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沐秋园服务怎么样:观世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8:21
观世音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南无观世音 师子无畏音 大慈柔软音 大梵清净音   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 能施众生乐 济度生死岸!

1、圣号释意[回目录]

简介

  乘龙观音

乘龙观音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 Avalokite?vara),在中文佛典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窥音」、「现音声」、「圣观音」等。他过去世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   梵文意译,又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全称尊号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1.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生起贪、嗔、痴、爱、恶等烦恼,促成杀、盗、淫、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影响,就能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而《法华经》(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玄奘法师之译,最有名也最通用是出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他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 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而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邪魔恶鬼,在他前后缠绕,他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2. 当他出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下去。3. 玄奘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行,未得滴水润喉,他和所骑之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此时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在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就大慈大悲,才能成就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作用。」(见《太虚全书·杂藏》五五一页)   若依据自利功德释观世音三字,观是能观智,包括一心三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包括一境三谛之理。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因名观世音自在。   若根据利他功德释,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指菩萨寻声救苦的大悲心,机指九法界众生,称念菩萨圣号或悲哀求救之音声。因菩萨能兴慈运悲,拔苦与乐,普门示现,自在无碍,故名观世音自在。   自利是智,利他是悲,菩萨依智能之体,起慈悲之用,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拔苦与乐,自由自在,无所障碍,因名观世音。亦名观自在。或有人说: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征之佛经,并不尽然。或说观自在,另有其人,非即是观世音,更不可信。其实,观世音即是观自在,观自在亦即是观世音,而大悲心陀罗尼经,世尊则名之为观世音自在。

真身舍利

  2003年12月30日,经过考古人员初步考证,12月28日从江苏江阴青阳镇悟空村悟空寺华藏塔地宫出土的石函内银瓶确实瘗藏舍利,并且是唐代高僧泗洲大圣僧伽大师、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观音菩萨”化身的真身舍利[僧伽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唐朝时的观音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所以多为男相,以后才演变为女相。]。石函内有影青瓷钵,钵内横放着一个影青点彩净瓶。净瓶内发现数十粒舍利。另有鎏金大拇指和凤首龙身银坐龙等宝物。这些舍利五彩斑斓,以白色为主,晶莹发亮,外表圆润光滑。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妙相庄严观自在

妙相庄严观自在

1 佛对一切众生之爱护,是没有条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慈悲。   2 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那个讨厌,没有。   3 他是清净平等的,对佛菩萨、对畜生、对饿鬼地狱,乃至于对一切植物、矿物,一律平等,无二无别,真正的慈悲。   4 诸佛菩萨平等地爱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得乐受,他自己很快乐;一切众生有苦,他也很苦,这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这个了不起!无缘,就是没有条件的,为什么?因为是一体。   5 凡是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一片慈悲,他了解真相,真正明了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真明白了,这个时候起的作用才叫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是清净平等博爱一切众生。   6 你要是不悟,这个大用决定不能现前,你要是迷惑,在里面分界限,就有分别执着,就有无量无边的妄想,换句话说,你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迷失了。   7 心离开了分别执着妄想,你的真心显露出来了。真心是什么样子?第一是广大相,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广大,清净相、平等相、慈悲相,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现前了。   8 所以学佛的人先要把心量拓开,把界线排除,为什么?这是本性,这是真心,心量本来如是!

2、常念观音[回目录]

  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法门,利益众生,于生死苦海,为作船筏,于无明长夜为作明灯。恒观众生称念圣号之音声,无苦不拔,无乐不与。   九法界众生,无论是内在身心疾病绵缠,烦恼困扰,外在人事逼害,意外苦厄;或无论是生理上,心理上,事业上,人事上,甚至聪明智能,菩提上进,乃至佛果,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又云:「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说:「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法华经》中释尊亦告无尽意菩萨:「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中,观音菩萨言:「世尊,我观世音菩萨名字,难可得闻,若复有人,称十万亿诸佛名字,或复有人称观世音菩萨名字者,彼二人福,正等无异。」又云:「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及一切众生,昼夜殷勤,称我名者,皆得阿毗跋致地,现身得离一切苦恼,一切障难,一切怖畏,及三业罪,悉得除灭。况复有人,依此经教,如法修行,当知是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在掌中。」释尊亦在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中告诉阿难:「但常称名号,等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何况至诚供养,其福无量。」   因为观世音菩萨,无论是因地修行或果上利生事业,皆本乎大慈大悲的精神,平等爱护众生,作无限度、无止境的救济工作;何止悲心拔苦,且大慈与乐。所以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志愿,慈悲,是观音菩萨的德性,慈悲,亦是观音菩萨的特殊功德。观音菩萨,由于无限慈悲的驱使,曾经救拔无边众生的苦恼,成就无量众生的道业。凡称念菩萨圣号之人,其功德不但与称念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相等,且与称念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数如来功德相等。   当今之世,人间苦难重重,灾祸频生,正急于需要观音菩萨的慈悲救济。如果人皆能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人皆能学习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人皆能发扬光大观音菩萨寻声救苦、平等与乐的精神,使自己与他人都变为现代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自然可以溶化人心的仇恨,止息人间的斗争,以及拯救全世界人类的不幸,给予全世界人类生活上的幸福,与心灵上的快乐!

