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造船厂:五力、五蕴、四谛、四圣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52:35

五力、五蕴、四谛、四圣谛

 
【五力】
(梵pan~ca bala^ni,巴pan~ca bala^ni)
指五种力用。有三说︰
  (一)指三十七道品之第五科︰谓发生圣道之力用有五种,即信力(s/raddha-bala)、精进力(vi^rya-b.)、念力(smr!ti-b.)、定力(sama^dhi-b.)、慧力(prajn~a^-b.)。所谓信力,指于如来所修植净信,不为沙门、婆罗门或余世间等所引夺。精进力,指为永断已生之不善法,而生策励,乃至广说四种正断。念力,指于内心住循身观,乃至广说四种念住。定力,指离欲恶不善之法,乃至广说四种静虑。慧力,指如实了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及趣苦灭道圣谛。
  将此五者总名为力,有多说。《大毗婆沙论》卷一四一云(大正27·726b)︰‘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尔。(中略)问︰何缘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恶法故名力。有说︰不可倾动名根,能摧伏他名力。有说︰势用增上义是根,不可屈伏义是力。若以位别,下位名根,上位名力。若以实义,一一位中皆具二种。’
  至于五根之外别立五力的原因,《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说所缘境界自体等虽与根相似,然果有差别。即不可屈伏义有差别,故别立力分。又五力采信等之次第是由于它们有展转相生之义,关于此,《俱舍论》卷二十五云(大正29·132c)︰‘信等何缘次第如是?谓于因果先起信心为果修因,次起精进,由精进故念住所缘,由念力持心便得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是故信等如是次第。’
  (二)谓如来说法有五种力用︰即言说力,随宜力、方便力、法门力及大悲力。《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云(大正15·40c)︰‘一者语说、二者随宜、三者方便、四者法门、五者大悲,是名如来所用五力。’其中,言说力谓如来虽说三世垢净世出世有罪无罪有为无为等种种法,然此说如幻人之说无决定,乃至如虚空无生灭,故言说即不言说。随宜力,谓如来或说垢法为净法,说净法为垢法,或说生死即涅盘,说涅盘即生死,如是随宜作种种说法。方便力,如来为使众生行布施,而说布施是得大富之因。法门力,如如来说六根等诸法皆是解脱之门。大悲力,谓如来以三十二种大悲救护众生。盖一切法无我,然众生不信,故如来起大悲心而广说法。
  关于此五力,《华严经探玄记》卷三云(大正35·148c)︰‘此上五种,初一约能说,以不言之言而说故。二约所说,谓法随迷悟辨是非故。三约所为机,以巧方便于无说有故。四约法自体,本来自空为解脱门故。五约能说之心,为愍物迷而起说故。’
  (三)指具不可思议之胜用的五种力︰即定力、通力、愿力、法威德力、借识力。所谓定力,是指佛的大定力;此定力无染无净,非空非有,生死不能拘,结业不能缚,不起此定而能普应十方。通力,指佛的大神通力变化无穷,随感而应。愿力,指如来的大愿力,此愿力非因爱见,不假思惟,乃圣人旷劫度生功用所成,非思议可及。法威德力,指如来应化威德之力,是圣人不思议境界,演一音则普应群机,施一法则众魔皆伏,利生无尽,功德难量。借识力,谓二禅以上不着五尘而五识俱无,从而无寻伺、言语,故欲说法应用,则借初禅之眼耳识以成己用。
  此五力以己力施他,以他力为己用,以唯识所变之义难判定,故《宗镜录》卷四十八认为是唯识说难判之五力。又此五力虽有胜妙作用,然中有受生确定,不能遮其不往,亦不能令其住于余道,故中有又名五力不可到。


五蕴  一、五蕴:
  我们读佛经时,经常遇到“五蕴”一词,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蕴”译自梵语 ?????? Skand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
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色蕴之中。
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性质。
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即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这就是末那识,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  五蕴包含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类的法,各个合为一集,都是因缘和合的,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五众”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阴”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佛陀为利根的众生说五蕴;对智慧比较差的众生,佛陀则为他们演说十二处、十八界。
  二、众生的意义:
  五蕴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
  (一)、无情生命:有生理现象,没有精神活动,也没有我执,称为无情生命。如植物、我们身体里的细胞等,都是无情生命。
  (二)、有情生命:有生理活动,也有精神活动,并且执著我、爱他所执著的我,这种有情生命才有资格称为有情众生。
  佛陀说众生是由名、色组成的聚合,这个名色略分为五种类聚--五蕴。
  (1)、名:我们的精神活动,不可见,但知道它的存在,唯有名字,故称之为名。此名既是我们的心,它又可分为心、意、识或八识。
  (2)、色:生理的活动,它有色相可见,是属于物质的。在五蕴中的色主要是指我们的身体--身根。故名色是心法和色法,心和色组成我们的精神和身体活动。
  三、五蕴简表:
  〔色〕--色法--物质的活动
  〔受 〕--感受
  〔想 〕--思想,心所法
  〔行 〕--精神的活动
  〔识〕--心王
  四、详谈五蕴:
  (一)、色蕴:
  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  古代印度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水大--物质的液态;火大--热的能量;风大--物质的气态。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既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理、化学那样,用各种仪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教对这些不太注重。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  内色 外色 产生的知觉
  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  耳根-----生尘-----耳朵听到声音
  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  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  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发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  (二)、受蕴:
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  (3)、舍受(不苦不乐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龙”,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龙”。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
  的眼睛在受苦。
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我们的心里念:do、re 、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眼睛看投影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
  (三)、想蕴:
  六根与外境接触,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而在这名相中执著有一个实有的个体。我们以“山”来做例子,眼睛看到一堆沙土,就看到“山”的这个形色,那个颜色的形状多次的出现在眼前、过后,心确定有“山”的形相存在,认为实在有这样的东西,就开始构画种种相状。接着给此相状的物体名字,称它为“山”。过后却颠倒过来,不知道“山”的实体,是因为有这样的形状,我们把它称为“山”罢了。从此以后,我们一件到这样的形状,就执著生起“山”的“想”,这就是所谓的想蕴。所以这个想蕴并不是一次得来,而是累积了多次的经验后得到的。在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出世后,没有看过下雨,母亲把他抱到外面,看到雨水纷纷落下,他根本不知道那是“雨”,也不知道那
  是什么回事,看了又看,慢慢的就认定世间有这样东西,会从天上掉下来,后来他从大人那儿学习到那是“雨水”,结果以后他就执著,认为这个世间真的有“雨水”,这就是想的作用。
  想蕴跟受一样,也是从六根而来。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既是颜色的相貌,称为色相;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我们的意识--心,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所以说一切的语言都是想的念念作用,只要心中有语言的活动,就是想蕴的作用。甚至不出声,眼睛一打开来看到景物,耳朵听到声音,想蕴就告诉我们那是什么。比如你听到虫叫声、车声,都能确认那是虫叫声或车声。如果第一次听到车声,你可能会被吓死,因为从未听过,太可怕了。不过,多听几回后,就构画出车声的形状--声相,以后一听到那个声相,就给它一个名称,称为车声,这就是所谓的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看、所听到的事事物物,过后心中区别它们,那一样不是由想得来的?所以“想”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作用,它也被列为五蕴当中之其中一蕴,称为想蕴。
