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迪小怪兽钱包价格表:发掘香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01:22
“北京香山地区的历史沉淀极为丰厚,自古就多皇家行宫、多历史陈迹。但遗憾的是,现在它的名气远不如颐和园、圆明园。”北京海淀区原政协主席、北京史地专家张宝章对《北京科技报》说。

1958年开始,张宝章任职于海淀区委宣传部,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可以接触到香山地区的一些历史遗迹。80年代以后,时任海淀区副区长的他,又将辖区内的文化文物纳入自己的分管重点。虽然当时对香山地区的部分遗迹也进行了考古挖掘,但由于经费有限,难以对其进行妥善地修复与维护。

  2009年12月19日,从第三届香山文化论坛传来消息:北京市海淀区有关部门将对香山地区的明、清及近代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历史遗迹,政府方面还将出资予以重建。

  比如位于香山公园内的昭庙,是乾隆皇帝为接待六世班禅来京,特意为其修建的行宫,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喇嘛寺的形式建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庙宇被严重毁损。目前国家文物局已计划投资近3亿元,对其进行复原和修缮,并将对相关文化进行发掘整理。

香山地区的“宝藏”远不止于此。2009年10月,考古人员在香山发现了一个直径近5米的汉白玉基座遗迹,经文物工作者考证后确认,系当年乾隆修建的香山铁塔汉白玉基座。据了解,铁塔建于乾隆17年(公元1752年)。当时此地组建了清朝“特种部队”——健锐营。按照清代兵制,官兵可带家属进驻,这些家属中不少人信奉佛教,于是官方便在距离香山行宫不远的狼剑沟山修建了铁塔庙,同时在距庙30米处,与玉泉山直线相望处修建了铁塔。只可惜,庙宇跟铁塔都在后来的历史更迭中“香消玉殒”。直到2009年11月,香山地区抗战名将纪念馆表示愿意修复乾隆铁塔,使之成为香山新景观。

  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香山脚下四季青镇的门头村还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张宝章对记者透露,门头村现在居住有郎、杨、萨、龙、伊、阿、白、张等姓氏的100多名苗族民众,他们的先辈在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由湖南花垣县迁徙来京。只不过,尽管这些人在户口本上“民族”一栏填的是“苗族”,但长期的驻京生活已使他们完全汉化,一般人现在很难从外貌上看出他们的血统身份。不过目前,在海淀区政府的支持下,有关部门已开始以这些苗族村民为对象,挖掘传统文化,并正在兴建一座2000余平方米的苗寨。

  张宝章告诉记者,香山地区还曾经满布“碉楼”。清朝乾隆年间,四川西部大小金川一带的少数民族不服当朝统治,屡次发动叛乱。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在驻扎的重要山道和各处隘口修建了众多碉楼,易守难攻,因此一开始,乾隆派去的清剿部队老是吃败仗。后来,乾隆改变策略,在香山脚下建立了一支1000余人的特种部队,即健锐营,并修建68座碉楼进行实战训练。最后,健锐营在平叛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小金川平定以后,乾隆并没有解散健锐营,而是将其作为自己巡游保卫以及对外作战的重要力量,擢升的将军就有40多位。由此,健锐营逐渐发展成清朝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一直到满清统治结束后才自动解散。”张宝章告诉记者,直到现在,香山地区依然还有好几座碉楼。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剩下的这几座碉楼,分处于不同单位用地之上,有的还处在部队驻地中,除个别受到较好保护外,其余大多是一派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

与此同时,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香山地区自古也是个寺庙云集的地方,但如今很多建筑都湮没在历史烟云中,只留下荒草乱树丛中的些许遗迹。香山脚下曹雪芹纪念馆馆员樊志兵告诉记者,北京有两座法海寺,一个是位于石景山的南法海寺,一个是香山南门头村万安山上的北法海寺。目前,前者基本保存完好,但后者的命运则要悲惨得多,寺庙主体建筑早已毁损,只剩下荒草丛中的山门、碑刻和一些残垣断壁。

  “南法海寺为明朝太监李童集资建造,寺内保存有不少明代佛教壁画,艺术价值很高。但从历史考古角度而言,北法海寺则重要得多。北法海寺为皇家寺庙,相传最早为元世祖所建宏教寺的旧址,清顺治十七年由顺治帝重修,改名为法海寺,但现在它却毁损了。更糟糕的是,现在这附近还修建了一个金山陵园,日后的考古发掘会更有难度。”樊志兵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孙东虎对记者表示,从学术角度而言,香山地区的众多历史遗迹,跨越朝代和牵涉人物众多,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挖掘很有价值。这不仅有助于理清北京自辽金时代以来的重要历史文化脉络,对搞清某些历史谜团也能提供重要帮助。

“众多红学研究人员在结合对香山地区的传说、历史遗迹和原著风俗景致描写的研究后发现,香山地区不仅是曹雪芹一个重要的生活之地,也很可能是他创作《红楼梦》时的居所。”张宝章说1971年,有人在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现北京植物园内)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学研究者考证此建筑正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1984年,一座按原老屋规制建起的曹雪芹纪念馆正式落成。

  不过,因掩映在香山的美好风景中,这座纪念馆在很长时间内不为人所知。尽管北京植物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但离正门不远的纪念馆中,却极为寂寥。

“不少人对北京香山的文化内涵存在很大的理解偏差,以为仅仅是登山、赏红。而眼下,将香山众多的历史遗迹、文化建筑全部理清头绪并逐一确认,也绝非易事。2010年,我们将首先以旗文化、明清文化为基础,对香山地区的历史积淀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海淀区香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同胜告诉记者,目前相关专家团队正在走访健在的当地老人,对有关健锐营等的口述历史进行记录整理,整个成果将在2010年以论坛文集形式出版。

  但目前在香山地区,由于众多的历史遗迹隶属不同单位,如何统一协调资源成了个难题。“这几年,香山街道办事处虽然在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很有限,进展一直受到很大限制。”在张宝章看来,如何集结这些驻地单位共同参与发掘研究,是未来要大动脑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