3、六字真言[回目录]

  六字真言或称“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呗咪吽”,梵文天城体为? ??? ????? ???,梵文拉丁文转写为 Om ma?i padme hūm。 汉字发音为: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   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念诵本咒即特别启请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所以,在藏区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的景象。

4、观世音菩萨幻化女身的殊胜历程[回目录]

  千手千眼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千手千眼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乱政的太监集团“十常侍”,把持朝政多年,为害苍生。其时神州百姓民不聊生,人心熙攘,天下危如累卵,大乱一触即发。   此时天竺国胡僧鸠罗菩谛,携带天竺国马鸣菩萨开光的两尊佛像,来到汉地中原,宣讲佛法。这两尊佛像乃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胡僧鸠罗菩谛,曾在西域游方多年,历经磨难,深知“不依国主,法事难立”的道理。来到中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洛阳,打算面见汉帝,寻求支持。   但是,他在洛阳城里却打听到,执掌朝政的,并非皇帝,而是十常侍,为首的是张让和赵忠。于是就请求面见这两个太监。   张让、赵忠,自幼被阉,深居宫中,一辈子没见过什么世面。听说有胡僧前来,自然感到好奇,想要瞧瞧热闹。况且,二人虽权倾朝野,但最大的遗憾,就是肢体不全,遭人白眼。二人深感耻辱。从前听说胡僧懂得能使“玉茎重生”之奇术,将信将疑,却无法证实。这回听说有胡僧求见,自然想问问到底有无机会,重塑自己的男儿身。   于是胡僧鸠罗菩谛与张让赵忠二太监见了面。   鸠罗菩谛先是宣说佛法,讲了四圣谛、六道轮回,又讲了修佛之后的种种利益功德。张让和赵忠听了,心生想往。当讲到出家为沙门的种种功德时,张让问道:“吾欲出家,可乎?”不料鸠罗菩谛多年为僧,佛门戒律早已烂熟于心,脱口而出说道:“本师释迦牟尼佛,曾立戒律,黄门不得出家为比丘。黄门者,阉人也,黄门出家,非真比丘。”一句话激怒了深感为耻的张让。张让马上下令,将此胡僧推出去斩了。鸠罗菩谛惊恐万状之中,急中生智,心生一计,大叫道:“黄门虽不得出家为比丘,却有修德更胜之法门!”   张让听了胡僧的叫嚷,下令放开胡僧,听他为自己辩白。   胡僧鸠罗菩谛言道:“贫僧所带二佛像,内有观世音菩萨,专司救度断绝男根之人,故又被称为‘中人菩萨’,殊胜之至。”   讲到这,张让更加欢喜,心想自己就是中人,而偏偏这胡僧带来的,还恰巧就是“中人菩萨”,岂非天公冥冥之中保佑自己吗?即令胡僧讲述这“中人菩萨”的来历。   胡僧鸠罗菩谛只要硬着头皮,继续编下去。他说,观世音菩萨,原本也是一位中人,于佛住世时,曾在古天竺的舍卫国皇宫之中,充当太监。后来,佛祖在舍卫国给孤独园宣讲无上法门,观世音菩萨前往聆听,受佛言所点化,成就了正果。因为观世音菩萨本来就是太监出身,所以当了菩萨之后,尤其特别保佑太监。   张让、赵忠听之狂喜,即令天下广为塑造观世音菩萨像,又命百姓膜拜。胡僧鸠罗菩谛也因此获得了无数的赏赐。天下的官吏,不敢怠慢,立即开始大量塑造观世音菩萨像,而又为了讨好十常侍,故意将观世音菩萨像,雕琢得犹如太监一般,面无胡须,颈无喉结,好似妇女。   其时黎民困顿,苦不堪言,所以求仙拜佛者更多于以往。听说朝廷从天竺国请来了新神仙,唤作“观世音菩萨”,纷纷去佛寺中焚香膜拜,祈求保佑。   后来,十常侍被袁绍诛杀,群雄逐鹿,遂至三分天下,进而三国归晋,苍生经历了几十年的浩劫。但是,这观世音菩萨的外观,却在百姓心中得以保留,以至于后世塑造观世音菩萨像,都塑造得犹如太监一般,男女特征不甚分明。而且,经过这几十年战乱,黎民早已依据外型,以为观世音菩萨是女身菩萨,故而其造像演变得更像女性,而几乎没有男性特征。到了晋代,就直接塑造成女身了。   而观世音菩萨的女身形象,也一直流传至今。后来更是依外型而敷衍出“男身女相”、“送子观音”等种种穿凿附会之说。   虽说佛法有言在先,必须以男身才能成为菩萨。但是,观世音菩萨却一枝独秀,以窈窕之相点缀佛门。这也多亏了张让、赵忠两名太监广为塑造佛像的无上功德。