  (四)、行蕴:
  行蕴是很复杂的,我在此只是作简单的解说: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比如贪、瞋、痴的心:人家骂你,起瞋心,这就是“行”。此外,贪、瞋、痴、忿、恨、恼、害等都是“行”。所以在我们的心念中,除了识、受和想以外,其他的心念都是行。这些心会造业,是有造作的。甚至你起好心、善心也是行:比如我们念一部《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也是行,因为我们的心有造作,念念在那儿变化,这个行是属于善的:如果我们被人家骂,起瞋心是属于恶的,那就是造恶。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  讲到五蕴,我们就要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的关系。我们的内心接触外境时,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根--六根、尘--六尘(外境)互相接触,它们接触的同时,心作意(也称注意),如果根、尘不接触,识是不会生起来的;如果根、尘接触,同时心也作意的话,这时候知觉的心称为识。根、尘、识三个一起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心理称为触心所。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颜色的心理,称为眼识。这个眼识依靠眼根来接触色的境,在这个过程当中,了别外境的心称为识。如果根、尘不接触,我们是不会生起注意的心理。比如当你的眼睛盖住的时候,心多数就不会注意到眼睛所看的景物。但是根、尘接触的时候,心有时会同时、同境注意,有时候不会;比如说,我们坐在那儿看书,看到入神时,外面有声音在耳朵那里作用,我们却不知道;那就是根、尘接触时,心当时不在耳根,也不在外境(声音)那儿作用,耳识就不生起来,耳边有什么声音,就没听到了。所以我们要明白,内心、六根与外境的作用有这样的区别。
  (五)、识蕴
  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称为识蕴。依唯识宗说:识可分为八种,称为心王。前面六种: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
  (1)、了别与分别的不同:
  了别的意思是:我们的心第一念知觉所对的境,没有加任何的语言去称呼它,称为了别;分别是在了别以后,我们的心对于外境进一步加于名言的了解。比如你坐在这里听我说法,听到我的声音,知道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吗,知道。但是当时你有没有加语言去分别?没有,对吗?所以我每讲一句话,你都知道是广超师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但是你不必去想它,只是知道而已,这种知道的作用称为了别。但是当我提起我的声音是男人的声音时,你就去想:男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与女声不同;过后就很确定那是男声,这就是分别。我们的心对外境有两层的作用,第一层的作用是了别;第二层的作用称为分别。我们知觉的第一念时时刻刻都处在了别所对的境,与此同时,我们的心时时刻刻又去分别外境;我们先了别,而后分别。了别是现在的心识在知觉,它知觉现在的境;而分别确是在我们了别以后,很多连续的心念去了解刚才已发生过了的境。比如我把手举起
  来;你们看到这样的动作,当时眼睛是了别这只手的颜色,然后内心分别这是手。
  (2)、六识了别的作用:
  眼识依眼根了别色境:它了别色境并不是了别色境的内容。比如有一堆颜色,我没说那是什么?你看到是一堆颜色,那叫做了别。如果你知道那颜色所表现的景物、意境等是什么时,那叫做分别。在举一个例子,你看这个白板,上面写这黑字,当你的眼睛在看时,眼识在那边作用,眼识是知道黑白罢了;那黑白里面表达的是什么?眼识是不知道的。过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一念念去分别它,把它联系起来,才发现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分别。所以了别是在第一念,但是它并非是单独的一个,我们只要看一下,眼识已经不知道多少百千万念飞奔而过。如果我们只保持看而不想的时候,那就是处在了别当中;这个了别一刹那、一刹那就过去。所以眼识也就一刹那、一刹那的生灭。比如我用五颜六色的灯光在银幕上,一下红、一下白;你的眼识就一下子知道红、一下子知道白,在那儿一念一念的
  作用。红白颜色是眼睛所知道的,但是红白颜色里的图画形象是什么?它就不知道了,必须利用我们的第六意识的心去思考、分别。耳识依耳根了别声境,所以耳识也是知道声音罢了,它不知道声音里有什么内容?比如我们听到猫叫声,就分别是猫的声音而不是狗的,那叫声表达什么意思,我们没有去分别;在了别猫的叫声的同时,我们又在分别那个声音是猫的叫声。
  因为了别很快,它一刹那、一刹那飞奔而过,很难感受到。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处在分别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修禅定,心念的觉悟不够快,不懂多少个念后才知道,那个时候就是分别;当第一个念就知道,那是了别。
  意识(第六识)依意根了别法境,举个例子来说,当我们讲到六根,六尘,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尘吗?法尘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境,既是心所生出来的法。能够知道法尘的才是我们的心--识。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随我默念:“阿--弥--陀--佛。……”现在你们注意:阿、弥、陀、佛的这些念--法尘;能够知道这些念(法尘)阿弥陀佛的心--意识。你们知道吗?一般的人往往把法尘当成能知的心。同样的,眼睛看到颜色,当时知道颜色的那个作用,就是你的心;耳朵听到声音,知道声音的也是你的心,所知道的是声音。所以这六个识是一念、一念的在作用,好像刚才我们念阿弥陀佛时,每一念、每一念都有一个意识知道那个声音,当我们念“阿”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阿”;当我们念“弥”的时候,那个意识知道“弥”;……所以每一念有不同的法尘与意识在生灭,
  我们的眼识,耳识也是这样的作用,此即是识。我们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这个意根就是第七识。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我们的第六意识是依靠第七识而生起的,所以被称为意根。好像我们的眼识依靠眼根而生起,所以称为眼根;第六识依靠意根而生起,所以称为意识。
  五、五蕴之间的互相关系:
  五蕴中的色蕴,分为内色与外色,就是根与境(尘)。尘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心与境接触的时候,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心、境接触之后,就会连续的生起受、想、行。过后苦、乐、舍三种受即生起。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此既是所谓的想。我们安立名言后,加上烦恼,就生起善、恶之心,甚至发动身、口、意去造业,这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
  六、五蕴的真相:
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  七、观察五蕴:
  佛陀在《五蕴譬喻经》中教导我们要怎样观察五蕴,经曰:“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五蕴中的“色”如河水冲击时形成的肮脏的泡沫,虚有其形,实无一物,保留片刻,容易破灭;“受”如水中一个一个浮上来的气泡,一下子就破灭了,我们受的心念也是这样,比如:眼睛一念一念的感受,一下子就过去了;“想”如春天或夏天时阳光照在地上,水份蒸发成为水蒸气,它有时会反射,形成各种影像,它是一种幻象,我们的想蕴就有如春时焰那样,虚幻不真实;诸“行”如芭蕉,就是我们一念一念的心行好像香蕉树,一片一片的剥开来是空心的,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念亦复如是。比如说:阿弥陀佛,你看“阿”里面有东西吗?没有。“弥”里面有东西吗?没有。……但是你把它组合起来,你看到“阿弥陀佛”四个字所代表的东西;诸“识”法如幻,“识”就是我们能够知觉的心,它如幻如化,就好像魔术师,它变化出一些东西,我们被它迷失了,以为真的有这些东西,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有一个心存在,但是心是如幻如化的。



四谛  即痛苦(苦,???? duhkha)、痛苦的原因(集,????? samudaya)、消灭痛苦(灭,????? nirodha)、消灭痛苦的方法(道,????? mārga),合称“四谛”。
  阿罗汉小乘圣人所修学的是四谛法门。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道理。也是释迦牟尼佛对小乘圣人阿罗汉说的。佛成道以后,经过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思维研究,观机施教,就到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法门。这就是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什么叫做三转呢?
