帐户、大同县的鹞子沟帐房等。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马步芳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46年,马步芳成立湟中实业公司,自任董事长。随后又成立西北工矿公司、西北畜牧公司和湟中实业银行等。第二年,马步芳命令冶成荣由南京领取甘肃、青藏两公路工程改善费10亿元(法币),在上海设立专作黄金交易的顺丰公司。至此,马步芳全面控制了青海工矿、贸易、商业、金融。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马步芳奉蒋介石之命,派其子马继援率领第八十二师开赴陇东参加反人民战争。是年,整编八十二师恢复八十二军番号,又着手扩编新军,从七月份开始陆续编成一九零师、二四八师、骑兵第十四旅、第三十五师、新编第一师,并派韩起功到临夏等地大肆抓兵,先后抓兵1.3万多名,新编成第一二九军,还在临夏霸占水地2.2万余亩,临夏人民惨遭勒索和摧残。

民国三十八年(1949518日,国民党政府委任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727日,正式任命为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企图固守兰州,以保西宁,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824日,解放大军逼近兰州,马步芳回西宁。826日,兰州解放。27日,马步芳逃往重庆,后去香港。同年10月,因马步芳擅离职守,被国民政府行政院给以“撤职议处”处分。第二年,马步芳去沙特阿拉伯,后定居埃及。曾出任国民党政府驻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大使。19757月,病故于麦加。

马继援   生于1919年,字少香,经名努海,马步芳之子。自幼在其父精心培植下,少年得志,1936年未出中学门即委以青海省回教促进会警备司令部上校参谋之职。民国二十七年(1938)高中毕业后担任军官训练团大队长,翌年升任八十二军独立骑兵师第三旅上校旅长。民国三十年(1941年)又升任为八十二军少校副军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升任八十二军军长,翌年赴重庆中央训练团党政班和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一期受训,毕业后即兼任青海省政府委员。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兼任“三青团”青海支团干事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八二军改编为整编八二师,马继援出任师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率部赴陇东进行反共战争,第二年7月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8月奉命率兵抵兰州阻击解放军。兰州战役中马继援全军溃败退至西宁。91日青海解放前逃往香港,后去台湾,初任台湾国民党伪国大代表、伪国防部办公厅主任,后任伪国家安全局中将顾问、总统府资政等职,后居台北市。

马步荣  生于1912年,字子仁,马麟长子。民国十八年(1929年)后任西宁宁海军银褐马队营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至宁夏堵击孙殿英。马麟任青海省主席后,马步荣任骑五军副军长但未就职。民国二十五年(1936)还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与其弟马步援分家居于居集。19498月临夏解放,马步荣认清形势,归向人民政府。1953年出资银元1万元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在皖北救灾中,捐献银元500元。后迁居临夏市,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员会委员。

马步援  生于1916年,马麟次子。1937年在永登任国民党骑一师师长,旋在骑五师步兵旅旅长马呈祥处任副长官,因与马呈祥不和,离职回家。1938年夏赴重庆国民党军事高教班受训。1945年马麟去世前回家。19498月临夏解放前夕逃往国外,下落不明。

马仲英  生于1911年,马海晏七弟马海渊之子马保之长子。17岁便在青海马麒之宁海军中任代理营长,因反对冯玉祥之国民军入甘,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联络七人骑,从青海起事,持枪突入循化县,劫取公款、枪支、破狱放囚,继而在达里加鸡窝湾伏击国民军门致中征兵官兵13人,夺其武器、服装,进入导河,招兵买马,人员达数千人,取名“黑虎吸冯军”,自称司令(人称尕司令),三围导河未下,国民军调集三个师兵力将其击溃。民国十八年(1929年)马仲英血洗湟源、永昌、民勤,杀害群众万余人,之后进入宁夏。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蒋介石任命马仲英为三十六师师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马仲英率部进入新疆,翌年67日率官兵280余人去苏联,后卒于苏联。

马步康  马海晏五弟马海潮之孙,任青海马步芳部旅长,驻防酒泉、永登等地。抗日战争期间,曾代马彪任骑兵第八师师长。1949年任临夏行政督察专员。解放之际,恐韩起功所部撒拉兵滋事,亲自指挥全部撤退,然后离去,对地方安全有所帮助,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