5、观音大士当代显灵传奇[回目录]

  在二〇〇六年夏天的中阳县城的滨河公园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当时,距一个曾卖过鸡蛋的男孩已经与一位在名为流行特区的服装店的女孩的缘分邂逅已经过了半年有余了。他俩其实没有正式互相说过话,但是内心深处却是互相爱慕的。有一天下午,这个男孩打工骑自行车回家于路上。快要路过滨河公园的时候,这个男孩忽然听见头顶上空产生了奇异而值得兴奋的声音“弟弟”。这两字亲切又是普通话,而且声音与二〇〇五年在心连心超市相遇而买卖问话时所听到的女孩声音相同,很甜美磁性。正当这个男孩骑着破自行车继续行驶又东张西望,紧靠自身的周围空无一人,而靠滨河公园的对面广场却又黑压压的一片。他便紧靠滨河公园的路边骑着,等拐过直角弯后,忽然看见他心爱的女孩就在一棵小树下站着,而且也是同时惊异地朝着他注视着。瞬间,两人的目光融合在一起了。只是惊异过后,女方速持手机假装与人通话,而男方也由于当时穿着赃旧而没有停下自行车。只是以最慢的速度边往前骑,边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注视着她,老远了,还看到她故意侧身又朝着他露出美丽的笑容。   其实,我们读过这个真实故事之后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当时的过程中以显现声音的方式作了悲悯度化。观音菩萨在这当中起了奇缘搭线的鹊桥作用。应该猜测到的是,当时这位女孩也听到了大士显现出的声音,既然男孩听到了“弟弟”的声音,女孩也应该听到了“姐姐”的声音。只有如此,双方的眼神才能在瞬间奇异地相聚在一起。若没有慈尊的显灵,即使这位男孩提早知道这个女孩在那个地方,他也会由于种种顾虑从而绕道而行。总之,观音尊者以音声的示现还告诉了这个男孩,在茫茫苦海般的世间上,对于这个男孩来说,这个女孩就是他一生的依怙,她也无异于观音菩萨的应化之身。   遗憾的是,这段奇缘却到现在还没有产生一个美好的结局。或许,就因为这个男孩太自卑脆弱造成的。这个男孩生性沉默寡言又迟厚善弱,就因为如此,从小至大受尽周围欺辱,故常显出淡漠的容颜。与其说是他自己未能主动追求而失去机会造成了这种结局,更不如说是无情的世俗拒绝了这个值得理解与帮助的男孩。现在,女方已经不在那家服装店了。或许是才走不久。当时,店里有四人,即她、她母亲、她的两个儿子的对象。她们应该是广东人。这个男孩现在年龄不小了,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非常的依恋她的。故事中的男孩现在已经尽力去打听了她们的去处,却次次空劳无功。希望知情者在看过这段传奇经历后能提供线索而让这段本能圆满的缘分获得挽回;也诚恳地祈愿这个故事中的女孩在碰巧庆幸浏览到此内容的时候,能够不舍这份真情而重返这个真心男孩的身边。

