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苏菲亚:真实的谎言—还期货市场本来面目-期货频道-金融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1:36

  2010年下半年,随着美国等经济大国再一次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国际市场商品期货价格普遍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从2010年6月7日至2010年12月31日,LME三个月期货铜、CBOT大豆、小麦、NYMEX原油、ICE棉花、糖分别上涨了60%、54%、56%、20%、94%、108%,受此影响,国内商品期货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铜、大豆、小麦、燃料油、棉花、白糖也分别上涨了44%、20%、16%、14%、68%、49%,但涨幅远小于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各商品的现货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11月份,CPI上涨幅度同比达5.1%,创28个月以来的新高,通胀压力陡增。

  由于期货市场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比较敏感和相对全面,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往往先于现货价格的上涨,不少人(包括不少学者和政府官员)就误以为商品价格的上涨是期货市场炒作和投机过度造成的,期货市场对经济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际上早已经被公认,即使因金融衍生品发展过快而导致严重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没有被怀疑和否定,而在我国,期货市场对价格的先知先觉不仅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反而常常被人误解为是价格上涨引发通胀的罪魁祸首,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报案人”反而成了“犯罪嫌疑人”,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期货市场就是个合法的赌场。让期货市场参与者庆幸的是,幸亏还没有大蒜期货、房地产指数期货,否则大蒜和房价的上涨一定会被许多人“归功”于期货市场的投机过度和炒作,即使所有期货参与者都跳到黄河也解释不清,真是比窦娥还冤,记得当年绿豆涨到5000元/吨时,就有许多人说是投机过度,现在没有绿豆期货交易了,绿豆现货价照样涨至20000元/吨,只能怪张悟本了。

  迫于各方面压力,2010年年底各期货交易所纷纷采取以下各种措施:(1)提高交易保证金。加上期货公司的保证金,现在进行期货交易保证金已接近20%,与远期现货交易相差无几,怪不得近年来远期现货交易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就连一些地下黄金公司、外汇公司也生意红火,而国际期货市场的保证金水平通常为5%—10%。(2)取消手续费优惠。(3)考虑将现有各期货品种的合约价值大幅度提高。此三项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期货市场的参与度,减少交易流动性。这不禁让期货市场人士感到一丝寒意,期货市场的第二个寒冬是否即将来临?

  因此,作为一个有近20年期货从业经历的人,我想就目前我国社会上对期货市场的种种误解谈点自己的看法,还期货市场的本来面目。

  1、 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期货市场具有如下四个基本功能:

  (1) 、发现价格

  市场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做出经营决策。价格信号的真实、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经营决策的正确性,进而影响经营效益。

  但是,什么样的市场形成的价格才更合理呢?

  在期货市场产生以前,生产经营者主要是依据现货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进行决策,根据现货价格的变动来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等。由于现货交易是分散的,生产经营者不易及时收集到所需要的价格信息,即使收集到现货市场反馈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零散和片面的,其准确性、真实程度较低。而且现货价格信息不能反映未来供求关系的变动,当用现货市场的价格指导经营决策时,现货价格的滞后性往往会造成决策的失误。比如前几年跳楼自杀的广西糖企老板,也许就是根据当时的高糖价而选择拼命建厂扩大产能的。

  而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期货价格。就目前条件下,通过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是公认为最合理的,这是因为期货价格的形成有以下特点:

  第一,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交易指令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撮合成交,所有期货合约的买卖都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进行,不允许场外交易。交易所内自由报价,公开竞争,避免了一对一的现货交易中容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所有在期货交易所达成的每一笔新交易的价格,都及时通过电脑交易终端报告给会员及其场内出市代表,并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公诸于众。

  第二,供求集中,市场流动性强。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如生产商、销售商、仓储商、加工商、进出口商以及数量众多的投机者等。这些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聚集在一起竞争,期货合约的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强,这就克服了现货交易缺乏市场流动性的局限,有助于竞争性价格的形成。

  第三,信息质量高。期货价格的形成过程是收集信息、输入信息、产生价格的连续过程,信息的质量决定了期货价格的真实性。由于期货交易参与者大多熟悉某种商品行情,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息渠道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他们把各自的信息、经验和方法带到期货市场来,结合自己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对商品供需和价格走势进行判断、分析、预测,报出自己的理想价格,与众多对手竞争。期货价格实际上反映了众多参与者的预测,具有权威性,能够比较真实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