  第一示相转:佛对二乘人指示出四谛真实之相。佛说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  第二劝修转:佛说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
  第三作证转:佛说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三四十二,因称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
  使阿罗汉听了以后,发心修行,知苦谛生死,断集谛烦恼,慕灭谛涅盘,修道谛法门。使他们觉悟,苦是三界内分段,变易生死的苦果;集是三界内见、思二惑烦恼的苦因;灭是三界外涅盘的乐果;道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品的乐因。这就是三界内、三界外的二重因果,称为示相转。佛对小乘人指示出苦集灭道四谛的体相以后,又积极地劝勉他们,既知之后,就要精进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法门,断见惑与思惑烦恼,跳出生死轮回,得证不生不灭的涅盘。称为劝修转。由于小乘人,虽然愿意修道或恐中途发生怀疑,这样修行是否能够得道呢?所以佛再以自己的经历来作证说:‘我对于苦集灭道四谛,是完全做到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的。我就是经过这样修行得成菩提道果的。’称为作证转。
  四谛法门的具体内容:
  第一,苦谛:是三界内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
  三苦,一、苦苦。众生都受有地大、水大、风大、火大的四大色身。人的色身,是众苦根本,所有种种苦恼环境要逼迫此身,由这个身体去受苦。古人说:‘身是众苦之本。’又说‘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无身,夫复何患。’狮子峰禅师说:‘只这色身,唯信身为苦本,纵贪世乐,示知乐是苦因。’这叫做苦苦。
  二、坏苦。我们现前所受一切环境、无论是苦、是乐、都是生灭无常,虚伪不实,如梦中之境,空中之华一样,幻化非真。纵然有些环境所谓是‘乐’,可是乐不长久,乐尽悲生,又是痛苦。须知世界有成、住、坏、空,万物有生、住、易、灭,众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生灭败坏。这叫做坏苦。
  三、行苦,即第七识行阴迁流,刹那刹那,念念生灭,时刻不停。如孔夫子,看流水时,感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就是说,行阴迁流之苦,这叫做行苦,除了人道众生具有三苦之外,欲界六欲天天人,也有三苦。色界四禅天的天人,虽然是离欲清净,没有苦苦,可是还有坏苦、行苦。无色界四空天的天人虽然修四空定,还是难免行阴迁流,念念生灭的痛苦。总之三界诸天,就是最高一层叫做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寿命八万大劫之长。但是他们和所有的天人一样,天福一旦享尽,还要堕落下来,随业受报。经里说过:‘八万劫终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又说:‘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时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
  从前有一位皇帝,精通佛法的行阴道理。有一次下了一道圣旨,召集全国名山古寺大德高僧,来朝晋见。许多大和尚都衣冠齐整来见皇帝,同时陛下又嘱咐侍卫人员说:等到各位高僧来到时,要他们从刀丛之下进来,而且要大振军威。就在这个时候,许多大和尚突然听到此事,大吃一惊,十分害怕,纷纷跪下。只剩下一个身穿百衲衣的老和尚,他却安然不动地从刀丛中进来朝见。皇帝问:和尚,难道你不怕死吗?答:‘我从无量劫以来,也不知受了多少生死,难道今天还怕死吗?’皇帝听了这话,非常欢喜地说:‘你知道行阴了!’这就是行阴迁流之苦啊!
  什么叫做八苦呢?一、生苦。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为有风刀刮身之苦,更有许多痛苦,唯有婴儿自己知道,他是哑子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长,由长而老,这是发展规律。过去有位禅师说得好:‘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老病衰残。’说来真是有许多痛苦临身。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体会。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调,百病丛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长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医务工作者,更会有深刻体会。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没有一个人是生而不死的,这是自然规律,千古不变的客观事实。任你纵有千般快乐,可是无常终要到来。所谓浮生易度,岂是久居;幻质非坚,终归磨灭。人至死时,四大分散,百苦临身,无常一到,万事皆休,苦不可言。释迦牟尼佛有次问几个弟子:‘人命在几许?’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说:‘不对。’又问另一个弟子,答曰:‘人命在饮食间’,佛说:‘也不对。’我们一起来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时间里呀!佛最后又问一个弟子,那人说:‘人命在呼吸间。’佛说:‘对了。’我们人的生命,实实在在是一息不来,呜呼哀哉,千秋永别,万事皆空。佛经里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决自己和一切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恼,坚决出家修行。五、爱别离苦。我们人对于眷属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爱。一旦生离死别,真是万分痛苦,所谓回天无术,代替不能,泪如雨下,心似刀割,悲伤惨痛,十分痛苦。古人说‘夫妻是缘,或善缘,或恶缘,因缘相会。儿女为债,或要债、或还债、无债不来。’我希望大家把这种道理认识清楚,自然会心安理得,离烦恼苦,得清净乐。六、冤憎会苦。我们每当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特别是眷属之中的冤家对头,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生活在一起触目惊心,真是痛苦。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七、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是财、色、名、食、睡五欲环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万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譬如人们求功名显耀,反而名落孙山,求人丁兴旺,反而断子绝孙,求发财致富,反而贫穷困苦,求长寿健康,反而夭亡短命,这是所求不如意,所愿不从心,痛苦万分。八、五阴炽盛苦。这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烦恼之火,在我们心中焚烧,我们常时感到心中郁塞、焦燥、苦闷,有口难言,说不出的痛苦。上面所讲这八种苦,都是人人亲身感受,无法避免的苦恼。三界之内的众生,尤其是人道众生,都是随业因而感受苦果,不单有三苦、八苦。其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无量无边的苦恼。所谓‘千人千般苦,个个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业报各人受,各人吃饭各人饱,说明无量诸苦,皆由人们起惑造业的结果,要知道苦的来源,须要明了集谛。
  第二,集谛:是三界内的苦因,集意谓集聚,把见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统统集聚起来而成业因,随业感报,所以招感苦谛三苦,八苦,无量诸苦的苦果。见惑就是由知见方面所产生业因。见惑是以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的五利使为主体。
  什么是五利使呢?一、身见:众生因为有了身体,所以就有我见的生起,然后就会产生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的四种烦恼心,这叫做身见。二、边见:就是有了我,所以就产生了断见或常见二种边见,断见认为我们人死后,魂归于地,什么都没有了,一灭永灭了。常见,认为人死后,今生是做人,来生也会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永远不变。不管是断见,不管是常见,都会使我们众生做出种种恶业的,故称边见。三、邪见:指反对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宝。四、见取见:指非果计果。外道所修种种无益的苦行,取著我见、边见、邪见,未证圣果,妄执已证。五、戒禁取见:指非因计因。外道所修种种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错误执著修此苦因,可获最上涅盘妙果。五利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大,造业受报速度快。