6、佛典记载[回目录]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菩萨现白衣观音相

菩萨现白衣观音相

太子,名为“不眴”。(为方便阅读,以下内容已进行了白话。如有不当之处,请以原经文为准。)   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上前禀白佛陀说:“世尊,今日我以广大音声,告知一切的众生,我所具有的种种善根,全部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愿我行菩萨道的时候,若有众生遭受到种种苦恼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堕落到没有光明的大黑暗处,身心不安忧愁孤独贫穷困苦的时候,没有可以求救保护的人,没有依靠也没有房屋。如果他能够忆念著我,称念我的名号,而那个求救的音声被我天耳所闻,被我天眼所见,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佛果。世尊,我今天更当为了众生的缘故,发起最上殊胜的大愿,期愿假使当转轮圣王(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安乐世界,作完种种诸佛度化众生的胜事,入于无余涅盘之后,乃至正法仍然住世时,我将在那时,修菩萨道利益众生。当无量寿佛正法在初夜分灭去之后,我即刻在其后的夜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佛果,继续度化一切众生。”   当时宝藏佛,马上为他授记说:“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为了断除众生一切的苦恼,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观世音’,无量寿佛入涅盘后,第二个恒河沙数等阿僧祇劫,彼国土转名为‘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宝物,无量无边,是安乐世界所不能及的,你在菩提树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 又根据《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在过去广大久远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世界名‘无量德聚安乐示现’,佛号‘金光狮子游戏如来’,其佛国土的清净庄严,是言说赞叹所不能穷尽的。在彼佛佛法教化的区域之内,有一个国王名曰‘威德’,称王于一千个世界之中,那时威德王,在他的园林楼观当中,入于三昧禅定的时候,在国王左右有两朵莲华,从地里涌出,有两位童子,化生于莲华之中,与威德王一起前往佛陀的座前,头面接足顶礼世尊,听佛说法。   当时两位童子即说偈颂曰:‘诸天龙鬼神,听我狮子吼,我们今天在如来前,立大誓愿发菩提心。生死流转无量劫来,想要推算其源始边际而却不可知(不可得)。诸佛为了度脱一个众生的缘故,尚且无数劫地行菩萨道,何况如今只是数劫的时间,即可度脱无量众生,圆满修行菩提之道,却反而生起疲乏厌倦的心呢?我等若从今日起,仍然生起贪欲心,如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诸佛。如果仍起瞋恚、愚痴、染污、悭贪、嫉妒等心,亦复如是。今日我等说真实语,远离虚妄不实之心。我等若从今日起,起于声闻自利的心,不乐于度脱众生的菩提大道,如此则是欺骗世尊。我等亦不求缘觉圣果,不只是自我济度利益己身,我等必定于万亿劫中,以大悲心度脱众生。如同今日世尊的国土,清净安乐美妙庄严,愿我成佛道之时,我的国土超越此百千亿倍的庄严。我国土中没有声闻众,也没有缘觉乘,只有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其数目无有限量。一切众生清净无垢,悉皆具足最上胜妙的喜乐,出生在正知正见的佛法当中,总持一切诸佛法藏。我们这些誓愿如果真实不虚,应当震动三千大千世界。’   当二位童子说完如是偈颂之后,即时大地普遍震动,百千众多的乐神及种种乐器,演奏发出和谐优雅的乐音。光明亮丽的微妙服饰,旋转地从天上降落下来,诸天天神在虚空中如雨般地散落种种美好末香,其所散发的香气普遍地流溢熏染开来,欢喜愉悦了众生的心。当时的威德王难道还有别人吗?那就是我释迦牟尼啊,而那时的两位童子,就是现今的观世音、以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   此二位大菩萨,于金光狮子游戏如来之处,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将来无量久远不可计数时劫之后,阿弥陀佛当入涅盘。入涅盘后,正法住世的时间,与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寿命相等。阿弥陀佛住世及入涅盘后,所度化的众生,其数量悉皆相同平等、无量无边。阿弥陀佛入涅盘后,某些众生即见不到佛,但如果有菩萨证得念佛三昧者,即可时时见到阿弥陀佛的法身常住不灭。阿弥陀佛示现灭度之后,极乐世界一切宝物,流水浴池各色莲华,以及众宝所成的一切行树,仍然恒常演说法音,与阿弥陀佛亲身说法没有差异。   极乐世界正法时期灭尽之后,于当夜过中夜分,明相现前时,观世音菩萨在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其佛国土,自然而然七种宝物,以种种巧妙排列和合而成。其国土世界庄严美妙的情景,即使诸佛世尊,经过如恒河沙数的时劫,也没有办法说得穷尽。其国土之中没有声闻缘觉这种名号,纯粹都是发菩提心的大菩萨,充满了整个国土,这个国土世界名称为‘众宝普集庄严’。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随著他住世的年岁,得大势菩萨皆亲近供养不相远离,乃至于到入涅盘时。入涅盘后,得大势菩萨仍然奉持正法,一直到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的正法灭尽。正法灭尽之后,得大势菩萨即在此国土,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就如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一样,他的国土世界、所放的无量光明、所具的无量寿命,以及诸菩萨众的数量,乃至正法住世的期限,全部平等不二毫无差别。”   如同上面两部经所记载的,观世音菩萨于因地初心所发起的本愿功德,及摄取净土庄严佛国的德行,与阿弥陀佛本起因地的发心,了无差别。因此其成佛果地的清净庄严,是如此如此的殊胜啊!其他如三十二种因应众生苦难的随类应化身,十四种布施众生无所畏惧的无边神力,四种不可思议无作无为的胜妙德用,具足一切无碍神通,广修种种善巧方便,完备的描述就像《楞严经》、《法华经》,及其他诸经所说的,现在并不全部引用节录。   又《大悲经》言:佛在补陀落伽山,观世音菩萨的宫殿,众宝庄严的道场之中。此时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自己说明自己于过去无量亿劫前,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处所,承受学习‘大悲心大陀罗尼’(大悲咒),即刻从初地菩萨顿时超越到第八地菩萨,应时具足千手千眼。由于受持此大悲神咒的缘故,生生世世所在之处,皆得恒常在诸佛面前莲华化生。因此观世音菩萨发誓愿说:“假使有众生,能受持读诵大悲神咒者,若不能往生诸佛清净国土者,我即发誓不成无上正等正觉。”   观世音菩萨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告诉大众:“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你们大家应当常常供养观世音菩萨,专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可以得无量的福德,可灭无量的罪业,临命终后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根据这段经文,应当可以知道恭敬供养观世音菩萨、以及专称观世音菩萨名号,以此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者,与那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人,同样都能够往生净土,此二者福慧果报大略是相同的,福德善根也相等,请诸位修行者深思之。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提到过。在显教方面,例如《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及第一百卷、《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一、《新译华严经》第六十八卷、《悲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在密教方面则有《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世音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静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大方广曼殊师利经》、《大日经疏》卷五、《千光眼观世音菩萨秘密法经》、《理趣经》、《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不空绢索神变真言经》等。