  第四,价格形成的互动性。交易者对价格的走势做出判断,下达交易指令,把自己的信息、判断带到期货市场。同时,交易者又根据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易行为,作出新的判断、决策,下达新的指令。这种价格预期的不断调整,反馈到期货价格中,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提高了期货价格的真实性、精确性。

  第五,期货价格的预期性。期货合约是一种远期合约,期货合约包含的远期成本和远期因素必然会通过期货价格反映出来,即期货价格反映出众多的买方和卖方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

  第六,期货价格的连续性。期货价格是不断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价格信号。期货合约的买卖转手相当频繁,这样形成的价格能够连续不断地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变化。

  由于期货价格的形成具有上述特点,所以,期货价格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许多现货企业积极参与期货交易,并运用期货价格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也有一些生产经营者虽未涉足期货市场,但他们都在利用期货市场发现的价格和所传播的市场信息来制定各自的生产经营决策。例如,生产商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化来决定商品的生产规模;在贸易谈判中,大宗商品的成交价格往往是以期货价格为依据。

  (2)、规避风险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的印象,期货合约的买卖纯粹是为了投机,不少人甚至认为期货市场就是个合法的赌场,而不能带来社会效益的增长或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事实上,期货市场是为了解决某些商品的内在经济风险而存在的。

  价格风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有政治、经济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如天气变化等,由供求的不可预测所带来的潜在价格风险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也是买主和卖主无法抵御的。

  商品的生产商、消费商和贸易商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通过卖出某种商品的期货合约锁定其产品利润或通过买进某种商品的期货合约锁定其成本,把价格风险转移给了希望通过期货交易获取收益的投机者,同时放弃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并把其转让给投机者。而期货的投机者是一些风险爱好者,他们不是真正的经营者,只是希望通过自己对市场的预测来进行投资,以获得利润,他们就是从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的风险承担者。期货合约是一种将商业风险由生产经营者转移给希望通过期货交易获取收益的投机者的工具。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为生产经营者回避、转移或者分散价格风险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这也是期货交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说期货投资对于投机者来说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对于套期保值者来说,却是回避风险的好方法。下面是一个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真实案例,因为是我亲自作的交易指导,所以印象比较深刻。

  1996年,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贸易公司从澳洲进口氧化铝12000吨,委托国内一电解铝厂加工成铝锭约6000吨,3个月后交货。核算成本,每吨铝锭成本约为15300元,当时天津商品交易所四个月期货铝价为16800左右,若以此价进行保值,每吨可获利1500元,6000吨共计获纯利900万元。为防止3个月后价格下跌,同时考虑到铝厂不能及时交货和运输方面的风险,决定在4个月(而不是3个月)期货上以16800左右的价格进行卖出保值交易,锁定纯利润900万元。4个月后,铝锭的现货价格跌到了15000元/吨,如果当时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则每吨亏损300元,共亏损180万元。公司决定进行实物交割,获纯利约900多万元。

  在这一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商品价格下跌中,参与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生产非常正常,受到的冲击较小,比如中粮集团,就通过期货回避了数10亿元的损失,而天津有几个油脂企业,由于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损失较大,有的被银行拍卖,有的处于破产的边缘,被迫停产。当时,由于还没有上市钢材期货,钢铁企业无处进行保值,在这次钢材价格下跌过程中,大的企业损失高达数百亿元,中等企业损失也在数十亿元。

  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套期保值是否成功不是以期货市场是否盈利为标准,因为期货市场盈利,意味着现货市场盈利减少或者亏损,期货市场亏损意味着现货市场盈利更多,而应该把期货和现货同时加起来考虑。对于目前中国大部分参与期货保值的企业来说,期货市场赔钱说不定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套保的量往往远小于其应该套保的量,期货市场赔钱,说明他们现货市场赚了更多的钱。保值交易不是为了获取因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而是为了回避因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控制成本或锁定收益,稳定企业收益,就好比一个人,有的月份可能赚2000元,有的月份可能一分钱也没有,甚至有可能还要交2000元,如果他每个月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即使低一点,当然会更好。