  见惑有八十八使,是以三界四谛来分配,是以欲界、色界、无色界,每一界各有苦、集、灭、道四谛,每一谛各具小使多少不同。欲界:苦谛具十使,集谛具七使,灭谛具七使,道谛具八使,一共具足三十二使。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无色界:苦谛具九使,集谛具六使,灭谛具六使,道谛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所以三界四谛合起来总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见惑烦恼。古人对八十八使,作有一首偈子:‘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谛,上二不行嗔’。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业因,是以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为主体。五钝使:一、贪心,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欲境,或者是财、色、名、食、睡五种可欲环境,生起执著贪爱的妄想心。二、嗔心,对违背了我所贪爱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愤恨恼火。三、痴心,是痴迷无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别,糊里糊涂,昏昏扰扰,做诸恶业。四、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无人,贡高我慢,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轻慢别人。五、疑心,对于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对一切事物心怀疑虑,妄生烦恼,是非纷起,做诸恶业。五钝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弱,造业受报也慢。
  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是以三界九地来分配,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具足九品。色界的四禅天:一、离生喜乐地。二、定生喜乐地。三、离喜妙乐地。四、舍念清净地,每地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无色界四空天: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所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每一天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这样三界九地,总共合为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烦恼。依惑造业,随业受报,这就是佛教所讲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轮回的规律,这叫做集谛。
  第三、灭谛:是出世的果。灭是寂灭,就是罗汉所证的寂灭涅盘。他们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断除了见思烦恼之惑,灭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证入不生不灭的有余依和无余依涅盘乐果,这叫做灭谛。
  灭谛是指的灭除烦恼和生死之累,就是有余涅盘和无余涅盘。灭去贪嗔等烦恼和善恶诸业,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但还有现在残存的色身,名有余依涅盘;要是灰身泯智,连现前的果报色身也抛弃了,便名无余依涅盘。
  第四、道谛: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个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法门,不但小乘阿罗汉可依此修行,就是大乘菩萨也要依此道品修行。但是修法不同,理论不同,观点不同。以四谛为例,就有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作四谛,无量四谛,渐次增进,步步高深。《智度论》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就是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盘经》说:‘若人能观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  现在将三十七助道品作大略的介绍。
  一、四念处,念是我们能观照的智慧,处是所观照的境界。以智观境,叫做念处。一、观身不净,我人发心修行,首先要以智慧来观照四大合成的身体,本来就是一个不清净的躯壳色身。从过去方面来观察就是种子不净,它是父母精血结合而成身体。从现在来观察。我们身体是七窍九孔常流不净东西。例如痰泪精液,大小便等种种不净,真是一个皮包脓血的臭皮囊。狮子峰禅师说:‘叹此身无有是处,奈谁人都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脓血。’这个法语,真是说得很透彻。到了死后,又有未来的不净。有九想观:一膨胀、二青瘀、三坏想、四血涂、五脓烂、六啖思、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多贪众生要修不净观。这是因病下药对症开方的办法,药到病除,可以出离生死苦海。二、观受是苦,受是领受,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够领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这叫做受。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舍受三种、当六根缘六尘时,接受不称心,不愉快的环境,心中感到非常痛苦,非常烦恼,这是苦受。如果根尘相对产生称心合意,愉快欢乐的感觉,这是乐受。可是世间之乐,乐不长久,乐极生悲,又是痛苦,所以说乐是苦因,如果逢到不苦不乐的坏境,是舍受。这是心中昏昏迷迷,不喜不恶,无所记别、闷闷无知、亦是痛苦。因此说明,凡有领受都是痛苦,所以称为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心指第六意识妄想心,此心生灭不停,缘虑尘境,种种分别,作善作恶。但我们发心修行要以第六意识妄想心为依据,所以此心是善恶的根源,此心以生灭无常为特征。我们修行就是要收住这个心猿意马,不令它东奔西驰妄想纷飞。《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这个妄想心。四、观法无我,法是诸法。世界上所有的有情众生,无情万物总称为诸法。我们以智慧来观察一下,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幻灭。都是虚妄不实。生灭无常,于诸法之中,本来没有我相可得。众生一向妄认地、水、火、风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根本就是错误的,是妄执心身,以为实我,妄认诸法,以为真实之法。这如同翳眼见空华一样,空中从来没有花、因为眼睛生了翳子,所以无中生有,见有空华。生起贪嗔痴三毒三心,做出种种恶业,依因必定感果,有业必定受报。我们能够从观照而得到觉悟,一切诸法无我可得,一切诸法虚妄不实。修无我观,一定可以了生脱死,断惑证真。所以释迦牟尼佛临终时,嘱咐弟子要依四念处而住。这四念处法门的重要性,可以想见。总之佛教所讲的因缘观点,真是普遍真理,无论是大乘小乘,同是一个论点,时节因缘是不可思议。真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论是善法恶法,因法果法,佛法众生法,生死法,涅盘法,统统都离不开因缘、因果的规律。
  二、四正勤。一、已生恶令断。二、未生恶勿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长,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我们以智慧来观察,正好精进,勤修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把四正勤作为助道法门来勤修苦练、断恶生善,故名四正勤。
  三、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因为它能够发出种种神通妙用,凡是所有的愿求,都能得到一切如意,称心满足。现以修行净土法门,来解释四如意足道理。一、欲如意足,欣慕西方极乐净土、发愿念佛。二、精进如意足,往生西方就能够得到三种不退,即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圆满证入。三、念如意足。现在所发的菩提行愿,已经正是念念不舍。四、慧如意足。佛的智慧,能够一天天任运增长。这就是四如意足。
