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60万砸苹果店:一曲崇尚身心自由的颂歌(下)--时寅敦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50:31
【课时目标】
准确把握文意,品味重点语句,提高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
【过程设计】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同桌之间检查第一、二两段的背诵和默写情况,教师抽查。
二、把握文意,探究问题。
要求学生根据下面的题目自主探究,在课堂学习笔记上写出自己的见解。
1.诗人为什么以“归去”为题?
2.诗人辞官前后的心境有何不同?回家后的欣喜之情是如何表现的?
3.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4.诗人在最后一段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学生完成以上问题的探究后,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展示,大家共同讨论。
问题一:诗人为什么以“归去”为题?
探究举例:“归去”二字看似简单,实则至少蕴含了三层意思:一是回归故里,即从为官之地彭泽返回自己的家乡,这是它的字面意思;二是回归田园,即从世俗的官场返回自己所热爱的大自然,表达的是诗人的生活归属;三是回归自由,即从“以心为形役”的“违己交病”状态返回自己所崇尚的身心自由状态,表达的是诗人的精神归属。
问题二:诗人辞官前后的心境有何不同?回家后的欣喜之情是如何表现的?
探究举例:诗人辞官前后的心境可以说是截然不同:辞官前,诗人是“惆怅而独悲”,序文中诗人也说自己是“怅然慷慨”;辞官后,诗人则欣喜若狂,归途中更是感觉“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反差,是因为诗人终于摆脱了世俗的束缚,终于又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就如他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那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回家后欣喜之情随处可见:看到自己家简陋的房子就“载欣载奔”,那迎候在门口的僮仆和孩子们更让诗人喜出望外;喝着妻子斟上的美酒,望着院子里那熟悉的树木,感觉这才是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家的院子里东瞧瞧西看看,远处山头上白云缭绕,天上倦飞的鸟儿陆续回巢,傍晚的景色也很迷人,诗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这段文字叙事中充满情趣,描述中充满喜悦,充分表达出诗人回家后的欣喜之情。
问题三: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
探究举例:从这篇课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人所追求的是那种远离世俗、远离官场,回归家庭、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自由的生活。诗人踏上归途时那种愉快和迫切的心情,就足以证明诗人对世俗官场的厌恶;诗人看见自己的家而“载欣载奔”,“携幼入室”,举杯“自酌”,在自家院子里看看自己栽种的松菊,望望山上的白云和天上的飞鸟,那种闲适与自得无不透露出诗人对家庭、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与亲友说说知心话,弹弹琴,看看书,农人告诉他一些耕种的事情,有时驾车或者乘小船随处游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才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人所追求的这种理想生活,在他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如:
①《桃花源记》所虚构的“世外桃源”,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远离尘世,“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农家生活让人流连忘返,“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淳朴民风更令人神往。
②诗人在《饮酒》一诗中把自己所追求的这种理想生活描绘得更加淋漓尽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能表现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③《归园田居》也是集中表达诗人理想生活的一首诗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诗人把自己外出为官说成是“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而把自己的田园生活描绘得生机勃勃,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问题四:诗人在最后一段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探究举例:诗的最后一段抒发了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诗人在游历山水时,看到自然界的万物生机勃勃,并由此感慨自己的一生非常短暂,从而发出了“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的疑问。意思是说人生如此短暂,还要心神不定地到处跑来跑去追求什么呢?接下来诗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荣华富贵不是我所追求的,修炼成仙也不是我能办到的,我能做的就是安心过我的田园生活,有时到田园里除草培苗,有时到山岗上放声长啸,有时到溪流边唱歌赋诗,这样顺其自然,乐天安命,又有什么不好呢?
三、品味语句,赏析语言。
学生从课文中自选有关语句,完成以下两项学习任务。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合理的想象,改写成一段散文。
2.选择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语句,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学生完成后现在小组内交流、评点,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点。
改写散文举例: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啊,终于踏上回家的路了,我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小小的船儿在水中轻快地前进,船桨溅起的水花如鱼儿从水中跃起;一阵清风吹来,带着田野清新的花香,吹动了我的衣襟。回家的路还有多远?还需要走几个时辰?行人看见我急切的眼神,耐心地跟我解释,大约天亮的时候就到了。我遥望东方,盼望着天亮,盼望着太阳露出笑脸的那一刻,可为什么今天早晨的太阳迟迟不肯出来呢?