  在我国,保值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开始在期货市场保值如果亏损,往往就不再接着保,比如不少铜的生产企业2004年保值亏损之后就再也不保了,结果在这次铜价大跌过程中损失惨重,假如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保下去,我想他们的日子一定比现在好过。还有不少企业,保着保着就变成投机,一旦判断失误,现货、期货两头赔钱,而损失之后往往把责任归咎于期货保值。

  (3)、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市场又是通过价格来合理配置资源的,形成的价格越合理,配置的资源就越有效率,期货价格不仅能比较合理地反映现实的供求关系,而且能比较充分地反映未来的供求关系,因此,就目前而言,通过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最合理,由其主导的资源配置也就最有效率,其经济作用不可低估。

  (4)、风险投资

  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使得期货投资可以以小博大,加上其双向交易的灵活性和良好的流动性,吸引了大量投机者参与到期货交易中来,他们希望通过自己对市场的预测来进行投资,以获得利润,他们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愿意承担生产经营者转移给他们的价格风险,去换取生产经营者所放弃的额外收益。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大量投机者的积极参与,不仅为生产经营者回避、转移或者分散价格风险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而且其所传递的市场信息也为期货价格的合理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广大股民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和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话,同样,期货市场的广大投资者、从业人员和监管工作者客观上也在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作出了自己不朽的贡献,我们也应该为他们鼓掌和喝彩。

真实的谎言—还期货市场本来面目

2011年01月26日 10:06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字体: 网友评论

 

  2、价格不是由简单供求关系决定的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而价格又反作用于供求,所以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但其实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如果说供求关系只是生产者的实际产品供应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那商品的价格就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否则下面的形象就无法解释:有的商品供应比以前更宽松了,但价格反而比以前高多了,大家都知道,2003年铜比现在要紧张得多,当时LME铜库存仅3万来吨,而现在40万吨左右,当时LME铜价每吨仅2000美元左右,而现在铜价高达9500美元;2008年10月1日前后,我国许多商品的价格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铜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每吨6万左右跌到3万左右,很显然实际的供求关系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还有就是价格每天都在变化,甚至是非常大的变化,但企业的生产和消费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每天都有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实际的供求关系不可能每天都在变。

  当人们无法用简单的供求关系来解释上述现象时,往往把它们说成时投机过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在商品的生产商和消费商之间还有贸易商,在实际供应和实际需求之外,还存在投机需求和投机供应,即使没有贸易商,生产商和消费商也可能产生投机需求和投机供应,比如价格看涨时,生产商和消费商都有可能增加库存,产生投机需求,在价格看跌时,生产商和消费商都有可能减少库存,产生投机供应,而贸易商更是如此。因此,投机供应和投机需求就像是实际供应和实际需求之间的一个蓄水池,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大小和蓄水量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资金的流动性、通胀预期、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判断、未来经济形势、突发事件、市场参与者的心态等,总之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如果说投机供应和投机需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有必要引入狭义供求关系和广义供求关系的概念。

  狭义供求关系是指:供应=实际的供应 需求=实际的需求

  广义供求关系是指:供应=实际的供应+投机供应 需求=实际的需求+投机需求

  如果说投机需求和投机供应是客观存在的,且有其合理性的话,我们就能解释价格与实际的供求关系之间为什么不存在相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市场普遍看涨时,即使实际的供应和需求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谁都想尽量多存点货,使得投机需求增加,而投机供应会相应减少,虽然狭义供求关系可能没变,而广义供求关系会明显表现为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上涨;同样,市场普遍看跌时,由于谁都想尽量减少手中的存货,投机供应明显增加,投机需求明显减少,广义供求关系就会表现为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跌。

  虽然2003年铜的实际供求关系表现为比现在紧张,但由于现在资金的流动性比那时大得多,投资者普遍存在的通胀预期等因素,现在的投机需求比那时也大得多,所以价格也比那时高得多。2008年10月1日前后,由于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投资者对未来非常悲观,谁都急于卖出手中的存货,且一般不敢轻易增加库存,投机供应大幅增加,投机需求大幅减少,导致广义供应明显大于需求,所以价格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下跌。价格每天都在变化是因为市场参与者每天对价格的看法都在发生变化,导致投机供应和投机需求每天的变化(包括现货和期货两个方面)。