  四、五根,五根就是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根有二种意义。一、能持,譬如一棵树有了根,就能生出枝叶,不会枯焦。二、能生,譬如树有了根,就能开花结果得到成熟。一、信根。深信修行正道,以及助道法门。二、进根。修行正道及助道种种善法勤求不息。三、念根。除多念正道及助道种种的善法外,更没有其他散心杂念。四、定根。收摄其心,要在正道及助道之中,念念相应不使散失放逸。五、慧根。修行正道及助道法门,能够慧照分明。蕅益大师说:我们修观,观照苦集灭道四谛的时候,慧照分明。观苦谛当体就是法身;观集谛贪嗔痴三毒,当体就是般若妙智;观道谛本来就是解除之因;观灭谛当下就是解脱之果;即是慧根。这就是五根的道理。
  五、五力,五力就是五根得到发展和增长,所以就能够具足很大功用。不会为其他疑惑懈怠烦恼之所折伏,反而能够摧伏疑惑与懈怠等其他烦恼。一、信力。由于信根得到增长,能够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能够破除众生不能成佛的疑惑,能够破除一切邪见,不会为邪法所动摇。更能够破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种种烦恼。这叫做信力。二、进力。由于信根精进增长了,能够破除身心方面的种种懈怠。不存身见,能够耐劳忍苦,破除身的懈怠。使心不昏昧,沉没,破除心的懈怠。能够成办出离生死大事,这叫做进力。三、念力。由于念根增长,能够破除空有二边的邪念,成就出世间中道正念的功德,这叫做念力。四、定力。由于定根增长,能够一心不乱,破除散乱心与妄想心;而发出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的禅定三昧。这叫做定力。五、慧力。由于慧根增长,所以能把我们自性慧光,透露出来,能够破除三乘圣人所断的见思烦恼和菩萨所断的尘沙无明烦恼。烦恼就是黑暗,只有智慧光明才可以破除黑暗,能够使真正的智慧得到显发,这叫做慧力。
  六、七菩提分,又称七觉分,由于五力的慧力,所发生的无漏智慧,有善能觉了,所以才有这个七觉分:一、择法觉分。就是以智慧观察一切诸法,什么是真,什么是伪,我们了知五蕴皆空是真,妄执我法实有是伪,我们用智慧来抉择分明色受想行识五蕴,本来无我,不妄执他为我。五蕴诸法本来虚妄不实,不妄执为实。这样简别明了,就与无漏智慧相应。这叫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我们在精进修道时,能够一心精进永不退失,一心修道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决择正修,不修外道所修的苦行。精进修持六度、四摄等菩萨所修之道。这叫做精进觉分。三、喜觉分。由于慧照分明,善能觉了诸法安住真实之境,生大欢喜,这叫喜觉分。四、除觉分。我们在用功时,能够断除五利使、五钝使的十使烦恼。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以真正智慧来破除黑暗烦恼,这叫做除觉分。五、舍觉分。对于现前境界,慧照分明,了知全是虚妄不实,如空华、梦影,都是虚幻不实,永远舍除它,不著于境,这叫做舍觉分。六、定觉分。人在修习禅定时,以智慧来观察了知于四禅四空天人以及外道所修种种世间禅定,都是虚假不实,生灭无常,并非真实,不生种种爱见贪著之心,定力充足。这叫做定觉分。七、念觉分。修行三十七道品,可以出离世间生死轮回,可是在修禅定时,应慧照分明,善能觉了。要使定慧均等,不偏不倚,如车子的两轮,如飞鸟的两翼。如果定力太过,心生昏沉,马上就用择、进、喜三个觉分来审察,提起。如果慧力太过,心生浮动,就用除、舍、定三个觉分来对治、收摄。一定要定慧均等。这叫做念觉分。
  七、八圣道分,又称八正道。以修行无漏圣法叫做正、能通涅盘叫做道。一、正见。我们修见四谛无漏行观法门,要慧照分明,见理正确,修此行观,可以不漏落生死轮回,这叫正见。二、正思维。与无漏心四谛行观相应的思维,以四谛智慧,发动四谛观的觉知,等量四谛之境界,为使智观得到增长,可以断惑证真,入大涅盘,这叫做正思维。三、正语。修四谛观,以无漏智慧舍除四种邪命,1、方口食,如游说四方等,2、维口食,如咒术、算卜等,3、仰口食,如仰观星宿等,4、下口食,如不务正业等,不以四种邪命而自为生活。要收摄口业,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叫正语。四、正业。修无漏慧,要消除身根一切邪业,住于清净梵行之中,不做其他杀、盗、淫等不正的行为,这叫正业。五、正命。从无漏慧,消除身口意三业之中的五种邪命,1、诈现异议,做与人不同的奇怪事,使人对他信仰。2、自说功德,诱动人心。3、占卜命相,预报吉凶。4、高声现威,令人敬畏。5、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这五种邪命,都是邪心取利,以谋活命,修行之人,应该住在清净正命之中,以道自活,能够增长法身慧命,这叫做正命。六、正精进。以无漏慧修涅盘道,勤行精进,不疲不倦,念念相应,行智一如,这叫做正精进。七、正念。修无漏慧,要消除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乃至万行庄严的道果。就叫做正念。八、正定。与无漏慧,得到相应,得入正定远离不定、邪定、有漏禅定等、这叫做正定。
  以上所讲三十七助道品法门,就是说我们修行道品,一定可以助成佛道,这就是出世间的道谛,依因感果得成灭谛涅盘。
  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谓果不离因,无因不感果。就四谛来说,苦是集的果,集为苦的因,灭是道的果,道为灭的因。若没有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无精修道法为因,安得涅盘寂灭之果?故四圣谛,照顺序来说,该是先因后果,则为集苦道灭。因为果易晓而因难知,欲使其易导,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厌离,次示业因,使它断集。继则又先示以涅盘之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在要人们‘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说果而后说因,故为苦集灭道。
  从京都向东,有粟田口与苦集灭道两条路。从六波罗出发,苦集灭道更近一些,因此六波罗军选择了这一条路。苦、集、灭、道本是佛教教义的根本,即痛苦(苦)、痛苦的原因(集)、消灭痛苦(灭)、消灭痛苦的方法(道),合称“四谛”。当时的日本人对玄奘译《般若心经》中的“……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可谓耳熟能详。暂时抛开佛陀的教诲不论,单就汉字字面看,又是“苦”又是“灭”,对逃亡者来说实在是深有感触的地名。



四圣谛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果,但是却没办法讲出灭苦的“道”。这个“道”是种种的修行方法,他没有办法开示诠释,所以四圣谛唯有佛陀能圆满的阐述。在佛陀未出世之前没有四圣谛,其他的圣者是以观十二因缘而觉悟的。
  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苦”是指世间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间因;“灭”是苦熄灭的果--出世间的果;“道”是灭苦的方法,通往涅盘的道路--出世间的因。在经典中有这样的比喻:众生的身心有种种的生死业以及烦恼,既是有各种的心病,佛陀将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处,告诉众生,并且指出那些解脱的圣人,没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悦,以及解脱病苦的方法。
  〖四圣谛的次序〗
  ㈠、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  ㈡、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  ㈢、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盘。
  ㈣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学习、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后就可解脱生死。
  〖一、苦圣谛〗
  苦既是逼恼的意思。众生经常被无常所患累、所逼恼,所以说是苦。苦相可分为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为有情世间以及器世间两种果报。
  ㈠、苦处:
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
  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
  它可分为五类:地狱、恶鬼、畜生、人、天人,称为五趣;另一种分类加上阿修罗,和称为六道。
  ⒉根据三界来分别:
  根据欲(欲望)以及色(物质),有情世间可分为欲界、色界以及无色界。
  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具有此三种欲望,然而人类除了这三种欲望外,还加上爱财,爱名,称为五欲。
  2、色界:此界的众生都是依据禅定进入色界,没有欲界众生的欲望,唯有清净微妙的色身。
  3、无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不但没有欲望;而且也没有身形的器界;他们没有身体,也没有外在物质的世间;只有五蕴中的“受”、“想”、“行”、“识”等的心,以及心所生发在活动。
  ⑵、器世间:根据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的物质,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针线等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如光、声音、风、冷、热等。
