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儿.帕丽 r级:梅雨“梅味”在变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13:25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人笔下的梅雨天总是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浮想联翩,可是生活却远没有这么诗意。

  昔日的“温柔”哪去了    

  最近两天,高温天气炙烤着北方大地,6月24日,河北西部等地温度甚至达到了40℃以上。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此次北方高温属于比较极端的天气,而长江中下游的“非典型”梅雨为其主要诱因。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主要特征表现为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而近20年来,随着全球温度变化的加剧,东亚季风的强弱也随之变得复杂不稳定,作为季风特征之一的梅雨,“脾气”也越来越让人捉摸不定。梅雨期常常出现雨量偏少、雨期缩短、高温频现等“非典型”现象。每次梅雨都是独特而复杂的,用传统梅雨的标准“依葫芦画瓢”越来越难,“梅雨期间频现高温”也已成为近年来梅雨“非典型性”的明显特征之一。

  他说,此次北方出现高温天气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非典型”梅雨天气有关。一般而言,6月下旬到7月中旬是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此时北方地区的天气相对来说不会如此炎热,反而应该是华南、江南南部一带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尽管6月20日以后,浙江、上海等地都宣布“入梅”,但从目前的降水情况来看,上一周的降雨主要在江南和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很典型,这就导致了华北、北方地区、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和多年平均的雨季温度条件相反。这种“极端”,表现在这段时间的温度接近历史极值。

  近年入梅初期流行“非典型”

  6月20日,是申城入梅首日,而老天也很“阔绰”地送出了一个37.4℃的入夏最高温“大礼”,这让上海市民有点吃不消。在不少上海市民的印象中,梅雨季节就是淅淅沥沥的雨水下起来没完没了。不过最近几年,昔日的“温柔”脾气变得暴躁激烈。同日,浙江省气象台也宣布入梅。但据预测,今年杭州的梅雨季节唱响“主旋律”的同样是高温、高湿天气,一段时间内还会有雷阵雨、雷雨天气。    

  这让许多百姓大呼看不懂:这还是梅雨吗,非典型梅雨是否越来越多呢?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主任金荣花说,梅雨季节并非年年都会出现典型梅雨。1991年、1998年梅雨季节长江发生的流域性洪水就是典型梅雨天气造成的。然而,2000年以来,长江流域没有出现流域性洪水,包括湖南、江西、上海、浙江等地在内的长江中下游沿江及以南地区,梅雨期间的降水普遍呈减少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在今年4月份参加南京大学学术研讨会时说,1999年以后,梅雨带已经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明显北移到了长江以北的淮河流域。2003年和2007年,沿淮地区还遭遇了罕见大水。

  “在大气科学领域,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形势季节性调整的产物。然而,在东亚大气环流发生季节性调整后,典型梅雨的形成需要有多个复杂的天气系统间的适当配置。若是天气系统配置稍有不适,很容易出现空梅、枯梅等非典型梅雨,2000年、2002年就出现了空梅。但从最近几年的事实看,除梅雨带北移特征外,在进入梅雨季节初期,梅雨环流形势往往不十分典型。2003、2007、2008年入梅前期江淮流域均以较高的气温和雷阵雨开场,随着天气系统的‘磨合’调整,典型的梅雨天气在中期才出现,2007年尤为典型。”金荣花说。

  “典型”与“非典型”谁将占主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增加趋势。非典型梅雨是否也会增加,成为一种趋势呢?金荣花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非典型梅雨是否有增多趋势,需要对长时间的历史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后才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还很难讲。”

  金荣花解释说:“现在观测网络布局齐全、空间密度增大,分析预报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致使对天气气候事件的认识都更加细致、精确。对于不同时空分辨率密度的观测信息,很难说以前典型的梅雨期强对流天气要比现在少。”

  目前人们对“梅雨”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时阴雨绵绵的感觉上。但是最近几年,非典型梅雨也时常光顾。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傅易分析,事实上,气候在不断变化,梅雨也有自身的不确定性,现在的梅雨与之前梅雨特征差异较大。

  丁一汇介绍,梅雨带逐渐北移反映了以10年为尺度的气候变化。而在降水变化中,还存在80年振荡周期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降水带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夏季主要雨带由华北逐渐南移到了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出现了南涝北旱的格局。

  金荣花认为,不管是典型梅雨还是非典型梅雨,都是梅雨的表现形式。到底谁占主流,仅通过最近几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尚难以区分。科学的态度是要用数据、用事实说话。

  入梅时间宜淡化

  曾几何时,梅雨就像一个分水岭,宣布入梅意味着强降水的到来。因此,“入梅时间”一直备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但现实是,往往宣告入梅后,很多的地方并没有出现强降水,而是高温、雷阵雨等天气。

  “从科学防灾减灾的角度来看,淡化入梅时间,强调梅雨季节具体的风雨影响,才是应对梅汛期的理性选择。”金荣花说。

  专家解释说,死抠入梅时间容易误导公众,尤其是在非典型梅雨事件增多的情况下,这未必是好事。公众关心是进入梅雨季节后具体的降雨时间和降雨强度对生活的影响,而非简单的入梅时间。

  典型梅雨的特征几乎相同,但非典型梅雨各有不同。金荣花说,不是每一年的梅雨都非常典型。每年梅雨是强是弱,是以分散性雷阵雨的形式表现还是是以持续性的强降雨出现,都很复杂。但是再复杂的梅雨,对公众而言,最关键的是要关注梅雨季节每一次强天气过程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