  因此,我个人认为商品的价格不是由简单的侠义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而是由包括投机在内的广义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运用广义供求关系就能对市场经济生活中许多所谓的“不合理”价格现象进行解释。

  3、期货市场本身不会加大价格波动风险

  如上所述,由于对许多价格形象无法用简单的供求关系进行解释,不少人往往把它们归于投机过度,没有期货市场的,是现货投机过度,有期货市场的,由于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往往超前于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就成了投机过度的罪魁祸首,许多人不仅否认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不承认期货具有减缓价格波动的作用,甚至认为期货市场会加大价格风险,认为某种商品价格涨得“太高”或跌得“太低”是由于期货市场炒作过度造成的。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所谓投机过度的“度”由什么来确定,是市场还是主观认定,还是专家的研究成果。某种商品价格“太高”或“太低”的标准即参照价是如何决定的?是由市场来决定还是由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来决定?如果是后者,那么生产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又如何确定?可以说,目前市场上许多商品的价格不一定都是由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有的可能存在“暴利”,有的可能低于“成本”。只要它们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我们总不能说它们的价格也是炒作造成的。如上节所述,我们也不能以简单的供求关系来确定某种商品的价格,更不能以某些专家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很显然,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是最合理的,如果有其它方式来决定价格更合理,我们完全有理由实行政府定价,继续实行计划经济。

  在没有期货市场时,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如下4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促使价格上涨的力量是:(1)、现货消费商的主动买入,(2)现货投机商的主动买入;促使价格下跌的力量是:(1)现货生产商的主动卖出,(2)现货投机商买进后的被动卖出。

  而有了期货市场后,商品的期货价格主要由如下8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促使价格上涨的力量是:(1)、现货消费商的主动买入,(2)现货投机商的主动买入,(3)期货投机商的主动买入(多头开仓),(4)、期货投机商卖出后的被动买入(空头平仓);促使价格下跌的力量是:(1)现货生产商的主动卖出,(2)现货投机商买进后的被动卖出,(3)期货投机商的主动卖出(空头开仓),(4)、期货投机商买进后的被动卖出(多头平仓)。

  很显然,没有期货市场时,导致价格下跌的投机因素完全是被动的,而有了期货市场后导致价格下跌的投机因素中有了主动做空者,不仅参与价格形成的力量更多,多空的力量也更为均衡,且由于期货市场参与者众多、供求信息交流更加充分和完善,使得商品的期货价格更能反映该商品的供求关系,从而减缓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更加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虽然理论上如此,但要验证这个道理却像回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难。因为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能既存在期货市场又不存在期货市场,以便进行对比;而其它条件不同时,由于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勉强进行对比又缺乏说服力。这就好比抽烟有害健康,理论上不抽烟能延长人的寿命一样,但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说,是抽烟活的更长还是不抽烟活的更长,也许永远无法验证,因为人的一生不能做到既抽烟又不抽烟。

  2008年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140美元/桶以上时,不少人(包括一些学者和政府官员)就说这是某些机构人为炒作和操纵造成的,要求美国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美国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调查之后宣布并未发现原油价格被人为操纵的证据,其实,所谓“价格炒作”,只不过是产油国不愿增加原油产量找的借口而已,以应对国际社会要求其增加产量的呼声。

  不可否认,在期货市场发展初期,由于有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交易制度不很健全,有可能出现期货价格被少数机构人为操纵的时候,使得期货价格不能客观地反映供求关系,人为地加大了价格波动风险,这样的操纵者往往也会遭到市场的惩罚,如住友的5%先生即滨中太郎,因操纵LME铜价,结果给住友公司造成数10亿美元的损失,我国期货市场中,大豆的操纵者北京某公司最后损失了数亿元,天然橡胶的操纵者面临破产的边缘。