  有情世间和器世间是由我们过去的烦恼,造种种业所形成的力量而产生的,因为过去的烦恼造作,所以现在受报;现在的烦恼又继续造作。凡所造作(有为)都是无常;无常必然是苦,为什么呢?因为无常就不自主,不自在;众生对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不能做主,所以称为苦处。
  ㈡、苦相:
  ⑴、三苦:
  1、苦苦:苦受以及顺苦受的法。“受”有苦、乐、舍三种受,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还有引起苦受的种种法也是苦,被称为顺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烧到,手痛是苦,而烧你的那些东西的作用也应该归于苦。我们会感觉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们要远离、要抛弃,但它又如影随形般地穷追不舍,所以我们觉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会五种苦属之。
  2、坏苦: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是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爱别离与求不得苦属之。
  此苦苦与坏苦是由嗔、贪所引起的,此两种苦凡夫可以世间的智慧觉知之,称为世俗谛苦。
  3、行苦:一切有为造作都是迁流变化,它包括苦苦、坏苦、舍受。我们不把不苦不乐受(舍受)当作是一种苦,但依行苦来看,它也是一种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恒地,它无常变化,舍受之后,乐受、苦受业接踵而来,因为它迁流变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称为“行苦”。此种行苦愚痴的凡夫不知不觉,唯有圣人能觉知,称为圣义谛苦,五取蕴苦属之。
  ⑵、八苦:既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当死还没来临时,你嘴巴大,爱讲
  大话,当它来时,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会吓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还没动到你,就吓到如此这般,等死期到来时,更不用讲了。
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比如一对夫妻,婚姻生活美满,恩爱,过后吵架闹翻了,但是为了儿女,夫妻之缘难断,必须天天见臭、面脸臭;或是打工仔,虽与老板不和,但为了家计,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欢的老板见面;还有某些同事,跟你吵过一次架后,两人见面就不说话,因为某种业因缘,你不能离开他,天天要会面,这就是怨憎会苦。
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以苦。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比如做父母亲的,女儿出嫁或是儿子出国留学,思念总在分手后开始,常挂心头。有的伤心流泪,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这些还不太严重,严重的是男女之间的情爱,相爱的人却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侣就因此跳楼殉情。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东方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缠绵伟大的爱情故事,常使同情他们的人泪流满襟。
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为人的欲望太多了,这样多的欲望我们没法实现或得到,所以是苦。
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既是色、受、想、行、识五种身心聚合)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取是执取的意思。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  ㈢、总结:
  在这三苦与八苦中,真正的苦是发生在于“行苦”,此苦唯有圣人能觉知。佛教所说的苦与世间人所说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并不是世间人所知的苦受、乐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觉知的苦是: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为变化,终归变灭,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称为“行苦”。如果佛陀没有为我们阐述,我们凡夫对它是不知不觉的,因为我们迷在苦、乐之中。这个苦必须以智慧观察,所以初学佛者应以闻、思、修中的“闻慧”来了解“行苦”是一种苦。这个“行苦”并非“苦苦”与“坏苦”,而是因为不自在,就是苦。苦圣谛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没有它,我们可以想尽所有的方法,修各种福报,追求种种的乐受;如果福报很大,在天上或人间享受五欲之乐的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苦为何物,只知道乐,那么这个苦圣谛就没法成立。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五欲之乐是包含在行苦中,因为它会变化、变坏;也就是说即使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乐,但天福
  有享尽之日,乐报没了,苦报就接踵而来,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  〖二、集圣谛〗
  集圣谛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称为集圣谛。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业力被烦恼所引发出来;集取就是烦恼在造业。因为我们过去造种种的业形成力量,加上过去与现在种种烦恼的引发,使我们受种种苦。所以这个集圣谛所要讲的就是烦恼以及烦恼所造的诸业行。
  ㈠、烦恼:佛说我们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教导我们以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之。然而这个八万四千是表示多数,它说明众生有很多烦恼,我们不可能全部认识,只要认识主要的烦恼即可,它们是六根本烦恼以及大、中、小随烦恼。由于时间有限,我在此只讲六根本烦恼。此是凡夫非常严重的烦恼,因为他引发其它烦恼的生起,所以称之为根本烦恼。六根本烦恼又称为十惑,它们既是:
  ⑴、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类的一生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虚度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他束缚。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这工作,拼命想发财,这就是贪财。同事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些人又贪吃;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所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五欲而过活;如牛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也如牛一样被五欲牵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贪是烦恼。
  ⑵、嗔就是生气的意思,这个生气有很多种类,人家骂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你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  ⑶、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
  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好像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此外,对四圣谛、三宝的实、德、能,既是说对于真理的真实、三宝的功德、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无知,都是愚痴。
  另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为你讲佛法,你不懂对或不对,人家跟你讲对的,你以为是错;人家跟你讲错的,你却以为讲对,这也是愚痴。