语句赏析举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这几句写诗人刚刚到家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既兴奋又欣喜的感情。诗人远远看见自己家的房子时,马上就兴奋起来了。其实“衡宇”指的是很简陋的房子,但在诗人眼中,无论多么简陋,那都是自己的家,官府再豪华也不如自己的陋室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载欣载奔”两个“载”和两个动词的运用既形象又生动,那个朝着自己的陋室边笑边跑的诗人,犹如一个天真质朴的孩子,兴奋之情表露无遗。再看诗人家的大门口,“僮仆”“稚子”早已站在那儿欢迎他了,那是一个多么温馨的画面啊!这里运用了互文手法,人物如在眼前。在诗人看来,再没有比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更幸福的了。走进家门之后,诗人看到自己家院子里的小路都快被荒草遮蔽了,这个家是多么需要自己精心照料啊!不过自己喜爱的松树和菊花都长得很好,它们是不是也天天盼着自己回家呢?“三径”属于用典,“松菊”是陶渊明诗文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象征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四、熟读课文,完成背诵。
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完成正文三、四两段的背诵任务。
任务完成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检查形式:
1.互相背诵给对方听。
2.分别默写全文,相互检查。
五、课后作业。
1.比较阅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和《归园田居》,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归隐思想。
2.陶渊明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早年有“大济于苍生”的志向,晚年却归隐于田园,并成为“田园诗”的创始人。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思想,也有人说这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请联系这篇课文和其他有关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思路解说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集中表现陶渊明归隐思想的重要作品,正文不足400字,序文200多字。对中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既有字词语句的障碍,又有复杂背景和思想情感的隔阂,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
学习这篇课文共安排两个课时,教学设计遵循了四个原则:一是基础性原则,指导学生学习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知识,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也是学习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项任务。二是渐进性原则,指导学生在学习字词、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诗人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三是自主性原则,让学生明确每一环节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四是互助性原则,以同桌为一个基本的学习单位,辅助以小组合作交流,帮助每一个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情况反馈。
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诵读课文、字词学习和疏通大意。导入部分设计了两种形式,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也可以从其他内容导入,主要的目的还是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下来的朗读课文用时较多,每个学生至少要听读两遍、自读两遍、同桌合作朗读一遍,其中第一遍自读还要标注生难字词的读音。这一设计可以确保学生朗读课文的次数,另外听别人读也可以帮助学生订正字音、学习技巧、识别错误,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研读序文有两个目的,一是扎实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通过对序文的研读,让学生真正了解《归去来兮辞》的写作背景,这对学习正文、探讨相关问题都有积极意义。这一环节的学习形式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为主,学习任务很明确。学习正文部分突出了两项任务:一是要求学生边读边作笔记,把自己认为主要的字词句写到课堂笔记本上,这是一种积累性学习。二是要求学生写出各段大意,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各段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训练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这一环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任务完成后的展示和点评可以修正学生理解上或表述上的偏差。课后作业很简单,也很实用,课文背诵需要时间,先要求学生把一二两段背下来并能够默写出来,这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学生可以受益终生。
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在全面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探究重要问题,品味赏析重要语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鉴赏能力。开始的作业检查是必须的,如果检查缺失,作业布置的意义就大打折扣。问题探究设计了四个题目,都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教学中可视情况加以取舍,也可以补充。第一个问题根据课文标题设计,第二个问题围绕一二两段设计,第三个问题围绕二三两段设计,第四个问题围绕最后一段设计。学生仍以自主学习为主,先自主思考并在笔记上简要作答,然后是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学生对四个问题的探究,深度上不做硬性要求,讨论点评应多让学生参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或稍作补充,注意不要把现成的答案强加给学生。品味赏析环节设计了两个比较开放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选择语句进行改写和赏析。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不要提供现成的答案。接下来是背诵三四两段并能默写全文,采取同桌互助的学习方式。课后作业都是拓展性的,一是比较阅读,二是深入思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作硬性规定。
另外,教学设计中有许多问题答案示例和问题探究举例,仅供备课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