  我国期货市场特有的一户一码制、保证金监控中心、证监会网络查询系统,近乎苛刻的监管措施,使得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成为世界上管理最规范和最透明的市场,虽然也有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随着我国期货法规的建立、交易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工作的不断加强,要想操纵期货价格将越来越难,甚至几乎不可能,付出的代价也会越来越惨重。

  所以,就像刀本身不会杀人一样,期货市场本身也不会加大价格波动风险,而且,只要管理规范,期货市场还能减缓价格波动风险。  4、为期货投机者喝彩

  在一般人眼里,期货投机者只是一些喜好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分子,甚至被认为就是一些赌徒,其实期货投机者是期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套期保值者通过期货市场回避风险时,往往把价格风险转移给了期货投机者,同时放弃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而期货投机者为了获得投机收益,也愿意接受这样的风险。

  一个市场要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的交易流动性,期货投机者越多,市场流动性越好,交易越容易达成,套期保值者越容易把风险转移出去,即使遇到突发性风险,涨跌停板的可能性反而会减少,这就是为什么交易不活跃的品种和合约月份往往容易涨跌停板和买卖差价比较大,就像上下坡,显然走缓坡比走台阶更安全,但不少人往往持截然相反的观点,错误地认为交易流动性越大,风险会越大。

  另外,期货价格的高低与交易流动性关系并不是很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交易流动性越好,价格不一定会涨得更高或跌得更低,相反,参与交易的人越少反而越容易被人操纵,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通过期货市场洗钱的人往往要选择交易不活跃的品种和月份,这就好像一个坡的高度并不取决于是走台阶上去还是走缓坡上去,且缓坡更安全。因此,我个人认为,限制交易者的参与,减少交易流动性,并不能减少价格波动风险,相反会加大价格波动风险。

  期货投机者为了获得投机收益,往往会努力收集和传播各种市场信息,他们就像是义务的市场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员,有利于期货价格的合理形成。

  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就是商品价格的市场化,期货投机者投资期货虽然主观上只是为了获得投机收益,但客观上他们却在接受套期保值者转移过来的风险,为生产经营者回避风险服务;他们增加交易流动性,为商品价格的形成义务收集、分析、传播市场信息,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说广大股民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话,我国的广大期货投资者客观上也在默默地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自己的巨大贡献,我们是否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或呵护,为他们喝彩!

  5、企业盲目生产等于投机

  虽然我国期货市场的建立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应该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绝大部分却依然徘徊在期货大门之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应该参与期货保值的企业,实际参与的上游企业(比如铜的生产企业)只有10%至16%,而发达国家通常为80%左右,即使参与了保值,保值的量与其应该保值的量相比也往往相差巨大。下游企业(如铜的消费企业)的参与度就更低,在5%左右,甚至更低,而美国高达60%以上。几年前,我问美国鹰都铝业的一位主管营销的副总他们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况,他告诉我他们公司每年生产40万吨铝材,公司每年要在LME进行铝的套期保值交易,保值的量也差不多是40万吨。

  期货市场如果缺少套期保值者的参与,商品价格的合理形成就会大打折扣,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就会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冒很大的风险,赶上价格有利时,企业盈利大增,遇到价格不利时,企业亏损严重,甚至倒闭,如果产品价格或原料成本无法提前确定,企业的利润就没有保障,企业在利润没有保障的情况下盲目组织生产甚至扩大生产,从经济角度上说就是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投机,其所动用的人力、物力会远大于纯现货或期货投机。既然期货市场能帮企业回避价格波动风险,为企业稳定经营带来好处,那企业为什么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呢?我个人认为有如下几个主要原因:

  (1)、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出于对投资者保护的良好愿望,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交易所等对期货市场的宣传,往往强调风险,对功能的宣传明显不足。

  广大媒体对期货市场的报道,负面消息报道得多,正面信息报道得少。从国内著名的中航油、国储铜、株冶锌事件,国外的住友铜、巴林银行事件,到四川夹江油老板做期货跳楼自杀事件,就连本应该做期货套期保值而没做结果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而跳楼自杀的糖老板,一开始也被媒体说成是做期货亏损造成的。而对期货的正面报道却寥若晨星,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回避了价格风险,比如中粮集团、江西铜业(600362)、中国五矿等,发达国家就更不用说,几乎相关企业都参与期货进行保值交易,但很少有媒体会报道它们。