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举,看不起别人,称为慢。比如某人的儿子修完大学课程后,那个做母亲的就觉得了不起,到处向人炫耀;或是有人养了一只漂亮的狗,他觉得了不起,带着那只漂亮的狗招摇过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财产等,都称为慢。
  慢的种类:
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华洋溢,高人一等,结果看轻别人。
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为跟他平等,结果你觉得自己了不起。
  3、自己比别人差,但不认输,却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这是慢的心里在作怪。
  ⑸、疑:对于佛法因果道理怀疑。
  ⑹、身见:执著五蕴的身心里面有一个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  ⑺、边见:执著断、常二见。就是说认为“我”是永恒的,就是执住“常”;认为人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完了,这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就是有这两种邪见,称为边见。
  ⑻、邪见: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它包括:对因果起不正确的知见,拨无因果;认为没有过去世,没有将来世,这些都是邪见。
  ⑼、见取见:执著我们的见解是对的,称为见取见。我们凡夫又一个很深的执著,认为我的见解才是对的,别人的见解都是错的,这叫做见取见。
  ⑽、戒禁取见:执著不正确的戒律,称为戒禁取见。比如有人放生,放鸡说以后不能吃鸡;放乌龟就说以后不能再吃乌龟,这其中没有因果关系,根本无此事,佛陀是根据因果道理来制定戒律,所以这是戒禁取见;甚至有人认为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脱,所以他吃素,这也是戒禁取见。菩萨道行者,为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杀害众生,所以吃素,这是一种慈悲心的表现,并非是为了要解脱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脱,牛羊早都解脱了。
  更有些人持牛羊猪狗戒,他们学习牛羊猪狗所做的一些行为;有些不吃这些众生的肉,好像兴都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却认为;猪是肮脏的,所以不吃猪肉等,这些都是戒禁取见。
  这六个根本烦恼妨碍我们解脱生死,其中严重的三大烦恼是贪、嗔、痴,称为三毒;在这三毒中最严重的是贪爱。(请参考《烦恼》)
  爱的种类:
  1、对乐欲、财富、权势等五欲之贪求与执著。
  2、对意念、理想、观点、意见、理论、概念、信仰的贪求与执著。
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贪求与执著。
  4、不再生存的渴求。
  佛陀说我们烦恼中的“爱”是集谛的主要原因,故集论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集行爱、若彼彼希乐爱是名集谛。”就是说贪爱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现前的事物苦苦贪求,此称为爱。
  1、后有爱:我们想要追求永恒的我,追求死后的将来,而这样的贪爱,使我们死后将来再继续受生,称为后有爱。
  2、贪喜集行爱:当现前的境界出现时,我们因迷惑而执著它,称为贪喜集行爱。
  3、彼彼希乐爱:我们知道现前这样快乐的境界,追求将来也要有这样的境界,称为彼彼希乐爱。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适意、恩爱,希望将来死后夫
  妻再结来生缘。
  因为这种种的爱,使到我们死后再来生死轮回。由这个贪爱的烦恼使我们产生常、乐、我、净四个颠倒。在这个贪爱之中有一个“自体爱”,称为我执。众生对这个我执深执不舍,便无时无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恒的生存。因为这个贪生的欲望,使得过去、现在所造的诸业得到滋润,继续向前推动。业是过去的因,贪爱这个烦恼是现在的缘,因缘和合,我们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  ㈡、业:我们过去及现在世所造的种种业行,它也是属于集。因为业行能集无量种众生业道于内身。
  ⑴、业的意义:业为造作义,既是有意造作之行为称为业。业所造成之效应(果报)称为业报。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恶、无记三种,形成善、恶、无记三种业报。
  ⑵、业的推动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爱”滋长意志造业,是生命能继续延续及向前迈进。(请参考《业力与轮回》)
  〖三、灭圣谛〗
  灭圣谛既是苦灭圣谛。它说明众生可以从生死相续不断的苦报中得到解脱。灭是指灭除惑、业、苦,断著贪嗔痴等无明烦恼,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灭,既是涅盘。
  ㈠、涅盘:
  ⑴、涅盘之意义:涅盘是不生不灭之义。佛说涅盘是诸法实相,所谓“诸法空相,不生不灭。”实相既是真理,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诠释,唯有智者亲自证悟方知;故说:“语言道断,心行处灭,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测。”涅盘并非因缘所生,是无为,是没有造作的,并不是语言所能阐释的,不是常,不是无常,也不是断;不是苦,也不是乐,无相可得。既然什么都不是,为什么还有这回事呢?
  ⑵、佛陀演说涅盘的原因:因为世间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皆是无明烦恼之产物,而我们因迷惑以为有的一切事物,它们的实相是非有非无(离有无)之不生不灭。我们凡夫所知道的生灭幻相,是迷惑而执著以为有的,本来没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无。如果说有,就是执著常;如果说无,那就是执著断。我们凡夫一直在这相对的概念里打转,在讲涅盘时,佛陀不讲有、无,生、灭;他讲非有非无,不生不灭。而不生不灭有会使人误解为:除生、灭之外,还有一个不生不灭,那又是错误了。
  凡夫所迷惑的生灭万法之中,具有不生不灭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觉,认为它是生灭的。比如我们观赏《释迦牟尼传》这部电影,从佛陀降生到他涅盘,这只不过是银幕里的变化罢了,里面并没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闪来闪去,在这些光影中,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这为圣者在生,在灭。而世间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来是不生不灭,但是我们的智慧被烦恼所遮盖,就以为他有生灭,故唯有断除烦恼的圣者,才能证得这个涅盘。此涅盘并非是在生灭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灭之法可以证得;而是在生灭法之中,发现到不生不灭之真相,此才可称为证得涅盘。
  这世间一切生灭无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摆脱它,到一个不生不灭的地方去。但是没有这样的地方,这个的地方就在生灭无常里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我们迷惑,所以以为它生灭。当一个人觉悟之后,就会发现到:原来在这生灭万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灭。所以证悟的阿罗汉圣者,并没逃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是在这个世间体悟到一切万法本来不生不灭,称为证得涅盘。涅盘并不属于因果,所以涅盘并不是我们断除了烦恼后所得到的果报。《金刚经》曰:“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证悟涅盘(成佛)时,无一物可得,阿罗汉证悟涅盘亦复如是。我们众生就是获得太多,这边拿,那边抓,“财产”太多,样样都放不下,所以没办法觉悟与解脱。如果有一天,我们觉悟到无所得时,既是断除了一切烦恼,那时就证悟涅盘了。
  涅盘就是无生,无生所以不灭,所以涅盘有称为不生不灭。因为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无,就是不是有,也不是无,故涅盘不属于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误解了涅盘,他们迷惑地问涅盘以后,那个人存在吗?他去了哪里?但是涅磐是无生,无生就没有灭,就不能称为有,也不能称为无。一个东西生出来,你称它为有,它灭掉了,你称它为无,没有生不能称为有,不能称为无。涅盘不属于有、无,就不能问涅盘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烦恼的概念。涅盘并没有一个人证到涅盘,因为觉悟涅盘的人一无所得,包括这个“我”,就是他觉悟到“无我”,既然无我,就没有我证悟涅盘。证悟涅盘就是没有烦恼的智慧,这其中无一法可得,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已!
