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东方神画门票团购:10. 明王之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35:37

10. 明王之务

【原文】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薄税敛,毋苛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三者霸王之事也。

事有本,而仁义其要1也。今工以巧矣,而民不足于备用者,其悦在玩也;农以劳矣,而天下饥者,其悦在珍怪,方丈陈于前;女以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悦在文绣。是故博234,大袂56,文绣染,刻镂削,雕琢平,关78而不征,市鄽9而不税。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失10

【译文】明白的君王所致力于的,在于加强根本的事,去掉无用的事,然后才能使民众富裕;评论贤人,使用有能力的人,而民众才好治理;减轻税收,不苛求人民,以忠诚爱护来对待,然后民众才能来亲附。这三方面是关系到称霸天下的事。

事情有根本,而仁爱和最佳行为方式是纲要。如今工匠致力于巧妙,而百姓的用具仍不充足,是因为君主喜好巧妙的玩具;农民致力于劳作,而天下人民仍有饥饿之人,是因为君主的兴趣在于珍禽异兽,都要摆在自己面前;女工致力于灵巧,而天下仍有受冻的人,是因为君主的兴趣在于华丽的刺绣。因此大带子应该割成小带子,大衣袖应该做成小衣袖,华丽的刺绣应该染成素色,刻镂的装饰应该削去,雕琢的花纹应该磨平,关市应该只稽查而不征税,市场房屋只收租而不税物。古代的良工巧匠,不用聪明灵巧的手来制作玩好物品。因此对奢侈无用的物品,守法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过失的。

【说明】教育后再进行治理,那么,统治者、领导人主要致力于什么呢?在于加强根本、评论贤人、减轻人民负担,然而,其中作为纲要的却是仁爱和最佳行为方式。仁爱人民,不贵难得之货,去奢去侈,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这不仅是原则,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才是最佳行为方式。

本篇《五辅》,是指德、义、礼、法、权五种辅助治国的措施。这五种措施,不仅仅是统治者、领导人应该知道,而是统治者、领导人应该把这些都作为教育的内容,让人民都懂得五样东西,人生的规律,最佳行为方式,社会行为规范,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权宜变通。知道人生规律是什么,我们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最佳行为方式却是必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然后要知道自己该致力于什么,在为人处事上能权宜变通,一个人也就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一个人能这样,大部分民众能这样,治理才谈得上是正确的治理。否则,所谓的治理,也就是如同消防队一样,不断地在事后去“灭火”。

——————————————————

【注释】1.要:(yào耀)《书·毕命》:“政贵有恒,辞尚体要。”《书·吕刑》:“惟齐非齐,有伦有要。”《老子·二十七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荀子·解蔽》:“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韩非子·扬榷》:“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这里用为纲要之意。

2.博:(bó薄)大与“小”相对。《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礼记·学记》:“不学博依。”《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说文》:“博,大通也。”

3.带:(dài代)束衣的腰带。《易·讼·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4.梨:(lí离)通“剺”。《汉书·扬雄传》:“分棃单于,磔裂属国。”这里用为分割之意。

5.袂:(mei妹)《易·归妹·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论语·乡党》:“亵裘长,短右袂。”《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说文》:“袂,袖也。”这里用为衣袖之意。

6.列:(liè劣)“裂”的古字。《易·艮·六二》:“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管子·法禁》:“故下与官列法,而上与君分威。”《荀子·大略》:“古者列地建国。”《荀子·哀公》:“两骖列两服入厩。”《史记·韩王信卢绾列传》:“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说文·刀部》:“列,分解也。”这里用为分裂之意。

7.关: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管子·乘马》:“亦关市之赋。”《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

8.几:(jī基)同“讥”。《书·顾命》:“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兹!”《诗·豳风·狼跋》:“赤舄几几。”《周礼·宫正》:“几其出入。”《管子·国准》:“好讥而不乱,亟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礼记·王制》:“关执禁以讥。”《孟子·梁惠王下》:“关讥而不征。”《荀子·王制》:“关市几而不征。”《荀子·王霸》:“关市几而不征,质律禁止而不偏。”《韩非子·显学》:“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广雅》:“讥,问也。”这里用为查问之意。

9.鄽:(chán缠)古同“廛”。《管子·小匡》:“使关市几而不征,壥而不税,以为诸侯之利。”《礼记·王制》:“市,廛而不税。”《孟子·公孙丑上》:“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荀子•王制》:“顺州里,定廛宅。”《说文》:“廛,二亩半一家之居也。”《周礼·廛人》注:“廛,民居区域之称。”本义为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这里用为交易市场的房屋之意。

10.失:(shī湿)《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易·随·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周礼·地官·司救》 :“掌万民之袤恶过失而诛让之。”《管子·侈靡》:“与其失人同,公事则道必行。”《论语·里仁》:“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增韵·质韵》:“失,过也。”这里用指为错误、过失之意。