7、普门示现[回目录]

  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勇猛丈夫观世音

勇猛丈夫观世音

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世音”。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现在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像,多是女相。不过在当时,观世音大多示现威武的丈夫相。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   佛经说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佛像身边时,这时的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化阿弥陀佛像,其它形相及衣物装饰则与别的菩萨像没有显著差别。   密宗有: 十一面观音、四臂观音、六观音等。   此外以观音菩萨化现的不同形貌,还有:送子观音,杨柳观音,龙头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泷见观音,施药观音,鱼蓝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缛观音,阿摩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蛎观音,六时观音,普悲观音,一如观音,马郎妇观音,不二观音,洒水观音等。

密宗不空羂索观世音

  不空羂索观世音

不空羂索观世音

不空羂索观音,密教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中的六观音之一,以同等的大慈与同体的大悲平等导引化度众生,密号称“等引金刚”。 不空羂索观音是菩萨兼明王,所以此尊又是莲花部的悉地王、不空王、广大明王,以慈悲羂索舞动法界,救济慈航。不空羂索观音以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四种方便法门摄受众生,使一切众生欢喜接受教化,进而信乐佛法,舍妄归真,入佛智海。故知,菩萨外行四摄法,内以无尽的大慈悲心,运用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方能利乐有情,同成佛道。   在中国,自唐代后这尊观音便销声匿迹。1997年,我国一代工艺美术大师凝聚集体智慧与才华,以黄金和美玉巧妙过渡,创作完成一尊极具中国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艺术的金玉观世音,法号:不空羂索观世音,一面八臂,继承并弘扬不空羂索观音文化信仰。此尊观音1998年缘归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苑,供奉于金玉观音阁中,成为南山开元之佛。十多年来,受到海内外数百万信众的顶礼膜拜,并被海南人民骄傲的称为镇岛之宝。

8、观音道场[回目录]

(1)印度补怛洛伽山

  华严经说:「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伽山,彼有菩萨名观世音自在。」又云:「海上有山多圣贤,聚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香遍满,众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善财童子受教向南而行,渐至此山:「见其山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翡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伽跌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   唐三藏玄藏法师之西游记中,亦有记述:「株罗矩咤MALAKUTA南方海滨,有座抹刺耶山,抹刺耶MALAYA山东方,有座布怛洛迦山POTALAKA,此山山径危险,岩谷崎岖,山顶有池,其水澄清如镜。有大河绕山,周流二十匝,入南海,池测有石天宫,观世音菩萨往来其间。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涉水登山,忘其危险,但能到此山者甚少。惟山下居人,虔心求见菩萨,则菩萨或现自在天身,或现涂灰外道身,慰喻此人,得遂其愿……。」   普陀珞珈之观音大士像

普陀珞珈之观音大士像

(2)中国普陀洛迦山

  在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舟山群岛之一的普陀山。岛呈狭长形,岛内崎岖,由南至北,有锦屏山,光游峰,伏龙山,雪浪山,青鼓山等,其中最高是岛北的白华顶,又名佛顶山。岛之东南有一小岛,名洛迦山,合称为普陀洛迦山,后人渐将普陀及洛迦分成两个山名。   普陀山所以成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名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其原因在普陀山志记载:谓中国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公元九一六年,日本僧人慧谔,游五台山,见一观音像,庄严殊胜,心慕不已,实行不问自取,请回日本供养。岂料船经普陀山时,海中忽涌无数铁莲花,舟不能行,如是三日三夜,慧谔惊而祷告曰:「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当从所向,弟子随从所适,建寺供养。」祷毕舟行,至潮音洞边即停,慧谔捧大士像离舟登岸,时岸边渔民,听慧谔说明来意,大受感动。张氏渔翁献出住宅,让慧谔和尚供像安居。改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   普陀山名胜古迹甚多,佛教寺庵百数十座。其中位于白华顶南灵鹫峰下的普济寺,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开辟深遂,殿阁七重,建筑总面积为一万一千四百平方米。宏伟庄严,气势非凡。其中圆通宝殿,是观世音菩萨正殿,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高六丈余,广十四丈,阔八文,内供八米多高观音圣像。四周塑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其余殿堂僧舍,约二百余间。亭台楼阁,十分壮观。普济禅寺,位于前山,与后山的法雨禅寺,及山顶之慧济禅寺,合称普陀三大寺。其它历代兴建大小寺庵,约二百余间。   普陀山最著名的山洞,是海潮音洞,及梵音洞,潮音洞位在沙岩之中,高约数丈,洞内怪石磷磷,海水涌入,其声如雷,游客仅可立于天窗外俯视,不能入内。梵音洞在青鼓山下,高数十丈,洞底崩石累累,海水接踵而来,水花飞溅,声如龙吟虎啸,诚心朝山进香的有缘人,能见观世音菩萨于洞中现身。   普陀山既为四大名山之一,游客固多,而僧人由各地云集挂单者亦众。难免圣凡混杂,良萎不齐。何况罗汉境界,往往隐德露痴,游戏人间。凡人肉眼不识,自会发生误会。观世音菩萨,为卫护道场,对破戒僧人,固然慈威兼施,而对蓄意扰乱道场之人,亦每现身点化。   普陀山于悠悠岁月中,虽然几经兴废,于今仍然屹立不倒,游客如云,朝山者众,被菩萨感化而改邪归正,笃信佛教者,不知凡几。可见观世音菩萨卫护道场之威德神力,实不可思议。