  如果某个企业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赔了很多钱(其实其现货市场赚了更多的钱,不等于保值失败),媒体往往会热火朝天地进行报道和炒作,如果期货盈了很多钱(其实现货收益减少了),媒体常常视而不见;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回避了价格风险,好像是应该的,一般不会有媒体进行报道。某些企业实际上在期货市场进行投机,当发生严重亏损时,也往往被媒体当作保值失败的例子加以报道;正是因为负面宣传太多,让许多人谈期货色变,当我们建议相关企业到期货市场来进行套期保值时,也常常被当作忽悠分子。当然,媒体这样做肯定不是出于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的目的,而是他们为了吸引大众眼球的职业习惯。虽然有点强人所难,我还是希望媒体多给期货以正面宣传和报道。

  企业害怕期货亏损。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期货套期保值成功的标志就是在期货市场盈利,这是大错特错的。在我国,保值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开始在期货市场保值如果亏损,往往就不再接着保,比如不少铜的生产企业2004年保值亏损之后就再也不保了,结果在2008年这次铜价大跌过程中损失惨重,假如他们能够一直坚持保下去,我想他们的日子一定比现在好过。还有不少企业,保着保着就变成投机,一旦判断失误,现货、期货两头赔钱,而损失之后往往把责任归咎于期货保值。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目的是为了锁定相关商品的利润或控制相关商品的成本,使企业生产经营不会因相关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就像是给相关商品买了一份“价格保险”,而不是想通过期货市场获得额外收益。套期保值是否成功不是以期货市场是否盈利为标准,因为期货市场盈利,意味着现货市场盈利减少或者亏损,期货市场亏损意味着现货市场盈利更多,而应该把期货和现货同时加起来考虑,就像买保险,不一定非要发生理赔事故,你买的保险才是合算和有意义的。对于目前中国大部分参与期货保值的企业来说,期货市场赔钱说不定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套保的量往往远小于其应该套保的量,期货市场赔钱,说明他们现货市场赚了更多的钱。

  (2)、企业怕担责任,尤其是国有企业。

  这是企业不愿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在没有参与期货套期保值的情况下,如果遇到相关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即使企业有最大的亏损,也可以把责任推卸到市场环境不好。而在参与了期货套期保值的情况下,如果遇到相关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即使企业盈利很稳定,只要期货市场是赔钱的,相关负责人往往对上、对下都不太好交代,上下级都有可能说你不应该保值,客气点会说你时机掌握得不好,让公司少赚了很多钱,即使期货盈利了也会觉得那是应该的。

  (3)、下游企业套期保值的积极性更低,往往是因为其可以把价格风险转移给它们的客户,比如铜管厂可以把铜价上涨的风险通过提高铜管价格转移给空调厂,但空调厂则不一定能把风险转移给消费者。

  (4)、企业缺乏相关人才。目前我国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人不到2万,能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套期保值方案的顶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5)、虽然我国期货市场有近20年的历史,但大部分企业对期货市场还不是很了解,不敢贸然涉足,这需要大家多宣传,不仅只是负面宣传,还有正面宣传,尤其需要广大期货同仁的共同努力。

  6、期货风险案例分析

  一提起期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它的高风险,这很正常,因为对于普通投机者来说,期货就是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但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通过期货市场回避了风险的案例往往会被人忽略,甚至事件的当事人也不愿媒体进行报道,因为那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也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期货市场上的大亏损,哪怕是套期保值的正常亏损也常常成为某些媒体的炒作对象,以至于这些企业再也不敢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即使现货市场赔得一塌糊涂,也没有媒体会报道,当事人也不用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好象是现货市场赔钱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打开媒体,到处都是期货的风险案例,从住友铜到巴林银行的倒闭,从中航油到国储铜、株冶锌事件,还有最近因植物油期货价暴跌而跳楼自杀的夹江油老板,这些“血淋淋”的风险案例,表面上看起来是因为做期货造成的,其实,不少期货投资风险案例之所以损失惨重往往有其自身原因,国外远的案例我们暂且不谈,就国内几个风险案例我们进行简单的分析,也许我们从中能得到某种启示。  由于本人不是当事人,案例的具体细节无法了解,只能从专业的角度加以分析,也许与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