  以凡夫的眼光来看,证悟涅盘者再也没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断灭,他不会认为这个世间给他种种苦,要把它们断掉,他的内心没有执著与挂碍,寂灭清凉、(寂既是寂静不动;灭既是烦恼不生。)心行处灭,这和我们凡夫不同,凡夫的心无时无刻不住在一个地方造作,而证入涅盘者就没这回儿事。
  〖四、道圣谛〗
  道是出世间的因,解脱苦的方法,通往涅盘之路称为道。广义的说有三十七道品,狭义的说有八正道。
  ㈠、修道的层次可分为五个次第:
  ①、资粮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处。
  ②、加行位:观四圣谛,既是观苦、集、灭、道谛。
  ③、见道位:觉悟见惑,断三结,既是断除我见、戒禁取见以及疑结。所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
  1、我见结:身见是一种知见,因这个知见使我们做出种种傻事,而见道的人没有我见,但并不等于没有我慢。我慢是我们的内心高举,认为有一
  个主体存在;而我见是执著现前的身心有一个我。所以见道的人只是破
  除我见,没有破除我慢。
  2、戒禁取见结:守持种种不正确的戒律,见道者无此烦恼。
  3、疑结:见道的人对于佛、法、僧有绝对的信心,丝毫无怀疑。
  所谓见道既是见到涅盘之道路,我们现在听闻佛法,是听涅盘之道,并没有见。比如我告诉你从新加坡怎样搭飞机到东京,下了机要怎样搭车到火车站,从火车站怎样搭车到一个乡下,再从乡下去一间寺庙。如果你们从头听到尾,这只是听而已,但是你们真的去到那个地方,那才是见道。我们听闻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觉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时候,那就是见道。见道的人断除了我见、戒禁取见及怀疑三种束缚他们的轻微烦恼,称为三结。
  ④、修道位:修行者见道后继续修行,称为修道位。既是初果、二果、三果圣者,这些圣者称为有学圣人。
  ⑤、无学位:既是证悟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的圣者已经完全解脱烦恼,再也不必学习即修行解脱的方法,称为无学,所以阿罗汉称为无学圣人。
  ㈡、修道的方法:
  修道的法门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  ①、五停心:修习以下五种法门,能制止心内的过患,然后得定而引发智慧。
  观法: 所对治之烦恼:
  不净观--对治贪欲--观内身不净,除色身爱;观外身不净,除淫欲爱。
  慈悲观--对治嗔恚--于怨亲等观,慈心与乐,悲心除其苦。
  因缘观--对治愚痴--观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缘,其中无我,无作者,无受者。
  界分别观--对治我慢--观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无有一合相之我。
  数息观--对治散乱--数出入息,系心于息而得定力。
  在这五停心中的不净观及数息观是修行入道的初门,合称为二甘露门。
  1、不净观:观察自身与他身的不净,为了对治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身体有贪爱,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个心病,佛陀就为我们开了一帖药方,叫做不净观,我们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欢上他,是因为认为他漂亮、干净等等,那是因为我们的智慧被贪爱的烦恼所遮盖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净观是告诉我们要看他不净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没有一样是干净的,皮肤流出来的是汗,七孔流出来的都是粪,是肮脏的。皮肤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里所装的都是粪便,所以我们的身体是“粪桶”,不是“饭桶”。我们最严重的贪欲就是淫欲--色欲,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不净观以破除之。(请参考《四念处》)
  2、慈悲观:慈悲观是要对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给众生快乐,修悲就是要拔除众生的苦。我们要经常作这个慈悲心的观想,慢慢地对于众生就不会嗔恨,生起怜悯之心,所以说慈悲观能对治嗔恚。
  3、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以对治愚痴。在这十二因缘的流转中无我、无作者,没有受者。(请参考《十二因缘》)。
  4、界分别观:我们观察十八界以对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称为十八界。我们个别观察它,里面没有一个我,这十八界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观十八界可以对治我慢。
  5、数息观:称为阿那波那,译为持息念(数息)。修数息观对治散乱的心,我们的心如猴子般跳来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气上,慢慢的心就会平静下来。这五种修行方法称为五停心,它可使我们的烦恼:贪、嗔、痴、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静。
  ②、四念处:又名四念住,所谓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  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四念处对治我们的常、乐、我、净四颠倒。
  1、身念住--观身不净:观色身四大不净,乃至外境亦不净,以对治身体干净的颠倒想。
  2、受念住--观受是苦:观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乐舍,三种皆是行苦,因为它无常变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观受是苦对治乐的颠倒。
  3、心念住--观心无常:观六识心生灭最迅速,无有一念停留,我们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儿变化,佛陀说吾人之身还有几十年慢慢地发生变化,
  可是我们的心念一秒钟却不知道变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观心无
  常。众生执著这个世间有一个精神不变的我--心。这是一种颠倒,一
  种错误,这个心是变化无常的,并不是永恒不变,所以要观心无常。
  4、法念住--观法尘及一切法无我、无我所,而我们执著有一个我,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
  四念处必须从观身不净,而观受是苦,然后观心无常,最后观法无我。因为身体的活动叫粗,受比较微细,心比受微细,而法是最微细的。(请参考《四念处》)
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谛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  1、正见:对事的如实知见,出世间的正见唯有在见道者最为清净;对宇宙人生生死与解脱之四圣谛理,智所证知,直窥实相。世间正见只是一堆
  经验所积累的知识,是通过名称、标志及事物的相貌与形状之正确分别
  罢了。出世间正见唯有通过修禅定及放下一切杂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  闻佛法而分别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见,所以正见由多闻、思维、修持
  得来。
  2、正思维:没有贪嗔等烦恼情况下,依正见观察、思维,如理地作出决定,故又称为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维才能做出正确之身口意业的行为。比如说蟑螂损害人类是害虫,我们应该杀它,如果这是正确的道理,那人类
  损害其他的众生,它们也应该杀我们!这是不正确的思维,因为这其中
  掺杂了“我”的烦恼,以人为中心,认为有损人类利益的是害虫,所以
  我杀它不要紧,它杀我不行!
  3、正语:即戒止口之四恶业。
  ①、不妄语欺骗。
  ②、不两舌,搬弄是非;或发表引起两者间之憎恨、敌意及不和之言论。
  ③、不粗恶口骂人或苛刻、酷毒之讽刺等。
  ④、不作无意义及无利益之空谈或花言巧语--绮语。
  不讲这四种话语就是正语;我们应该合理、真诚、以及和蔼可亲的话。
  4、正业:不是正当的职业,而是正当的行为,即戒杀生、邪淫、偷盗等,行为善良,不侵害一切众生就是正业。于修道时,在行住坐卧中正念而
  住。
  5、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他人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乃至不贩卖众生、军火、杀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赌等。若是出家众,则如法求衣服、饮
  食、坐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  6、正勤(正精进):精进努力离恶向善,即精进修道。这里的正精进专指修禅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谓四正勤既是:
  ①、未生善令生
  ②、已生善令住
  ③、未生恶另不生
  ④、已生恶另灭
  7、正念:以世间法来说,不生邪恶之心念,称为正念,反之则是邪念。以修行来说既是忆念正法,如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及菩萨道等等修行
  方法为正念。于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时时明了不忘失,比如念
  佛,对于念佛的境要明记不忘,这叫正念;如果念佛时想吃东西,是不
  正念,即使在念佛时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觉知心已随境转,也是失
  去正念。这个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于定学,既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  持它,称为正念;如果没办法保持它,既是失去正念。
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驰散,正定有初禅至灭尽定,禅定时的用心不外两种情况:
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并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  单一之定境中。
  ②、观(毗婆舍那):于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观察实相。
  修“止”能暂伏烦恼,但不能除去烦恼;修“观”则能除去所对治的烦恼。
  “苏烙虢涠ɑ郏?
  〔戒:正语、正业、正命
  三无漏学-〔定:正勤、正念、正定
  〔慧:正见、正思维
  (三)、总结:
  ①、在道谛中并没有祈祷,膜拜与仪规,因为这些不是正道。不过,对于教义不理解之初信者,由于宗教情操的需要,通过优美的习俗与仪式来引导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  在小乘经典中注重正见,大乘经典中注重般若,所谓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  有人认为正精进不属于定学,修八正道时,每一道都要精进,然而对修解脱道者来说,八正道中的正精进应该偏重于修定、修正念、修智慧,并非在正业、正语、正命此三道中精进。一个修行人如果一直精进的修正语,讲好话,那他的心就散乱了。
  ②、八正道有时又被解释为两种:一者、世间之八正道,既是正确生活之标准。二者、出世间之八正道,既是修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之生活标准。八正道是任何修学佛法之佛弟子皆应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净化众生的身心。它是一条通过德行(戒)、理性(慧)与精神净化(定)而走向体证世间实相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