(3)西藏的布达拉宫

  西藏的POTALA,是座位于玛鲁赫里,MARUHOIRI大岩山顶上的达赖喇嘛宫殿。周约一里,普通称布达拉(亦音补陀洛)。兴建年代,大约在公历五八一年,当时宫殿规模较小,至十七世纪末叶,达赖喇嘛在位时,有一执权僧人,名松格吉雅若,绘画宫殿改建图,于十八世纪建造成今日所见雄伟庄严的布达拉宫。据说,布达拉宫佛殿之灵塔,金碧辉煌,上段安置纯金的观音圣像。像内部封存有传说出松兹坚布教王从印度迎回佛陀时代留下的观音圣像。   此外,有说中国热河承德的补陀洛寺,日本纪伊的补陀落,下野的日光岛,还有朝鲜的洛山,都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事实上,菩萨悲心救苦,不舍任何众生,有机则应,无感不通。然则,凡供养观世音菩萨圣像的佛教寺院,无不皆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凡有苦难灾患之处,无论此界他方,皆有补陀洛迦山。苦恼众生,但能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无不寻声救苦,令得安乐。可谓圣迹处处,并不限于补陀迦山。

(4)三亚南山佛教文化苑

  中国最南端的佛教道场,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据佛教经典记载,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为了救度芸芸众生,发了十二大愿,其中第二愿即是"常居南海愿"。唐代著名大和尚鉴真法师为弘扬佛法五次东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并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陆中国,驻足传法。   南山佛教文化苑,1993年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亲自选址,1995年动工兴建,1998年建成开放,形成一寺(南山寺)、两佛(金玉观世音、南山海上观音)、两园(慈航普渡园、吉祥如意园)、一谷(长寿谷)、一湾(小月湾)以及三十三观音堂等景观群,现今已是海南旅游一大胜景,成为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朝圣之地,也是我国最南端,护佑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的一个精神标注点。

(5)三十三观音堂

  三十三观音堂位于三亚市西南20公里处的南山文化旅游区,游览区以北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高速公路通过。南山因形似巨鳌,古称为鳌山,山高500余米,山上终年祥云缭绕,气象万千。历来被称为吉祥福泽之地。   三十三观音堂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天然形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设,以观世音菩萨曾经“乘龙南海弘扬佛法”的美丽传说为依托,挖掘和打造“乘龙观音”文化品牌,并于2009年1月4日,经海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批准,成为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寺院枕靠南山双峰,左丘右陵环抱,面向万顷碧波,为南山龙脉之中心,风水之宝地。   三十三观音堂是一座展示观音文化、龙五爷财神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佛教文化场所,占地3300平方米,投资六千多万元兴建,由130余名工艺师,历时四载精心打造而成。院内主要供奉的有观世音菩萨三十三种应化法身群像、观世音菩萨三灾八难浮雕全图、观世音菩萨十二大愿转经柱、人间第一财神龙五爷、天下第一聚宝盆、南海第一祈福龙门等等。院内文化项目富有深刻哲理寓意,信众在参与的同时,能够启迪心智、教化人生。使人思想升华,心灵净化,心情愉悦。   其中“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三十三观音群像”和“天下第一聚宝盆”已经被载入世界基尼斯纪录,为世界传世珍宝。三十三观音堂已于2009年1月21日(佛历十二月二十六)举行了举世瞩目、千载一时的盛大揭牌洒净大典。三十三观音堂的落成,又为中国的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注入新的亮点,丰富了海南的旅游资源和内涵,为南山打造世界佛教文化名山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三十三观音堂自揭牌开业以来,吸引众多游客信众和佛教大师、西藏活佛、社会名流前来参访。在这里,人们既能领略热带滨海阳光、碧海、沙滩、鲜花、绿树的美景,更能获得佛教文化带来的心灵慰籍,体味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乐趣。是来海南必需观光的旅游胜地,也是到南山不得不去的佛堂胜地。

9、民间信仰[回目录]