  案例1:中航油事件

  2004年,中航油公司在国际市场做空原油期货(实际包括卖期权),导致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这只是直接损失而已,间接损失可能远大于此。因为我们作为国际原油的进口大国,每年要从国际市场进口近2亿吨合14亿桶原油,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大量做空必然吸引国际结构做多,从而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加速上涨,假如因此上涨的幅度为10美元/桶,那么我国每年进口原油就要多付140亿美元。

  表明上看起来,中航油的失败是因为对当时国际油价走势判断错误,在我看来,那只是次要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

  1、做了国家明令禁止不许做的事;国务院1998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中航油几乎垄断我国航空用油的进口,若在国际市场做保值应该做多,而不是做空,做空显然是纯投机。而且许多交易是在场外进行的。

  2、做了一个明显不该做的方向;地球人都知道,我国是一个贫油国,每年需要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原油,2007年进口量约2亿吨,占消费总量的50%左右,2004年进口原油1.2272亿吨,约占当年消费量的40%。我们在国际市场大量做空,必然吸引国际结构毫无顾忌地做多,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我们不可能大量出口原油,我们的空头头寸必然要回补再买回来,同时还要再买进大量现货,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这就好比,一个国家的粮食只够吃半年的,觉得别国粮食过剩,就到别国那儿去做空,等别国粮食价格下跌了再获利平仓,我们先不说别国粮食是否真的过剩,是否真的要跌,就是真的过剩,真的要跌,我们也不能去做空,因为我们的做空必然吸引别国毫无顾忌地做多,他们非常清楚我们早晚要把空单再买回来,而且还要买大量的现货粮食,多高的价都会买,否则只有等着饿死。善良的人们往往把这样的事件描绘成国外机构设套围猎我们,倒不如说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挖了个陷阱并主动跳进去,国际结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见到主动送上门的猎物自然笑纳了。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3、不控制风险,不知道止损。显然,中航油做的是纯投机,而不是套期保值,期货投机就存在高风险,就应该控制风险,及时止损。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中航油不仅没有止损,而且越做越大,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出事后竟然说再给几亿美元,一定能把亏损的钱全部赚回来,这说明当事人至此似乎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实在让业内人士觉得大言不惭和可笑之极,我敢说如果国家再给100亿美元让中航油继续做空,那么,国际原油价格当时就很有可能涨到100美元/桶以上,而不会等到2008年。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让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的是,同样的风险案例不到2年之后发生在国家储备局身上。

  案例2、国储铜事件

  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就在中航油事件发生不到2年之后,2005年10月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在LME大量做空铜的期货,交易员失踪,在平仓、多次展期和部分实物交割之后最终被法庭认定的亏损额仍高达9.2亿元人民币,与中航油事件一样,间接损失可能远大于这个数,因为我国是铜的进口大国,70%以上铜或铜的原料依赖进口,每年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数百万吨铜(含原料),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大量做空必然吸引国际结构做多,从而导致国际铜价加速上涨,假如因此上涨的幅度为1000美元/,按300万吨计算,那么我国每年进口铜就要多付30亿美元。除国储外,还有其他国内企业也跟随国储做了不少空单,国储低价交割出去的铜,最后国内其他企业又高价从国际市场买了回来。

  国储铜事件表面上看起来是对铜的价格走势判断失误造成的,但其所犯的错误与中航油事件有许多相似之处:

  1、做了国家明令禁止的投机,而非保值。曾经有人辩称国储是在做保值而非投机,说国储储备了不少低价买来的铜,现在高价卖出去也没什么错。我觉得这个观点是十分错误的,理由是:a、我国是世界铜的最大进口国,70%以上的铜资源依赖进口,作为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应该代表整个国家的利益在国际市场进行操作,而非国储本身的利益,如果代表国家做保值应该做多而非做空。b、退一步讲,即使只代表其本身利益(就像一企业),也应该在国内期货市场卖,而不是到国际期货市场卖,因为尽管当时国内铜的期货价格小于铜的进口成本,但国内铜的绝对价格始终远大于国际期货市场的铜价,也就是说不在国内卖高价,而运到国外去卖低价。c、当时国储在国际市场上做空的同时,也在国内期货市场部分做多,希望通过买上海铜卖LME铜进行跨市套利,因为两市的比价太低。作为一个一般的投资者或小企业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的机构或企业这样做就会导致国际机构拼命拉高国际铜价,并带动国内铜价也相应上涨,因为他们非常清楚我国不可能大量出口铜,即使出口了,还会再买回来,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国内铜的多头在国内期货市场盈利的同时在国际期货市场赔钱,客观上把国人的钱通过这种方式源源不断送给外国人。