  观世音菩萨圣诞在农历二月十九日。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送子观音

送子观音

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有各种观音像。观音菩萨更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辅佐阿弥陀佛救度接引众生,净土宗称为“西方三圣”。从隋唐以来,民间观音信仰日趋深入和广泛,并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观音圣诞是大节日,这天,大家一起素食斋戒,或者一起朝圣,或参加庄严的观音法会,沐浴佛法梵音,净化心灵。   观音菩萨圣诞的起源和依据,现在均无法考定。但这并不重要,因按照佛教讲,菩萨实是无量劫前就已成就的一尊古佛,为普度众生倒驾慈航而来。所谓菩萨生日,其实是我们娑婆世界人们的一种表法需要。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大悲咒》,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普陀山是观音会的中心,为观音道场,因而香会更是盛大、壮观。   不仅仅在寺院,在中国几乎大多普通百姓的家庭,都供着观音像,早晚一炉香。   观音信仰在民间历久不衰,许多并没能深入了解佛法三昧的普通人们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其实是一种对"真善美"的希望和追求,也是国人心灵深处对大士慈航普度的伟大精神的信仰和希翼。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如来!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10、祝圣仪规[回目录]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香赞)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称圣号)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大悲咒)南无喝啰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愣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酰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酰。卢迦帝。迦罗帝。夷酰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酰摩酰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摩罚摩啰。穆帝隶。伊酰伊酰。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酰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罗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七遍)   (心经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 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赞偈)菩萨号圆通,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普滋法界熏盟,千层浪头放神通,光降道场中。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南无菩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    南无阿弥陀佛(三拜)    南无观世音菩萨(十二拜)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拜)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拜)   (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礼毕)

11、印光大师开示及诗词歌赞[回目录]

  示迹之记,文词典雅,叙事精详。惜于菩萨不思议无作妙力,殊欠发挥。量不揣固陋,勉述一赞,以冠于首。俾事理交融,体用咸彰。生之所以能感,圣之所以能应,俱在斯焉。以企后之览者,发菩提心,见贤思齐。以观音之心为心,以观音之事为事。庶可亦为未来世之观世音耳。虽文不雅驯,而其意义有可取焉。赞曰。   观音大士,于无量劫,久成佛道。   为度众生,不离寂光,现菩萨身。   又复普应群机,垂形六道。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力,寻声救苦,度脱群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直同月印千江,春育万卉。虽则了无计虑,而复毫不差殊。良由彻证唯心,圆彰自性。悲运同体,慈起无缘。即众生之念以为心,尽法界之境以为量。是知无尽法界,无量众生,咸在菩萨寂照心中。故得云布慈门,波腾悲海,有感即赴,无愿不从也。------(释圣量和南谨述)    观世音菩萨赞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文抄增广卷四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首像赞山东翰墨缘画廊典藏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山东翰墨缘画廊典藏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猗欤大士,誓愿难宣,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寻声救苦,随类逐形,普现色身,遍情无情。   若有众生,遇诸苦难,一称其名,立见救援。   富寿儿女,凡有所求,礼拜供养,随愿悉酬。   何以称名,便获感通,由菩萨心,久证真空。   无心之心,合生佛心,众生迷背,无从受恩。   因遇灾难,并所恳叨,一发诚心,感应道交。   如清凉月,丽彼中天,影现群水,一无所偏。   若或无信,莫由相感,如水昏动,月影不显。   咎在于水,非月不照,若得澄静,即现光耀。   亦如阳春,普生诸芽,遇根枯者,朽腐更加。   甘霖普澍,草木同荣,唯无根者,不荷生成。   入道之要,信为第一,欲蒙慈济,非信莫得。   缅维菩萨,何能如此,为有远本,故致尔尔。   远本维何,圆证三觉,名正法明,福慧两足。   虽住寂光,悲愿无央,复现菩萨,辅弼法王。   十法界身,无身不现,三际竖穷,十方横遍。   菩萨功德,难尽赞扬,垂示梗概,作长夜光。   特祈江西,居士止净,遍阅藏典,撰为赞颂。   恭摹圣像,遍界流布,普令含识,同蒙覆护。   ---文抄增广卷四泥金绘像普门品颂   大哉观世音,彻证法界藏,乘大悲愿力,普现诸色相。   寻声以救苦,随感而遍应,如月到中天,万川悉印映。   良由众生心,与菩萨无二,因其背觉故,遂致成隔异。   既遇诸灾难,仰冀垂救援,即此一念心,便契真觉源。   以故一起念,念于菩萨名,遂于当念中,蒙救离灾刑。   世尊在灵鹫,广宣法华经,无尽意菩萨,以名敬致征。   世尊遂略说,现身救苦事,大地举一尘,略示少分义。   由是诸众生,得有所怙恃,如天地覆载,如父母抚育。   昔有一善士,欲广菩萨慈,泥金书普门,兼绘救苦仪。   年代已久远,幸得常保守,故致吴蜨卿,亲获谨承受。   欲启世正信,因祈为著语,愿令法界众,同证实相理。   乃忘其固陋,略表诸因缘,庶几见闻者,登第一义天。   ---文抄增广卷四附录南五台山圆光寺观音菩萨示迹之记之序及观音赞   

观音誓愿妙难思,赴感应机不失时。   救苦寻声磁吸铁,现身说法月印池。   尘刹国中咸事济,娑婆界内更垂慈。   深恩穷劫莫能赞,冀愍群萌普护持。   观世音誓愿深,度生悉出苦轮。   兴慈运悲遍刹尘,一一摄入普门。   三十二应示现今,毕竟令证佛心。   常念恭敬观世音,灾消吉庆临。   ----文抄续编卷下观世音菩萨偈赞   愿此持诵胜功德,即蒙大士垂加被。   消除自他宿现业,增长我人胜善根。   永劫恒存大士心,遍界常行大士事。   尽未来际作饶益,普令有情无祸害。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增长诸福慧,圆成胜善根。所有刀兵劫,及与饥馑等,咸皆尽灭除,世界永升平。风雨常调顺,人民悉安宁,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 --- 抄续编卷下观音七回向偈

12、民间传说[回目录]

  到了北宋,中国百姓又出现了关于观音在中国示现成道的民间故事。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民间千手观音像

民间千手观音像

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这个故事揉进了儒家的""和道家的神仙思想(妙善修行为"仙长"),是儒释道三教合的产物。

13、文化延生[回目录]

  观音也是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盛唐时期,吴道子把宗教人物画推进到了极富表现力、生动感人的境

地,其代表作就是“男观音像”。在敦煌莫高窟以观音为题材的壁画,主要有“千手观音变图”、“不空绢索观音变图”、“水月观音图”、“如意轮观音变图”、“观音经变图”等。明末丁云鹏所绘纸本墨色观音大士像,就与传统的画法不同。图中所绘的观音菩萨,状如圣母,披民露额,大眼小口,怀抱婴儿,坐于垫有兽皮状蒲团的石上,闭目沉思,空中有鹦鹉飞来。到了现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等人皆绘制过观音画像。观音绘画表现手法多样,工笔、写意不一而足,如姜耀南所绘纸本写意三十三观世音像,就十分典型。

14、民间年画艺术中的观音[回目录]

  武强年画《观音》。

15.《观音》[回目录]

  作者:安意如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16.歌曲《观世音》[回目录]

  演唱者:刘德华   歌词:   涌涌声浪撞睡莲   瞬间生灭如一念   闭起眼   观照   尘世上音波的曲线   法界看尽众声   喧哗声似电   像贪瞋痴交响盛宴   攻奸对拆论辩胡言   倾心细诉立誓甜言   争吵哄骗大骂谣言   也更可是非点   烽烟抗议怒骂谗言   悲哭控诉道别留言   招呼耳语问候微言   说教劝交吹牛敷衍

17、《茶音闲谈录》记载观音菩萨供养[回目录]

  每天三炷香的香火供养外,每月十五,应该用“御守盐”调和清水为神像、神龛清洗。“每月农历十八日、或者特别大事来临前需要祈愿求福时,应该在“御守宣”写上愿望,之后放在香炉上焚化

18、观世音前身[回目录]

  观世音前身早已成就佛果,号“正法明如来”。其后又以菩萨的身份乘愿再来,到普渡众生。正法明如来是古佛中的古佛,他所教化的和菩萨摩诃萨无穷无量从亘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无数的银河系中,己培育出数不尽的菩萨摩诃萨成就佛果,是十方如来之师。

19.、国画观音圣像[回目录]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镇江中国画院专职画师,天津画院特聘画家,山东翰墨缘画廊代理画家,女画家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山东翰墨缘画廊代理画家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山东翰墨缘画廊代理画家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山东翰墨缘画廊代理画家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山东翰墨缘画廊代理画家庄道静敬绘观音圣像

唐代

  唐代宝思惟译有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陀罗尼念诵法一卷,实叉难陀亦译有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中期以后密教盛行,观世音信仰亦有不同的发展。唐末五代时,日僧慧萼自五台山得观音像,安置于舟山群岛潮音洞,创建观音院,称之为补陀落山,为观世音菩萨之圣地。 据传篇幅不长之高王观世音经,为增加篇幅,而有杂咒间杂于其中,于佛祖统纪成立时,已成为猥杂之文流行于民间,然其诵经之灵验,该书作者志磐则深信不疑;明代云栖袾宏曾极力非难高王观世音经,然而明清以来,由于受此经之影响,观世音信仰于民间愈形深入。清代以后,观世音菩萨更以送子观音之形像出现,致信仰之范围愈形扩展。

观音法门 方海权著[回目录]

  观音法门从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大悲咒、普门品以及观世音菩萨的经典入手,菩萨是从耳根圆通观世间音声得证圣果,我们要修学,加上修习福慧善根,那是得大自在的法门。   要慈悲悯怜一切众生,只要利人不去伤害,帮助大家开创美好生命,远去痛苦。做对于所有人有利益和有贡献的事。   要学十善法、六波罗密、四摄法,不要生无明愤怒火,舍掉恨毒的心,以求明心见性。多学经典,为人说法。用一颗善良清净之心,去施与大家饮食、衣服、医药、和一切所需要的物品。   在耳根圆通中,做到口念、心记、耳听的三昧实修能力。和广修福慧以达到行解并重,进入菩萨无意识界大安乐中,这就是万千人民追求的妙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