  2、做了一个明显不该做的方向;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和进口国,而我国铜资源又比较贫乏,每年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的铜,占我国铜消费量的70%以上,这一点同样是地球人都知道,我们在国际市场大量做空,必然吸引国际结构毫无顾忌地做多,因为他们更加清楚,我们不可能大量出口铜,我们的空头头寸必然要回补再买回来,同时还要再买进大量现货,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显然,在这一点上国储所犯的错误相对于中航油有过之而无不及。

  3、不控制风险,不知道止损。数次展期,并没有减少亏损,而是越亏越多,因为每一次展期都会给国际机构又一次做多的机会,铜价也越涨越高。交割的铜好像不亏损,实际上相当于国内高价不卖运到国际市场卖低价,然后国内消费企业再更高的价从国际市场买回来。

  下面的案例好像是地地道道的套期保值,但实际上也是投机和不控制风险造成的。

  案例3、株冶锌事件

  株洲冶炼厂,也就是如今的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1997年其交易员在LME做空锌的期货高达45万吨,而当时株冶全年的总产量仅为30万吨,其头寸远超既定期货交易方案,被国外金融机构盯住并发生逼仓,终因抛售头寸过大,最后只好以高价买入部分合约平仓履约。由于从1997年初开始的六七个月中,多头推高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这导致株冶最后亏损额达1.758亿多美元,折合人民币14.591亿多元。

  这又是一个我国企业被国外机构“围猎”的案例,我们除了过过嘴瘾而无任何作用地谴责国外机构之后,是否应该更多地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苍蝇往往不盯无缝的蛋。

  这好像是一个保值的案例,因为在当时我国的锌产量大于消费量,我国是锌的出口国,在国际市场做空锌进行套期保值,以防止价格下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这样做本身并无不妥,但关键是保值的量远远大于其应该保值的量,超出的部分就是投机了,就具有高风险性,就应该及时止损控制风险,遗憾的是应该做的事往往都没有做,不应该做的事往往都做了,所以,赔钱是必然的,盈利才是偶然的。

  以上几个风险案例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其失败可能与我们的管理体制有关,这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下面这个案例就有点民营性质。

  案例4、夹江油老板事件

  2008年10月16日,四川夹江一油脂企业老板因植物油期货价格下跌而跳楼自杀,听到此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应该啊,因为植物油期货价格下跌,油脂企业做期货的话应该做的是空,即卖出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期货价格大幅下跌,他们应该在期货市场赚了很多钱才对,怎么会自杀呢?而事实正好与我想的相反,这家企业在期货市场做的还是多,也就是说除了现货在投机,期货市场还在投机,显然,两边投机的结果,不是大赢就是大赔,这与赌博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该企业在某银行夹江县支行有贷款约2000万元,这就好比借钱赌博。

  投机就应该按投机的方法进行操作,对于高风险投资首要任务就是要控制风险,及时止损。据说,该公司在1.3万元/吨左右开始买进菜籽油期货,其间有许多机会止损,而公司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任由风险不断扩大,当菜籽油期货价格跌到了约7000元/吨,当事人还在联系银行,希望能再获300万元贷款,以杀入期货市场“抄底”翻身,如果银行真给该公司300万“抄底”,我想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因为后来菜籽油期货价格跌到了6000元/吨以下。

  从上面的几个期货风险案例中我们看到,其中的大部分风险并非期货市场本身带来的,而有许多人为因素,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不应该”的人为因素去掉,我们或许会深深地感觉到期货投资的高风险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但愿将来没有人因期货而自杀,世界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